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64篇
  免费   299篇
  国内免费   1293篇
  2024年   39篇
  2023年   94篇
  2022年   124篇
  2021年   126篇
  2020年   121篇
  2019年   134篇
  2018年   89篇
  2017年   100篇
  2016年   83篇
  2015年   145篇
  2014年   207篇
  2013年   150篇
  2012年   251篇
  2011年   211篇
  2010年   188篇
  2009年   192篇
  2008年   205篇
  2007年   202篇
  2006年   195篇
  2005年   136篇
  2004年   113篇
  2003年   89篇
  2002年   80篇
  2001年   90篇
  2000年   68篇
  1999年   55篇
  1998年   24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4篇
  1972年   2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3篇
  1956年   2篇
  1954年   1篇
  195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51.
该研究从西瓜中克隆了西瓜防御素基因ClPDF2.1(GenBank登录号为KC481267)。序列分析结果表明,ClPDF2.1基因开放阅读框为225bp,编码75个氨基酸,预测蛋白质分子质量为8.237kD,等电点为9.375。蛋白质结构分析表明,ClPDF2.1蛋白含有防御素特有的8个半胱氨酸结构域。进化分析显示,ClPDF2.1与拟南芥PDF2归为一类,与五彩椒的亲缘关系最近(59%)。荧光定量PCR分析表明,ClPDF2.1在西瓜根、茎、叶器官中都有表达,叶中表达量高于根,茎中表达量最低。ClPDF2.1基因的表达也受到外源植物激素水杨酸、茉莉酸甲酯、乙烯利和西瓜枯萎病菌的诱导上调,表明ClPDF2.1基因通过信号传导途径参与对西瓜枯萎病菌株的防御反应。西瓜防御素基因的克隆及表达分析为其功能鉴定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52.
粘细菌是一类分布广泛的捕食性细菌,能够产生种类多样、结构新颖、作用机制独特的天然活性物质。但是粘细菌分离纯化困难且耗时,导致其资源匮乏,这已成为粘细菌开发利用的重要瓶颈之一。基于辅助菌的分离方法是当前获得粘细菌资源的重要方法,然而辅助菌多为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等革兰氏阴性菌。为了获得新的辅助菌和粘细菌资源,本研究基于土壤细菌16S rRNA基因高通量测序数据构建细菌共现网络(bacterial co-occurrence network),发现粘细菌-细菌子网络中有27%的连接节点为放线菌。因此,本研究选择革兰氏阳性菌球形节杆菌Arthrobacter globiformis GDMCC 1.1730作为辅助菌,并在捕食培养基上验证其捕食活性。结果表明该辅助菌能够被所有参与测试的粘细菌(12个物种)所捕食。以GDMCC 1.1730作为辅助菌进行粘细菌的分离,共诱导出11种粘细菌子实体,且包括一种仅由GDMCC 1.1730诱导而大肠杆菌未能诱导出的子实体。本研究基于细菌共现网络和捕食活性验证,提供了一株革兰氏阳性菌作为新的粘细菌辅助菌,该辅助菌能够诱导出土壤中的多种粘细菌子实体,为根据细菌共现网络获取未/难培养微生物资源提供了新的证据。  相似文献   
953.
新城疫(Newcastle disease,ND)是禽类的病毒性疾病之一,能引发禽类神经系统、消化系统和呼吸系统损伤,死亡率高达30%,对家禽养殖形成了严重制约,因此,研究ND具有重要的经济意义。合理使用疫苗是防控新城疫疫情的主要方法。自1950年以来,新城疫减毒活疫苗和灭活疫苗已被广泛使用,之后载体疫苗也进入商业化应用阶段。此外,疫苗佐剂的选择以及递送途径的优化也进入研究人员的视野。基于此,分析了新城疫传统疫苗、载体疫苗、病毒样颗粒疫苗的研发现状及前景,介绍了纳米粒子和新型免疫佐剂在新城疫疫苗研发过程中的应用进展,并总结了目前国内外常见的新城疫商业化疫苗,旨在为研制更高效、廉价的新城疫疫苗提供参考,从而进一步控制当前新城疫疫情的蔓延。  相似文献   
954.
