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16篇
  免费   299篇
  国内免费   1372篇
  4087篇
  2024年   36篇
  2023年   100篇
  2022年   147篇
  2021年   147篇
  2020年   144篇
  2019年   156篇
  2018年   93篇
  2017年   99篇
  2016年   84篇
  2015年   118篇
  2014年   192篇
  2013年   177篇
  2012年   239篇
  2011年   225篇
  2010年   202篇
  2009年   204篇
  2008年   236篇
  2007年   232篇
  2006年   242篇
  2005年   191篇
  2004年   154篇
  2003年   128篇
  2002年   115篇
  2001年   107篇
  2000年   87篇
  1999年   45篇
  1998年   34篇
  1997年   24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5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1年   1篇
  1953年   1篇
  195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1 毫秒
41.
To investigate the biological characterization and antitumor activitites of GM-CSF gene-transfected dendritic cells, the splenic dendritic cells were infected with GM-CSF recombinant replication-deficient adenoviruses in vitro . Their enhanced expression of B7 was demonstrated by FACS analysis, and more potent stimulatory activity was confirmed by allogeneic MLR. Immunization of dendritic cells pulsed with irradiated B16 melanoma cells induced sig-nificant CTL and enabled host to resist the challenge of wild-type B16 cells. When they were transfected with GM-CSF gene subsequently, the induced CTL activity was higher, and the produced protection against B16 cell challenge and therapeutic effect on the mice with preestablished pulmonary melastases more effective. These data suggest that the dendritic cells pulsed with tumor antigen then transfected with GM-CSF gene can be used as an effective vaccine in tumor immunotherapy.  相似文献   
42.
广东新会维管植物区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新会市位于广东省中南部 ,地理位置为北纬 2 2°0 5′4 3″~ 2 2°4 8′2 4″,东经 1 1 2°4 7′0 3″~ 1 1 3°1 5′2 4″,南濒南海 .该地区共有维管植物 1 6 98种 ,隶属于 2 0 9科 81 6属 ,其中蕨类植物 32科 5 4属 82种 ,种子植物 1 78科 76 2属1 6 1 6种 .区系地理学研究表明 :蕨类植物地理成分以热带亚热带分布属居多 ,达 2 6属 ,占蕨类总属数的 4 8.1 3% ,而且是以单种属或少种属占优势 .种子植物地理成分以泛热带、热带亚洲分布占绝对优势 ,全部热带成分已达78.0 9% ;其特征科主要有 :山矾科、冬青科、壳斗科、桑科、金缕梅科、山茶科、樟科、萝摩科、大戟科、蝶形花科、野牡丹科、茜草科等 ;中国特有属杉木属、穗花杉属、石笔木属、四药门花属、马蹄参属、天星藤属、大血藤属、刚毛药花属、台闽苣苔属、酸竹属及广东特有属绣球茜草属、异枝竹属等 .与邻近的香港、惠东古田、鼎湖山和黑石顶的植物区系比较其相似性很高 ,体现出南亚热带地区植物区系成分的过渡性及热带区系的渗透性  相似文献   
43.
【目的】通过筛选西伯利亚蝗Gomphocerus sibiricus卵滞育基因及代谢通路,初步明确西伯利亚蝗卵滞育分子机理。【方法】利用Illumina NovaSeq 6000测序平台对西伯利亚蝗早期发育(ES)、滞育(DS)和滞育后发育阶段(PS)的卵进行转录组测序;采用GO和KEGG富集分析并结合文献,预测滞育相关通路并聚类热图分析,筛选蝗卵滞育关联基因,并选取其中6个重要基因进行qRT-PCR验证。【结果】DSvs ES和PS vs DS两比较组分别富集到12 419和4 789个差异表达基因,且多上调表达;两比较组共表达差异基因为2 206个,主要与糖代谢、环境胁迫和生长发育相关。DS vs ES组富集最显著的GO条目为蛋白结合,PS vs DS组GO条目主要包含酶活性、细胞骨架构建及蛋白结合等过程。滞育关联基因主要集中在Wnt信号通路、胰岛素信号通路、细胞周期通路以及昆虫激素生物合成等通路。6个重要的滞育关联基因的表达量变化趋势与转录组数据结果基本一致。【结论】本研究初步明确了西伯利亚蝗卵滞育调控的重要代谢途径,并筛选出20个滞育关联基因,为后续深入研究该物种的适应机理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4.
STR分型是目前世界通用的DNA指纹分析方法.传统的分型方法包括DNA提取、DNA定量、PCR扩增和对扩增后的STR片段进行检测和分析,耗时较长(810 h).一些情况下很难满足案件的实际需求.法医学家们在加快STR分型的方法研究一直不懈努力.现从快速提取DNA、无提取直接PCR、快速PCR、微流控芯片技术在STR快速分型方面的应用四方面,对近年来出现的可进行快速STR分型的新技术、新方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45.
