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97篇
  免费   577篇
  国内免费   2289篇
  2024年   31篇
  2023年   106篇
  2022年   212篇
  2021年   228篇
  2020年   221篇
  2019年   272篇
  2018年   163篇
  2017年   151篇
  2016年   173篇
  2015年   250篇
  2014年   361篇
  2013年   282篇
  2012年   375篇
  2011年   407篇
  2010年   316篇
  2009年   319篇
  2008年   362篇
  2007年   343篇
  2006年   311篇
  2005年   265篇
  2004年   219篇
  2003年   161篇
  2002年   123篇
  2001年   119篇
  2000年   144篇
  1999年   89篇
  1998年   56篇
  1997年   31篇
  1996年   22篇
  1995年   21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9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1篇
  195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目的通过建立子宫内膜异位症小鼠模型探讨雌激素β受体对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影响。方法利用雌激素β基因敲除小鼠建立自体子宫内膜异位模型;应用人不同的组织在SCID小鼠建立子宫内膜异位症模型后,注射雌激素β受体激动剂WAY-200070,观察其对异位病灶生长的影响。结果比较30只雌激素β受体基因敲除小鼠及22只同源未敲除小鼠异位病灶生长及组织细胞形态无明显差异(P〉0.05);雌激素β受体激动剂WAY-200070对不同类型的SCID小鼠内异症病灶生长影响无明显差异(P〉0.1)。结论雌激素β受体对子宫内膜异位病灶的形成影响作用微弱。  相似文献   
992.
目的应用MSCT-3D显示技术比较正常贵州香猪、Marshall比格犬、恒河猴与人上肢带骨及躯干骨的形态学差异。方法采用MSCT分别对贵州香猪、比格犬和恒河猴进行CT全身扫描并进行图像重建,观察其上肢带骨、躯干骨形态结构与人的异同。结果比格犬、恒河猴、贵州香猪脊椎骨和肋的基本组成与人相同,脊椎骨由椎体和附件组成,肋骨包括真肋、假肋和浮肋。而脊柱曲度、各段椎骨数目、胸骨结构、肋的数目、胸肋连接、上肢带骨的组成与人不同,恒河猴的脊柱曲度和上肢带骨连接与人相同,有颈、胸、腰、骶四个生理性弯曲并由锁骨和肩胛骨共同连接自由上肢骨,比格犬和贵州香猪只有颈、胸腰、骶三个生理性弯曲,仅由肩胛骨连接自由上肢骨。结论恒河猴躯干骨和上肢带骨与人有良好的相似性,而比格犬和贵州香猪与人差别较大。MSCT-3D技术为实验动物形态学比较研究提供了一种相对无创、快速、可以在体研究并动态连续观察的科学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993.
目的检测四氯化碳(CCl4)诱导的肝纤维化小鼠模型肝脏SDF-1/αCXCR4的表达,评价SDF-1/αCXCR4轴与肝纤维化的关系,为研究肝纤维化肝损伤发生及损伤修复机制研究提供基础。方法选用6周龄雌性纯系C57小鼠,采用40%的CCl4/橄榄油溶液腹腔注射,剂量为1 mL/kg,每周2次,共4周,制成肝纤维化模型,取肝纤维化及正常对照组小鼠肝脏标本,采用RT-PCR及免疫组化检测SDF-1α的表达,采用RT-PCR及Western检测CXCR4受体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SDF-1α及CXCR4在肝纤维化模型小鼠肝脏组织中的表达较对照组明显上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纤维小鼠肝组织的SDF-1/αCXCR4受体表达上调,为研究肝纤维化肝损伤机制及干细胞移植治疗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994.
本文记述了采自中国云南高黎贡山的园蛛属Amneus 4新种:春林园蛛,新种Amneus chunlin sp.nov.,李氏园蛛,新种Araneusliae sp.nov.,丰盛园蛛,新种Amneua plenus sp.nov.和亚坪园蛛,新种Araneus yapingensis sp.nov..模式标本正模及部分副模保存于湖南师范大学(HNU),部分副模将保存于美国加州科学学院(CaAS).文中量度单位为mm.  相似文献   
995.
基于冷热板示差法的中药大黄和附子寒热药性差异的表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探讨中药寒热药性的客观差异性,本研究在方法学考察的基础上,采用冷热板示差装置研究了附子、大黄对小鼠温度趋向性的干预作用.并采用定磷法测定小鼠肝组织ATP酶的活性,初步探讨了寒热药性差异与小鼠温度趋向性变化的内在联系.结果发现:(1)与ICR,BALB/c种小鼠相比,在冷热板上KM种小鼠对温度变化相对敏感,可耐受的温度范围大致为15~40℃ (2)与空白组相比,大黄能显著提高小鼠在高温区的总停留时间比例(P〈0.05),而在低温区的总停留时间比例有所减弱 附子能显著提高小鼠在低温区的总停留时间比例(P〈0.05),而在高温区的总停留时间比例有所减弱 (3)与空白组相比,附子组小鼠肝组织Na+-K+-ATPase,Mg++-ATPase及Ca++-ATPase活性显著增强(P〈0.05) 大黄组小鼠肝组织Ca++-ATPase活性显著减弱(P〈0.05).说明大黄、附子能够显著干预小鼠的温度趋向性行为,并改变其肝组织ATPase的活性,作用趋势与传统中医药理论对其寒热药性的界定具有一致性.冷热板示差法可以从动物温度趋向行为学的视角直观而又客观地表征某些中药的寒热药性差异.  相似文献   
996.
