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4096篇 |
免费 | 3892篇 |
国内免费 | 7479篇 |
专业分类
25467篇 |
出版年
2024年 | 491篇 |
2023年 | 624篇 |
2022年 | 880篇 |
2021年 | 968篇 |
2020年 | 893篇 |
2019年 | 991篇 |
2018年 | 642篇 |
2017年 | 671篇 |
2016年 | 690篇 |
2015年 | 1011篇 |
2014年 | 1319篇 |
2013年 | 1131篇 |
2012年 | 1523篇 |
2011年 | 1541篇 |
2010年 | 1242篇 |
2009年 | 1374篇 |
2008年 | 1460篇 |
2007年 | 1365篇 |
2006年 | 1280篇 |
2005年 | 1036篇 |
2004年 | 745篇 |
2003年 | 664篇 |
2002年 | 616篇 |
2001年 | 553篇 |
2000年 | 487篇 |
1999年 | 344篇 |
1998年 | 126篇 |
1997年 | 112篇 |
1996年 | 94篇 |
1995年 | 70篇 |
1994年 | 69篇 |
1993年 | 76篇 |
1992年 | 50篇 |
1991年 | 49篇 |
1990年 | 33篇 |
1989年 | 23篇 |
1988年 | 25篇 |
1987年 | 19篇 |
1986年 | 22篇 |
1985年 | 32篇 |
1984年 | 13篇 |
1983年 | 7篇 |
1982年 | 31篇 |
1981年 | 6篇 |
1980年 | 5篇 |
1964年 | 5篇 |
1958年 | 5篇 |
1955年 | 4篇 |
1953年 | 4篇 |
1950年 | 7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01.
902.
通过PCR扩增获得了 0 4 2BM的noeA基因。该基因与苜蓿中华根瘤菌 (Sinorhizobiummeliloti) 10 2 1noeA的同源性为 99% ,而其NoeA与 10 2 1NoeA的相似性为 97%。还发现其NoeA与中慢生根瘤菌 (Mesorhizobiumsp .)BNC1可能的SAM_依赖性的甲基转移酶相似性为 32 % ,而其 30 3~ 36 2氨基酸区域与大肠杆菌 (Escherichiacoli)的核糖体 5 0S亚基的L11蛋白甲基转移酶 (PrmA)的 16 0~ 2 2 0氨基酸区域的相似性达到 4 1%。通过插入卡那盒 ,敲除noeA ,获得突变株 0 4 2BMA_Km。与苜蓿中华根瘤菌 0 4 2BM相比 ,敲除noeA的突变株在普通紫花、保定、宁夏、百发和傲汉苜蓿品种上的结瘤数、根瘤鲜重和植株地上部分的干重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加 ,而在秘鲁苜蓿品种上的结瘤数和植株地上部分的干重明显下降 ,在皇后和美国杂花苜蓿品种上则没有明显的变化。 相似文献
903.
中国水稻微核心种质不同生育时期耐冷性鉴定及其相关分析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以204份中国水稻微核心种质为试验材料,进行了水稻发芽期、芽期、幼苗期、孕穗期等耐冷性鉴定及其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水稻各生育时期耐冷性在籼粳亚种间、各种质之间存在明显的差异。粳稻种质的耐冷性明显强于籼稻种质,但籼稻种质中也存在耐冷性较强的种质。高阳淀稻大红芒、肥东塘稻、木樨球、卫国、兴国、山酒谷、中花8号等粳稻种质和包选21号、红米三担白、寸谷糯、红谷等籼稻种质在水稻各生育时期均表现较强的耐冷性,在水稻耐冷性育种及耐冷基因发掘研究中应加以利用。自然低温和冷水胁迫下水稻结实率与低温下发芽率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而与死苗率呈显著负相关,即低温下发芽期耐冷性和芽期耐冷性强的水稻种质一般表现为较强的孕穗期耐冷性。认为低温下发芽率和芽期低温处理后的死苗率可以作为孕穗期耐冷性早期鉴定的间接指标。 相似文献
904.
目的:比较一次法龈下刮治和根面平整术(FM-SRP)和常规的四分法龈下刮治和根面平整术(Q-SRP)治疗2型糖尿病伴慢性牙周炎的临床疗效,并观察慢性牙周炎治疗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影响。方法:将48例2型糖尿病伴慢性牙周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FM-SRP组在l天内完成全口所有象限的刮治和根面平整,Q-SRP组每周进行1个象限的刮治,连续4周完成全口治疗。于治疗前、治疗3个月和6个月时,检测菌斑指数(PLI)、牙周探诊深度(PD)、临床附着水平(CAL)、探诊出血(BOP)及空腹血糖(FPG)与糖化血红蛋白(HbAlc)的变化。结果:有3例患者被剔除。与治疗前相比,2种治疗方式在3个月和6个月时的PLI、PD、CAL和BOP均有显著改善(P<0.05),FPG和HbAlc无显著性改变(P>0.05)。但各项指标的变化在2组间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本组资料,FM-SRP和Q-SRP两种方法治疗2型糖尿病伴慢性牙周炎均可达到相同的临床效果,但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905.
