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742篇
  免费   1522篇
  国内免费   6726篇
  17990篇
  2024年   195篇
  2023年   426篇
  2022年   673篇
  2021年   652篇
  2020年   686篇
  2019年   760篇
  2018年   525篇
  2017年   477篇
  2016年   494篇
  2015年   681篇
  2014年   943篇
  2013年   794篇
  2012年   1085篇
  2011年   1070篇
  2010年   918篇
  2009年   948篇
  2008年   991篇
  2007年   960篇
  2006年   860篇
  2005年   767篇
  2004年   574篇
  2003年   510篇
  2002年   457篇
  2001年   449篇
  2000年   347篇
  1999年   219篇
  1998年   96篇
  1997年   58篇
  1996年   42篇
  1995年   55篇
  1994年   33篇
  1993年   30篇
  1992年   26篇
  1991年   22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16篇
  1988年   20篇
  1987年   21篇
  1986年   18篇
  1985年   19篇
  1984年   13篇
  1983年   9篇
  1982年   23篇
  1981年   7篇
  1979年   1篇
  1975年   1篇
  1964年   1篇
  1950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 毫秒
921.
左存武  高博  赵丹  朵虎  陈佰鸿 《西北植物学报》2021,41(10):1793-1800
类受体激酶(receptor like kinase,RLK)参与调控植物几乎所有的生命活动,是植物生长发育和环境适应的“中央处理器”。该文对近年来国内外有关蔷薇科果树RLK基因鉴定、进化特征及其在各器官生长发育、非生物和生物逆境中的作用及调控机制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蔷薇科果树基因组中存在数目庞大的RLKs,不同树种间的RLK数目和各亚家族成员数目都存在较大差异,而且蔷薇科果树RLK存在极为普遍的部分重复和串联重复现象,是导致家族成员迅速变化的重要原因。有研究发现,一些RLKs调控蔷薇科果树器官发育和对环境的适应性。在器官发育方面,LRR RLK亚家族成员调控根系发育,CrRLK1L、LysM RLK和LRR RLK亚家族部分成员参与调控果实发育,CrRLK1L亚家族成员参与调控花粉管发育,LRR RLK、LysM RLK、L LEC RLK和B Lectin RLK亚家族部分成员调控蔷薇科果树对生物逆境的适应。今后RLK功能研究可侧重于蔷薇科果树特色性状,通过提高目标基因的筛选和验证的效率,加速主效RLKs的筛选进程,并通过筛选主效RLKs诱导方式和加速分子育种进程等途径,将研究成果应用于实际生产。  相似文献   
922.
目的探讨不同干预时机下复方嗜酸乳杆菌片联合四联疗法在首次根除幽门螺杆菌(H. pylori)失败患者补救治疗中的作用。方法选择西安市第一医院消化内科90例经标准四联疗法根除H. pylori失败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A(A组)、研究组B(B组)与对照组(C组),各30例。A组患者使用复方嗜酸乳杆菌片联合补救四联疗法治疗。B组患者在补救四联疗法结束后序贯使用复方嗜酸乳杆菌片2周。C组患者单独采用补救四联疗法治疗。比较3组患者临床症状、不良反应发生率及H. pylori根除率。结果A组、B组、C组患者总有效率分别为93.33%(28/30),90.00%(27/30),66.67%(20/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120,P=0.010)。A组、B组、C组患者总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3.33%(4/30)、16.67%(5/30)、66.67%(20/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4.522,P<0.001)。A组、B组、C组患者H. pylori根除率分别为60.00%(18/30)、63.33%(19/30)、33.33%(10/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6.502,P=0.039)。A组与B组患者H. pylori根除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71,P=0.791)。结论复方嗜酸乳杆菌片联合四联疗法可提高首次四联疗法根除H. pylori失败患者H. pylori根除率,改善患者临床症状,降低总体不良反应发生率,但不同干预时机下复方嗜酸乳杆菌片对H. pylori根除率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923.
