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221篇 |
免费 | 301篇 |
国内免费 | 1365篇 |
专业分类
3887篇 |
出版年
2024年 | 39篇 |
2023年 | 94篇 |
2022年 | 127篇 |
2021年 | 127篇 |
2020年 | 125篇 |
2019年 | 140篇 |
2018年 | 94篇 |
2017年 | 106篇 |
2016年 | 91篇 |
2015年 | 156篇 |
2014年 | 227篇 |
2013年 | 161篇 |
2012年 | 264篇 |
2011年 | 231篇 |
2010年 | 203篇 |
2009年 | 209篇 |
2008年 | 216篇 |
2007年 | 221篇 |
2006年 | 205篇 |
2005年 | 149篇 |
2004年 | 125篇 |
2003年 | 93篇 |
2002年 | 82篇 |
2001年 | 92篇 |
2000年 | 69篇 |
1999年 | 55篇 |
1998年 | 26篇 |
1997年 | 17篇 |
1996年 | 21篇 |
1995年 | 13篇 |
1994年 | 9篇 |
1993年 | 11篇 |
1992年 | 15篇 |
1991年 | 4篇 |
1990年 | 4篇 |
1989年 | 4篇 |
1988年 | 7篇 |
1987年 | 6篇 |
1986年 | 5篇 |
1985年 | 9篇 |
1984年 | 7篇 |
1983年 | 4篇 |
1982年 | 4篇 |
1981年 | 5篇 |
1972年 | 2篇 |
1958年 | 1篇 |
1957年 | 3篇 |
1956年 | 2篇 |
1954年 | 1篇 |
1950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8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112.
Morphological, vocal and genetic divergence in the Cettia acanthizoides complex (Aves: Cettiidae)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PER ALSTRÖM URBAN OLSSON PAMELA C. RASMUSSEN CHENG-TE YAO PER G. P. ERICSON PER SUNDBERG 《Zoological Journal of the Linnean Society》2007,149(3):437-452
We used morphological, vocal and molecular (one mitochondrial and two nuclear loci) data to re-evaluate the taxonomic status of the taxa acanthizoides , concolor , and brunnescens in the Cettia acanthizoides (J. Verreaux, 1871) complex. We conclude that all three are valid taxa, and that acanthizoides of China and concolor of Taiwan are best treated as conspecific, whereas brunnescens of the Himalayas is better considered as a separate species. The degree of morphological, vocal, and genetic differentiation is variably congruent among all taxa; the recently separated acanthizoides and concolor differ slightly in plumage and structure but are indistinguishable in vocalizations, whereas the earlier diverged brunnescens and acanthizoides/concolor differ only slightly more in morphology but to a much greater degree in vocalizations. We stress the essential nature of taxonomic revisions as a prerequisite for the biodiversity estimates required for conservation planning. © 2007 The Linnean Society of London, Zoological Journal of the Linnean Society , 2007, 149 , 437–452. 相似文献
113.
人源SND1(staphylococcal nuclease domain containing 1)蛋白由N端的SN(staphylococcal nucleases)结构域和C端的TSN (Tudor SN5) 结构域组成,其中SN结构域又包含SN1~SN4四个重复的功能片段. 本课题组前期研究结果表明,SND1蛋白可以通过SN结构域与G3BP(Ras GAP SH3 domain binding protein)蛋白相互结合,共同参与细胞应激颗粒(stress granules,SGs)的形成. SGs是真核细胞在受到氧化应激、病毒感染等外界刺激时在胞浆内形成的与RNA代谢相关的颗粒状结构. 对于SGs的成分鉴定及相互作用的分析一直是学者们研究的热点. 本研究中,免疫共沉淀实验结果表明,以抗SND1抗体可以共沉淀出HeLa细胞内另一个重要的应激相关人类抗原R(human antigen R,HuR)蛋白. 另外,利用脂质体转染法将pcDNA3 FLAG HuR重组质粒瞬时转染入HeLa细胞,成功过表达外源性的FLAG HuR融合蛋白,再以抗FLAG标签抗体又可以反向共沉淀出内源性SND1蛋白,证明SND1与HuR之间存在蛋白质间的相互结合作用. 细胞免疫荧光实验结果表明,当给予HeLa细胞05 mmol/L亚砷酸钠氧化应激时,SND1与HuR蛋白共同定位于胞浆中的SGs结构中. GST pulldown实验结果进一步表明截短的SN结构域可以结合HuR蛋白,其中以SN1功能片段的结合能力最强,表明SND1蛋白是通过SN结构域与HuR蛋白形成应激复合物,参与SGs的胞浆组装.并不定位于SGs的TSN结构域亦可结合HuR蛋白,提示SND1 HuR的蛋白相互作用可能并不局限于SGs,具有其它方面的功能意义. 相似文献
114.
目的:通过检测喉鳞癌组织中COX-2和VEGF-C的表达情况,探讨其与喉癌各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免疫组化S-P方法检测64例喉鳞癌及33例正常喉粘膜组织中COX-2和VEGF-C的表达,分析二者相关关系,并分析其与喉癌临床各参数的相关性.结果:在喉鳞癌组织中COX-2和VEGF-C的表达较高,其阳性率分别为76.56%、96.77%,与正常喉粘膜中9.09%、3.03%相比差异均具有显著性意义(P<0.01).COX-2和VEGF-C在声门上型、分化程度低以及晚期喉癌中表达阳性率高(分别为57.58%、96.77%、83.67%和79.07%、90.32%、100%),而在其他类型中表达低,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1),COX-2和VEGF-C表达呈正相关.结论:COX-2、VEGF-C的高表达与喉鳞癌的临床密切相关,其对于喉癌的淋巴转移及预后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5.
