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16篇
  免费   798篇
  国内免费   1399篇
  4913篇
  2025年   2篇
  2024年   94篇
  2023年   125篇
  2022年   172篇
  2021年   163篇
  2020年   200篇
  2019年   177篇
  2018年   111篇
  2017年   125篇
  2016年   123篇
  2015年   165篇
  2014年   284篇
  2013年   199篇
  2012年   272篇
  2011年   322篇
  2010年   250篇
  2009年   258篇
  2008年   277篇
  2007年   269篇
  2006年   250篇
  2005年   193篇
  2004年   172篇
  2003年   130篇
  2002年   114篇
  2001年   113篇
  2000年   104篇
  1999年   59篇
  1998年   28篇
  1997年   25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3篇
  1982年   6篇
  1965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7年   2篇
  1956年   1篇
  1955年   1篇
  1953年   1篇
  195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51.
棉花纤维品质性状主要由母体植株基因型决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石玉真  张保才  李俊文  刘爱英  袁有禄 《遗传》2008,30(11):1466-1476
摘要: 以海岛棉海1为供体亲本, 中221、中棉所36(中36)两个陆地棉品种(系)为轮回亲本配制了两套杂交回交的组合: 中36×海1组合和中221×海1组合。通过对这2套组合的不同世代群体杂交铃、自交铃纤维品质性状的分析, 结果: 以分离群体BC1F1为父本, 轮回亲本中221、中36分别为母本时, 母体植株上的杂交铃(BC2F0)的纤维品质性状与父本BC1F1群体植株上自交铃的纤维品质性状之间在平均值、极差和变异系数上存在显著差异, 相关性不显著, 而与母本(轮回亲本)值接近; 又以分离群体BC2F1为母本, 轮回亲本中221、中36分别为父本, 母体植株上的杂交铃(BC3F0)纤维品质与母本BC2F1群体植株上自交铃的纤维品质性状在平均值、极差和变异系数上接近, 除整齐度以外, 纤维长度、比强度、麦克隆值和伸长率都达到了极显著的正相关。这些结果表明, 杂交铃的纤维品质偏向母体植株上的自交铃的纤维品质, 父本花粉的基因型对杂交当代种子上的纤维品质没有显著的影响, 杂交铃种子上的纤维品质主要由当代种子的表皮细胞基因型即母体植株基因型决定, 而当代种子胚的基因型作用不明显。  相似文献   
52.
53.
Explants of cotton (Gossypium hirsutum L. cv. Jingmian 7) were transformed with Agrobacterium tumefaciens (Smith et Townsend ) Conn LBA4404 harboring an expression cassette composed of CoYMV (Commelina Yellow Mottle Virus) promoter-gus-nos terminator on the plant expression vector pBcopd2. Transgenic plants were regenerated and selected on a medium containing kanamycin. GUS (β-glucuronidase) activity assays and Southern blot analysis confirmed that the chimerical gus gene was integrated into and expressed in the regenerated cotton plants. Plant expression vector pBI121 was also transferred into the same cotton variety and the regenerated transgenic plants were used as a positive control in GUS activity analysis. Evidences from histochemical analysis of GUS activity demonstrated that under the control of a 597 bp CoYMV promoter the gus gene was highly expressed in the vascular tissues of leaves, petioles, stems, roots, hypocotyls, bracteal leaves and most of the flower parts while GUS activity could not be detected in stigma, anther sac and developing cotton fibers of the transgenic cotton plants. GUS specific activity in various organs and tissues from transgenic cotton lines was determined and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CoYMV promoter-gus activities were at the same level or higher than that of CaMV 35S promoter-gus in leaf veins and roots where the vascular tissues occupy a relatively larger part of the organs, but in other organs like leaves, cotyledons and hypocotyls where the vascular tissues occupy a smaller part of the organs the CoYMV promoter-gus activity was only 1/3-1/5 of the CaMV 35S promoter-gus activity. The GUS activity ratio between veins and leaves was averaged 0.5 for 35S-GUS plants and about 2.0 for CoYMV promoter-gus transgenic plants. These results further demonstrated the vascular specific property of the promoter in transgenic cotton plants. An increasing trend of GUS activity in leaf vascular tissues of transgenic cotton plants developing from young to older was observed.  相似文献   
54.
对中国草螟亚科3个近缘属:带草螟属 Metaeuchromius Bleszynski、丽草螟属Euchromius Guenée和双带草螟属 Miyakea Marumo进行了研究。该3属在中国已记录12个种,包括带草螟属Metaeuchromius两新种:黄色带草螟 M. fulvusalis sp. Nov.,模式产地广西,与褐带草螟 M. circe Bleszynski近缘;灰色带草螟 M. grisalis sp. Nov.,模式产地浙江,与云南带草螟 M. yuennanensis (Caradja)近缘。对新种给出了描述、外生殖器特征图和与近缘种的比较。并提供了带草螟属中国已知种检索表。  相似文献   
55.
本文旨在探讨α-actinin参与丙型肝炎病毒(HCV)复制的机制。将α-actinin转染Huh7.5细胞,用JFH1感染,发现过表达α-actinin可显著增加HCVRNA水平及非结构蛋白表达,感染性HCV颗粒也同时增多。膜漂浮实验显示,α-actinin可与HCV非结构蛋白NS5A共定位于脂筏。抑制内源性α-actinin表达,可使复制子细胞内NS5A表达减少,且对非离子去污剂敏感而从脂筏脱落。免疫荧光实验显示,NS5A与内质网标志分子calnexin核周共定位消失。以上结果提示,α-actinin可通过影响非结构蛋白与脂筏的关联而参与HCV RNA的合成,为临床治疗及研制新型抗HCV药物提供理论依据和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56.
