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07篇
  免费   195篇
  国内免费   793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34篇
  2022年   69篇
  2021年   77篇
  2020年   76篇
  2019年   91篇
  2018年   72篇
  2017年   75篇
  2016年   80篇
  2015年   89篇
  2014年   103篇
  2013年   106篇
  2012年   156篇
  2011年   151篇
  2010年   110篇
  2009年   98篇
  2008年   117篇
  2007年   127篇
  2006年   111篇
  2005年   102篇
  2004年   59篇
  2003年   82篇
  2002年   52篇
  2001年   33篇
  2000年   27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1篇
  196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71.
东方田鼠胚胎成纤维细胞的分离培养及生物学特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对影响东方田鼠胚胎成纤维细胞(MfEF)分离和培养的因素进行探索,并观察其生物学特性。方法取室内繁殖饲养不同胎龄的东方田鼠胚胎分离成纤维细胞,通过原代和继代培养,分析比较不同胎龄、不同血清浓度、不同胰蛋白酶浓度等因素对MfEF分离及培养的影响,观察MfEF的生长形态及其生物学特性。结果 MfEF为贴壁型生长,细胞形态多样,呈梭形、不规则多边形;采用0.125%的胰蛋白酶室温消化12~13 d胚胎组织5 min,以DMEM培养基添加15%小牛血清分离培养MfEF的效果最佳;MfEF2~7代增殖最旺盛。结论获得了实验室分离、培养MfEF的有效方法 ,为进一步深入研究东方田鼠抗日本血吸虫机制以及开展不同动物成纤维细胞间比较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72.
针对生物威胁的现场处置工作,建立气溶胶芽胞表面滞留抗力的智能预测模型,以准确预测环境表面芽胞污染状况,为大规模的现场洗消任务提供重要依据,有利于实现及时反应、恰当反应和准确防护的目标。以枯草杆菌芽胞为试验菌,在气溶胶实验室进行芽胞的环境因素暴露及活力测定,以模拟环境中芽胞抗力变化规律数据为依据,采用Matlab6.1软件包中的神经网络工具箱进行抗力预测模型研究。根据研究目的、模拟环境条件和数据训练的平滑曲线等特征,设定了5个输入神经元,8个隐层节点和1个输出神经元。‘tansig’、‘purelin’为传递函数,trainlm为训练函数,网络迭代100次。模型回顾预测效率达到100%,前瞻预测效率达到91%。以实验室数据为依据,利用Matlab平台中的BP神经网络建立的芽胞气溶胶表面滞留抗力预测模型能利用环境因素信息有效预测芽胞抗力。  相似文献   
173.
以L-丙氨酸缓冲液为发芽剂,结合芬顿反应原理,观察发芽-氧化损伤效应对芽胞的杀灭效果,以期为新型炭疽疫源地净化方法的深入研究奠定基础。以腊样芽胞为试验菌,采用透射电镜、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活菌计数等方法观察芽胞发芽过程的超微结构、核酸含量变化,以及在芬顿反应的联合作用下发芽体的活性变化。在20~30 min的发芽过程中,芽胞核心密度降低,核心与皮质、皮质与外壁之间界限模糊,芽胞外壁和芽胞衣有破裂,通透性增加,进一步有皮质消失、细胞核与细胞质融合、细胞膜基本形成的现象;发芽体荧光强度不断增加,显示菌体中核酸的活性和含量不断增加;发芽体对化学因子的抗力明显下降,H2O2浓度为0.20 mol/L的Fenton反应系统作用60 min时,发芽体灭活可达到3.016个对数级。诱导发芽和反应的联合处理程序可显著提高芽胞的灭活水平。  相似文献   
174.
为研究不同半导体激光照射方法对周围神经损伤的影响,将96只家兔随机分为3周,6周,9周,12周4个观察期组,每个观察期组又随机分为不同照射方法的治疗组和对照组。建立动物模型后,各照射组在术后1d开始照射治疗,激光功率为10mw,每次照射10rain,每天一次,连续照射10d。照射治疗A组对准损伤神经吻合部位进行照射,照射治疗B组照射家兔L5、L6脊髓节段,照射治疗c组在对准吻合处进行照射同时还要照射L5、L6脊髓节段,对照组激光输出功率为零。实验结果表明低能量半导体激光照射能促进轴突再生,改善再生神经功能,以同时照射损伤周围神经部位和相应脊髓节段效果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   
175.
