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14篇
  免费   384篇
  国内免费   1679篇
  2024年   29篇
  2023年   105篇
  2022年   160篇
  2021年   160篇
  2020年   192篇
  2019年   174篇
  2018年   107篇
  2017年   121篇
  2016年   120篇
  2015年   162篇
  2014年   281篇
  2013年   195篇
  2012年   272篇
  2011年   321篇
  2010年   251篇
  2009年   257篇
  2008年   276篇
  2007年   270篇
  2006年   250篇
  2005年   193篇
  2004年   172篇
  2003年   129篇
  2002年   114篇
  2001年   112篇
  2000年   104篇
  1999年   59篇
  1998年   28篇
  1997年   25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3篇
  1982年   6篇
  1980年   2篇
  1965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7年   2篇
  1956年   1篇
  1955年   1篇
  1953年   1篇
  195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71.
172.
目的:观察复方扁咽宁对急性咽炎大鼠的治疗作用及其作用机理,为其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氨水直接喷雾法复制大鼠急性咽炎模型,将其随机分为模型组、复方扁咽宁高、中、低剂量组,另取正常大鼠作为对照,每组10只,高、中、低剂量组剂量(g/kg)分别按28.8、14.4、7.2(生药量计)灌胃药物水提液,正常组与模型组给予等量蒸馏水,观察并记录各组大鼠的症状表现;于末次给药24 h后,腹主动脉采血,ELISA法检测血清中IL-1β及TNF-α的含量,采用HE染色法观察各组大鼠肺组织及肺支气管组织形态,透射电镜法观察气管纤毛形态。结果:模型组急性咽炎表现明显:咽部红肿、充血,气管及肺组织出现病理改变,血清中IL-1β及TNF-α的含量显著升高(与正常组比较,P<0.05),提示造模成功;与模型组相比,复方扁咽宁低、中、高剂量组急性咽炎的症状如咽部红肿、充血等现象得到明显缓解,肺组织及肺支气管组织形态得到明显的改善,血清中IL-1β及TNF-α的含量显著下降,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疗效更显著。结论:复方扁咽宁可加速急性咽炎的康复进程,改善支气管及肺的组织形态,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血清IL-1β和 TNF-α的释放等有关。  相似文献   
173.
目的:分析不同时期的2型糖尿病小鼠血生化指标及心肌和肾脏的病理变化情况,为选择2型糖尿病模型小鼠造模时间提供依据。方法:32只健康雄性ICR小鼠高脂饲料喂养6周后,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30mg/kg),连续5d,制备糖尿病模型。9d后测空腹血糖(FBG),高于11.1mmol/L视为糖尿病模型。分别于成模后第4、6、8周处死一组小鼠。另取8只雄性ICR小鼠作为对照组,常规饲料喂养,于糖尿病组小鼠成模后第8周处死。分析小鼠生化及病理情况:①心脏、肾脏脏器系数计算;②血清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肌酐(Cr)和尿素氮(BUN)含量测定;③HE染色观察心肌和肾脏组织病变的整体情况;Masson染色观察心肌组织纤维化情况;PAS染色观察肾脏组织病理变化。结果:与对照组小鼠进行比较,第4、6、8周的糖尿病小鼠心脏器系数升高,血清LDH、CK升高,病理组织学见心肌细胞肥大,纤维化;肾脏脏器系数升高,肾功能肌酐(Cr)、尿素氮(BUN)显著升高,病理组织学见肾小球肥大,肾小管基底膜增厚,管腔萎缩。结论:第6周糖尿病小鼠相关生化病理指标改变相对明显且饲养时间相对较短,故2型糖尿病模型小鼠造模后第6周是进行药物干预和病理、生理、生化等研究的最佳时间。  相似文献   
174.
通过分别控制酒精度、盐度、酸碱度三种单一变量腌制醉泥螺,测定醉泥螺中副溶血性弧菌的生长曲线,并采用SGompertz模型进行拟合,建立不同条件下的一级生长预测模型。结果表明酒精可以抑制副溶血性弧菌生长,而pH7.5和盐度3.3%的条件相对适合其生长。本文建立的醉泥螺中副溶血性弧菌在不同条件下的预测模型,可为醉泥螺安全性的预测、副溶血性弧菌的控制、工艺条件的改善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5.
为研究含连翘的青贮饲料对肉鹅的生长力、发病率和成活率的影响,提高鹅群的整体健康水平,将乳酸菌、宇佐美曲霉菌悬液按比例接入含连翘组分的青贮饲料中自然发酵60 d后用于肉鹅饲喂试验,28日龄肉鹅随机分为3组,饲喂42 d,在青贮饲料中添加不同比例的连翘枝条,观察含连翘的青贮饲料对肉鹅生产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含5%和10%连翘枝条的青贮饲料中功能成分连翘苷与连翘脂苷A的含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含连翘的青贮饲料能够使肉鹅成活率提高4.38%~4.63%,日增重提高3.07%~4.33%,显著降低料肉比(P<0.05)。乳酸菌与宇佐美曲霉菌发酵含连翘青贮饲料能够有效改善连翘枝条的适口性,应用于肉鹅饲喂后,可以提高肉鹅的健康水平。利用废弃中药原料开展饲料添加剂的应用研究,可为降低生产成本、预防与治疗禽类疾病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76.
