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97篇
  免费   351篇
  国内免费   1326篇
  2024年   27篇
  2023年   79篇
  2022年   130篇
  2021年   137篇
  2020年   139篇
  2019年   138篇
  2018年   97篇
  2017年   102篇
  2016年   87篇
  2015年   162篇
  2014年   206篇
  2013年   187篇
  2012年   240篇
  2011年   243篇
  2010年   229篇
  2009年   210篇
  2008年   211篇
  2007年   218篇
  2006年   188篇
  2005年   162篇
  2004年   133篇
  2003年   113篇
  2002年   85篇
  2001年   75篇
  2000年   63篇
  1999年   52篇
  1998年   28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4篇
  1965年   2篇
  1956年   2篇
  1954年   2篇
  195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72 毫秒
961.
目的通过对脾肾阳虚型溃疡性结肠炎(UC)模型大鼠血清及结肠组织中IL-1、IL-6、TNF-α及IFN-γ表达水平的检测,探讨它们在UC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采用灌服大黄水煎液+肌肉注射氢化可的松并结合TNBS(2,4,6-三硝基苯磺酸)+乙醇灌肠建立脾肾阳虚型UC动物模型。将60只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脾肾阳虚型UC模型7、14d及21d组,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各组大鼠血清及结肠组织中IL-1、IL-6、TNF-α及IFN-γ的含量。结果与空白组比较,脾肾阳虚型UC模型组大鼠血清及结肠组织中IL-1、IL-6、TNF-α及IFN-γ含量明显升高(P0.05);尤以模型21d组最为明显。结论促炎性细胞因子IL-1、IL-6、TNF-α及IFN-γ在脾肾阳虚型UC发病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62.
大学生生产实习是高校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全面提高人才综合素质的有效手段。根据专业的特点,选择食用菌厂实习,学生实地进行菌种分离、制种和栽培管理等工作,掌握其栽培的基本流程和各项操作。经生产实习后,不仅强化学生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同时提高其实践工作能力,拓宽专业视野,加深实习生对课本知识的理解,做到学以致用、理论结合实践,为将来就业和创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963.
以家猫为动物模型,采用细胞外记录的方法,测试了82个初级视皮层细胞的方位和方向调谐以及感受野大小.基于细胞的面积整合特性,区分出52个外周抑制型细胞和30个外周无抑制型细胞.所有被测细胞均存在强的方位选择性,而外周无抑制型细胞比抑制型细胞有更强的方位选择性.两类细胞的方向选择性没有显著性差异.外周抑制型细胞比外周无抑制型细胞有着更大的动作电位发放率.采用两种不同方法测量两类细胞的感受野范围,却产生了不同的结果:用最小反应区测量发现抑制型细胞的经典感受野更大,而用面积整合曲线测量时外周无抑制型细胞的感受野更大.  相似文献   
964.
nptⅡ编码新霉素磷酸转移酶,是转基因实验中最常用的筛选标记基因之一.本研究中,表达了重组新霉素磷酸转移酶(NPTⅡ)蛋白质,制备了单克隆抗体,建立了用免疫印迹检测转基因水稻中NPTⅡ蛋白质的方法,调查了NPTⅡ蛋白质的表达特征,包括遗传特征、表达时空特征、表达丰度和亚细胞定位等.结果表明,该方法可检测到单粒稻米的0.25%(约0.025 mg)样品中的NPTⅡ蛋白质,NPTⅡ的表达符合显性遗传规律,根据NPTⅡ的表达可对转基因T1代种子进行阴阳性及纯合株系的鉴定,对T1幼苗中NPTⅡ丰度的分析可为纯合单株的鉴定提供参考信息.定量分析表明苗期叶片中NPTⅡ蛋白质的含量约为鲜重的0.08‰.在Ca MV-35S启动子驱动下NPTⅡ蛋白质在水稻苗期、成株期的叶片和根部组织中表达量较高,而在分蘖期、孕穗期较低,NPTⅡ在不同时期的根、茎、叶、穗子、花及种子等组织中均有表达,只是在分蘖节、茎节、穗轴和花药等组织中表达量相对较低.此外,NPTⅡ蛋白质的表达主要定位在细胞质中.综上所述,本研究建立了具有应用价值的检测NPTⅡ蛋白质的免疫印记方法并系统揭示了其在水稻中的表达特征.  相似文献   
965.
