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233篇 |
免费 | 201篇 |
国内免费 | 807篇 |
专业分类
2241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7篇 |
2023年 | 35篇 |
2022年 | 71篇 |
2021年 | 81篇 |
2020年 | 81篇 |
2019年 | 95篇 |
2018年 | 76篇 |
2017年 | 79篇 |
2016年 | 83篇 |
2015年 | 93篇 |
2014年 | 105篇 |
2013年 | 107篇 |
2012年 | 159篇 |
2011年 | 154篇 |
2010年 | 111篇 |
2009年 | 99篇 |
2008年 | 117篇 |
2007年 | 127篇 |
2006年 | 111篇 |
2005年 | 102篇 |
2004年 | 58篇 |
2003年 | 82篇 |
2002年 | 52篇 |
2001年 | 33篇 |
2000年 | 27篇 |
1999年 | 14篇 |
1998年 | 17篇 |
1997年 | 9篇 |
1996年 | 3篇 |
1995年 | 2篇 |
1994年 | 4篇 |
1993年 | 1篇 |
1992年 | 5篇 |
1991年 | 2篇 |
1990年 | 1篇 |
1988年 | 5篇 |
1987年 | 7篇 |
1986年 | 7篇 |
1985年 | 2篇 |
1984年 | 1篇 |
1982年 | 4篇 |
1981年 | 1篇 |
1963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2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 毫秒
51.
52.
Jiachao Zhang Zhuang Guo Zhengsheng Xue Zhihong Sun Menghui Zhang Lifeng Wang Guoyang Wang Fang Wang Jie Xu Hongfang Cao Haiyan Xu Qiang Lv Zhi Zhong Yongfu Chen Sudu Qimuge Bilige Menghe Yi Zheng Liping Zhao Wei Chen Heping Zhang 《The ISME journal》2015,9(9):1979-1990
Structural profiling of healthy human gut microbiota across heterogeneous populations is necessary for benchmarking and characterizing the potential ecosystem services provided by particular gut symbionts for maintaining the health of their hosts. Here we performed a large structural survey of fecal microbiota in 314 healthy young adults, covering 20 rural and urban cohorts from 7 ethnic groups living in 9 provinces throughout China. Canonical analysis of unweighted UniFrac principal coordinates clustered the subjects mainly by their ethnicities/geography and less so by lifestyles. Nine predominant genera, all of which are known to contain short-chain fatty acid producers, co-occurred in all individuals and collectively represented nearly half of the total sequences. Interestingly, species-level compositional profiles within these nine genera still discriminated the subjects according to their ethnicities/geography and lifestyles. Therefore, a phylogenetically diverse core of gut microbiota at the genus level may be commonly shared by distinctive healthy populations as functionally indispensable ecosystem service providers for the hosts. 相似文献
53.
p53作为肿瘤致病的关键因子人们已经进行了广泛的研究,microRNA参与肿瘤的发生也已经成为了不争的事实,但目前关于p53与miRNA的调控关系还不是很清楚。就p53与miRNA存在的可能调控模式及p53对miRNA功能与合成方面的影响进行了综述,并结合已有的研究绘制了可能的p53与miRNA调控模式图。 相似文献
54.
以厦门白城海域的潮间带表面沉积物为菌种来源筛选得到一株具有电催化活性的菌株S2,该菌株的16S rRNA和gyrB基因发育树与Shewanella oneidensis MR-1同支,相似性分别为98.5%和87%,葡萄糖、木糖、半乳糖等碳源利用及最佳生长的NaCl浓度与S.oneidensis MR-1有显著差别,因此初步鉴定为Shewanella属菌株,命名为Shewanella sp.S2。初步研究了菌株S2产电活性,在以乳酸作为碳源产电时,电压最高为150mV,相应的电流密度为66.1mA/m2。 相似文献
55.
57.
58.
免疫毒素Luffin B-Ng76对人黑色素瘤细胞的体外抑制作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用BlueSepharoseCL-6B凝胶亲和层析法从丝瓜籽中分离纯化了单链致核糖体失活蛋白(ribosomeinac-tivatingprotein,RIP)——lufinB。并将lufinB与抗人黑色素瘤细胞单抗Ng76制成了免疫毒素,命名为lufinB-Ng76,它对体外培养的黑色素瘤细胞M21有很强的抑制作用,IC50为2.5×10-11mol/L,毒性比游离的lufinB提高4000倍,而它对非靶的HeLa细胞的毒性较M21细胞低1200倍。结果提示lufinB用于制备免疫毒素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9.
miRNA,lncRNA与心血管疾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心血管疾病在我国的发病率和致死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已成为威胁我国公众健康的重要疾病之一.尽管长期的研究使人们对心血管疾病有了一定的了解,但是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清楚.非编码RNA(non-coding RNA,ncRNA)是指转录组中不编码蛋白的功能性RNA分子,包括微小RNA(microRNA,miRNA)和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RNA)等.miRNA是一类在进化上高度保守,具有转录后调节活性的单链非编码小分子RNA.而lncRNA是一类转录本长度超过200个核苷酸的功能性非编码RNA分子.研究表明,这些功能性ncRNA不但在细胞增殖、分化和衰老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还参与了癌症、神经退行性疾病和心血管疾病等疾病的病理进程.本文将着重概述miRNA和lncRNA在心血管疾病中的作用及其最新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60.
评估淋巴瘤细胞MC/CAR、HUT78和RAMOS的CD52抗原呈现稳定性,并比较三种细胞用于抗CD52单抗活性检测中的优劣性。采用免疫荧光法检测淋巴瘤细胞MC/CAR、HUT78和RAMOS的CD52抗原呈现率,分析MC/CAR、HUT78和RAMOS传代培养5~20代CD52抗原呈现稳定性。分别以MC/CAR、HUT78和RAMOS作为抗CD52单抗结合活性和补体依赖细胞毒性的靶细胞进行检测,并比较其优劣性。结果显示,MC/CAR、RAMOS和HUT78的CD52抗原呈现率分别为95.5%、63.2%和38.3%。MC/CAR传代培养5~20代CD52抗原呈现率均大于90%。RAMOS传代培养5~13代CD52抗原呈现率介于60%~67%,第14~15代CD52抗原呈现率介于50%~60%,第16~20代细胞CD52抗原呈现率介于40%~50%。HUT78传代培养5~20代CD52抗原呈现率介于26.7%~38.9%。淋巴瘤细胞MC/CAR在抗CD52单抗的结合活性检测中呈现出更好的剂量依赖曲线。淋巴瘤细胞RAMOS在抗CD52单抗的补体依赖细胞毒性检测中呈现出更好的剂量效应曲线。CD52抗原呈现率方面MC/CAR>RAMOS>HUT78。结果表明,MC/CAR更适用于抗CD52单抗的结合活性的检测,RAMOS适用于抗CD52单抗的补体依赖细胞毒性检测。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