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24篇
  免费   408篇
  国内免费   1855篇
  2024年   37篇
  2023年   117篇
  2022年   169篇
  2021年   209篇
  2020年   183篇
  2019年   209篇
  2018年   131篇
  2017年   135篇
  2016年   142篇
  2015年   160篇
  2014年   255篇
  2013年   193篇
  2012年   295篇
  2011年   286篇
  2010年   234篇
  2009年   206篇
  2008年   236篇
  2007年   236篇
  2006年   252篇
  2005年   203篇
  2004年   165篇
  2003年   103篇
  2002年   143篇
  2001年   124篇
  2000年   115篇
  1999年   59篇
  1998年   33篇
  1997年   26篇
  1996年   21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6篇
  1964年   2篇
  1951年   1篇
  195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中、上石炭统在四川省境内分布范围较窄,除涪陵一带可能有中石炭统沉积外,只在西北部龙门山一带及松潘区(?)有零星出露。其中以江油马角坝附近发育比较完整,产化石较丰富。1961年,我所川北地层队在江油县马角坝附近张坝沟一个采石场测得中、上石炭统剖面一个,采集了(竹蜓)类及珊瑚类化石若干。剖面的层序自上而下为:  相似文献   
992.
云南蝠蛾属一新种及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杨大荣  春生 《昆虫学报》1991,34(2):218-224
1985至1987年,作者于云南西北部人支雪山冬虫夏草主产地采到一批寄主昆虫,经研究,确认是该地产虫草的优势寄主之一,是蝠蛾属(Hepialus)一新种,并对其生活史及生态习性进行了观察,现描述和报道如下。模式标本保存于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  相似文献   
993.
脑室注射纳洛酮对大鼠迷走-加压反应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了太鼠的迷走-加压反应和脑室注射纳洛酮对大鼠迷走-加压反应的影响。其结果为:1.刺激大鼠迷走神经向中端,可出现迷走-加压反应;2.脑室注射纳洛酮15—20分钟左右,大鼠迷走-加压反应显著抑制;50分钟左右抑制效应解除,迷走-加压反应开始复现。以上事实提示:内源性阿片样物质参与大鼠的迷走-加压反应过程,对迷走-加压反应可能起加强作用。  相似文献   
994.
兴奋大鼠延髓A1区引起降压、降心率效应的机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魏东  顾蕴辉 《生理学报》1989,41(5):444-451
在水合氯醛麻醉、箭毒化、人工呼吸的大鼠,观察到:(1) A_1区注入谷氨酸钠引起明显的血压下降和心率减慢。(2) 切断双侧颈迷走神经明显衰减A_1区的降压,降心率效应。(3) 延髓头端腹外侧区(RVL)预先注射酚妥拉明或心得安,均能明显衰减谷氨酸钠兴奋A_1区的降压效应,A_1区的降心率作用基本不受影响,将纳洛酮注入RVL后,A_1区的降压和降心率效应均无明显变化;注射荷包牡丹碱入RVL则使A_1区的降压、降心率效应反转。(4) RVL内注入酚妥拉明或心得安本身使基础血压降低,注射荷包牡丹碱入RVL则使基础血压升高(提示RVL内的α-,β-受体中介对RVE加压神经元的紧张性兴奋作用,GABA受体中介紧张性抑制作用);另一方面,RVL内注入心得安使基础心率减慢、注入纳洛酮或荷包牡丹碱使基础心率加快(说明β-受体中介紧张性心加速效应,阿片受体和GABA受体中介紧张性心抑制效应)。  相似文献   
995.
大鼠中枢和外周组织中脑钠素样物质的分布、特性和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汤健  彭俊云 《生理学报》1989,41(3):215-222
本工作首先应用特异性脑钠素放射免疫测定、放射受体分析和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研究了大鼠中枢神经系统和一些外周组织中脑钠素免疫活性物质的分布、生化特性、受体结合和生物学作用,提出脑钠素可作为一种新的神经递质或循环激素,广泛分布于体内不同组织内,并参与水电介质和心血管活动的调节。  相似文献   
996.
在大鼠蓝斑注射5.6-DHT 以破坏其5-HT 末梢,然后观察电针镇痛效应的变化。动物分注药组和对照组,注药组在注射5.6-DHT 后7天,针刺镇痛效应比注药前显著下降。与此同时,蓝斑内的5-HT 末梢发生变性,产生逆行性荧光积累,从荧光积累的末梢走向来看,蓝斑内被5.6-DHT 损毁的5-HT 末梢主要来源于中缝背核。随着蓝斑内5-HT 末梢的变性,脑桥区5-HT 含量下降,下降率达27%P<0.01。对照组动物,蓝斑内5-HT 末梢保持正常,其镇痛效应与注药前相比也无明显改变。鉴于一般认为蓝斑核的活动削弱针刺镇痛效应,以上结果提示,在电针镇痛过程中,支配蓝斑的5-HT 神经末梢,对该核 NA 能神经元可能有抑制性影响。  相似文献   
997.
应用推挽灌流技术、去甲肾上腺素(NA)放射酶学法和亮-脑啡肽放射免疫法观察不同脑区 NA 和脊髓背角亮-脑啡肽的释放。应用分子筛柱层析分离家兔不同脑区的5-羟色胺(5-HT)和5-羟吲哚乙酸(5-HIAA),并对它们进行荧光微量测定。以此来阐明针刺镇痛时 NA、5-HT 和亮-脑啡肽在下行抑制中的作用。1.家兔电针20 min,痛阈显著提高,此时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PAG)和中缝大核(NRM)的 NA 释放显著减少,而 Al 核团和脊髓背角的 NA释放显著增加。2.电针镇痛时,PAG、延脑中缝核区和脊髓的5-HT 和5-HIAA 含量均有显著增加,除 PAG 外,这种增加的出现较 NA 为晚。提示可能在针刺镇痛的下行抑制中,NA 的参予较5-HT 为早。3.针刺镇痛时脊髓背角亮-脑啡肽的释放也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998.
999.
通过对中毒性疾病临床发病情况的分析,阐述我国宠物中毒性疾病有群发率下降、毒源种类增多、误食性中毒减少、医源性中毒比例较大的发生特点,而且有品种和区域性差异。鉴于目前中毒病的快速诊断技术尚未普及,临床上确认毒物有一定难度,依据在寻问病史、类症鉴别的过程中掌握中毒的类型、毒物的接触方式及中毒途径,针对不同毒物的毒性损害、毒理变化及临床特征提出了应对措施和快速救治方法。  相似文献   
1000.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最常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占成人痴呆症的60%以上。研究表明在受到异常刺激时分化成熟的细胞可以跨过G0/G1检查点进入G1期,并在S期发生DNA复制,有的细胞甚至能够到达G2期,但是最终却不能进入M期完成有丝分裂的整个过程。中枢神经元通常被认为处于终末分化状态,意味着它们不再进入细胞周期。然而,越来越多的研究显示AD患者脑中神经元存在细胞周期的重启,细胞周期重启可导致神经元死亡,细胞周期重启与AD的病理变化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