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对采自云南楚雄双柏县的致命鹅膏在3个不同生长期中不同部位的6种环肽毒素含量进行了检测和分析。结果表明,致命鹅膏含有α-, β-鹅膏毒肽、羧基三羟鬼笔毒肽和羧基二羟鬼笔毒肽,未检出γ-鹅膏毒肽和二羟鬼笔毒肽。生长期毒素总量最高(9.3mg/g)、从成熟期(7.5mg/g)到衰老期(6.5mg/g)逐渐降低,但鬼笔毒肽的相对含量随着年龄增长而逐渐增加,鹅膏毒肽与鬼笔毒肽比值从生长期、成熟期到衰老期分别为2.6、1.4和0.9。在3个不同发育阶段中,4种毒素含量从菌盖、菌柄到菌托逐渐降低,而鬼笔毒肽的相对含量逐渐增加。α-鹅膏毒肽和β-鹅膏毒肽在生长期菌盖中含量最高,分别为7.4mg/g和3.1mg/g,而羧基三羟鬼笔毒肽和羧基二羟鬼笔毒肽在衰老期的菌盖中含量最高,分别为2.8mg/g和2.1mg/g。  相似文献   
955.
张越  姚方杰  孙文娟  方明  武春爽 《菌物学报》2020,39(8):1510-1519
黑木耳Auricularia heimuer是我国主要栽培的食用菌之一,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和生态价值。本研究以黑木耳不同菌株(A14、A137和A12)和不同生育期的样品(菌丝体、原基和子实体)为实验材料,提取RNA,反转录成cDNA,在全基因组注释结果的基础上,选择12个候选内参基因(APRTase、β-TUB、RPL2、EF-1a、EF-2、PGI、PGM、H +-ATPase、Tspd、TUB-1a、18S rRNA和28S rRNA)并设计跨内含子的引物,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技术进行扩增,利用geNorm、NormFinder、BestKeeper和ΔCt算法以及综合评价软件RefFinder,筛选适宜的内参基因。结果表明18S rRNA、β-TUB、EF1-a和28S rRNA适宜作为不同菌株的内参基因,APRTase、18S rRNA和28S rRNA适宜作为不同生育期的内参基因。  相似文献   
956.
采用极性不同的6种溶剂(石油醚、乙酸乙酯、丙酮、乙醇、甲醇和水)、按索氏提取法逐级萃取破壁灵芝孢子粉,并同时运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和超高效液相串联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UPLC-QTOF/MS)技术对各萃取物进行化学成分分析与鉴定。结果表明:GC/MS共鉴定出101种化合物,其中酸类10种、酯类40种、醇类7种、酮类6种、酚类2种、烃类18种、甾类9种和杂原子化合物9种;UPLC-Q-TOF/MS共推断出40种化合物,其中倍半萜类1种、二萜类1种、三萜类9种、生物碱类4种、酰胺类7种、有机酸类9种以及其他化合物9种。两种测定方法间共有化合物仅1种,仅存在于5种有机溶剂(石油醚、乙酸乙酯、丙酮、乙醇和甲醇)萃取物之一的化合物共105种,2种或2种以上萃取物共有的化合物共31种,实验方法较好地实现了样品中化合物组分的充分分离,扩大了可检测化合物的范围。研究结果为灵芝孢子粉中化学成分的系统分析与鉴定、及灵芝孢子粉的化合物谱图库的完善提供了基础资料,为相关药理、药效分析及灵芝的药用模式真菌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57.
目的:探讨布林佐胺联合噻吗洛尔治疗开角型青光眼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6年9月至2018年9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50例开角型青光眼患者,采用抽签法分为观察组(n=76)和对照组(n=74)。对照组给予噻吗洛尔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布林佐胺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眼压、视野平均光敏度、视野平均缺损、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RNFLT)、视盘盘沿面积(NRA)、泪膜破裂时间(BUT)、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PSV)、舒张末期血流速度(EDV)及阻力系数(RI)水平的变化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6.72%,79.66%,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眼压、视野平均光敏度、视野平均缺损水平及RI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SV、EDV、BUT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并发症总发生率分别为3.95%、9.4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布林佐胺联合噻吗洛尔用于开角型青光眼患者的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眼压、视敏度,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958.
