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9900篇 |
免费 | 4342篇 |
国内免费 | 19369篇 |
专业分类
53611篇 |
出版年
2024年 | 440篇 |
2023年 | 1162篇 |
2022年 | 1886篇 |
2021年 | 1919篇 |
2020年 | 1835篇 |
2019年 | 2131篇 |
2018年 | 1445篇 |
2017年 | 1390篇 |
2016年 | 1376篇 |
2015年 | 1845篇 |
2014年 | 2783篇 |
2013年 | 2268篇 |
2012年 | 3300篇 |
2011年 | 3317篇 |
2010年 | 2729篇 |
2009年 | 2892篇 |
2008年 | 3059篇 |
2007年 | 2917篇 |
2006年 | 2727篇 |
2005年 | 2332篇 |
2004年 | 1787篇 |
2003年 | 1536篇 |
2002年 | 1369篇 |
2001年 | 1321篇 |
2000年 | 1214篇 |
1999年 | 752篇 |
1998年 | 337篇 |
1997年 | 240篇 |
1996年 | 155篇 |
1995年 | 173篇 |
1994年 | 121篇 |
1993年 | 104篇 |
1992年 | 104篇 |
1991年 | 88篇 |
1990年 | 66篇 |
1989年 | 57篇 |
1988年 | 57篇 |
1987年 | 52篇 |
1986年 | 54篇 |
1985年 | 74篇 |
1984年 | 55篇 |
1983年 | 32篇 |
1982年 | 72篇 |
1981年 | 21篇 |
1980年 | 4篇 |
1965年 | 1篇 |
1950年 | 1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盐爪爪耐盐相关基因的cDNA-AFLP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不同浓度NaCl(0、100、200、300、400和500 mmol/L)处理生长了4周的盐爪爪(Kalidium foliatum),48h后取其幼嫩叶片用于RNA提取,并进行了cDNA-AFLP表达差异分析.结果表明,用256对引物扩增出连续性差异片段155条,按照NaCl浓度升高的顺序,划分为8种差异带类型,即强→弱"、弱→强"、有→无"、无→有"、有→无→有"、无→有→无"、强→弱→强"和弱→强→弱".测序后获得176个新表达序列标签(ESTs),已将长度大于100 bp的162个ESTs登录到GenBank,登录号为HO205290~HO205450.经BLAST序列比对分析发现,盐爪爪的耐盐性可能与能量、新陈代谢、防御、转运、转录和翻译等相关蛋白有关. 相似文献
82.
中国粮食和农业植物遗传资源状况报告(Ⅰ)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10多年来,中国政府十分重视粮食和农业植物遗传资源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并根据<粮食和农业植物遗传资源全球行动计划>20项优先领域,通过制定和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加强了粮食和农业植物遗传资源的管理;通过培训和科普宣传,提高了公众意识;通过国际合作和协作网建设,实现了信息、人员和植物遗传资源的交流与交换;通过各种国家计划和项目的实施,建立和完善了植物遗传资源保护体系,实现了植物遗传资源的安全保存和可持续利用,为中国乃至世界植物育种和粮食安全发挥了较大作用.
(1)对主要粮食和农业植物野生种进行了系统调查和编目,建立了116个原生境保护点,包括野生稻、野生大豆、小麦野
生近缘植物、野生蔬菜等,有效遏制了野生植物遗传资源的快速灭绝现象.
(2)建成和完善了1座国家长期库、1座国家复份库、10座国家中期库、29座省级中期库、32个国家种质资源圃(含2个
试管苗库),另外7个种质圃正在建设中.基本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国家植物遗传资源保护体系,长期保存植物遗传资源
397067份.
(3)繁殖更新了286604份植物遗传资源,充实了中期库,极大地提高了植物遗传资源分发和供种能力.仅2001-2007年
就向全国2650个单位,提供了13.2万份次植物遗传资源.
(4)国家投资1.8亿元人民币,于2003年建成了"作物基因资源与基因改良国家重大科学工程",为植物遗传资源具有重
大应用前景新基因的基因型鉴定、发掘提供了条件平台.
(5)通过植物遗传资源的深入鉴定与评价,创造了一大批优异种质,培育了大量植物新品种并应用于生产,提高了植物遗
传资源的利用率.同时,中国政府十分重视植物遗传资源的多样性利用,通过不同作物间作套种、同一作物不同品种混合种
植.保护了品种的多样性,减少了病虫杂草危害.
(6)通过加强植物遗传资源的管理,实现了国内植物遗传资源的共享,扩大了对外交流与交换,为中国乃至世界粮食安
全、国民经济又快又好地发展、减少贫困、增加农民收入做出了较大贡献.
尽管中国在粮食和农业植物遗传资源保护和利用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但还面临许多挑战.需要加强与其他国家和国
际组织的合作,获得国外植物遗传资源和相关技术;继续进行植物遗传资源,特别是野生植物遗传资源、边远地区古老农家品
种的调查及考察与收集,进一步建设和完善植物遗传资源保护体系,实现本国植物遗传资源的全面保护;系统深入地鉴定评
价已保存的植物遗传资源,提供育种家利用,拓宽育种材料的遗传基础;实现更加充分的资源共享和利益分享.进一步提高资
源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83.
