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1篇
  免费   41篇
  国内免费   207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29篇
  2012年   53篇
  2011年   42篇
  2010年   43篇
  2009年   41篇
  2008年   37篇
  2007年   33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29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3篇
  1979年   2篇
  1976年   2篇
  1973年   1篇
  1972年   1篇
  1967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7年   2篇
  195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41.
柯丽娜  庞琳  王权明  韩增林  王辉 《生态学报》2018,38(15):5498-5508
以大连市长兴岛附近海域为研究区域,收集1995年、2000年Landsat TM遥感影像及2005年、2010年、2016年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分析20年来研究区围填海的动态空间分布及景观格局变化特征,建立面向对象的围填海存量资源分类提取方法,并构建围填海存量资源指数,对长兴岛围填海存量资源状况进行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长兴岛附近海域围填海年动态变化在2010—2016年间幅度最大;长兴岛东南部为围填海动态变化的主要区域。(2)整个区域在监测期内表现出多种围填海小型斑块被整合,大型斑块积极向外扩展的发展态势,区域内景观表现出多样性和复杂性增加而优势度减小的趋势。(3)长兴岛附近海域围填海总体利用效率较低,填而未建区域面积最大,其次为围而未填区域及低效工业城镇用海类型,围填海存量资源总面积达到22008.5 hm~2。  相似文献   
642.
目的:探讨白扁豆多糖对人胃癌细胞凋亡的作用及其相关机制。方法:胃癌细胞HGC-27和SGC-7901经终浓度为16、8、4、2、1和0 μg/ml的白扁豆多糖作用24、48和72h,各设3个复孔。MTS法检测其增殖活性;分别取经4、0 μg/ml白扁豆多糖作用24h的HGC-27和SGC-7901细胞(各3个复孔),JC-1染色观察线粒体膜电位,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周期和凋亡率,QPCR法探讨Bcl-2、caspase-3和Bax基因的mRNA转录水平。结果:白扁豆多糖作用后,HGC-27和SGC-7901细胞线粒体膜电位降低;细胞增殖显著受抑制(P<0.01),且效果与药物作用浓度和时间有关;细胞凋亡率分别为53.15%和38.77%,均较PBS处理组(8.07%和6.03%)明显增加(P<0.01),而细胞周期无显著变化;同时,细胞内Bcl-2基因的转录水平明显受抑制,Bax和caspase-3基因的转录明显上调(P<0.01)。结论:白扁豆多糖可通过调节Bax-Bcl-2-caspase3通路,诱导胃癌细胞HGC-27和SGC-7901凋亡。  相似文献   
643.
目的:探讨Birinapant抗肝癌的作用及分子机制。方法:人肝癌细胞QGY-7701经终浓度为0、1、5、25和125 nmol/L的Birinapant作用24、48和72 h,各设3个复孔,检测细胞增殖活性,分析细胞凋亡率,观察细胞核型和线粒体膜电位变化,分析基因转录与表达水平,评价药物细胞毒性;同时,将4周龄雄性BALB/C小鼠随机分成5组,每组20只,腹股沟注射肝癌细胞QGY-7701,两天后各组皮下分别注射Birinapant(0、1、5、25和125 μg/kg),隔天注射一次,首次注射Birinapant后18 d,每组脱颈处死10只小鼠,取瘤组织称重,并记录各组剩余10只小鼠的存活期,观察Birinapant对荷瘤小鼠肝癌生长及生存期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组(NC)比较,Birinapant处理组的细胞增殖显著受抑制、细胞凋亡率显著增加(P<0.01),出现细胞线粒体膜电位降低及核型改变,同时细胞内cIAP-1(cellular inhibitor of apoptosis protein 1)、cIAP-2(cellular inhibitor of apoptosis protein 2)、ras、raf、mek、erk基因的表达显著下调(P<0.01),caspase-3和caspase-9基因的表达水平显著上调(P<0.01);与模型对照组(MG)比较,Birinapant处理组的荷瘤小鼠瘤组织生长速度显著减小且生存期延长(P<0.01)。结论:Birinapant通过抑制cIAP-1、cIAP-2和Ras-Raf-MEK-ERK通路蛋白的表达,激活线粒体介导的内源性凋亡,对肝癌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644.
为了探讨黄土高原旱作雨养条件下覆盖种植胡麻田土壤硝态氮动态特征和增产效果,在2015和2016年胡麻生长季,以常规种植模式为对照(CK),研究了3种覆盖方式(全膜微垄覆土穴播、全膜覆土穴播和秸秆覆盖条播)对胡麻籽粒产量和关键生育时期农田硝态氮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 与CK相比,覆盖处理的胡麻籽粒产量分别增加56.1%(2015)和22.7%(2016),且均以全膜覆土穴播处理的籽粒产量最高.覆膜提高了胡麻根际土壤水分含量,在整个生育期的影响程度为先增加后降低;随着胡麻生育进程的推进,土壤硝态氮含量逐渐降低.两年试验中,覆盖处理下胡麻现蕾期0~40 cm土层硝态氮含量分别比CK增加3.1%~18.6%(2015)和5.1%~16.4%(2016),其中,全膜覆土穴播的增幅最大.2015年,胡麻盛花期和成熟期0~100 cm土层土壤硝态氮积累量较CK分别增加10.2%~22.2%和8.6%~21.4%,特别是在降雨较多的成熟期,0~40 cm土层土壤硝态氮含量较40~100 cm土层显著提高3.3%~4.9%,说明覆盖处理可以减缓硝态氮向下层的迁移.2016年,生育后期的高温干旱对胡麻生长造成了极大的影响,胡麻成熟期覆盖处理0~100 cm土层硝态氮积累量较CK显著增加6.6%~18.0%.相关分析表明,胡麻关键生育时期不同土层的土壤硝态氮含量与籽粒产量之间有显著正相关关系.综合考虑,全膜覆土穴播模式是适宜干旱、半干旱区推广应用的胡麻高产高效栽培方式.  相似文献   
645.
