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656篇
  免费   5421篇
  国内免费   24546篇
  2024年   451篇
  2023年   1393篇
  2022年   2341篇
  2021年   2422篇
  2020年   2316篇
  2019年   2650篇
  2018年   1747篇
  2017年   1769篇
  2016年   1732篇
  2015年   2359篇
  2014年   3437篇
  2013年   2880篇
  2012年   4239篇
  2011年   4165篇
  2010年   3470篇
  2009年   3758篇
  2008年   3972篇
  2007年   3811篇
  2006年   3534篇
  2005年   3017篇
  2004年   2308篇
  2003年   1981篇
  2002年   1788篇
  2001年   1750篇
  2000年   1596篇
  1999年   982篇
  1998年   445篇
  1997年   326篇
  1996年   224篇
  1995年   238篇
  1994年   172篇
  1993年   147篇
  1992年   149篇
  1991年   125篇
  1990年   96篇
  1989年   89篇
  1988年   82篇
  1987年   73篇
  1986年   84篇
  1985年   104篇
  1984年   75篇
  1983年   46篇
  1982年   96篇
  1981年   39篇
  1980年   9篇
  1978年   10篇
  1959年   11篇
  1957年   9篇
  1954年   9篇
  1950年   18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飞蝗复眼生理和结构上的节律变化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采用细胞内记录和光镜方法研究了飞蝗(Locusta migratoria)夜间和日间在暗适应和明适应状态下小网膜细胞角敏感度以及晶锥和小网膜细胞之间区域结构上的变化.结果表明小网膜细胞角敏感度的变化不仅仅由于晶锥周围主色素细胞色素颗粒的移动,而且也由于小眼感杆束结构上的节律变化.  相似文献   
52.
桑蚕促前胸腺激素的作用与前胸腺分泌活动的某些特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工作以前胸腺的体外器官培养技术和蜕皮激素的放射免疫分析法(MH-RIA)相结合,研究了桑蚕(Bombyx mori)促前胸腺激素(PTTH)的作用与前胸腺分泌的某些特点。结果表明,被PTTH激活后的前胸腺,在一定的时相过程内合成并分泌脱皮甾类激素;前胸腺本体不积累蜕皮甾类激素;PTTH对前胸腺的作用是积累性的;五龄不同天数的前胸腺合成分泌脱皮甾类激素的能力不同,并有不同的剂量反应。  相似文献   
53.
采用一种简便而快速的方法分离了盐泽螺旋藻的藻胆体。藻胆体的最大吸收波长位于618 nm,室温下荧光反射峰位于677~678 nm。利用7~15%SDS—聚丙烯酸胺梯度凝胶板状电泳,可分出三条有色多肽,其中藻蓝蛋白的α亚单位与别藻蓝蛋白的α亚单位几乎重叠,不易区分;另有分子量为117,99,53,49,27,24.5和14kD的七条无色多肽。117和 99kD多肽可能联结藻胆体和类囊体,并作为末端能量受体,而14kD多肽多为“核”亚结构的组分,其余的可能为“棒”亚结构内和“核”“棒”亚结构间的联结蛋白。  相似文献   
54.
马齿苋叶片PEPCase由四个相同的亚基组成,亚基分子量为83kD。远紫外CD光谱分析表明,此酶含有36.6%α—螺旋结构。马齿苋叶片PEPCase可被G6P激活,但不能被Gly、Ser激活。G6P可防止酶的尿素变性和枯草杆菌蛋白酶的作用。这种保护效应与G6P诱导的酶构象变化有关。 从酶对低温、高温及尿素的反应来看,马齿苋叶片PEPCase的稳定性高于高粱叶片PEP—Case,两者的免疫特性和电泳特性亦不同。  相似文献   
55.
毛萼鞘蕊花的化学成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56.
昆明市区气传致敏孢粉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相似文献   
57.
本文对赤(瓜包)属(Thladiantha Bunge)、白兼果属(Baijiana A.M.Lu et J.Q.Li)和苦瓜属(Momordica L.)共11种植物叶片中脉进行了比较解剖学研究。除苦瓜属一种外,其余10种的叶片中脉解剖学资料均为首次报道。分析结果表明:叶片中脉维管束的数目以及排列方式具有分类学意义,而种间和种内维管束数目的减少,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植物迁移和演化的方向。  相似文献   
58.
昆明山海棠根的松香烷型二萜化合物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相似文献   
59.
黄伟秋  徐浩东 《生理学报》1992,44(6):556-561
孤离大鼠左侧颈动脉窦,采用侧脑室(LCV)注射α_1受体阻断剂酚苄明(phenoxybenzam-ine PBZ,2μg/20μl)或α_2受体阻断剂育亨宾(yohimbine Y,2μg/20μl),以颈动脉窦内压(ISP)-平均动脉压(MAP)关系曲线及其有关参数为指标,研究和分析了中枢α受体对颈动脉窦反射的影响。将所得ISP和MAP经Logistic方程拟合,建立ISP-MAP关系曲线。结果如下:PBZ组,ISP-MAP关系曲线在高窦内压区明显上移;峰斜率、MAP变动范围明显减小;ISP-斜率关系曲线在15.96kPa处明显下移。Y组,ISP-MAP关系曲线在高窦内压区明显上移;峰斜率、MAP变动范围明显减小,阈压明显增大,ISP-斜率关系曲线在10.64、15.96kPa处明显下移。与PBZ组相比,Y组的峰斜率、MAP变动范围减小更明显。结果表明:中枢α_1或α_2受体阻断后,窦反射的敏感性明显降低,其中阻断α_2受体的作用尤为明显。  相似文献   
60.
NO—样松驰因子在大鼠止血带休克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连元  董淑云 《生理学报》1992,44(6):576-582
为探讨NO-样松驰因子(NO-LRF)在休克中的效应及其病理生理意义,本工作在大鼠止血带休克(ToS)模型上发现离体灌流的主动脉环对去甲肾上腺素的反应性降低,组织cGMP含量增加。用NO前体L-精氨酸(L-Arg)或NO合成阻断剂L-NNA,可溶性乌苷酸环化酶抑制剂亚甲蓝灌流,分别增强或减轻ToS动物主动脉的上述变化,而且这些药物的作用不受血管内皮是否存在的影响。实验结果提示非内皮细胞源的NO-LRF是引起ToS动物血管低反应性的因素之一。体内实验表明 L-Arg治疗缓解,而L-NNA恶化ToS病程,提示NO-LRF可能参与机体的适应保护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