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853篇
  免费   1748篇
  国内免费   1700篇
  2024年   41篇
  2023年   224篇
  2022年   502篇
  2021年   999篇
  2020年   727篇
  2019年   908篇
  2018年   904篇
  2017年   648篇
  2016年   861篇
  2015年   1107篇
  2014年   1373篇
  2013年   1365篇
  2012年   1620篇
  2011年   1467篇
  2010年   871篇
  2009年   820篇
  2008年   920篇
  2007年   766篇
  2006年   633篇
  2005年   563篇
  2004年   556篇
  2003年   583篇
  2002年   509篇
  2001年   414篇
  2000年   340篇
  1999年   294篇
  1998年   189篇
  1997年   142篇
  1996年   143篇
  1995年   105篇
  1994年   102篇
  1993年   82篇
  1992年   91篇
  1991年   88篇
  1990年   75篇
  1989年   53篇
  1988年   43篇
  1987年   41篇
  1986年   27篇
  1985年   33篇
  1984年   11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9篇
  1981年   8篇
  1980年   7篇
  1979年   4篇
  1976年   3篇
  1969年   3篇
  1966年   2篇
  195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本文对自然贮存六个月的秦冠、红富士及新红星苹果果实在生化成分及显微、超微结构上进行了对比研究,发现红富士果实中果胶质、总糖及粗蛋白含量均高于其它品种;三种果实表面均有不同形态的蜡质分布;果皮角化层以红富士较厚,新红星次之;不同品种果肉细胞的形态有明显差异。本文对此结果进行了初步的探讨,以期为苹果贮存研究积累资料。  相似文献   
122.
钆和镱对人红细胞膜脂及膜蛋白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荧光偏振,自旋标标顺磁共振波谱和激光拉曼技术研究了钆和镱对人红细胞膜结构和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浓度的Gd3+(0.5μmol/L)对(Na++K+)-ATP酶和Mg2+-ATP酶有轻微的激活作用,而随着其浓度的增大,则明显抑制酶的活性,Gd3+与Yb3+和人红细胞膜作用后,降低膜脂流动性,并使膜蛋白酰胺I'-α螺旋振动强度减弱.  相似文献   
123.
王筱英 《植物研究》1994,14(4):353-357
贵州的石杉属植物王筱英摘要*本文介绍贵州产的9种石杉,内含1新种,即雷山石杉HuperzialeishanensisX.Y.Wang;同时还编有分种检索表、生境和地理分布。关键词石杉属,贵州NOTESONHUPERZIABERNH.INGUIZHOU...  相似文献   
124.
通过试验分析,结果得出,油菜菌核病菌生长温度范围在0~34℃之间,23℃以下菌丝生长速度与温度呈正相关,25℃以上则呈负相关,23~25℃最适宜,菌丝和菌核致死温度分别为45℃和75℃.该菌对酸碱度适应范围很广,PH1~14范围内只在PH_1条件下不能生长,其最适PH值为5~6。病菌利用铵态氮源能力最强,硝态氮源次之,不能利用亚硝态氮;对氨基酸利用能力以精氨酸最强,其次是酪氨酸、天门冬氨酸和谷氨酸,赖氨酸最差。植株内精氨酸和赖氨酸比值大的白菜型油菜“黄鳝籽”病情扩展最快。  相似文献   
125.
本文就油菜菌核病病情、发病期及发病部位与油菜产量损失的相互关系进行了模似研究。结果表明:病斑绕茎度是影响产量的主要因素,其大小与产量损失成正相关,而病斑纵向长度与产量损失无明显相关性;发病期不同产量差异显著,以初花期发病产量损失最重,发病期与产量损失线性相关,可利用线性回归方程对产量损失进行预测;主茎发病部位愈近基部,枝条发病部位愈趋于主茎,单株产量损失率愈高。  相似文献   
126.
