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22篇
  免费   950篇
  国内免费   4192篇
  11464篇
  2024年   97篇
  2023年   241篇
  2022年   366篇
  2021年   434篇
  2020年   381篇
  2019年   435篇
  2018年   280篇
  2017年   298篇
  2016年   272篇
  2015年   403篇
  2014年   567篇
  2013年   481篇
  2012年   753篇
  2011年   629篇
  2010年   536篇
  2009年   583篇
  2008年   670篇
  2007年   667篇
  2006年   569篇
  2005年   520篇
  2004年   386篇
  2003年   358篇
  2002年   329篇
  2001年   277篇
  2000年   290篇
  1999年   145篇
  1998年   84篇
  1997年   41篇
  1996年   52篇
  1995年   47篇
  1994年   22篇
  1993年   20篇
  1992年   27篇
  1991年   20篇
  1990年   19篇
  1989年   19篇
  1988年   24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16篇
  1981年   6篇
  1976年   5篇
  1964年   5篇
  1957年   8篇
  1955年   3篇
  1954年   3篇
  1950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01.
李宁  于力方  王珊  廖杰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2,12(30):5836-5837,5867
目的:观察阿霉素纳米粒对多耐受糖蛋白介导的膀胱移行细胞癌多耐药的逆转.方法:MTT法观察MDR逆转,采用流式细胞仪对细胞内阿霉素浓度进行检测.结果:阿霉素纳米对敏感株的细胞毒作用与阿霉素差异无显著性意义,耐药株对阿霉素纳米较对阿霉素纳米粒敏感4.8倍,表现细胞内阿霉素显著增高.结论:阿霉素纳米可有效逆转P-gp介导的多药耐药.  相似文献   
102.
苯丙氨酸前体饲喂分别和环糊精、葡聚糖、茉莉酸甲酯、黑曲霉和直喙镰孢菌提取液五种诱导子联合作用,其中以与茉莉酸甲酯的联合作用对葡萄细胞培养生产花青素的影响最大,可使单位鲜细胞花青素含量提高2.7倍,花青素产量提高3.4倍,实验证明两者在培养后第4天加入效果最好。在30μmol/L苯丙氨酸、218μmol/L茉莉酸甲酯和3000~4000lx光照条件下,不同花青素产量的细胞株都能显著提高花青素产量,但低产株VV06比高产株VV05具有更大的产率提高潜力。该条件下VV05和VV06花青素产量分别达到2975和4090CV/L,是对照组的2.5倍和5.2倍。  相似文献   
103.
陈升宝  王丽敏  于波 《微生物学报》2022,62(7):2796-2807
【背景】不同分子量的γ-聚谷氨酸在农业、化妆品和医药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开发不同分子量γ-聚谷氨酸的生物合成工艺已成为研究热点。【目的】在γ-聚谷氨酸生产菌株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 KH2中实现不同分子量γ-聚谷氨酸的合成。【方法】分别克隆表达不同来源的水解酶,包括B.subtilis来源的γ-聚谷氨酸水解酶PgdS和YwtE,以及地衣芽孢杆菌来源的SGH。研究不同来源水解酶对B. subtilis KH2产γ-聚谷氨酸分子量的影响。通过改变水解酶处理条件获得不同分子量γ-聚谷氨酸的生物合成工艺。【结果】PgdS、YwtE和SGH均可降低γ-聚谷氨酸的分子量,其中PgdS水解效果最好,可以将γ-聚谷氨酸分子量由原来的1 600 kDa降低为180 kDa。通过优化PgdS的添加量与添加时间,在B. subtilis KH2中获得了分子量为210–600 kDa的γ-聚谷氨酸。【结论】利用水解酶处理,可以在B. subtilis KH2中实现不同分子量γ-聚谷氨酸的生物合成。该方法反应条件温和、分子量可控区间宽,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4.
基于Sf21昆虫细胞在悬浮培养过程中所表现出的生长代谢特征,提出以培养液中残糖浓度作为控制参数,并利用限制性基质(葡萄糖和蛋白水解物)的间歇补加技术调控细胞生长的方案。实际控制表明:与批培养相比,Sf21细胞在两种具代表性的昆虫细胞培养基(IPL-41和TC-100)中的生长期和稳定期都得到了有效的延长。TC-100培养液中最高细胞培养密度由3.0×106 cells/mL提高到6.5×106 cells/mL;IPL41培养液中最高细胞培养密度则由7.05×106 cells/mL提高到9.0×106cells/mL。由于限制性基质的间歇补加技术是利用较确定的营养成分来代替复杂昂贵的补料培养基,因此更适合于昆虫细胞的大规模高密度培养。  相似文献   
105.
