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33篇
  免费   124篇
  国内免费   15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46篇
  2020年   34篇
  2019年   52篇
  2018年   51篇
  2017年   48篇
  2016年   42篇
  2015年   60篇
  2014年   61篇
  2013年   80篇
  2012年   68篇
  2011年   57篇
  2010年   37篇
  2009年   43篇
  2008年   35篇
  2007年   32篇
  2006年   40篇
  2005年   32篇
  2004年   51篇
  2003年   51篇
  2002年   94篇
  2001年   49篇
  2000年   29篇
  1999年   25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4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31.
植物转基因沉默与病毒抗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植物基因沉默的机制及其在植物抗病毒基因工程中的应用作了综述.植物转基因沉默是转基因植株中普遍发生的一种现象,引起植物转基因沉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涉及转录水平的基因沉默和转录后水平的基因沉默.植物对病毒的抗性机制在某些方面与基因沉默有相似之处.  相似文献   
132.
骨骼肌发育的分子遗传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近年来对骨骼肌发育中分子信号途径和MDFs家族成员调控作用的研究进展.MDFs可以直接控制肌肉结构基因的表达,也可以激活中间调控因子或它们共同控制肌源性表型.调控因子MEF2能作为MDF作用的媒介.Pax-3是肌肉发育的早期阶段中必不可少的.心肌和骨骼肌组织之间有许多相似性,二者基因表达的调控途径也有某种程度的保守性.  相似文献   
133.
大规模动物细胞培养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利用动物细胞大规模培养技术可生产多种生物制品,为提高细胞活力和表达水平及有利于表达产物的纯化,采用有多种添加成分的无血清培养基培养细胞,选择更有利于细胞生长又可提高培养细胞密度的微载体和条件温和、易操作、气体交换速度快的生物反应器,在线监控细胞生存环境和生理活动,减少培养过程培养基中的抑制因素,可创造更适合细胞生存的环境,提高表达水平,向细胞中导入抗凋亡基因,可提高细胞活性和蛋白产量。利用多也微载体以球转球方式大规模培养动物细胞有很好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34.
心脏基因在心肌中的区域化表达是一个非常普遍的现象,通过转基因动物研究心肌中的转录潜能的区域化已取得了重大的进展.房室转录区域化最早是在线状心管形成时开始出现的.之后,在胚胎心脏的各个部分均可以发现转基因区域化表达.对于转基因在心肌中区域化表达的分子机理的研究,现在主要集中在对转基因调控区域的顺式调控元件和反式调控元件的解析,以及在心肌细胞中对于转录很重要的基因或是已被证明会介导位置信息的基因的表达模式和功能的研究上.  相似文献   
135.
不同批号蕲蛇酶在家兔血液凝固系统上的生物活性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不同批号蕲蛇酶静脉给予家兔后,对血液凝固系统各项指标的影响,以判定其药效的稳定性。方法:取家兔,纯白色,体重1.5-2.5kg,雌雄兼用,每日静脉注入蕲蛇酶1.0u/kg.d^-1,连用3-5天,药前、药后从心脏取血6ml,取全血1ml作血栓形成;余血以3.0%枸橼酸钠按1:9抗凝,分离富血小板血浆(PRP),测定其血小板数目和血小板聚集率,以贫血小板血浆(PPP)测定凝血酶时间(TT),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凝血活酶时间(KPTT)以及纤维蛋白原(Fg)含量。结果:5个批号的蕲蛇酶药后3天或5天均可明显使血栓形成的重量减轻,长度缩短,Fg含量减少(P<0.01),TT,PT,KPTT均延长(P<0.05-0.01),血小板数轻度减少,聚集率抑制达20%-50%,结论:不同批号的蕲蛇酶静脉给予家兔,具有显著的作用于血液凝固系统,导致血栓形成减少,表明对心脑血管内血栓形成药学相同,说明用家 兔作为鉴定药品质量是可行而必须。  相似文献   
136.