高转移倾向乳腺癌细胞中p-ERK促进增殖和迁移作用的信号转导途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建立乳腺癌细胞MCF-7高转移倾向亚克隆LM-MCF-7细胞株的基础上,为阐明LM-MCF-7细胞具有更强增殖和迁移能力的分子机制,对其相关分子及其信号转导途径进行了探讨.免疫印迹结果显示,与MCF-7细胞相比,LM-MCF-7细胞中p-ERK1/2水平显著升高.流式细胞术和“伤口愈合”实验结果表明,ERK1/2的特异性抑制剂PD98059可明显抑制LM-MCF-7细胞的高增殖和高迁移能力.免疫印迹检测发现,与MCF-7细胞相比,LM-MCF-7细胞中与增殖和迁移相关的因子,如β-catenin、细胞周期蛋白D1、磷酸化肌球蛋白轻链(p-MLC)和肌球蛋白轻链激酶(MLCK)的水平呈明显增高,PD98059对这些因子水平的增高具有抑制作用.免疫荧光染色显示,LM-MCF-7细胞中β-catenin分布在细胞核中,应用PD98059处理后,β-catenin主要分布在胞浆中.上述研究结果表明,在LM-MCF-7细胞中活化的ERK1/2水平升高,是导致该细胞增殖和迁移能力增强的重要原因之一,与ERK1/2-MLCK-p-MLC和ERK1/2-β-catenin 细胞周期蛋白D1等信号转导途径有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906.
907.
应用PCR的技术从质粒pAIFN中扩增人干扰素α-2b(Human interferon α-2b,HuIFN α-2b)编码基因,将其连接到pBI121双元载体构建植物真核表达载体pBIFN;用冻融法将该载体转染根癌农杆菌LBA4404;并用叶盘浸染法转化烟草叶片,经转化的烟草叶片的组织培养,诱导愈伤获得再生植株。通过应用PCR,RT-PCR,Wes-tern blot和WISH/VSV方法检测获得的烟草再生植株,结果表明HuIFN α-2b基因已成功整合进烟草核基因组并表达出具有活性的HuIFN α-2b蛋白。本文对HuIFN α-2b基因在烟草核系统中的表达进行了研究,为进一步在烟草叶绿体系统中该基因的表达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08.
ZHANG Jiyu LIU Hong ZHANG Xiaobing YANG Jian YANG Fan YANG Guowei SHEN Yan HOU Yunde JIN Qi 《中国科学:生命科学英文版》2003,46(5):513-521
The complete nucleotide sequence and organization of the large virulence plasmid pCP301 (termed by us) of Shigella flexneri 2a strain 301 were determined and analyzed. The result showed that the entire DNA sequence of pCP301 is composed of 221618
bp which form a circular plasmid. Sequence analysis identified 272 open reading frames (ORFs), among which, 194 correspond
to the proteins described previously, 61 have low identity (<60%) to known proteins and the rest 17 have no regions of significant
homology with proteins in database. The genes of pCP301 mainly include the genes associated with bacterial virulence, the
genes associated with regulation and the genes relating to plasmid maintenance, stability and DNA metabolism. Insertion sequence
(IS) elements are 68 kb in length and account for 30 percent of complete sequence of the plasmid which indicates that gene
multiple rearrangements of the pCP301 have taken place in Shigella flexneri evolution history. The research result is helpful for interpreting the pathogenesis of Shigella, as well as the genetics and evolution of the plasmid. 相似文献
909.
河西走廊春季不同盐碱土壤中微生物数量、酶活性与理化因子的关系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揭示盐碱土壤微生物量与土壤因子间的关系。【方法】选择河西走廊不同盐碱程度的11个样点在春季进行采样,研究了土壤的微生物数量、酶活和理化性质,并对其进行方差分析、简单相关分析、逐步回归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结果】河西地区原生盐碱地、次生盐碱地与农田土在土壤理化性质和土壤微生物数量等方面均有差异;河西地区土壤较贫瘠,土壤微生物数量较低,且分布有规律性,即原生盐碱土<次生盐碱土<农田土;放线菌、真菌、碱性磷酸酶、脲酶和有效磷5个因子是引起土壤微生物数量、酶活性与理化因子之间相关性的主要因素。【结论】结果证实河西地区盐碱土壤中磷的循环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土壤微生物数量。 相似文献
910.
不同遗传背景的小鼠2-细胞期胚胎经过电融合后,胚胎的融合效率和四倍体胚胎的发育能力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本试验采用C57(C57×C57)、ICR(ICR×ICR)、BALB/c(BALB/c×BALB/c)、B6D2F2(B6D2F1×B6D2F1)、B6C3D2F2(B6C3F1×B6D2F1)品系的二倍体2-细胞期胚胎在相同的条件下经过电融合处理,结果表明:小鼠四倍体胚胎的获得效率受小鼠遗传背景的影响,远交系小鼠胚胎B6D2F2和B6C3D2F2的融合率显著高于近交系C57,ICR和BALB/c(P<0.05);四倍体胚胎在体外的发育情况也受其遗传背景的影响,在桑椹胚发育率和囊胚发育率上B6D2F2和B6C3D2F2品系的四倍体胚胎都显著高于C57和BALB/c品系的四倍体胚胎(P<0.05);杂合和纯系遗传背景的小鼠四倍体胚胎囊胚细胞数目相比具有显著差异(P<0.05或P<0.01);不同遗传背景的小鼠四倍体胚胎着床率间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杂合背景的小鼠四倍体胚胎得到5只发育至13.5dpc(dayspostcoitum,dpc)的胎儿,纯合背景的小鼠四倍体胚胎得到0只发育至11dpc的胎儿。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