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285篇
  免费   1510篇
  国内免费   2309篇
  2024年   21篇
  2023年   186篇
  2022年   391篇
  2021年   644篇
  2020年   587篇
  2019年   617篇
  2018年   603篇
  2017年   491篇
  2016年   567篇
  2015年   830篇
  2014年   957篇
  2013年   942篇
  2012年   1119篇
  2011年   1031篇
  2010年   775篇
  2009年   659篇
  2008年   750篇
  2007年   684篇
  2006年   618篇
  2005年   492篇
  2004年   481篇
  2003年   470篇
  2002年   432篇
  2001年   314篇
  2000年   219篇
  1999年   229篇
  1998年   133篇
  1997年   103篇
  1996年   99篇
  1995年   104篇
  1994年   72篇
  1993年   64篇
  1992年   62篇
  1991年   56篇
  1990年   45篇
  1989年   49篇
  1988年   31篇
  1987年   24篇
  1986年   23篇
  1985年   11篇
  1984年   16篇
  1983年   18篇
  1982年   17篇
  1981年   15篇
  1980年   9篇
  1979年   11篇
  1977年   4篇
  1975年   4篇
  1956年   3篇
  195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21.
Inheritance of gusA and neo genes in transgenic rice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Inheritance of foreign genes neo and gusA in rice (Oryza sativa L. cv. IR54 and Radon) has been investigated in three different primary (T0) transformants and their progeny plants. T0 plants were obtained by co-transforming protoplasts from two different rice suspension cultures with the neomycin phosphotransferase II gene [neo or aph (3) II] and the -glucuronidase gene (uidA or gusA) residing on separate chimeric plasmid constructs. The suspension cultures were derived from callus of immature embryos of indica variety IR54 and japonica variety Radon. One transgenic line of Radon (AR2) contained neo driven by the CaMV 35S promoter and gusA driven by the rice actin promoter. A second Radon line (R3) contained neo driven by the CaMV 35S promoter and gusA driven by a promoter of the rice tungro bacilliform virus. The third transgenic line, IR54-1, contained neo driven by the CaMV 35S promoter and gusA driven by the CaMV 35S.Inheritance of the transgenes in progeny of the transgenic rice was investigated by Southern blot analysis and enzyme assays. Southern blot analysis of genomic DNA showed that, regardless of copy numbers of the transgenes in the plant genome and the fact that the two transgenes resided on two different plasmids before transformation, the introduced gusA and neo genes were stably transmitted from one generation to another and co-inherited together in transgenic rice progeny plants derived from self-pollination. Analysis of GUS and NPT II activities in T1 to T2 plants provided evidence that inheritance of the gusA and neo genes was in a Mendelian fashion in one plant line (AR2), and in an irregular fashion in the two other plant lines (R3 and IR54-1). Homozygous progeny plants expressing the gusA and neo genes were obtained in the T2 generation of AR2, but the homozygous state was not found in the other two lines of transgenic rice.  相似文献   
122.
数理统计方法优化单细胞蛋白发酵培养基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采用正交试验和中心组合设计相结合的数理统计方法,在2L发酵罐中对紫云英汁液培养单细胞蛋白发酵培养基进行筛选、优化,试验结果表明较优培养基为:初糖2.3%,酵母粉0.16%,KHPO0.2%,MgSO0.05%。酵母浓度最高达10.46g/L,基质生长得率为0.55g菌体/g基质,基质转化率为83%。研究结果同时说明采用数理统计方法设计实验,工作量小,效率高,结果准确。  相似文献   
123.
26株Vero细胞毒素(VT)阳性大肠菌,经分子生物学鉴定表明,其中14株与EHEC探针杂交阳性,按Levine等的标准判定属产Vero细胞毒素大肠菌(VTEC),其血清型为O157:H73株(血便2株,脓血便1株),O257NM3株(血便1株,腹泻牛便2株),O29样便1株);其余12株虽VT毒素阳性,但EHEC探针阴性,按标准判定尚难确认,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24.
云南普通马矮型马蛋白多态性及其品种分化关系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宿兵  解德文 《动物学研究》1995,16(2):126-131
本文运用蛋白电泳技术对来自云南省文山州马关县和麻栗坡县的21匹普通马和14匹矮型马进行了分析。共分析遗传座位44个,其中有10个座位检测到多态性。根据分子钟假说和相应的公式,推算两者的分歧时间约为18.5万年。  相似文献   
125.