Short-term or acute temperature stress affect the immune responses and alters the gut microbiota of broilers, but the influences of long-term temperature stress on stress biomarkers and the intestinal microbiota remains largely unknown. Therefore, we examined the effect of three long-term ambient temperatures (high (HC), medium (MC), and low (LC) temperature groups) on the gene expression of broilers’ heat shock proteins (Hsps) and inflammation – related genes, as well as the caecal microbial composition. The results revealed that Hsp70 and Hsp90 levels in HC group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and levels of Hsp70, Hsp90, IL-6, TNF-α, and NFKB1 in LC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in MC group (p < 0.05). In comparison with the MC group, the proportion of Firmicutes increased in HC and LC groups, while that of Bacteroidetes decreased in LC group at phylum level (p < 0.05). At genus level, the proportion of Escherichia/Shigella, Phascolarctobacterium, Parabacteroides,and Enterococcus increased in HC group; the fraction of Faecalibacterium was higher in LC group; and the percentage of Barnesiella and Alistipes decreased in both HC and LC groups (p < 0.05). Functional analysis based on communities’ phylogenetic investigation revealed that the pathways involved in environmental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nd metabolism were enriched in the HC group. Those involved in cellular processes and signaling, metabolism, and gene regulation were enriched in LC group. Hence, we conclude that the long-term temperature stress can greatly alter the intestinal microbial communities in broilers and may further affect the host’s immunity and health.  相似文献   
924.
长白山阔叶红松林生长季热量平衡变化特征   总被引:16,自引:3,他引:16  
根据长白山阔叶红松林2001年5月下旬至10月上旬微气象梯度观测资料和辐射、土壤热通量资料,用波文比-能量平衡方法(BREB方法)计算了森林的显热通量和感热通量,并计算了森林大气和植被体的储热量,分析了阔叶红松林热量平衡各项的日变化和季节变化,结果发现,热量平衡(净辐射)与太阳总辐射呈线性关系;热量平衡各项都与净辐射有相同的日变化特征,为昼正夜负的曲线.各项的绝对值一般表现为净辐射>潜热通量>感热通量>储热变化.受日照时间的影响,6~10月各分量正值的日持续时间逐渐缩短.月平均结果,白天净辐射6月份最大,10月上旬最小,变化于0~527W·m^-2,夜间的净辐射在0~-121W·m^-2.潜热通量白天和夜间分别在0~441、0~-81W·m^-2,感热通量昼夜分别在0~80、0~-26W·m^-2.储热变化则为0~44、0~-26W·m^-2.白天潜热通量占净辐射的比例8~10月逐渐下降,而感热通量和储热变化的比例9~10月明显上升,特别在严霜后2~3d,出现潜热通量比例突减、感热通量比例突增的现象.文中还对通量观测仪器、方法进行了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925.
周晓梅  郭继勋  赵匠 《应用生态学报》2004,15(12):2250-2254
羊草草地土壤-植物间营养元素Fe的动态研究结果表明,土壤中全铁和有效铁含量均较低,羊草中Fe含量比较丰富.在生长季各时期,全铁和有效铁含量在土壤剖面分布上从上向下呈下降趋势,有效铁与有机质含量呈显著正相关,而与pH值呈显著负相关.全铁各月平均含量变化在生长季呈“V”型曲线,7月含量最低;有效铁平均含量从5~8月与全铁相似,8月后则逐渐减少.羊草各器官及枯落物Fe含量有很大变化,总的趋势是根>根茎>叶>枯落物>茎;羊草叶、茎的Fe含量在生长季中为波动型下降曲线,根茎、根及枯落物的Fe含量在生长季中为“V”型曲线.A层土壤富集有效铁的能力稍强.土壤中Fe活性平均为0.640%。从5月至8月逐渐升高,8月后逐渐下降,10月份最低.地下部的Fe向地上部的转移强度为5~7月下降,8月升高,随后又下降.地上部Fe向枯落物的转移强度平均为105.0%,与地下部Fe向地上部转移强度呈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926.
为了寻找去整合素家族的新成员 ,研究其在抗血栓与抗肿瘤等方面的作用 ,从中国白眉蝮蛇毒腺中提取总RNA进行RT PCR扩增 ,获得了 2 19bp的白眉蝮蛇去整合素基因 .测序结果显示 ,其与韩国的同为蝮蛇去整合素的saxatilin的DNA序列同源性为 95 8% ,蛋白质序列同源性为 91 8% ,且蛋白质中含有去整合素的特征模体 RGD .将去整合素基因进行克隆、转化与诱导后 ,得到了该蛋白的可溶性高效表达 .经组氨酸亲和层析纯化 ,获得了分子量为 9kD的均质蛋白 ,并将其命名为adinbitor .活性测定结果显示 ,adinbitor能明显抑制由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诱导的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ECV30 4的增殖 ,诱导ECV30 4细胞发生凋亡 ,并且呈剂量依赖性方式抑制ADP诱导的人血小板聚集  相似文献   
927.