分析了北京鹫峰山区侧柏、荆条枝条水及其潜在水分来源的氢氧同位素特征,运用IsoSource模型解析侧柏、荆条系统水分利用来源的季节变化及其对降雨事件的响应.结果表明:旱季初期(4月)研究区0~20 cm土层富集土壤水18O值,20 cm以下该值则随着土层深度增加逐渐减小,侧柏主要利用前2~3 d降雨补充的0~30 cm层土壤水;旱季末期(6月)侧柏和荆条分别利用当天雨水补充的0~10和10~30 cm层土壤水;雨季(7月)侧柏利用前期降水补给的0~40 cm层土壤水(59.3%)和近期降水(12.5%),荆条则利用近期降雨供给的0~30 cm层土壤水;侧柏的土壤水分来源逐月加深,至生长季末(11月)其主要利用60~80 cm层土壤水(前2~3 d降雨补给),而荆条枝条水δ18O值远离各水分来源δ18O值.两物种对水分的竞争压力小,适应本区域气候特征,尤其在应对特大暴雨等极端天气时,植物系统垂直分布的水分来源能够有效分流洪峰,减小暴雨瞬时破坏力.  相似文献   
106.
离子注入后诱导水稻多倍化的效果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利用3份二倍体水稻为材料,以氮离子束为诱变源,研究了离子注入后所引起的生物学效应和离子注入对水稻多倍化的效果。研究结果表明,氮离子束对3份二倍体水稻材料的效应因材料种类和离子注入剂量不同而异。N 注入处理后对利用秋水仙素诱导水稻多倍化的效果比较明显,但效果的明显程度则因离子注入剂量不同或秋水仙素诱导时间不同或试验材料的遗传背景不同而表现出一定的差异。在秋水仙素对试验材料的诱导时间为24 h的各个处理中,N 离子注入剂量为6.76×1016N /cm2的处理似乎更好,而在秋水仙素对试验材料的诱导时间为48 h的各个处理中,N 离子注入剂量为0.52×1016N /cm2的处理则更有利于获得同源四倍体材料。经过2个~3个世代的筛选之后并通过染色体核型分析,在试验材料的后代中已经获得了一些同源四倍体水稻材料。  相似文献   
107.
蕨菜叶、茎中γ-氨基丁酸的提取分离及含量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渗漉法对蕨菜叶、茎中的γ-氨基丁酸进行了提取,并用柱层析法对提取物进行了分离。采用双波长薄层扫描 法测定其含量,测得蕨菜叶、茎中γ-氨基丁酸的质量分数分别为0.319%、0.141%。采用该法测定γ-氨基丁酸操作简便、 快速,结果稳定。  相似文献   
108.
本文旨在探讨母子分离应激对complexin Ⅱ基因缺陷(Cplx2-/-)小鼠快速移动行为的影响。实验分4组:应激Cplx2-/-组、应激Cplx2+/+组、无应激Cplx2-/-组和无应激Cplx2+/+组。无应激组小鼠正常饲养,应激组小鼠从出生后第2日至第21日每天施加母子分离应激。小鼠生长到第4周时,利用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检测其基因型。4组小鼠腹腔注射激动剂去氧麻黄碱或生理盐水后,采用EthoVision系统对小鼠快速移动行为进行记录。结果显示,应激Cplx2-/-组、应激Cplx2+/+组、无应激Cplx2-/-组和无应激Cplx2+/+组注射去氧麻黄碱后,与生理盐水对照组相比,均出现快速移动行为不同程度的增多(P<0.01);与无应激Cplx2-/-组相比较,应激Cplx2-/-组注射去氧麻黄碱后快速移动行为增多更为明显(P<0.001);与应激Cplx2+/+组相比,应激Cplx2-/-组注射去氧麻黄碱后的快速移动行为增多更为明显(P<0.001)。本实验证实小鼠的行为可能受母子分离应激和Cplx2基因等因素的多重影响。  相似文献   
109.
利用大豆乳清废水生产SCP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大豆乳清废水为原料,通过对产朊假丝酵母的培养,使大豆乳清废水中的营养成分被酵母菌吸收利用,从而使菌体生长繁殖产生单细胞蛋白。单细胞蛋白(SCP)产量为8.7 mg/mL,蛋白含量为51.3%;且废水COD去除率达到73.4%,达到了国家乳清废水的标准,从而实现了废水资源化利用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0.
苕溪流域非点源污染特征及其影响因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应用土壤水体评价模型(SWAT)对苕溪流域径流量、泥沙、营养盐负荷进行模拟计算,分析了2008年苕溪流域非点源污染的时空分布特性.结果表明:苕溪流域非点源污染单位面积产生量表现为北部高于南部、东部高于西部、中部地区最少;耕地是泥沙和污染物产生的主要来源,其单位面积负荷远大于其他土地利用类型;产流量、产沙量与降水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0.05),雨季(6-9月)的营养盐输出大于旱季(12月至次年3月);平均坡度与泥沙负荷、有机氮负荷及硝态氮负荷呈显著相关关系(P<0.0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