5种凡纳滨对虾血蓝蛋白的糖基化修饰及功能对比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血蓝蛋白是近年来发现的一种多功能蛋白,但其功能多样性的分子基础尚不清楚.本研究采用亲和层析、糖含量测定、凝集素印迹等技术在凡纳滨对虾血清中发现 5 种糖含量各不相同的血蓝蛋白:HMC、HMCb、HMCb、HMCs 和HMCs,其中HMCs 糖含量最高,HMCb最低,前者约为后者的5倍.继而运用非特异性免疫学实验技术对其功能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不同糖基化血蓝蛋白的免疫学活性不同, HMCs 具有较强的红细胞凝集活性和酚氧化酶活性,HMCb和HMC分别具有较强的细菌凝集活性和溶血活性.特别是当血蓝蛋白糖基被氧化后,5种血蓝蛋白的凝集活性、溶血活性全部丧失,酚氧化酶活性下降约11~28倍.由此推测,血蓝蛋白糖基修饰多样性可能是其功能多样性的分子基础之一.  相似文献   
997.
人类端粒酶启动子(hTERT启动子)在肿瘤基因治疗中的有效性已经得到了证实. 然而,hTERT启动子有限的肿瘤靶向转录活性困扰着它的临床应用.早期研究已经揭示,核心hTERT启动子上的-34位E-box元件与该启动子的肿瘤靶向转录活性有关.为进一步探索核心hTERT启动子序列3′端富余E-box元件是否能提高启动子的肿瘤靶向转录能力,用化学合成方法在野生型hTERT(WT-hTERT)核心启动子片段(编码蛋白起始子ATG上游-268 bp~-10 bp)的3′端接入3个E-box序列, 构建成修饰型hTERT(Mod-hTERT)启动子. 然后,分别用WT-hTERT和Mod-hTERT启动子去调控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GFP)及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在293FT、HepGⅡ、SGC7901、U2OS、以及原代培养人成纤维细胞(PHF)中表达. 结果表明, 在Mod-hTERT启动子的各实验组细胞中,能够在端粒酶阳性的293FT、HepGⅡ及 SGC7901细胞组中观测到EGFP的表达,而在端粒酶阴性的U2OS及PHF细胞组中没有观测到EGFP的表达;在端粒酶阳性的293FT、HepGⅡ和SGC7901细胞株中,Mod-hTERT启动子调控下的荧光素酶活性要高于WT-hTERT启动子组(P<0.01); 而在端粒酶阴性的U2OS细胞组中,Mod-hTERT启动子调控下的荧光素酶活性则低于WT-hTERT启动子组(P<0.01); 在PHF细胞组中,Mod-hTERT启动子组与WT-hTERT启动子组的荧光素酶活性差异不显著(P>0.05).研究提示,在3′端增加E-box元件可以提高核心hTERT启动子序列的肿瘤靶向转录活性.  相似文献   
998.
转Bt抗虫基因水稻的研究进展和生物安全性及其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转基因抗虫水稻的商品化种植已成为国内外广泛关注的热点问题.综述了转Bt(Bacillus thuringiensis)抗虫基因水稻的研究进展、食品安全性、生态安全性以及对转Bt基因水稻本身的性状变化的影响,并提出了防范策略,以期为转Bt基因水稻的生物安全性评价和商品化种植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999.
人工合成A、O型FMDV的7个细胞表位基因,应用套叠PCR将其中5个T细胞表位基因融合为T,2个B细胞表位基因融合为B,分别克隆进pMD-18T载体,再利用同尾酶的酶切及连接构建了不同组合的克隆载体(pMD-BT/BTT),然后将克隆载体改造为中间载体(pMD-xsB/xsT/xsBT/xsBTT),最终获得4个重组植物表达载体(pBI-xsB/xsT/xsBT/xsBTT).这为进行热研2号柱花草遗传转化及进一步研究同型与异型FMDV之间多表住基因的不同融合方式的免疫效果奠定了基础.为口蹄疫可饲植物疫苗的应用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00.
颜海飞  王凤英  郝刚 《广西植物》2009,29(6):751-757
现存物种的分布格局、遗传结构是当前因素和历史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人类的过度开发、全球变暖等当前因素造成的生境片段化是目前许多报春花属植物濒危的一大原因。该文总结了近年来报春花属内的保育遗传学研究进展,期望以此为更好地保护报春花属植物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应用亲缘地理学研究方法可以弥补古生物学难以研究报春花植物历史成因的不足,因此也总结该方法在报春花属内的研究进展,并初步整理不同地区间的报春花属植物的分化式样,同时期望这些研究成果能为为研究报春花属植物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响应机制方面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