牛煅烧骨的表征及其对成骨细胞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天然牛骨为原料,经过加工处理,分别在1120和1250℃烧结得到两组牛煅烧骨样品。测定了材料的物理性能,讨论了烧结温度对材料孔隙率及其结构等的影响。将两组煅烧骨样品分别与成骨前体细胞在体外复合培养,通过对细胞生长和分化情况的观察和测定,对两组多孔材料与成骨细胞的亲和性作出了评价。结果表明牛煅烧骨的主要成分为羟基磷灰石,保留了天然骨的网状孔隙结构,成骨细胞在两组材料上均能正常生长和分化,而且在1120℃烧结的样品具有更好的成骨细胞亲和性,说明牛煅烧骨是一种有发展前途和应用前景的骨修复材料和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  相似文献   
928.
研究了中国内蒙古科尔沁沙地两种优势灌木冷蒿(Artemisiafrigida Willd)和差不嘎蒿(Artemisia halodendronTurcz.ex Bess)在不同土壤水分状况条件下的气体交换、水分关系和叶片的化学特性.测定设置了5个土壤水分梯度:土壤最大含水量(体积含水量,30%)、田间持水量(对照,20%)、轻度水分胁迫(10%)、极端干旱(<4%)和旱后复水(20%).冷蒿的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和水势(ψw低于差不嘎蒿,相对水分亏缺(RWD)、束缚水含量(BWC)、束缚水与自由水的比值(BWC/FWC)和综合抗旱性指数(DI)高于差不嘎蒿.两种灌木对不同土壤含水量的响应不同,随着土壤含水量的逐渐下降,差不嘎蒿的ψw、BWC和BWC/FWC出现大幅度的波动,波动幅度远远的大于冷蒿,冷蒿则显示了一个较差不嘎蒿高的持水能力和抗旱能力.冷蒿和差不嘎蒿的脯氨酸和总可溶性糖含量随土壤含水量的降低均呈增加的趋势,冷蒿增加的幅度大于差不嘎蒿,说明冷蒿的渗透调节能力在干旱过程中有较大提高.在长期极端干旱条件下,两种灌木的ψw,RWD,BWC和BWC/FWC的终极值相近;有机物、脯氨酸和总可溶性糖含量大量累积;冷蒿的脯氨酸和总可溶性糖含量增加的幅度和可溶性蛋白质降解的幅度远远超过差不嘎蒿;我们认为此时累积的物质主要作为营养物质,以供植物的旱后恢复,此时冷蒿的恢复能力超过差不嘎蒿,这是极端干旱条件下差不嘎蒿死亡而冷蒿存活的主要原因之一.我们的研究结果显示,相对于差不嘎蒿而言,冷蒿在水分胁迫条件下的生理生态学特性更有利于其在固定沙地的生长,差不嘎蒿则由于对水资源微弱的竞争丧失了生存优势,是引起科尔沁沙地植被演替过程中冷蒿替代差不嘎蒿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929.
用RT-PCR和RACE技术在NO3-诱导处理的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根中克隆到一个硝酸根转运蛋白基因的cDNA,命名为TaNRT2.3(GenBank登录号AY053452).序列分析表明,TaNRT2.3全长1 744 bp,其中含有1 521bp的ORF,编码507个氨基酸,具有12个跨膜区,属于MFS超基因家族中的NNP家族.TaNRT2.3与其他植物中已知的NRT2具有很高的同源性.Northern杂交表明:TaNRT2具有在根中表达的组织特异性,而在叶中未检测到.TaNRT2的表达受NO3-诱导,在含NH4 介质中不表达.NO3-在低浓度(5~200μmol/L)和高浓度(2.0 mmol/L)时均起作用.通过研究小麦在0.2 mmol/LNO3-条件下TaNRT2的表达水平及对NO3-的吸收效率,表明TaNRT2在小麦高效吸收NO3-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分根实验表明植物中N循环本身可以作为吸收N的调节信号.  相似文献   
930.
山西省蝶类多样性与地带分布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结合自然地理与植被条件对山西蝶类多样性分布的现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其特点是:不同林区差异性大,呈南北递减趋势,受小气候环境影响较大,资源呈片段化分布,耕作区种类多样性丧失严重。根据已知的216种蝶类在山西15个林区的分布情况,采用聚类平均法(UPGMA)对这15个林区的蝶类多样性进行聚类分析,在相似性系数为0.85时,可将山西林区划分为5个蝶类分布地带。按照地理位置和自然景观的不同,分别称之为:Ⅰ.南端山地蝴蝶区;Ⅱ.南部盆地蝴蝶区;Ⅲ.中南部山地丘陵蝴蝶区;Ⅳ.中部高山蝴蝶区;Ⅴ.西北部丘陵蝴蝶区。在关键区系分析中,得知南端山地蝴蝶区和中部高山蝴蝶区是山西蝶类多样性分布的重要地区,对这两个区系加以保护,即可保护山西已知蝴蝶种类的97.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