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52篇
  免费   140篇
  国内免费   613篇
  1805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35篇
  2022年   72篇
  2021年   52篇
  2020年   58篇
  2019年   62篇
  2018年   44篇
  2017年   37篇
  2016年   45篇
  2015年   76篇
  2014年   95篇
  2013年   97篇
  2012年   99篇
  2011年   115篇
  2010年   84篇
  2009年   86篇
  2008年   91篇
  2007年   120篇
  2006年   90篇
  2005年   59篇
  2004年   67篇
  2003年   60篇
  2002年   42篇
  2001年   53篇
  2000年   43篇
  1999年   35篇
  1998年   2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包永德  朱辉 《生理学报》1996,48(4):401-404
我们以两栖类卵母细胞为功能表达系统,通过注射鲫鱼(Carassiuscarassius)视网膜mRNA,利用电压箝及药物灌流手段,系统地研究了鲫鱼视网膜内氨基酸受体的类型和特征,结果如下:(1)Glu受体:KA可以诱发明显的去极化电流,而且Diazoxide能增强KA诱导的反应,这提示鲫鱼视网膜内某些Clu受体是AMPA选择性亚型(AMPA-preferringsubtype)。(2)CABA受体:GABA能诱发一个快速、光滑的内向电流,绝大部分对GABA的反应可被bicuculline所压抑,而GABA_B受体的激动剂baclofen则无任何作用,这提示,鲫鱼视网膜内大部分是GABA_A受体。  相似文献   
62.
早期断奶仔猪生理生化参数和脏器指数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测定早期断奶仔猪血常规和血清生化参数、氨基酸浓度以及脏器指数常值,以供相关研究参考。方法分别采用全血细胞计数分析仪、全自动血液生化分析仪和全自动氨基酸分析仪等。结果断奶后第0、71、4、28天仔猪的血常规和血清生化参数、氨基酸浓度以及脏器指数均取得平均值和标准差。随着日龄的增加,WBC总数和分类计数不断增加,然后趋于稳定;MCV和PDW先降低后升高,第7天时最低;MCH和MCHC不断升高,第14天时最高。TP、LAC和Mg2+的浓度有升高趋势;P、BUN、TCHO和GLU的浓度以及LPS、CK和GPT的活性先降低后升高;AMM的活性和Zn2+、Na+、Cl-的浓度先升高后降低,第7天时最高,然后趋于稳定;TG的浓度在第14天时开始显著下降,然后趋于稳定;ALP的活性先升高后降低,第14天时最高。Asp的浓度不断增加,Cys的浓度不断降低,Ser、Ala、Leu、Phe、Gly、Val、Met、Lys、His、Pro、BCAA、AAA和总氨基酸的浓度先升高后降低,第7天时的浓度最高。肾脏指数不断下降,至第28天时趋于稳定;胃、颌下淋巴结和肝脏指数第7天时最大,脾脏指数第14天时最大。结论随着日龄的增加,早期断奶仔猪多数血常规和血清生化参数、氨基酸浓度及脏器指数表现不同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63.
目的 构建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原(HBcAg)和Flt3配体(FL)胞外段双表达核酸疫苗,并观察其免疫原性。方法 分别将HBcAg、FL基因克隆入pJW4303载体,获得双表达核酸疫苗,体外转染293T细胞检测目的基因的表达。分组免疫BABL/c小鼠,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小鼠血清抗-HBc IgG效价,酶联免疫斑点试验(ELISPOT)检测HBcAg特异性Th1/Th2型细胞因子的分泌水平。结果 所构建疫苗在体外均能表达HBcAg和FL,当基因位于内部核糖体切入位点(IRES)元件上游时表达水平明显较优。pJW4303/C/FL免疫组产生的抗-HBc IgG效价和Th1/Th2型细胞因子的分泌水平均显著优于pJW4303/C和pJW4303/FL/C组。结论 成功构建双表达核酸疫苗,基因位于上游时表达水平高于下游。FL基因的引入明显增强了HBcAg核酸疫苗的免疫原性。  相似文献   
64.
省藤属( Calamus L .) 属棕榈科(Palmae ) 省藤亚科(Calamoideae) , 是棕榈科中最大的属, 约有370种。中国是其天然分布的北缘, 共有37 种26 变种, 种数约占世界的10% , 有西南和东南两大分布中心;省藤属的天然分布地域性较强, 各地区特有种比例较高; 在区系上, 西南分布中心和中南半岛西部、南亚的省藤区系都有较强的联系, 东南分布中心与中南半岛东部的联系更为紧密。  相似文献   
65.