CpG对乙型肝炎基因重组(CHO细胞)疫苗免疫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了研究CpG-寡脱氧核苷酸(CpG-OPN)作为佐剂对乙型肝炎基因重组(CHO细胞)疫苗(简称乙肝疫苗)免疫效果的影响,以乙肝疫苗加Al(OH)3、疫苗加CpG和疫苗加Al(OH)3与CpG3三种配伍方式,通过腹腔、皮下或肌内3种不同途径免疫Balb/c小鼠,观察不同免疫途径和不同配伍的免疫效果.同时又将疫苗与CpG混合后在4℃存放6个月再免疫小鼠,观察CpG的稳定性.结果表明:①3种免疫途径中以肌内注射效果最好,这在使用CpG的实验组尤为明显,在该组肌内免疫的ED50比腹腔的低了10倍,而诱发的抗体滴度提高了3倍;②疫苗与CpG、Al(OH)3联合使用的免疫效果最好,在肌内免疫时联合使用的免疫效果比疫苗+Al(OH)3提高4倍,比疫苗+CpG提高7倍;③疫苗+Al(OH)3免疫时,表现为IgG1抗体亚型占优势,而再加入CpG后则IgG1和IgG2a均升高,以IgG2a最显著;④疫苗与CpG混合后4℃保存半年,不影响其活性.  相似文献   
137.
S Li  P Wu  S Zhong  Z Guo  W Lai  Y Zhang  X Liang  J Xiu  J Li  Y Liu 《Hormone research》2001,55(6):293-297
BACKGROUND: Plasma aldosterone escape is found during long-term angiotensin-converting enzyme inhibitor therapy. Evidence for aldosterone production in cardiovascular tissues raised the question of whether or not aldosterone escape occurs in these tissues. METHOD: Spontaneously hypertensive rats were treated with enalapril (20 mg/kg/day) and losartan (50 mg/kg/day) for 20 weeks; untreated spontaneously hypertensive and Wistar rats were used as positive and normal controls, respectively. Ex vivo mesenteric artery and heart perfusion, high-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and radioimmunoassay for aldosterone were performed. RESULT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enalapril failed to significantly inhibit aldosterone production in mesenteric artery, myocardium and plasma. Losartan significantly inhibited aldosterone production to that of Wistar rats in the mesenteric artery, myocardium and plasma. CONCLUSION: This study provides the first evidence that long-term angiotensin-converting enzyme inhibition therapy induces aldosterone escape in hypertensive cardiovascular tissues, and angiotensin II subtype 1 receptor antagonist does not induce aldosterone escape in mesenteric artery, myocardium and plasma of spontaneously hypertensive rats.  相似文献   
138.
植物向重性的研究一直受到关注,主要的研究集中在双子叶模式生物拟南芥中,而对单子叶植物的研究却很少。植物对重力感受的方式存在多种解释,但目前大量证据表明淀粉体一平衡石理论较为合理,它认为淀粉体作为平衡石在植物向重性反应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经过100多年的研究,现已从生理学与  相似文献   
139.
固定化微生物细胞技术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固定化微生物细胞技术是一门新兴的生物技术,中较为全面地介绍了其定义、分类及载体选择。该技术用于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含氨氮、难降解、重金属废水非常有效,在废水处理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0.
用于筛选直链淀粉含量为中等的籼稻品种的分子标记   总被引:41,自引:0,他引:41  
用PCR AccⅠ分子标记检测方法 ,检测了来自不同地区的 6 3个栽培水稻品种 (系 )蜡质基因第 1内含子剪接供体 1位碱基是G或是T。另外 ,还测定了这些水稻成熟种子的直链淀粉含量。结果显示该位置是G碱基的水稻品系成熟种子中直链淀粉含量均高于 2 0 % ,该位置是T的均低于 18%。在杂交育种过程中 ,这一分子标记可用于预测水稻植株种子的直链淀粉含量。对高直链淀粉含量的水稻亲本与中等直链淀粉含量的水稻亲本之间 5个籼型杂交组合F2 群体的分析表明 ,蜡质基因第 1内含子 1位碱基是G或是T与水稻种子中直链淀粉含量的高或低是紧密连锁 ,共同分离的。这些结果表明PCR AccⅠ分子标记检测方法可用于选育中等直链淀粉含量的籼稻新品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