报道了贵州省凤仙花属(Impatiens)6个新记录种(含1变种),分别是锐齿凤仙花(Impatiens arguta Hook.f.& Thomson.)、线萼凤仙花(Impatiens linearisepala S.Akiyama, H.Ohba & S.K.Wu)、川鄂凤仙花(Impatiens fargesii Hook.f.)、林生凤仙花(Impatiens lucorum Hook.f.)、雅致黄金凤(Impatiens siculifer var. mitis Lingelsheim & Borza)和田林凤仙花(Impatiens tianlinensis S.X.Yu & L.J.Zhang)。该文提供了新记录种形态特征照片和地理分布,凭证标本保存于贵州大学林学院树木标本室(GZAC)。  相似文献   
177.
巴洛沙星的合成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合成新型抗菌药——巴洛沙星。以3-溴吡啶为原料,在催化剂作用下经氨解、加氢还原制备关键中间体3-甲胺基哌啶,并考察加氢过程中催化剂类型和反应温度的影响,再以甲氧环合酯(1-环丙基-6,7-二氟-8-甲氧基-1,4二氢-4-氧代喹啉-3-羧酸乙酯)为起始物,在乙酐中与硼酸螯合,并与3-甲胺基哌啶缩合,最后水解制备巴洛沙星。合成巴洛沙星的总质量收率58.7%,合成3-甲胺基哌啶的质量收率为74.1%。使用乙腈作为缩合的溶剂和后期水解反应的碱性物质,改进合成巴洛沙星的路线,提高了收率;制备3-甲胺基哌啶的加氢反应,在选择Rh/C为催化剂、反应温度为80℃时,质量收率为78%。  相似文献   
178.
Complementary DNAs encoding two types of acetylcholinesterase (ACHE) were isolated from the silkworm, Bombyx mori. The type 1 (Bmacel) and type 2 (Bmace2) ORFs are 2052 and 1917 bp in length, respectively. Both the complete ORFs of the Bmaces and C- terminal truncated forms were recombined into the Bacmid baculovirus vector under the control of the polyhedrin promoter and expressed in Trichoplusia ni (Tn-5B 1-4) cells. The resulting products exhibited ACHE activity and glycosylation of the expressed proteins. An inhibition assay indicated that the ace2-type enzyme was more sensitive than the acel-type enzyme to inhibition by eserine and paraoxon.  相似文献   
179.
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杜仲叶中的绿原酸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杜仲叶中绿原酸含量的检测方法。利用绿原酸和铝离子的络合显色反应,采用可见分光光度法在波长530 nm处测定杜仲叶中绿原酸量。绿原酸质量浓度在1.7×10-4~1.0×10-2g.L-1之间线性关系良好,线性相关系数为0.9995。秋、夏叶中加标回收率分别为98.0%,101.0%。该方法简便、实用、准确。  相似文献   
180.
本文旨在探讨分子佐剂C3d3与hCGβ融合在基因免疫中增强抗hCGβ体液免疫效应的机制。分别用质粒pCMV4-hCGB-C3d3、pCMV4-hCGβ和pCMV4免疫BALB/c小鼠,间接ELISA法检测免疫小鼠外周血IgG/IgA类抗hCGβ抗体水平;ELISPOT分析免疫鼠脾脏组织IgG/IgA类抗体分泌细胞水平(ASC);RT-PCR分析免疫鼠脾脏B细胞趋化因子受体表达,RT-PCR和FCM分析CXCR4表达水平;RT-PCR和ELISA检测脾脏组织CXCL12表达水平。结果显示,pCMV4- hCGβ-C3d3免疫组外周血IgG类抗hCGβ抗体水平明显高于pCMV4-hCGβ免疫组;而IgA类抗hCGβ抗体水平在两组间无明显差异。pCMV4-hCGβ-C3d3免疫组脾脏组织IgG类ASCs水平明显高于pCMV4-hCGβ组;两组间IgA类ASCs水平无明显差异。经pCMV4-hCGB、pCMV4-hCGβ- C3d3免疫鼠脾脏B细胞CXCR4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且pCMV4-hCGβ-C3d3组明显高于pCMV4-hCGβ免疫组。CXCR4~ 细胞与ASCs呈正相关,r=0.966,(P<0.05)。pCMV4-hCGβ-C3d3和pCMV4-hCGβ组脾脏组织CXC L12表达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结果表明,分子佐剂C3d3与hCGβ基因融合,在基因免疫小鼠后能够显著升调节脾脏ASCs CXCR4表达,从而可能增强抗hcGβ基因疫苗的体液免疫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