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4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56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22.
23.
以95%乙醇作为提取的溶媒,将加热回流提取得到的提取液水浴挥干得到浸膏,并用甲醇配制成1 mg·m L~(-1)供试液。采用phenomenex-C18(250 mm×4.6 mm,5μm)色谱柱,流动相为乙腈-0.1%磷酸水溶液,梯度洗脱,流速为1.0 m L·min~(-1),柱温为30℃,检测波长为260 nm HPLC色谱法测定,采用国家药典委员会相似度评价软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建立了精密度、稳定性和重现性均较好的5味山姜属中药乙酸乙酯部位HPLC指纹图谱,确定了9个共有峰,6个强峰;其中高良姜、大高良姜含有5个共有峰,高良姜和草豆蔻含有3个共有峰,大高良姜和红豆蔻含有2个共有峰,高良姜和益智含有3个共有峰。对5味山姜属中药乙酸乙酯部位化学成分进行相似度分析,得出其相似度分别为0.955、0.805、0.371、0.794、0.345。所建立的5味山姜属中药乙酸乙酯部位的指纹图谱方法稳定、简便、可靠,其特征峰所代表的化学成分的相似性不尽相同,高良姜、大高良姜、草豆蔻的相似性较大,红豆蔻、益智的相似性较小,说明同基原中药之间的化学成分有一定的相关性。该研究结果为探讨山姜属中药亲缘关系与化学成分相关性提供了思路与基础。  相似文献   
24.
细胞外组蛋白在脓毒症、类风湿性关节炎、急性肺损伤等多种疾病的发生发展中起关键作用,但由于缺乏合适的标准品,至今无法对患者体内的胞外组蛋白进行精确定量,导致在多种感染性疾病中无法根据血清组蛋白含量对疾病进行精确分级,也无法据此合理用药。同时,对患者体内胞外组蛋白精确定量也有助于确定细胞毒性机制研究的使用剂量。本研究用大肠杆菌表达单体变性组蛋白H3和H4,亲和纯化后用梯度稀释和透析方法,可以得到复性的组蛋白单体H3、H4以及H3/H4复合物。通过对蛋白质在纯化过程中稳定性的比较,发现H3/H4复合物较单体更为稳定。 以该复合物(50 μg/mL)处理HUVEC细胞,细胞存活率约为20%,与小牛胸腺组蛋白(200 μg/mL)的毒性类似。 该复合物引起的细胞毒性可被人血清白蛋白以浓度依赖的形式(0.625~10 mg/mL)缓解,提示其构象基本正确。 因此,重组组蛋白H3/H4复合物可以作为精确定量组蛋白的标准品,对基于组蛋白含量的疾病分级和组蛋白毒性机制的研究均有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5.
晶体或包膜氨基酸对鲤鱼的作用效果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于鱼类能否有效利用外源晶体氨基酸,一直存在不同的看法,目前尚无定论。通常认为,鲑鳟鱼类可有效利用外源添加的晶体氨基酸,而对于我国广泛养殖的鲤科鱼类,如鲤、鲫、草鱼等,则存在不同的报道:张满隆等在鲤鱼饲料中添加晶体赖氨酸、晶体蛋氨酸、在鲫鱼饲料中添加晶体蛋氨酸的试验均表明添加晶体氨基酸可改善鱼类生长;而刘永坚等在草鱼饲料中添加晶体赖氨酸、Violas在鲤鱼饲料中添加晶体赖氨酸、涂永锋等在鲫鱼饲料中添加晶体异亮氨酸的试验却表明添加晶体氨基酸对鱼类无促生长作用。  相似文献   
26.
鱼类对晶体氨基酸利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随着鱼粉供应的紧张和价格的上扬,有关植物蛋白源取代鱼粉的研究也逐渐增加,与鱼粉等优质动物蛋白源相比,植物蛋白源通常表现为某些必需氨基酸缺乏或不足,如赖氨酸、蛋氨酸等,因而向饲料中添加晶体氨基酸成为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但是在水产饲料中添加晶体氨基酸的作用效果,目前尚无定论,研究和生产中对氨基酸的使用也存在许多模糊认识.本文就水产饲料中氨基酸的研究现状作一综述,为晶体氨基酸在生产中的合理使用提供指导,为鱼类的氨基酸营养研究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27.
吴小芹  郑玲  叶建仁 《生态学报》2009,29(10):5493-5499
为探讨林木不同菌根根系亚宏观结构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将黑松(Pinus thunbergii)分别接种黄色须腹菌(Rhizopogen luteous,简称Rl)、彩色豆马勃(Pisolithus tinctorius,简称 Pt2)和美味牛肝菌(Boletus edulis,简称Be)3种外生菌根菌,研究了不同菌根苗根系构型的差异及其与黑松生长的关系.结果表明,黑松3种菌根苗的根系参数(主根长、侧根总级数、一级侧根数量及直径、吸收根分布的范围、吸收根的数量及比表面积等)均比对照有不同程度的增加,且与黑松生长呈一定的正相关性;黑松不同处理菌根苗的根系整体构型差异显著:在生长最好的Rl菌根苗根系中,主根与侧根间具不同夹角的一级侧根分布均衡,且横向生长(80~90°)的侧根较多,其它角度(60~80°和<60°)的一级侧根依次递减,使整个根系呈""型,有效扩大了根系吸收的空间范围;生长相对较差的Be菌根苗其根系不同角度的一级侧根分布不均或80~90°的侧根较少;Pt2菌根苗生长较好,其根系构型界于前二者之间;而生长差的对照苗根最少,几乎没有80~90°的一级侧根.由此可见,不同菌根菌可通过影响根系的结构发育而影响黑松苗木的生长.  相似文献   
28.
中国松材线虫病空间分布格局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潘宏阳  叶建仁  吴小芹 《生态学报》2009,29(8):4325-4331
应用地统计学和克里格插值方法,分析了松材线虫病在中国的空间分布结构和空间相关性.研究表明,松材线虫病在中国呈聚集分布.在全国和江苏、安徽、广东、浙江5个不同空间尺度下,半变异函数均为球形,空间依赖性距离分别可达10 1888°、3.4464°、2.1581°、3.08°和2.4376°.松材线虫病在中国有着2个明显的聚集分布区域,一个位于(30.5~32.5°N,117.7~120.5°E),以南京为中心,包括江苏、安徽大部和浙江西北部,另一个位于(22.5~24°N,113~114.5°E ),在广东境内.松材线虫病在中国早期空间分布自然扩散模型为R = 5.4743e0.4139t(R2 = 0.9204).  相似文献   
29.
根据基因库中日本血吸虫次黄嘌呤鸟嘌呤磷酸核糖转移酶 (HGPRT) EST (BU803192) 以及日本血吸虫成虫cDNA文库载体λgt11多克隆位点邻近核苷酸序列设计引物,以日本血吸虫成虫cDNA文库为模板,采用锚式PCR对SjHGPRT基因不完整的3′端和5′端进行扩增、测序,用电子软件拼接,获得SjHGPRT全长cDNA (1 270 bp),经序列分析,推断该片段含有编码SjHGPRT基因的完整阅读框,其编码基因与曼氏血吸虫次黄嘌呤鸟嘌呤磷酸核糖转移酶 (SmHGPRT) 全长编码基因碱基一致性为82%,其理论推导的氨基酸组成与曼氏血吸虫次黄嘌呤鸟嘌呤磷酸核糖转移酶的一致性约为83%. 将其编码基因克隆到表达载体pQE30上,在大肠杆菌M15中获得准确、高效表达,表达产物分子质量约为28 ku. 用日本血吸虫成虫抗原免疫血清对表达产物进行蛋白质印迹检测,在预测位置上出现明显的识别条带. 重组蛋白动物免疫保护性结果显示:在虫荷、每克肝卵、每克粪卵和雌子宫内卵数方面,疫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显著性 (P < 0.05,P < 0.01). 结果表明,日本血吸虫次黄嘌呤鸟嘌呤磷酸核糖转移酶 (SjHGPRT) 全长cDNA成功克隆并在大肠菌中得到表达,表达产物具有良好的抗原性和动物免疫保护效果,是一种潜在的具有部分免疫保护性的抗血吸虫病疫苗候选分子.  相似文献   
30.

