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889篇
  免费   1717篇
  国内免费   1434篇
  22040篇
  2024年   34篇
  2023年   245篇
  2022年   535篇
  2021年   897篇
  2020年   611篇
  2019年   690篇
  2018年   730篇
  2017年   544篇
  2016年   705篇
  2015年   1153篇
  2014年   1270篇
  2013年   1369篇
  2012年   1565篇
  2011年   1506篇
  2010年   980篇
  2009年   837篇
  2008年   907篇
  2007年   876篇
  2006年   770篇
  2005年   661篇
  2004年   621篇
  2003年   544篇
  2002年   518篇
  2001年   392篇
  2000年   390篇
  1999年   359篇
  1998年   169篇
  1997年   162篇
  1996年   158篇
  1995年   119篇
  1994年   147篇
  1993年   90篇
  1992年   155篇
  1991年   147篇
  1990年   122篇
  1989年   98篇
  1988年   82篇
  1987年   96篇
  1986年   83篇
  1985年   92篇
  1984年   48篇
  1983年   48篇
  1982年   48篇
  1981年   36篇
  1980年   37篇
  1979年   52篇
  1978年   41篇
  1977年   45篇
  1975年   35篇
  1974年   4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 毫秒
291.
太湖湖滨生态修复区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及梯度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沈忱  刘茂松  徐驰  汤浩  王磊  黄成 《生态学杂志》2012,31(5):1186-1193
2010—2011年对太湖贡湖湾湖滨带生态修复区滨岸挺水植物带(Ⅰ)、湾相沉水植物带(Ⅱ)和堰外开敞水体(Ⅲ)3个滨岸生境梯度带的水质状况和底栖动物群落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调查共发现底栖动物13科18种,其中仅出现于1个生境梯度带的物种7个;在其余的11个物种中,有5个种群的密度在生境梯度带间存在显著差异;比较发现,按底栖动物摄食功能类群的相对比例,刮食者相对丰度在带Ⅰ最高,收集者在带Ⅱ最高,滤食者在带Ⅲ最高,不同生境梯度带间底栖动物的摄食功能类群构成存在显著差异。对底栖动物相对丰度和水环境参数的冗余分析显示,环节动物和昆虫与DO、NO3--N和PO43--P浓度正相关,软体动物则与NO3--N和PO43--P负相关,一些腹足类对低DO耐受能力较强,与NH4+-N和COD正相关。修复区3个梯度带水动力条件、水质状况和底质类型的差异性对底栖动物的分布有重要影响,形成了生活习性、摄食特征等显著不同的3个底栖动物群落。  相似文献   
292.
金城 《微生物学通报》2012,39(11):1694-1694
巴尔通体(Bartonella species)是一群革兰氏染色阴性、营养条件要求苛刻、兼性细胞内寄生的需氧杆菌,主要寄生在动物宿主和人的血管内皮细胞和红细胞内,20世纪90年代以后,在欧美地区一些流浪人群中出现了由巴尔通体引起的菌血症、心内膜炎,一些艾滋病人群中出现了杆菌性血管瘤等,由于这些疾病以往不曾为人们所认识,被WHO确认为新发传染病,因而引起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293.
减毒沙门氏菌作为抗肿瘤及肿瘤基因治疗载体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减毒沙门氏菌在作为疫苗用于预防疾病的同时,其抗肿瘤特性及作为肿瘤基因治疗载体的研究已成为研究热点。对沙门氏菌的抗肿瘤作用、减毒沙门氏菌的抗肿瘤研究及减毒沙门氏菌作为肿瘤基因治疗载体的相关研究进展等进行了较系统的综述。  相似文献   
294.
北京地区黑鹳越冬期的取食行为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2004年12月至2005年3月在北京十渡地区的二渡和涞水县野三坡两地采用目标取样法对越冬期黑鹳(Ciconia nigra)的取食行为进行了观察。每星期观察一次,累计观察246 h。黑鹳觅食处水深5~40 cm左右,以鱼类和螺类为食,其中鱼类占90%以上;平均每小时进食20次左右,黑鹳在两个研究地点取食的食物没有差别(P=0.439>0.05)。黑鹳取食长度小于4 cm的鱼类最多,占取食总次数的65.0%。成体和亚成体对不同大小鱼类的取食比例无差异(小于4 cm的鱼类,P=0.513>0.05;5~8 cm,P=0.979>0.05;≥9 cm,P=0.657>0.05)。在成体与亚成体对不同体型鱼类的搜寻时间中,成体搜寻较小食物的时间短于亚成体(P=0.008<0.05)。对食物的处理时间随着鱼类大小递增而延长,亚成体在处理较小食物上花费的时间相对较长(小于4 cm的鱼P=0.002<0.05;5~8cm的鱼P=0.001<0.05),表明亚成体的取食经验不足。保护越冬期黑鹳的最佳对策是减少对其取食活动和取食地的人为干扰。  相似文献   
295.
