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0篇
  免费   34篇
  国内免费   14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31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30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33篇
  2006年   35篇
  2005年   29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35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7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应雪萍 《动物学研究》2005,26(4):429-434
用扫描电镜技术观察了中华绒螯蟹正常附着胚胎及流产胚胎的结构特点。结果表明,受精卵从生殖孔排出15min后,孵化室中的孵化液体积增大,使胚胎浸没在孵化液中,胚胎表面具有粘性;产卵后30min.卵柄初步形成;80~140min后卵柄完全形成,胚胎牢固地粘附在携卵绒毛上。正常胚胎的卵柄高度扭曲,上有很多毛状物,同时携卵刚毛上有很多粘液;流产胚胎的卵柄上无毛状物,但卵柄及胚胎表面有许多寄生物附着。携卵刚毛上的粘液及卵柄上的毛状物可能和胚胎附着有关;而胚胎表面寄生物的活动,可能使胚胎外被、卵柄以及卵索的结构发生变化,增加了胚胎之间的摩擦,进而胚胎呼吸困难,以致死亡和流产。  相似文献   
92.
将福氏志贺氏杆菌2a 2457T及其驱除侵袭大质粒pINV的菌株培养至对数生长中期,制备了全细胞蛋白质。用双向电泳分离两种细胞蛋白质混合物并进行比较,找出差异点,这些点经过胶内酶切后进行MALDI_TOF质谱鉴定。每个蛋白质点的肽指纹图谱都在福氏志贺氏杆菌2a 2457T株的蛋白质数据库用Mascot进行检索,共发现了10个差异表达的蛋白质。结果显示驱除大质粒后几个参与核酸代谢途径的酶表达量有所上升。其中胞啶/脱氧胞啶脱氨酶、嘌呤核苷磷酸化酶和尿嘧啶核苷磷酸化酶表达量的上升可能造成尿嘧啶和尿(嘧啶核)苷合成的增加。  相似文献   
93.
应雪萍  杨万喜 《动物学报》2005,51(5):852-861
利用透射电镜和扫描电镜技术研究了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胚胎附着系统的结构及形成机制。中华绒螯蟹受精卵附着在雌性腹肢内肢的携卵刚毛上。该附着系统由三个连续部分组成:卵膜、卵柄和被膜,后者覆盖在携卵刚毛的绒毛上。研究结果显示:中华绒螯蟹的成熟胚胎由三层明显的卵膜组成,即E1、E2和E3层,但胚胎附着系统的卵柄及被膜仅为外层(E1)。卵巢中成熟卵的卵膜仅由E1层组成,E1分为两个亚层(E1a′、E1b′)。胚胎附着系统的形成与雌蟹的行为、腹肢粘液腺分泌的粘液、卵膜的超微结构及各层的变化有关。受精卵刚从生殖孔中排出时,卵膜(E1a′、E1b′)并不能直接粘附在携卵绒毛上。产卵后不久,雌蟹腹肢粘液腺分泌粘液的量增多,E1a′、E1b′的结构发生变化,表现为边界模糊,卵膜出现很强的粘性。在产卵后约60min E1层又明显分为两个亚层(E1a、E1b),同时排卵后雌蟹腹部的携卵绒毛不断地运动,这种运动促使携卵绒毛外的被膜形成。随着E1层亚结构的变化,E2层也开始形成,当E1新的两个亚层出现时,部分区域的E1层与E2层发生分离,卵柄开始形成,并牢固地附着在携卵绒毛上。被膜、卵柄与卵膜最外层的结构相同,均由E1层构成[动物学报51(5):852-861,2005]。  相似文献   
94.
利用比色、酶的原位复性电泳、组织化学和电镜酶化学等方法,观察了小鼠出生后的成长过程中肝、肾和小肠内碱性磷酸酶(AKP)的活性变化及组织细胞定位.结果表明,在小鼠成长过程中,3种器官内的AKP活性依次为小肠肾肝,小肠和肝AKP活性先上升后下降,肾内酶活性呈上升趋势.AKP活性在小肠主要分布在小肠绒毛上皮细胞的细胞膜、细胞浆、微绒毛和微绒毛表面的糖衣上,在肝主要分布住胆小管,在肾主要分布在皮质肾小管,尤以近曲小管的刷状缘、近曲小管上皮细胞膜和符种管状结构之间的腔隙内分布较多.小鼠成长过程中肝内共出现3条AKP同工酶带,小肠内出现2条,肾内出现3条,各同工酶活性随着小鼠的生长发育发生不同的变化.  相似文献   
95.