长期施用猪粪红壤稻田土壤Cu、Zn累积规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揭示长期施用猪粪红壤稻田土壤Cu、Zn累积规律,以设立于1981年的红壤稻田有机肥定位试验为载体,选取PM1(早稻施猪粪和紫云英)、PM2(早稻施紫云英+晚稻施猪粪)、GMS(早稻施紫云英+晚稻秸秆还田)和NPK(早稻施化肥)等处理为对象,分析了不同试验年限土壤全量和有效态Cu、Zn含量。结果表明:长期施用猪粪显著提高了土壤Cu、Zn含量;连续施用猪粪30 a后,土壤全量Cu、Zn含量分别增加了7.69—9.52 mg/kg和22.42—35.46 mg/kg;生物有效性显著增加,有效态Cu、Zn含量占全量Cu、Zn的比例分别由15%和5%增加到51%和27%。猪粪年度内的施用时间对土壤Cu的累积没有显著影响,早稻施用猪粪加剧了土壤Zn的累积。土壤铜、锌累积分为两个差异显著的阶段,1981—2002年为缓慢增长期,2002—2010年为快速增长期,这可能与2002年后施用的猪粪中Cu、Zn含量增高有关。以研究的结果推算,红壤稻田鲜猪粪施用量在9.5 t hm-2a-1以下,50 a内不会造成土壤Cu、Zn含量超标。  相似文献   
46.
报道了中国兰科植物一新记录种,即无量山石豆兰(Bulbophyllum pinicola)。对其进行了特征描述并与相似种Bulbophyllum acutiflorum做了对比,并提供了彩色照片。无量山石豆兰的萼片披针形,先端渐尖,花瓣三角状披针形,先端渐尖,唇瓣稍向外下弯而易与相似种区分。  相似文献   
47.
报道了中国兰科植物四新记录种,即尾瓣石豆兰(Bulbophyllum careyanum(Hook.)Spreng.),拟泰国卷瓣兰(B.nipondhii Seidenf.),双槽石斛(Dendrobium bicameratum Lindl.)和绿梢玉凤花(Habenaria am-plexicaulis Rolfe ex Downie),并提供描述和图片。  相似文献   
48.
斜带石斑鱼经葡萄糖灌喂后的代谢反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糖类的主要生理功能是为动物机体提供能量,而且是比蛋白质和脂肪更为廉价的能源。相对于陆生恒温动物,鱼类尤其是肉食性鱼类对糖的利用能力低下,似乎先天性地具有糖尿病患者的某些生理特征。饲料中过高的糖水平会导致鱼类抗病力下降、生长速度减缓、死亡率增加等症状。鱼类解除葡萄糖负荷的能力有限从而表现  相似文献   
49.
鱼类生殖细胞移植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殖细胞移植在生物学、畜牧学及兴起的鱼类生物工程上都有很多用途。目前,采用基于基因组的育种方法已选育出多种带有所需遗传性状的鱼类新品系;但由于缺乏鱼卵与胚胎的低温保存技术,尚未找到长期保存其种质资源的方法。就鱼类生殖细胞移植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同时针对鱼类生殖细胞移植及其低温保存技术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讨论,并提出了鱼类生殖细胞移植的应用前景,以期能积极推动鱼类生物工程的研究,加速鱼类生殖细胞移植在产业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50.
C3和C4植物寄主对华北地区棉铃虫越冬代和第一代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叶乐夫  付雪  戈峰 《生态学报》2011,31(2):449-454
确定华北越冬代棉铃虫虫源及其对第一代棉铃虫种群的影响是制定棉铃虫防治策略的基础。以越冬代棉铃虫蛾翅的稳定同位素δ13C为天然标记直接判定这些成虫的幼虫期寄主类型,并将雌虫接到春小麦植株上,调查其产卵、孵化、幼虫发育至化蛹、羽化等特征。结果表明,越冬代来自C3植物(主要为棉花)的成虫个体数量占全部越冬羽化种群的53.1%,所产生的下一代老熟幼虫也较C4来源的多(55.1%);雌蛾受精率都比较高;卵孵化率较高(52.9%>41.6%);幼虫发育在低龄阶段较比后者快,存活率低,但在高龄幼虫阶段相对后者慢,存活率高;与C4植物(主要玉米)的来源个体后代的幼虫发育总历期接近,总存活率也相近。显示寄主植物小麦提供的营养条件在第一代棉铃虫的幼虫发育中具有决定性意义,即小麦只在特定阶段才适合幼虫的发育;而且不论是C3还是C4寄主来源的越冬代棉铃虫已经适应了这一限制。有效地评价了玉米和棉花等寄主植物对华北地区越冬代和次年第一代棉铃虫的影响,对于分析越冬代棉铃虫的虫源性质和第一代棉铃虫的防治及Bt抗性的治理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