Background

The genus Cronobacter (formerly called Enterobacter sakazakii) is composed of five species; C. sakazakii, C. malonaticus, C. turicensis, C. muytjensii, and C. dublinensis. The genus includes opportunistic human pathogens, and the first three species have been associated with neonatal infections. The most severe diseases are caused in neonates and include fatal necrotizing enterocolitis and meningitis. The genetic basis of the diversity within the genus is unknown, and few virulence traits have been identified.

Methodology/Principal Findings

We report here the first sequence of a member of this genus, C. sakazakii strain BAA-894. The genome of Cronobacter sakazakii strain BAA-894 comprises a 4.4 Mb chromosome (57% GC content) and two plasmids; 31 kb (51% GC) and 131 kb (56% GC). The genome was used to construct a 387,000 probe oligonucleotide tiling DNA microarray covering the whole genome. Comparative genomic hybridization (CGH) was undertaken on five other C. sakazakii strains, and representatives of the four other Cronobacter species. Among 4,382 annotated genes inspected in this study, about 55% of genes were common to all C. sakazakii strains and 43% were common to all Cronobacter strains, with 10–17% absence of genes.

Conclusions/Significance

CGH highlighted 15 clusters of genes in C. sakazakii BAA-894 that were divergent or absent in more than half of the tested strains; six of these are of probable prophage origin. Putative virulence factors were identified in these prophage and in other variable regions. A number of genes unique to Cronobacter species associated with neonatal infections (C. sakazakii, C. malonaticus and C. turicensis) were identified. These included a copper and silver resistance system known to be linked to invasion of the blood-brain barrier by neonatal meningitic strains of Escherichia coli. In addition, genes encoding for multidrug efflux pumps and adhesins were identified that were unique to C. sakazakii strains from outbreaks in neonatal intensive care unit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