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594篇
  免费   1488篇
  国内免费   6559篇
  18641篇
  2024年   148篇
  2023年   369篇
  2022年   633篇
  2021年   626篇
  2020年   681篇
  2019年   711篇
  2018年   432篇
  2017年   511篇
  2016年   476篇
  2015年   643篇
  2014年   938篇
  2013年   876篇
  2012年   1152篇
  2011年   1098篇
  2010年   938篇
  2009年   981篇
  2008年   1029篇
  2007年   1004篇
  2006年   952篇
  2005年   822篇
  2004年   675篇
  2003年   561篇
  2002年   506篇
  2001年   483篇
  2000年   430篇
  1999年   229篇
  1998年   121篇
  1997年   101篇
  1996年   83篇
  1995年   54篇
  1994年   45篇
  1993年   40篇
  1992年   34篇
  1991年   41篇
  1990年   34篇
  1989年   22篇
  1988年   27篇
  1987年   15篇
  1986年   20篇
  1985年   18篇
  1984年   22篇
  1983年   12篇
  1982年   24篇
  1981年   11篇
  1980年   2篇
  1977年   2篇
  1974年   1篇
  1964年   1篇
  1963年   1篇
  1950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利用Absidiasp.R菌株,通过液体发酵的方法,得到了一种高活性的大豆异黄酮糖基水解酶。该酶经硫酸铵分级沉淀、DEAE-Cellocuse(DE-52)离子交换层析纯化,被纯化了11倍,收率为10.9%;经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测得该酶的分子量为53kD;该酶的最适反应温度为50℃;最适pH为5.0;温度低于60℃,pH在5.0~7.0范围内该酶较稳定,Co2 、Ca2 对该酶有激活作用;Ag 、Cu2 对该酶有抑制作用。当以染料木甙为底物时该酶的米氏常数(Km)为1.3×10-2mol/L。等电聚焦电泳测得其等电点为3.2。  相似文献   
122.
以厚皮甜瓜品种‘哈密绿’种子为材料,在70℃、75℃和80℃温度下分别处理24h、48h和72h,研究不同干热处理对甜瓜种子活力萌发和生理生化指标变化及细菌性果斑病的防治效果。结果显示:(1)随着处理温度的升高和时间的延长,干热处理甜瓜种子发芽指标和成苗率显著下降,而70℃处理24h和48h对种子发芽指标(活力指数除外)和成苗率无显著影响。(2)与对照相比,干热处理种子胚芽中的SOD活性、可溶性糖和脯氨酸含量升高,在同一温度处理下,SOD活性和可溶性糖含量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基本呈增长趋势,脯氨酸含量则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呈下降趋势,POD和APX活性以及可溶性蛋白含量变化随着温度的升高和处理时间的延长呈下降趋势;与对照相比,胚芽中CAT活性在70℃处理下降低,而在75℃和80℃处理下升高,但其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呈下降趋势;胚芽中O-·2产生速率在70℃和75℃处理下与对照接近,而在80℃处理下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呈上升趋势,且均显著高于对照。(3)随着处理温度的升高和时间的延长,甜瓜接菌种子幼苗细菌性果斑病发病率较对照显著降低。研究表明,适宜干热处理温度和时间诱导甜瓜种子中抗氧化酶活性增强,渗透调节物质含量增加,超氧阴离子产生速率降低,种子活力和出苗率有效提高,‘哈密绿’种子有效、安全的干热处理组合为70℃、48h。  相似文献   
123.
研究了污染沉积物泥浆液、固两相五氯酚(PCP)厌氧生物降解.结果表明,投加10g·kg-1厌氧颗粒污泥,经31d处理泥浆液、固两相PCP降解率达98.9%,平均降解速率达到80mg·kg-1·d-1,对照处理平均降解速率仅为4.4mg·kg-1·d-1,颗粒污泥生物强化作用明显.作为泥浆修复过程的调控因子,有机溶剂、共基质和表面活性剂对PCP降解效应不同,投加乙醇,可提高PCP解吸和降解速率,4d内两相PCP降解速率达到54.3mg·kg-1·d-1;而投加共基质和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乙二醇丁醚后,液、固两相PCP降解均出现迟滞,两者均不同程度地抑制PCP降解.  相似文献   
124.
喜马拉雅西部独特、丰富的自然资源对当地居民生计及生态服务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由于长期以来当地居民与山地生态系统的相互作用,特别是农业生产、畜牧业放牧、薪柴采集以及其他多种多样的资源利用方式,形成了一种特殊的山区文化景观。本文以印度北部的山地小流域PaliGad(共有25个村子)为例,主要研究当地的资源利用状况,利用卫星遥感数据对该地区可利用自然资源进行评估分析,通过从户到户的社会经济调查,对其提供的生态服务功能以及受威胁的程度进行估计,研究分析了村民对资源需求及获取的时空变化情况。结果显示,平均每人每天的薪柴采集量为1.12k,平均每人每天通过修剪枝叶获得饲料采集量为3.69kg,平均每人每天从森林中采集草料的量为3.25kgo对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进行估测的结果显示,森林可提供更多的临时调节功能,而农业更多的是支撑服务功能,河流,水体给当地人提供了文化服务功能。以山区典型的人-地生态系统为例,这类生态系统中的自然资源破碎化程度很高。研究发现,该区域贫瘠土地上的自然资源需求还在不断增加。因此,从长远来看,人对资源的无止境获取将不利于整个流域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5.