嗜铬颗粒蛋白A(Chromogranin A,CGA)属于独特的酸性可溶性蛋白质家族,遍布于动物内分泌系统、神经系统和免疫系统,与其他激素和多肽共贮存、共分泌.在CGA上有许多碱性氨基酸对,成为潜在的激素原转化酶切割位点.很多切割产物已经被鉴定,其中有些具有生物学功能.近年的研究表明,在多种病理、生理状态下,CGA及其衍生片段在组织中含量升高,发挥抑制性生理功能或作为疾病诊断指标.嗜铬颗粒蛋白A的N端衍生片段在机体防御系统中的抗菌功能、在心血管系统中的抗血管收缩功能已被阐明,使其作为临床候选药物具有巨大潜力;CGA完整片段在内分泌肿瘤和神经内分泌肿瘤中含量升高,可作为内分泌肿瘤和神经内分泌肿瘤诊断指标,但其在肿瘤发生过程中的作用还未见报道.  相似文献   
176.
不同产地中华鳖的线粒体控制区序列分析及结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PCR特异引物,扩增了两产地中华鳖(Pelodiscus sinensis)个体的mtDNA控制区(CR)及其邻近片段,测序获得了长度分别为1830bp和1630bp的序列。结合GenBank中已发表的韩国产中华鳖mtDNA的CR区序列,比较了3个产地中华鳖的CR区结构。分析显示:中华鳖不同产地mtDNA CR区DNA中的A+T含量分别为60.5%、63.6%和64.8%,它们的5′、3′末端以及CSB1-CSB2之间均存在丰富的可变数目串联重复序列(variable numbers oftandem repeats,VNTR)。基于mtDNA CR区序列和结构分析,显示中华鳖不同产地的野生个体中存在丰富的遗传多样性。  相似文献   
177.
调查研究玉米黄尾球跳甲Sphaeroderma apicaleBaly的自然种群动态、自然种群生命表并对其药剂防治策略进行探讨。结果表明:玉米黄尾球跳甲在湖北宜昌1年发生1~2代,以成虫和蛹越冬。越冬代成虫4月中旬始现于田边的杂草,5月上旬迁入大田。百株成虫高峰出现在6月15日和8月7日;性比为0.491;卵始现于5月19日,产卵高峰出现在6月18日;平均卵量123.5粒,单雌最大卵量212粒;6月22日出现最高百株幼虫量。自然种群增长指数(I)为16.20。在发生盛期、高峰期、盛末期,玉米黄尾球跳甲被异角短胸姬小蜂Hemiptarsenus variconisGirault的寄生率分别为14.6,33.6和77.0%。马.辛硫磷1 000倍液和毒死蜱1 000倍液是防治玉米黄尾球跳甲比较理想的农药,校正防治效果分别为76.3%和66.5%;卵和1、2龄幼虫对化学药剂敏感性高,3龄幼虫对化学药剂敏感性低。结合以上的研究,提出玉米黄尾球跳甲的防治策略。  相似文献   
178.
云南抚仙湖沉水植物分布及群落结构特征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2005年6~7月对抚仙湖沉水植物进行了调查。共采集到沉水植物12种。沉水植物在抚仙湖沿岸浅水区均有不同程度的分布,主要分布在北岸、南岸、河口以及湖湾。分布区内平均水深4.27m,平均透明度2.96m。优势种为黑藻、穗状狐尾藻、篦齿眼子菜、金鱼藻和苦草,其优势度分别为59.08%、54.47%、54.26%、48.71%和48.30%,占群落总优势度的65.19%。根据优势种及组成特征,可将沉水植物群落分为11个类型。全湖沉水植物分布区面积318.8hm^2,资源量19502.79t,平均生物量6118g/m^2。2005年与1980年前后和2003年的调查结果相比,抚仙湖沉水植物、生物量和分布范围显著增加。  相似文献   
179.
2005年4--5月、6--7月、10--11月笔者在浙江省舟山市嵊泗县大洋山岛(中心点坐标30°34′N,122°4′E进行鸟类调相过程中,记录到日本淡脚柳莺(Phylloscopus borealoides)和硫磺(巫鸟)(Emberiza sulphurata),经查阅相关文献后确认为浙江省鸟类新记录.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0.
链霉菌降解角蛋白的生化机制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弗氏链霉菌S-221变种降解角蛋白的生化机制进行了初步研究。该菌在角蛋白底物作用下诱导产生角蛋白酶。它是一种复合蛋白酶,含有二硫键还原酶和多肽水解酶等多种酶活性组分。硫酸钠、亚硫酸钠和巯基乙醇对角蛋白酶具有强烈的激活作用,其主要表现作用于角蛋白酶中的二硫键还原酶。亚硫酸钠在0.01mol/L浓度下不仅作用于二硫键还原酶,而且还作用于多肽水解酶。硫代硫酸钠对二硫键还原酶有强烈的抑制作用。角蛋白酶降解羽毛角蛋白首先是角蛋白酶中的二硫键还原酶使角蛋白中二硫键裂解产生变性角蛋白,然后变性角蛋白在多肽水解酶的共同作用下逐步水解成多肽、寡肽和游离氨基酸,使角蛋白彻底降解。在角蛋白降解过程中,角蛋白中的硫也随之转化成巯基化合物,H2S和硫酸盐3种含硫化合物存在于降解产物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