不同时期羊草群落光合速率与环境条件之间的关系模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利用1981-1985年间,内蒙古典型草原羊草群落光合速率和环境因子观测资料,按4个不同时期进行逐步多元回归,得到4个回归方程如下:1.6月上中旬植物生长初期,群落光合主要与光照强度和温度有关。其回归方程是y=-0.683+0.444x1-0.0391x+0.0742x3-0.00164x^23(式中y为羊草群我合速率gCo2/m^72.h,x1是光照强度10klx,x3为空气温度C)。方程的复相  相似文献   
126.
橡胶-砂仁复合系统生物产量、营养元素空间格局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对橡胶与砂仁间作林和同龄纯胶林各层次各器官生物量及10种营养元素含量的测定,对比研究了两种分乔木层生物量按径级分配,林分平均净生产量,营养元素的积累分布规律,林龄为30a,间作龄为8a的胶砂间作林的总生物量为139.85t/hm^2。其中乔木层占72.7%,间作层占22.6%,枯落物层占5.2%,与同龄纯胶林相比,乔木层提高了7.6%,枯落物层提高了38.9%,两种林分乔木层地上部分生物量约占  相似文献   
127.
128.
银额果蝇自然群体分化过程中的细胞遗传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凌发瑶  王文 《遗传学报》1997,24(6):496-500
对我国大陆银额果蝇的分布及其细胞遗传学进行了广泛的调查,发现了一种值得注意的新核型。该核型结构兼有早已认可的长、短两大类基本核型的特征,即核型中的两条同源4号染色体为1长1短型。含新核型的群体分布于我国大陆东南沿海一带的上海、福州、厦门和深圳。而且,这些自然群体内还出现“1长1短型”、“长型”和“短型”重叠并存的多态现象。跟踪研究表明,新核型具有不稳定的遗传性,能世代传递,它的频率随世代增长而降低,并不是突然消失。但是,在上海、福州群体内出现的“长型”至第十五代之后却全部消失。这种新核型大概是银额果蝇自然演化过程中的中间过渡核型,是该果蝇种群分化中的细胞遗传学变异的过渡表征  相似文献   
129.
冬虫夏草(Cordyceps sinensis)的随机扩增多态DNA及其遗传分化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本文对来自青藏高原3个区域5个具有代表性地方的13个冬虫夏草(Cordyceps sinensis[Berk.] Sacc.)样本进行随机扩增多态DNA(RAPD)分析。19个随机引物获得的RAPD谱带清晰并呈现多态,单个引物获得的RAPD片段数在3~10个之间。该19个引物在每个样本中扩增的RAPD片段总数平均约为65个。基于遗传距离分析,受试的13个冬虫夏草样本中,来自同一地方的样本间遗传差异甚微,同一区域不同地方的样本间遗传差异较大,不同区域的样本间遗传差异最大。这说明冬虫夏草地理群体间存在着遗传分化。应用UPGMA和NJ方法构建的分子系统树显示,来自5个地方的冬虫夏草实际上可以归并为显著不同的3个组,对应于样本来源的3个区域,提示RAPD标记在冬虫夏草群体中有显著的地区特异性。我们的结果还表明,冬虫夏草地理群体间的遗传差异度与地理距离呈正相关。因此,RAPD作为有效的遗传标记,可用于研究冬虫夏草的遗传多样性、起源以及系统演化等。  相似文献   
130.
四种鱼类外周血红细胞细胞周期及DNA含量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范兆廷  潘峰 《动物学报》1995,41(4):370-374
通过流式细胞仪测量了兴国红鲤(Cyprinus carpio Var. Singuonensis)、奥利亚罗非鱼(Sarotherodon aurea)、 鳙(Aristichthys nobilis R.)和团头鲂(Megalobrama amblycephala Yin.)红细胞的DNA含量,四种鱼与鸡红细胞DNA含量的比值分别为1·65、0.96、0.91、1·15,以鸡红细胞DNA含量2.3pg/N计算,四种鱼二倍体体细胞的 DNA含量分别为3.80 pg/N, 2. 22pg/N、2. 08pg/N、 2. 66pg/N。另外,四种鱼外周血红细胞分别有26%、 26%、 23%、 24%的细胞处于 DNA合成期(S),DNA合成后期(G2)和分裂期(M),这表明这四种鱼类的外周血红细胞并非失去分裂能力的特化细胞群,它们表现了较强的细胞周期现象。这有可能是这几种硬骨鱼类外周血仍具有造血功能的缘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