目的:探讨噻托溴铵联合奥达特罗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的疗效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于2018年10月到2019年10月期间接收的108例COPD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噻托溴铵组(n=36,噻托溴铵治疗)、奥达特罗组(n=36,奥达特罗治疗)、联合组(n=36,噻托溴铵联合奥达特罗治疗),比较三组患者疗效、肺功能、免疫功能及不良反应。结果:联合组治疗3个月后的临床总有效率、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FEV1/FVC、CD3+、CD4+、免疫球蛋白G(Ig G)、免疫球蛋白M(Ig M)均高于奥达特罗组、噻托溴铵组(P0.05)。奥达特罗组、噻托溴铵组治疗3个月后的的临床总有效率、FVC、FEV1、FEV1/FVC、CD3+、CD4+、Ig G、Ig M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整体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噻托溴铵联合奥达特罗治疗COPD患者,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免疫功能及肺功能,且不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959.
由于树鼩是灵长类动物的近亲,且具有体型小、繁殖周期短、饲养管理成本低等优点,长期以来被认为有望替代灵长类动物用于人类疾病的动物模型研究.然而,目前对树鼩的群体遗传结构还知之甚少,这极大地限制了其在疾病动物模型研究的应用,也是其品系资源创制的瓶颈.本研究通过分析80只采自于云南省昆明周边地区的野生树鼩(Tupaia belangeri chinensis)线粒体DNA(mtDNA)多态性,结合国外报道的2个树鼩(Tupaia belangeri)序列比较后发现,在604 bp的mtDNA控制区片段中兵检测到29个核苷酸替代变异,这些变异共界定了13种单倍型,表现较高的群体遗传多样度.另外,昆明地区的树鼩与国外报道的2个树鼩间存在较大的遗传分化,mtDNA控制区单倍型之间的核苷酸替换数大于18个,远高于昆明地区树鼢群体内部不同单倍型之间的差异.选择含有代表性的mtDNA控制区单倍型的17个昆明地区树鼩个体进一步测定了细胞色素b基因片段(1134 bp),结合前人报道的数据分析,结果进一步支持mtDNA控制区数据反映的遗传格局及揭示的昆明地区树询与国外报道树鼩之间的明显差异.本研究结果提示,昆明地区树鼩与国外树鼩之间存在较大遗传差异,在将树鼩用于人类疾病动物模型研究中要注意这些遗传差别.昆明城郊的树鼩群体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度,在开展近交系建立等工作时须考虑选取群体内部具有代表性的mtDNA世系.
Abstract:
Due to their special phylogenetic position in the Euarchontoglires and close affinity to primates, tree shrews have been proposed as an alternative experimental animal to primates in biomedical research. However, the population genetic structure of tree shrews has largely remained unknown and this has hindered the development of tree shrew breeding and selection. Here we sampled 80 Chinese tree shrews (Tupaia belangeri chinensis) in Kunming, China, and analyzed partial mtDNA control region sequence variation. Based on our samples and two published sequences from northern tree shrews (T. belangeri), we identified 29 substitutions in the mtDNA control region fragment (~ 604 bp)across 82 individuals and defined 13 hapiotypes. Seventeen samples were selected for sequencing of the cytochrome b (Cyt b; 1134 bp) gene based on control region sequence variation and were analyzed in combination with 34 published sequences to solidify the phylogenetic pattern obtained from control region data. Overall, tree shrews from Kunming have high genetic diversity and present a remarkable long genetic distance to the two reported northern tree shrews outside China. Our results provide some caution when using tree shrews to establish animal models because of this apparent genetic difference. In addition, the high genetic diversity of Chinese tree shrews inhabiting Kunming suggests that systematic genetic investigations should be conducted before establishing an inbred strain for medical and biological research.  相似文献   
960.
昆虫几丁质合成及其调控研究前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几丁质合成与降解是昆虫最重要的生理过程之一。本文根据国外和作者自己的研究,综述了昆虫几丁质合成及其调控研究进展。昆虫几丁质的生物合成通路始于海藻糖,终止于几丁质,其中共有8个酶参与。目前研究最多的为海藻糖酶和几丁质合成酶。昆虫存在2个海藻糖酶基因和2个几丁质合成酶基因。可溶性海藻糖酶基因对昆虫表皮的几丁质合成影响更大,而膜结合海藻糖酶基因则主要影响中肠的几丁质合成。几丁质合成酶A主要负责表皮和气管几丁质的合成,而几丁质合成酶B则负责中肠围食膜的几丁质合成。目前,昆虫几丁质合成的调控途径主要有两种:利用RNAi技术和几丁质合成抑制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