王铖  尹丽娟  朱瑞良 《广西植物》2015,35(4):520-525
桧叶白发藓(Leucobryum juniperoideum)在我国东南部常见,被认为是一种理想的、适用于庭院栽培的苔藓植物,而氮是植物必需的矿质元素,但过量摄入会对其造成伤害,近年来氮沉降水平的提高对苔藓植物的多样性造成了严重影响。该研究为揭示氮沉降加剧对桧叶白发藓的影响,以经6个月断茎培养的桧叶白发藓配子体为材料,用Ca(NO3)2、NH4HCO3和NH4NO3代表三种氮源,设置2、4、8、16gN·m-2 4个水平,以喷洒去离子水为对照,进行不同氮源的胁迫试验。结果表明:氮处理浓度的增加引起组织氮含量的显著提高,增加幅度分别为69.1%、25.7%和43.1%;同时引起植株坏死率显著上升,增加幅度分别为16.5%、12.5%和13.9%。三种氮源处理对株高和净重的影响有显著差异,低浓度的铵态氮(4gN·m-2)引起株高和净重的显著增加,而硝态氮和混合态氮处理差异不显著;加氮浓度的进一步提高,引起株高和净重的减低,硝态氮处理的减低幅度最大,铵态氮的降低幅度最小。三种氮源处理均引起叶绿素含量先上升后下降,但同一水平铵态氮处理的叶绿素含量要高于其它两种氮处理,而且引起叶绿素含量下降的处理浓度要高于其它两种氮源;三种氮源均引起SOD活性显著增加、可溶性蛋白和脯氨酸含量先升后降,但不同氮源间生理指标的变化不同步。这说明桧叶白发藓对硝态氮胁迫的响应比铵态氮敏感,硝态氮的增加对桧叶白发藓造成严重危害,而少量的铵态氮(4gN·m-2)则能促进桧叶白发藓的生长。研究结果可作为桧叶白发藓繁殖与生产的氮源。  相似文献   
966.
为了解沈阳桃仙国际机场附近的鸟类群落特征,给机场鸟类防范管理提供数据支持,预防鸟撞事故发生,于2012年9月—2013年8月在机场周围7 km范围内,采用样线法和样点法进行鸟类多样性调查。共布设3条样线和7个样点,涵盖居民区、农耕区、山地、林地和河流5种生境,共记录到鸟类35种,隶属于10目21科。计算了5种生境中鸟类多样性指数、分布系数及重要值,并考虑了鸟类在桃仙机场范围内飞行高度对鸟撞风险的影响,将所记录到的鸟类分为严重危险、很危险、较危险和一般危险4个等级,其中严重危险的有树麻雀、苍鹭、喜鹊、红隼,很危险的有家燕、夜鹭、大山雀、家鸽等5种,较危险的有白尾鹞、绿头鸭、大斑啄木鸟、灰喜鹊等16种,一般危险的有赤胸鸫、大沙锥、鹌鹑、锡嘴雀等10种。基于上述研究结果,提出了桃仙机场鸟撞防范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967.