目的对比分析两种常用的淋巴内皮细胞标记分子LYVE-1和D2—40在检测宫颈癌癌前病变和早期宫颈鳞状细胞癌(简称鳞癌)组织中微淋巴管的异同,结合临床资料分析其与宫颈鳞癌的临床分期,淋巴转移和病理特点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SP法检测抗人淋巴管内皮透明质酸受体-1(1ymphatic Vesselendothelial HAreceptor-1,LYVE-1)多克隆抗体和D2—40单克隆抗体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分别检测22例宫颈癌癌前病变和36例早期宫颈鳞癌组织中的淋巴管密度(lympatie vessel density,LVD),图像分析系统统计LVD的水平。结果 1.两种标记分子检测均发现在宫颈癌前病变和早期鳞癌中LVD随着疾病的进展而显著增加(P〈0.001),同时均发现LVD与盆腔淋巴结状态密切相关。2.对比两种分子染色效果,两种标记分子各有优劣,联合起来使用更为可靠。结论 LYVE-1和D2-40结合使用能更准确反应宫颈淋巴管的情况,宫颈癌前病变和早期宫颈癌组织中高淋巴管分布与淋巴转移和肿瘤分期有关。  相似文献   
296.
用免疫不育疫苗控制有害动物的数量成为动物种群数量控制的一个有效措施,对于大多数动物来说.口服饵料发送系统是最好的选择。但是口服疫苗容易产生耐受,且生物利用度低,利用多聚物包裹口服疫苗是一种打破口服耐受.提高其生物利用度的新途径。本文以纳米乳剂作为草原兔尾鼠卵透明带3(Lugurus zone pellucida 3,LZP3)DNA疫苗的发送载体,探讨通过口服途径增强小鼠的免疫效果和抗生育率。用纳米乳剂包裹lzp3 DNA疫苗后,采用强阴离子交换色谱法测定纳米乳剂的包封率.将制备好的质粒纳米乳剂lzp3 DNA疫苗通过口服饵料免疫小鼠,检测到免疫后小鼠的体内产生了特异性的抗LZP3的IgG和IgA。对免疫后小鼠进行抗生育实验,分析生育后免疫小鼠的卵巢病理切片。研究结果表明,用质粒纳米乳剂如p3DNA疫苗通过口服途径免疫.在小鼠的血清和粘液中检测到了特异性的抗LZP3的IgG和IgA,同时也产生了相应的抗生育作用.表明纳米乳剂作为口服不育疫苗的发送载体是可行的,为草原兔尾鼠鼠害的防治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97.
298.
Li Y  Zhang X  Chu S  Yu K  Guan H 《Carbohydrate research》2004,339(4):873-879
The Ugi four-component reaction (U-4CR) was utilized to prepare divalent and trivalent cluster mannosides with different scaffolds. The glycoclusters obtained were tested for their relative inhibitory potency against the binding of yeast mannan to concanavalin A by solid-phase enzyme-linked lectin assays (ELLA) using methyl alpha-D-mannopyranoside as a standard. Among them, a divalent mannoside containing aromatic groups showed the strongest binding affinity to concanavalin A.  相似文献   
299.
研究了西芹种子浸提液对黄瓜枯萎病菌菌落生长的抑制作用及浸提液处理后病菌致病力的变化.结果表明:在连续5代浸提液作用下,50 mg·mL-1的西芹种子乙醇、丙酮浸提液处理与其对照相比,显著抑制了黄瓜枯萎病菌菌落的生长;50 mg·mL-1的西芹种子蒸馏水浸提液处理在1~3代培养过程中,显著抑制了黄瓜枯萎病菌菌落的生长,而在4~5代培养过程中,与其对照相比,抑制菌落生长的差异不显著;用各代经西芹不同浸提液处理的黄瓜枯萎病菌接种到黄瓜上进行致病力测定,并于1周开始发病后调查病情,西芹种子丙酮、乙醇和蒸馏水浸提液处理的病情指数分别由第1代的26.7%、20.8%和22.5%降为第5代的17.5%、3.3%和18.3%;3种浸提液与其对照相比,其病情指数也表现降低,其中,乙醇浸提液处理与其对照差异达显著水平;接种至第5代时,乙醇浸提液处理的病情指数为3.3%,病菌毒力的致弱作用最强.综上所述,西芹种子浸提液不但抑制黄瓜枯萎病菌菌落的生长,而且还能弱化病菌的毒力.实验通过浸提液的连续处理获得了黄瓜枯萎病菌的弱毒菌株.  相似文献   
300.
云南药用野生稻BIBAC文库混合克隆池制备及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已构建完成的云南药用野生稻BIBAC( binary bacterial artificial chomosome)文库的基础上,将文库制备成一、二、三级混合克隆池,各级混合池的数量分别为3 360、140和14个.根据Xa21抗病基因序列设计1对特异引物,利用4步PCR法对文库混合克隆池进行逐级筛选,初步确定了3个抗病基因阳性克隆.为今后以PCR法高效利用云南药用野生稻BIBAC文库挖掘其优异基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