鱼精蛋白抗菌机制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鱼精蛋白是一种存在于各类动物精巢组织中的多聚阳离子肽,其抗菌性很早就被所知,然而它的抗菌机理却一直未能得到很清楚的了解。现存在的机理有2种:一种认为鱼精蛋白与细菌细胞壁结合,通过破坏细胞壁的形成来达到抑菌效果;另一种认为鱼精蛋白破坏了细胞能量的转换、营养物质的吸收功能,细胞质膜是鱼精蛋白攻击的对象。事实上,作者认为,鱼精蛋白的抗菌效果可能是通过以上2种方式共同作用的结果,因而它的抗菌机理也可能是这两种机理的叠加,这还需进一步的研究证明。  相似文献   
96.
转反义LeETR2基因番茄植株的表型与普通番茄有所不同。用乙烯25μL/L处理,转基因番茄能够表现出正常的“三重反应”,但根的伸长和根毛形成受到显著抑制。同时,转基因番茄植株对乙烯处理的偏上生长反应敏感度不及普通番茄,叶柄和花柄的脱落被延迟。这几方面的表型特点并不完全一致,我们推测LeETR2在番茄发育的不同阶段可能发挥不同的功能。  相似文献   
97.
海洛因成瘾者抑制控制加工异常的电生理证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抑制控制功能的异常或障碍是成瘾的核心特征.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考察海洛因成瘾者反应抑制加工的时间进程,进而为长期海洛因成瘾者的抑制控制功能障碍提供神经生理学证据.本研究比较了14名海洛因成瘾者(海洛因使用年限(13.54±5.71)年,戒断持续时间(4.67±6.44)月)和14名年龄和教育水平匹配的健康成人在视觉等概率Go/Nogo任务中的ERP成分(N2和P3).结果显示,海洛因成瘾组的Go—N2波幅明显大于对照组,由此导致海洛因成瘾组的N2差异波幅值(Nogo波幅减去Go波幅)显著小于对照组.而两组被试的P3成分无显著差异.此外,无论是N2和P3在头皮的分布还是潜伏期都未发现显著差异.该结果表明,海洛因成瘾者的前中央区皮层在抑制控制过程的200~300ms期间出现异常,且对靶刺激过度加工.这种早期加工的异常很可能反应了海洛因成瘾者在冲突监控阶段存在障碍.  相似文献   
98.
pBV220载体中外源基因高效表达的自动化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pBV220载体是国内科学家构建的原核系统表达载体,目前仍在广泛应用.但是,实现 外源基因的高效表达需要综合考虑诸如RNA二级结构等多种因素,极其耗时费力.为此,基于我们提出的pBV220载体中外源基因高效表达数学模型,编写了外源基因高效表达的自动化设计软件,并可定性用于原核系统其它载体中外源基因表达水平分析,最终为加快实验进程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99.
石磺消化系统的组织学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石磺消化系统各部分结构进行组织学观察.石磺的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消化腺两部分组成.消化道包括口、食道、贲门胃、幽门胃、中肠和后肠,不具吻;消化腺包括肝胰腺、唾液腺和肛门腺.在光学显微镜下,消化道由粘膜层、粘膜下层、肌层和外膜4层组成;肌层主要为环肌,粘膜层主要为柱状细胞.肝胰腺甚为发达,组织结构显示肝胰腺由很多分支的腺管组成,腺管由腺细胞、分泌细胞等组成.唾液腺和肛门腺发达.  相似文献   
100.
目的比较大耳白黑眼兔(WHBE兔)与日本大耳白兔(JW兔)和新西澜兔(NZW兔)血液蛋白的多态性,从分子水平了解WHBE兔特殊性状的遗传背景。方法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对WHBE兔、JW兔和NZW兔血液中的前白蛋白(Pr),后白蛋白(Po),前转铁蛋白1(Prt1),前转铁蛋白2(Prt2),转铁蛋白1(Tf1),转铁蛋白2(Tf2),后转铁蛋白(Ptf),慢α球蛋白(Sag)、血红蛋白(Hbα、Hbβ)和白蛋白(Alb)共11个蛋白位点进行检测。结果Pr、Ptf、Hbα、Hbβ、Alb、Po、Sag和Prt2在所有实验兔个体中的表型一致,而Tf1、Tf2和Prt1的表型在各实验兔品系间存在显著差异。在Tf1位点,NZW兔以BC表型为主,无AA型;JW兔只有AA型,而WHBE兔以AB型为主。在Tf2位点,NZW兔有AA型,而JW兔和WHBE兔无AA型。在Prt1位点,NZW兔无AB、BB和BC表型而有AC表型。NZW兔蛋白位点的平均杂合度大于JW兔和WHBE兔。JW兔与WHBE兔的遗传距离最近。结论Tf1、Tf2和Prt1可作为区分NZW兔、JW兔和WHBE兔的特征标记,并且与WHBE兔特殊性状形成有关。JW兔与WHBE兔的亲缘关系最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