外源糖浸种缓解盐胁迫下玉米种子萌发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以玉米品种‘垦玉6号’为材料,在150 mmol·L-1NaCl胁迫条件下,研究葡萄糖(Glc)和蔗糖(Suc)浸种对玉米种子萌发阶段耐盐性的影响.结果表明: 盐胁迫下,0.5 mmol·L-1 Glc、Suc浸种可促进玉米种子萌发及幼苗早期生长,其中Glc浸种玉米胚芽和胚根长及相应干质量增加到盐处理的1.5、1.3、2.1、1.8倍;Suc浸种玉米分别增加到1.7、1.3、2.7、1.9倍;盐胁迫下Glc、Suc浸种可减少胚芽中硫代巴比妥酸反应物(TBARS)和过氧化氢(H2O2)含量,与盐处理相比分别降低24.9%、20.6%;Glc、Suc浸种可显著提高盐胁迫下玉米胚芽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谷胱甘肽还原酶(GR)的活性,并诱导葡萄糖6 磷酸脱氢酶(G6PDH)活性的升高,其中Glc浸种玉米SOD、APX、GPX、GR、G6PDH活性较盐处理分别提高66.2%、62.9%、32.0%、38.5%、50.5%,Suc浸种玉米较盐处理分别提高67.5%、59.8%、30.0%、38.5%、50.4%;Glc、Suc浸种胚芽中抗坏血酸 (ASA)、谷胱甘肽(GSH)含量及ASA/DHA、GSH/GSSG显著提高,其中G6PDH活性与外源糖诱导的较强的抗氧化能力密切相关.Glc、Suc浸种还可提高盐胁迫下玉米胚芽中K+/Na+,分别为盐处理的2.3、2.4倍.外源 Glc、Suc浸种可通过提高玉米种子抗氧化能力及维持体内K+和Na+离子平衡缓解盐胁迫对玉米种子萌发的抑制效应.  相似文献   
968.
利用磷脂脂肪酸(PLFA)生物标记法分析了中亚热带地区罗浮栲天然林和相邻的杉木人工林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特点.结果表明: 两种植被类型的磷脂脂肪酸总量、细菌特征脂肪酸、真菌特征脂肪酸、放线菌特征脂肪酸、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特征脂肪酸含量均为0~10 cm高于10~20 cm土层,罗浮栲天然林高于杉木人工林.在两种植被类型的两个土层中,细菌PLFAs含量均显著高于真菌PLFAs含量.两种植被类型中,细菌PLFAs含量约占PLFAs总量的44%~52%,而真菌仅占6%~8%,表明细菌在该地区两种植被类型土壤中处于优势地位.主成分分析表明,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差异主要由植被类型差异引起,土层深度的影响相对较小.相关分析显示,革兰氏阴性菌、革兰氏阳性菌以及细菌的PLFAs含量与pH呈显著负相关,与含水量呈显著正相关;土壤微生物主要类群PLFAs含量与总氮、有机碳、C/N和铵态氮均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969.
针对兔胸部创伤后血液凝血功能检测数据,从变量检验入手,建立了基于Logistic回归模型的兔血液凝血功能诊断模型.结果表明模型的诊断正确率均在90%以上.为了降低样本集的划分对诊断正确率的影响,本文利用jackknife检验法思想和随机抽样技术,进一步对模型的有效性进行了评估分析并且证实了剔除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指标会显著降低诊断正确率.  相似文献   
970.
目的:研究复发与未复发骨细胞瘤细胞中MMP-16的变化,初步探索MMP-16与骨巨细胞瘤复发之间的联系,进而讨论MMP-16对于骨巨细胞瘤的临床意义。方法:对临床中复发和未复发共50例骨巨细胞瘤患者切除的骨巨细胞瘤组织进行标本采集。首先应用免疫组化荧光染色直观观察复发组和未复发组骨巨细胞瘤组织中MMP-16的表达情况,再运用real-time PCR技术检测MMP-16 mRNA的表达情况,最后应用western blot技术测定MMP-16的含量。从形态、基因表达和蛋白三个方面全面比较复发组和未复发组骨巨细胞瘤组织中MMP-16的表达情况。结果:免疫组化结果显示复发组中MMP-16的表达要明显高于未复发组;real-timePCR结果显示复发组中的MMP-16 mRNA的表达量要明显高于未复发组;western blot结果显示复发组中MMP-16蛋白的表达量要高于未复发组(P0.05)。结论:MMP-16与骨巨细胞瘤存在密切联系,MMP-16的表达增强是骨巨细胞瘤的复发的重要标志,通过对MMP-16的测定对骨巨细胞瘤的预后判断和治疗方法的选择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