646.
目的:探讨中国粤西地区汉族人群ABCB1基因C3435T(rs1045642)的单核苷酸多态性与耐药性癫痫的关系。方法:研究对象128例,包括正常对照组60例和癫痫组68例。根据患者对抗癫痫药物的反应性将癫痫组分为耐药组(30例)和药物敏感组(38例)。提取所有研究对象外周血基因组DNA,采用PCR扩增后基因测序鉴定ABCB1基因C3435T多态性。测定该位点基因型频率和等位基因频率,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各组ABCB1基因C3435T基因型频率的分布符合Hardy-Weinburg平衡,提示其来自同一孟德尔群体。正常对照组与药物敏感组及耐药组,药物敏感组与耐药组间基因型频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对照组与药物敏感组及耐药组,药物敏感组与耐药组间等位基因型频率比较,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研究结果初步证实ABCB1基因C3435T位点多态性分布与耐药性癫痫之间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647.
以大白菜雄性不育材料RC7及其保持系B7为材料,通过对两材料花药发育过程进行细胞学观察,并利用cDNA-AFLP技术分析两材料花蕾的基因表达差异,以明确RC7发生雄性败育的时期和方式,为大白菜CMS的分子机理研究提供依据。结果显示:(1)细胞学观察发现,大白菜雄性不育材料RC7及其保持系B7的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属同时型,小孢子在四分体中的排列属四面体型,保持系B7花药的绒毡层属于腺质型;不育材料RC7在四分体时期绒毡层细胞内出现大的液泡,呈现败育征兆,单核期绒毡层解体,中层退化,小孢子核开始解体、败育,属于单核花粉败育型。(2)对两材料蕾期基因的cDNA-AFLP差显比较分析表明,共获得了23条阳性差异片段,其中在不育系RC7花蕾中特异表达的有8条,在保持系B7花蕾中特异表达有10条,两系中共有条带5条。(3)对不育系中特异表达的8条谱带进行Blast搜索发现,H1与拟南芥光合反应蛋白基因有较高的一致性,H26与拟南芥钙调磷酸酶类磷酸酯酶家族蛋白质的部分序列存在90%的一致性,属于细胞信号转导基因;对来自保持系的10条谱带的差异片段功能以及一致性进行比对分类发现,它们包括糖代谢基因、蛋白质的合成与运输基因、乙烯诱导基因、电子传递和能量途径基因、未知或假定蛋白等。研究表明,大白菜雄性不育材料RC7可能是由于绒毡层细胞液泡化和径向肥大,小孢子受挤压后破裂降解,不能形成正常的成熟花粉粒而败育;乙烯诱导基因(H29)在保持系中特异表达,在不育系中沉默,表明不育系中缺乏乙烯相关基因。  相似文献   
648.
鲎素抗菌肽是中国鲎天然免疫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广谱抗菌活性,对细菌、真菌、肿瘤细胞及一些病毒具有强大的抑制作用,且这种作用具有较好的选择性。本文主要介绍了鲎素的种类和生物活性、鲎素的结构与功能关系、鲎素作用机理的最新研究进展,并对鲎素临床应用面临的问题及对策做了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649.
丁香假单胞菌猕猴桃致病变种的遗传多样性及进化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猕猴桃细菌性溃疡病是一种严重威胁猕猴桃生产的毁灭性病害,在世界各大猕猴桃产区发病严重。引起该病的病原菌为丁香假单胞菌猕猴桃致病变种(Pseudomonas syringae pv.Actinidiae,Psa)。综合当前国内外关于该病原菌的相关研究,就其分类地位、遗传多样性及起源进化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综述。  相似文献   
650.
通过对披碱草属中小颖组、宽颖组和长颖组种类外部形态的观察,总结了3组植物外部形态特征的异同,探讨了形态学特征的分类学意义。同时,根据3组植物外部形态性状—花序、小穗、小花、以及内稃的演化趋势,分析了各组的演化关系和系统位置。结果表明:小颖组最原始,宽颖组较进化,长颖组最高级;小颖组可能直接派生了较进化的宽颖组,并在宽颖组的基础上进而产生了最高级的长颖组。此外,本文对披碱草属参试种的系统关系也作了一定程度的探讨,结果显示圆锥披碱草最原始,墨西哥披碱草最进化,其余参试种居于两者之间。上述研究工作为整个披碱草属系统与进化方面的探讨提供了形态学方面的理论证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