84.
褐菖鲉肝CYP 1A作为生物标志物监测厦门海域石油污染状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褐菖鲉为实验鱼类,以鱼肝微粒体CYP1A 生物标志物(EROD活性和CYP1A蛋白表达量)为指标,在厦门海域开展了两次野外监测实验,研究EROD活性和CYP1A蛋白表达量的变化,以及它们与海水和沉积物中石油类和重金属含量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在现场属于一类海水的石油类浓度(0.0121-0.0242 mg/L)条件下,石油类就能够显著诱导褐菖鲉肝EROD活性和CYP1A蛋白表达量,鱼肝EROD活性和CYP1A蛋白表达量与海水中石油类含量均呈现极显著正相关,CYP1A蛋白表达量比EROD活性较为敏感和稳定。此外,在监测实验中,尚未发现这两种生物标志物受所监测海区的海水和沉积物重金属含量的影响。因此,利用褐菖鲉肝微粒体EROD活性和CYP1A蛋白表达量作为生物标志物监测海洋石油类及其PAHs污染是可行的,在海洋环境石油类污染监测及其生化效应评价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而且,把这两种生物标志物结合起来加以研究并推广应用将更有意义。 相似文献
85.
86.
目的探讨乳酸杆菌DM9811培养基滤液中核酸在体外对肿瘤细胞生长及对荷瘤鼠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抽提乳酸杆菌DM9811对数生长期培养基滤液中核酸,进行琼脂糖电泳分析;MTT法体外观察其对于结肠癌HT-29细胞系生长的影响;动物实验观察不同组别小鼠生存期、瘤重体重比、NK细胞活性、T细胞亚群指标。结果乳酸杆菌DM9811滤液中核酸组分为RNA;在细胞浓度为1×106时,每孔加入RNA 100μg能够明显抑制结肠癌HT-29细胞系的生长;预防组荷瘤鼠除CD8+T细胞比例之外各项指标与阴性对照组相比差异都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NK细胞杀伤活性(58.97±3.62)、CD4+T细胞比例(27.77±5.40)和生存期(15.1±4.48)均高于阴性对照组(43.87±3.92)、(19.68±3.00)、(10.2±3.08),瘤重体重比(0.029±0.017)低于阴性对照组(0.066±0.024);治疗组生存期(11.8±3.12)与阴性对照组(10.2±3.08)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生存期长于阴性对照组。结论乳酸杆菌DM9811培养基滤液中存在核酸组分,为100200 bp的RNA片段。100μg/mL乳酸杆菌DM9811培养基滤液中RNA组分对结肠癌HT-29细胞系生长有明显抑制作用。RNA组分可以上调荷瘤鼠的细胞免疫水平,延长荷瘤鼠的生存期。 相似文献
87.
XeCl准分子激光辐照对溶菌酶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荧光光谱、SDS-PAGE和NMR方法,考察308 nm XeCl准分子激光辐照对溶菌酶结构与活性的影响。使用能量密度为0.3 mJ/mm2的激光辐照溶菌酶,脉冲数分别为25、50、100、200、600、1200、1800、3600和7200。结果表明,用低强度激光辐照(低于200个脉冲)时,溶菌酶的活性出现增高趋势。随着激光辐照脉冲数的进一步增大,溶菌酶的活性又开始逐步降低。激光辐照处理后,溶菌酶的荧光强度发生了与生物活性相对应的先增高再降低现象,说明溶菌酶的高级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SDS-PAGE结果显示,经激光辐照后,溶菌酶出现了分子间的聚合。分析溶菌酶的1H-NMR谱发现,辐照后,溶菌酶色氨酸(Trp)111、Trp63和Trp62的化学位移发生了变化,此结果进一步说明,激光辐照使溶菌酶的高级结构发生了变化。该实验可为激光辐照诱导蛋白质去折叠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8.
转基因植物环境安全评价策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构建完善的转基因植物环境安全评价技术体系是保障转基因生物产业健康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综述了转基因植物环境安全评价技术发展历程与趋势,归纳了转基因植物环境安全评价的思路与内容。转基因植物环境安全评价应分为潜在风险分析、风险假设验证、风险特征描述等3个步骤,并采用逐层评价模式;安全评价应贯穿转基因植物新品种研发与产业化全程,包括应用前预测、研发中筛选、推广前评价、推广后监测。此外,基于科学性和个案分析原则,本文对复合性状、非生物胁迫抗性等新型转基因植物环境安全评价策略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9.
90.
To elucidate the cause of prenatal and early postnatal death in giant panda, pathological studies have been carried out on paraffin-fixed tissue sections from two fetuses and four cubs. The fetuses appeared to have classical atrophic changes in lung and hemorrhage in multiple organs, whereas the cubs showed purulent inflmnmation in various organs, most profound in lung and umbilicus. Localized infusion of bacteria and neutrophils were identified in the focus. Acute enteritis and hepatitis were also observed, as well as purulent encephalitis in one case. Variable degrees of congestion, hemorrhage, denaturalization and putrescence were evident in heart, liver, spleen, kidney, intestines, and lymph nodes.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fetuses died from suffocation whereas the cubs died from infection.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