醋酸钙复盐对微生物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四醋酸钙对黑曲霉、黄曲霉、米曲霉、链格孢霉等霉菌和大肠杆菌、枯草杆菌、绿脓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细菌生长影响作了研究,并将四醋酸钙与醋酸钙、苯甲酸钠对上述微生物的生长抑制作用加以比较。0.4%四醋酸钙对上述细菌的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对上述霉菌生长亦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当其与苯甲酸钠协同使用时,能更明显地抑制微生物生长。实验结果表明四醋酸钙很可能是一种安全性高、成本低的新型食品防腐剂。  相似文献   
127.
南极长城站微生物区系调查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1992~1993年的夏季,对南极中国长城站的陆地进行了微生物区系的现场调查。先后采集各种类型上样多个。其中对有生态意义的25个样进行了不同类型微生物的分离和计数;中温培养下每克湿土壤菌量为102~106,用马丁培养基对真菌进行分离培养和计数,每克湿土含菌量为102~104;0℃下分离计数,发现低温下微生物的数量较中温的多,每克湿土壤含菌为103~106。对该地区烃氧化菌进行了特别调查,以长城站为中心东西宽0.4Km,南北长1Km的范围内烃氧化菌发育最为活跃,但距长城站距离越远,烃氧化菌数量越少。  相似文献   
128.
传染性软疣病毒(MCV)的电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染性软疣病毒(MCV)的电镜观察李德忠,肖同浩,武晓华(广州军区武汉总医院电镜室,武汉430070)吴宁(广州军区武汉总医院皮肤科,武汉430070)关键词传染性软疣病毒,病毒形态,电镜观察曾有研究描述MCV的发育周期中有8种形态,也有按发育过程将...  相似文献   
129.
本文研究探讨了进化地位不同的三种动物的短时空间记忆功能及其与前额叶背侧部进化水平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在延缓反应作业中,经1000次训练后,7只恒河猴对空间位置的记忆时间平均为7.7±3.2min,懒猴为3.8±0.44min,而树鼩即使在延缓时间几乎为零秒的延缓反应中,其正确反应率也未达到90%标准。一种延缓时间仅测试一个单元,即不经训练的实验表明,恒河猴在延缓期为“0”—5min的各测试单元中,正确反应率稳定在80%以上;懒猴在延缓时间为“0”—4min的各测试单元中,平均正确反应率与恒河猴无明显差异,而当延缓时间增加到5min时,在延缓反应作业中取得的成绩显著下降;树鼩在延缓时间为1—5min的作业中取得的正确反应率在70%以下。3种动物在视觉辨别学习作业中却无明显差异。形态学研究表明,灵长类大脑前额叶的面积和结构的复杂性在进化过程中逐渐增大,如恒河猴大脑前额叶的表面积占大脑半球表面积的11.5%(Brodmann,1929),其内颗粒层发达,背侧部明显凸起,主沟区发达;懒猴的前额叶表面积占其大脑半球表面积的8.3%,背侧部凸起不显著,主沟未形成,额极内颗粒层分化明显,背侧部的内颗粒层较内侧部的发达程度差(Sanides,1967);树鼩的前额叶表面积占7.5%,额极的内颗粒层分化不明显,为非颗粒化区,此区之后为颗粒区  相似文献   
130.
By monitoring the mitotic transmission of a marked chromosome bearing a defective centromere, we have identified conditional alleles of two genes involved in chromosome segregation (cse). Mutations in CSE1 and CSE2 have a greater effect on the segregation of chromosomes carrying mutant centromeres than on the segregation of chromosomes with wild-type centromeres. In addition, the cse mutations cause predominantly nondisjunction rather than loss events but do not cause a detectable increase in mitotic recombination. At the restrictive temperature, cse1 and cse2 mutants accumulate large-budded cells, with a significant fraction exhibiting aberrant binucleate morphologies. We cloned the CSE1 and CSE2 genes by complementation of the cold-sensitive phenotypes. Physical and genetic mapping data indicate that CSE1 is linked to HAP2 on the left arm of chromosome VII and CSE2 is adjacent to PRP2 on chromosome XIV. CSE1 is essential and encodes a novel 109-kDa protein. CSE2 encodes a 17-kDa protein with a putative basic-region leucine zipper motif. Disruption of CSE2 causes chromosome missegregation, conditional lethality, and slow growth at the permissive temperatur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