一种改良的转基因甘蔗基因组DNA提取方法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用改良的转基因甘蔗基因组DNA提取方法可从少量的转基因甘蔗叶片中简便快速地提取高质量的DNA,有效地去除甘蔗叶片中的多糖、多酚类和RNA等物质。经核酸蛋白测定仪及凝胶电泳分析表明,该改良方法提取的DNA具有典型的DNA分子标准紫外吸收光谱特点,其A260/A280为1.7-1.9,A260/A230为1.8-2.0,叶片的DNA产量为45-60μg(100mg)^-1,适用于对转基因甘蔗进行PCR、酶切和Southern杂交检测分析。 相似文献
116.
冬季饥饿再投喂对菲律宾蛤仔生长、存活和生化组成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7年12月—2008年4月,在冬季低温(水温3.0 ℃~4.2 ℃、盐度25~27、pH 7.90~8.16)条件下,采用饥饿时间不等、恢复投喂时间相同的方式,研究了饥饿再投喂对不同规格菲律宾蛤仔生长、存活及体组分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冬季低温条件下,各试验组菲律宾蛤仔生长性状的差异不明显;其对饥饿的耐受能力随着蛤仔规格的增大而升高;存活率随着饥饿时间的延长而降低,但整个试验过程中未出现不可逆点.从较大规格菲律宾蛤仔(壳长7 mm)的体组分上看:菲律宾蛤仔水分、脂肪含量随着饥饿时间的延长而下降;蛋白质含量在饥饿前期随着脂肪的消耗而上升,后期因脂肪的过度消耗开始被利用而下降;灰分含量在整个试验过程中的变化不显著. 相似文献
117.
蜉寄蝇属Phorocera隶属于双翅目Diptera寄蝇科Tachinidae追寄蝇业科Exoristinae追寄蝇族Exoristini,一般寄生于鳞翅口毒蛾科,夜蛾科和尺蛾科的幼虫;主要分布于古北区和新北区.该属区别于追寄蝇族Exoristini 其它属的特征为:眼后鬃列后方具黑毛,复眼具淡黄色长毛,单眼鬃位于前单眼后方,背中鬃3+3,翅内鬃0+3,腹部背板具心鬃.本文系统研究了中国蜉寄蝇属的4个已知种,勺肛蜉寄蝇P.assinilis,锥肛蜉寄蝇P.grandis,直条蜉寄蝇P.normalis和昏暗蜉寄蝇P.obscura;并首次描述了直条蜉寄蝇的雄性和采自我国辽宁本溪的1新种,辽宁蜉寄蝇Phorocera liaoningensis sp.nov.;编制了古北区本属6种雄性检索表.新种区别于近缘种勺肛蜉寄蝇的特征为:第4腹板后缘钝圆,中脉心角至中肘横脉的距离略长于心角至翅后缘的距离,雄性肛尾叶后面观端半部均匀变窄. 相似文献
118.
马铃薯吸附干燥特性及模型拟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实验的基础上研究了马铃薯的干燥特性,考察了温度、湿度、风速和粒子大小对马铃薯的干燥特性的影响。对马铃薯的干燥特性进行模型拟合结果表明:马铃薯吸附式低温干燥过程分为调整、恒速和降速3个阶段。含水率从76.88%变化到65.44%这段为调整阶段;从65.44%变化到47.34%这段为恒速阶段,主要是去除非结合水;从47.34%降到27.7%为降速阶段,主要脱除非结合水及部分结合水,干燥速度下降。温度是影响干燥的主要因素,温度越高,湿度越小,介质流速快,干燥速度越快。Page模型能够较好地拟合马铃薯干燥过程的特性。 相似文献
119.
采用26S rRNA基因D1/D2区系统发育分析的方法对CICC(中国工业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中心)保藏的15株白地霉(Geotrichum candidum)菌种进行复核鉴定。系统发育分析结果表明15株白地霉属于地霉属的成员,且形成两个系统发育分支,系统发育上最接近Galactomyces geotrichum NRRLY-17569T,与其同源性为96.3%~98.3%。15株白地霉26S rRNA基因D1/D2区序列显著不同于地霉属的模式种及其它种,可能代表地霉属的两个新种,但这一结论尚需进一步的实验去证实。 相似文献
120.
条浒苔和缘管浒苔对镉胁迫的生理响应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探讨大型海藻对重金属胁迫的生理响应及耐受机制,以条浒苔(Enteromorpha clathrata)和缘管浒苔(Enteromorpha linza)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不同浓度的镉(Cd2 )处理7天对两个浒苔品种的生长、叶绿素(Chl)和类胡萝卜素(Car)含量、叶绿素荧光参数以及可溶性糖(SS)和可溶性蛋白含量(SP)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Cd2 浓度的增加,条浒苔和缘管浒苔鲜重和相对生长速率(RGR)与对照相比显著下降,且条浒苔的鲜重和RGR降低幅度大于缘管浒苔。镉胁迫下,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叶绿素a/叶绿素b(Chla/Chlb)、PSⅡ最大光能转化效率(Fv/Fm)、PSⅡ实际光能转化效率(Yield)、最大相对电子传递速率(rETRmax即Pm)和光能利用效率(α)、可溶性蛋白含量随着Cd2 浓度的升高均出现下降趋势,除了叶绿素外,条浒苔的其它指标的降幅要大于缘管浒苔。随着镉胁迫强度的增加,浒苔可溶性糖含量呈现逐渐显著上升。上述表明,条浒苔和缘管浒苔对Cd2 胁迫均具有一定的适应能力,且缘管浒苔耐镉性高于条浒苔。在镉胁迫下,维持较高的Car含量、Chla/Chlb、Fv/Fm、Yield、rETRmax、α、SS含量、SP含量是缘管浒苔耐镉性高于条浒苔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