以葡萄品种‘魏可’(可育)及其自交后代单株‘魏可实生-3’和‘魏可实生-12’以及品种‘钟山红’(雄性不育)为材料,对花器官特征、花粉萌发率、花粉粒形态以及小孢子发育过程的细胞学特征进行观察,并对绒毡层发育相关基因(DYT1、TDF1和MYB4)的表达进行分析,以初步鉴定葡萄半不育单株的不育特征,揭示花粉败育与基因调控的关系。结果显示:(1)‘魏可实生-3’和‘魏可实生-12’的花粉萌发率均在10%左右,属于半不育花粉;其雄蕊主要特征为花丝卷曲,花丝短于花柱,花药内花粉量少,花药中既有正常长球形花粉粒也有异常近球形花粉粒。(2)‘魏可实生-3’、‘魏可实生-12’没有明显的药室壁结构,小孢子母细胞稀少、疏松;‘魏可实生-3’双核期绒毡层未完全降解,绒毡层细胞中的营养物质滞留没有及时供应小孢子的发育,致后期部分小孢子败育;‘魏可实生-12’绒毡层细胞在单核早期就大部分降解而导致营养供应异常,使部分小孢子败育。(3)在减数分裂期,‘魏可’的绒毡层发育相关基因DYT1和TDF1的表达均最高,MYB4最低,‘钟山红’的3个基因的表达与‘魏可’相反,‘魏可实生-3’和‘魏可实生-12’的表达水平均在‘魏可’与‘钟山红’之间;单核早期以后,3个基因在‘魏可’的表达一直均较低,钟山红’的DYT1基因表达一直最高,其余2个基因均在最低水平,而‘魏可实生-3’的TDF1、MYB4基因在单核早期表达量最高,‘魏可实生-12’的TDF1在双核期表达量最高。研究表明,‘魏可实生-3’的花粉败育发生在单核晚期至双核期,‘魏可实生-12’的花粉败育发生在单核早期;部分药室绒毡层的异常降解,小孢子发育营养供应不均衡可能是导致其花粉半不育发生的原因;‘魏可实生-3’的绒毡层延迟降解与减数分裂期DYT1基因的表达量不足、单核期TDF1基因的过量表达以及MYB4基因在单核期的异常表达有关,而‘魏可实生-12’的绒毡层提前降解与减数分裂期DYT1基因的表达量不足而MYB4基因过量表达,以及双核期TDF1基因过量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57.
58.
三疣梭子蟹幼体和幼蟹的温度适应性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研究了不同温度对三疣梭子蟹(Portunus trituberculatus Miers)幼体发育和幼蟹存活及摄食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21—27℃有可能出苗,但21℃幼体发育相当慢;24—27℃是适宜育苗温度,27%是最佳育苗温度。蟹幼体在30℃以上仅发育至Z4,18℃以下,仅发育至Z3。温度骤变5d后,幼蟹在10—30℃存活100%,35℃存活75%,5℃以下仅能存活4h。存活幼蟹,20—30℃摄饵正常,日平均摄饵量达4.64g以上。5℃/d的温度渐变时,幼蟹在10—35℃存活100%,5℃存活25%,40℃存活不超过6h。存活幼蟹,30℃摄饵最佳,日平均摄饵量达9.80g;20—35℃摄饵正常,日平均摄饵量达5.1g以上;15℃和10℃摄饵很少,日平均摄饵量分别为0.5g和0.1g;5℃以下及40℃不摄饵。  相似文献   
59.
袁晓萌  周云涛  张红岩  薛华  周琳  赵云 《遗传》2007,29(12):1525-1528
通过筛选野生型油菜(Pet33-10)与无花瓣油菜(Apet33-10)反向消减文库(SSH)和运用RACE-PCR技术, 获得了甘蓝型油菜小核糖核蛋白BnSmD1的全长编码区 cDNA (GenBank登陆号DQ298446)。该基因长484 bp, 含有一个长354 bp的阅读框。BnSmD1在N端拥有两个高度保守的结构域(Sm-1和Sm-2), 羧基端则含有一个RG重复序列。Northern blot表达结果显示: BnSmD1在甘蓝型油菜的各个组织均有表达, 但是它在早期花蕾中的表达明显高于同期的叶和茎。通过对BnSmD1在Apet33-10无花瓣品系与野生型有花瓣品系Pet33-10中各组织的表达差异进行比较, 发现该基因在Apet33-10的早期花蕾中表达明显下降。因此, BnSmD1可能对植物的早期花发育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并很有可能影响花瓣的形成。  相似文献   
60.
膝骨关节炎是一种中老年人常见的慢性疾病,因其发病率及致残率高,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膝骨关节炎不仅增加了患者及其家庭乃至社会的经济压力,而且还加重了心理负担。治疗方案虽然多,但目前尚无根治方法,而且疗效也参差不齐。肠道菌群作为人体巨大的微生物宝库,拥有着很大的潜力,这使之成为了科研领域一个新的研究热点,其对膝骨关节炎的影响也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本文通过查阅相关文献,从慢性炎症、代谢性疾病、成骨细胞以及破骨细胞这四个方面来阐述和总结肠道菌群与膝骨关节炎的关系,以期为临床上治疗膝骨关节炎提供新的方法与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