{{@ convertAbstractHtml(article.abstractinfoCn, "cn")}}    相似文献   
126.
ω-6和ω-3类多不饱和脂肪酸是两种人体所需的重要营养物质。人体内的很多生理病理过程均涉及到这些多不饱和脂肪酸,以及它们在环氧合酶(cyclooxygenase,COX)和脂氧合酶(lipoxygenase,LOX)催化下产生的过氧化代谢物。环氧合酶和脂氧合酶催化的多不饱和脂肪酸的过氧化是复杂的生化过程,会产生一系列的自由基产物。这些自由基产物又会与蛋白质、DNA和RNA结合,从而导致很多生理功能的改变。然而一直以来,缺乏合适的分析方法来有效分离和鉴定这些自由基产物,限制了人们对环氧合酶和脂氧合酶,以及多不饱和脂肪酸的过氧化在生理作用方面的研究。直到最近,才出现了对COX/LOX催化产生的活泼自由基定性和定量分析的报道。这里将对一种可以用来鉴定体外脂类过氧化产生的自由基产物的自旋捕捉-LC/ESR/MS联用技术的发展与改进过程进行综述。这种新颖的LC/ESR/MS联用技术首次使得直接检测多不饱和脂肪酸代谢产生的自由基成为可能,这对自由基的生理学作用研究是一个重大突破,为人们在多不饱和脂肪酸的生理作用以及环氧合酶和脂氧合酶催化的脂质过氧化方面的研究带来了极大便利。  相似文献   
127.
县域农业主导产业结构生态适宜性评价及其发展预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生态适宜性“三基点”理论,采用动态赋权和拟合的方法,建立县域农业主导产业结构生态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并以山东省章丘市为例,对其县域农业主导产业结构生态适宜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 在有限的农业生态资源下,2005-2010年,章丘市4种农业主导产业的生态适宜性综合指数呈上升趋势;2011-2015年,则呈下降趋势,其中,2015年油料作物和水果的生态适宜性综合指数出现负值.对章丘市的应用研究证实了本文提出的县域农业主导产业结构生态适宜性评价方法的有效性及预测模型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28.
在香蕉EST文库中,通过RACE技术克隆到1个香蕉类甜蛋白基因的全长序列。该序列最大开放阅读框942 bp,编码313个氨基酸。Blast分析发现,它与其他类甜蛋白相似度为56.10%,含有类甜蛋白(TLPs)特有的保守结构域,命名为MaTLP1。系统进化树表明,MaTLP1基因编码蛋白与海枣的亲缘关系较近,与香蕉的进化模式相似。组织特异性分析表明,MaTLP1在根、球茎、假茎中的表达量高,叶中较弱,花和果实中微量表达。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显示,在抗病香蕉品种中,接种尖孢镰刀菌古巴专化型(Fusarium oxysporum f.sp.cubense,Foc)枯萎病菌后MaTLP1基因上调表达,在感病香蕉品种接菌2 d后MaTLP1基因受到抑制,虽然在接菌4 d 后上调表达,但是相对于抗病品种上调较小。研究表明,MaTLP1基因可能在香蕉抗枯萎病的过程中起作用。  相似文献   
129.
5,6-Cl_2-IAA可以诱导水稻芽鞘产生斜向地性生长。其倾斜角度与外加5,6-Cl_2-IAA的剂量呈线性关系,其反应具有特异性(IAA,6-BA,ABA和BR均不能诱导这种反应)。反应可在2~3h后产生,它可作为5,6-Cl_2-IAA的生物检定依据。切除芽鞘顶尖或外加TIBA对这一反应无明显影响,另外乙烯生物合成抑制剂AVG也不能消除5,6-Cl_2-IAA诱导的斜向地性生长。  相似文献   
130.
巨细胞病毒(cytomegalovirus, CMV)在世界范围内均有较高的感染率,是最常见的先天性感染。先天性CMV感染可继发于母体原发性感染或非原发性感染。高达40%~50%的感染新生儿是在妊娠早期原发感染, 之后出现长期后遗症,主要包括先天性CMV感染相关听力损伤和神经后遗症。血清学检查对于确定原发性CMV感染至关重要。产前超声检查发现胎儿异常要警惕先天性CMV感染的可能性,磁共振成像有助于发现CMV相关脑异常。羊膜穿刺术是诊断胎儿CMV感染的金标准。加强育龄妇女及孕妇的卫生健康知识教育、减少CMV感染及抗病毒治疗是目前预防先天性CMV感染的主要措施。更昔洛韦及缬更昔洛韦是目前治疗CMV感染最有效的药物。高免疫球蛋白及CMV疫苗预防先天性 CMV 感染的作用尚无明确结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