野生小花草玉梅(Anemone rivularis var.flore-minore)正常植株和花被片自然变异植株的外观形态差异很大,该研究以二者为材料,利用常规PCR和高效热不对称PCR(Hi-Tail PCR)技术从其正常和变异植株的基因组中各分离得到1个B类基因。序列分析证明,二者隶属于B类MADS-box基因AP3家族的旁系同源基因AP3-3分枝,分别命名为NArAP3-3(正常植株)和VArAP3-3(变异植株)。NArAP3-3基因全长3 795bp,VArAP3-3基因全长3 898bp,二者均含有1个666bp的开放阅读框(ORF),可编码221个氨基酸,具有典型的植物MADS-box基因结构,其编码肽链包含了MADS区、K区、Ⅰ区和C区。对比NArAP3-3和VArAP3-3基因的全长序列,发现VArAP3-3基因比NArAP3-3多了1段49bp的插入,且在ORF序列与NArAP3-3基因相比有4个碱基突变。对二者的全长序列、所编码的221个氨基酸及插入序列的生物信息学分析显示,二者在基因启动子、蛋白质基本性质、结构功能域、二级三级预测结构等方面均有差异,推测这些差异可能是花被片变异产生的原因之一。该研究结果为进一步探索其变异机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6.
熊静  邢文黎  虞木奎  成向荣 《生态学报》2019,39(6):1897-1907
叶性状在表征植物资源利用和生存策略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构建异龄复层林是改造人工纯林的有效措施,探究引入与原生树种叶性状变异有利于林下伴生树种的筛选。研究了引入乔灌木树种(如闽楠、蚊母树等13个树种)与原生乔灌木树种(苦槠、红紫珠等6个树种)的叶片形态、光合色素、碳氮磷生态化学计量和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特征。结果表明:(1)总体上引入与原生乔木和灌木树种的叶形态性状差异较小,原生乔木的叶长和比叶面积显著小于引入树种与原生灌木。引入与原生树种间光合色素具有显著差异,引入乔木叶绿素含量显著高于原生乔木,不同功能群植物的比叶面积.叶绿素关系格局存在策略位移现象。引入树种叶碳含量显著大于原生树种,叶氮和叶磷含量显著大于原生乔木;引入树种和原生灌木的碳、氮、磷养分含量的变异系数较大;引入与原生树种叶碳氮磷生态化学计量没有一致变化规律。引入灌木叶可溶性糖含量、原生灌木淀粉含量均显著高于乔木树种,灌木的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总量也显著高于乔木。(2)引入与原生树种叶性状呈显著协同变化趋势。所有叶性状中,比叶面积、叶绿素含量、叶氮含量、叶磷含量在乔木和灌木中均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主成分分析显示,引入乔木和灌木树种的叶性状接近,引入树种与原生灌木之间叶性状差异相对较小,但与原生乔木间的叶性状差异较大。总体上引入树种的叶性状与原生树种具有趋同适应特征,但不同生活型植物叶性状在林下弱光环境中仍产生一定分异,引入灌木可能比引入乔木更适应杉木林下生境。  相似文献   
67.
用玻璃微电极细胞外记录大鼠室旁核(PVH)神经元的单位放电,观察它对电刺激蓝斑(LC)和中缝背核(DR)的反应。 在435个被试验单位中,5个单位对LC电刺激呈现逆行反应,75个单位呈现顺行反应。在这75个顺行反应单位中,27个对单刺激发生反应,48个对串刺激发生反应。对电刺激DR发生反应的有74个单位,其中15个对单刺激发生反应,59个对串刺激发生反应而对单刺激不反应。值得注意的是有23个PVH神经元既对LG刺激又对DR刺激发生顺行反应。实验结果提示,PVH与LC、DR之间存在神经联系。  相似文献   
68.
钒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具有降血糖、抗炎、抗癌、杀精子等多种生理功能。近年来,钒化合物的类胰岛素作用引起了人们广泛的关注。钒化合物具有降糖、降脂、提高胰岛素作用效率和改善胰岛素抵抗等作用,目前认为这与其对磷酸酪氨酸磷酸酶的抑制作用有关。简要综述了钒化合物的类胰岛素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69.
1植物名称欧洲小叶椴(Tilia cordata Mill.)。 2材料类别成熟胚。 3培养条件(1)/3动培养基:MS+6-BA2.0mg·L^-1(单位下同)+NAA0.1;(2)增殖培养基:MS+6.BA1.0+NAA0.1;(3)壮苗生根培养基:1/2MS+IBA1.0+NAA0.3。以上培养基均加入0.55%琼脂和20g·L^-1。蔗精,pH5.8-6.0。培养温度为(25±2)℃;光照培养时间12h·d^-1,光照强度40.50μmol·m^-2·s^-1。  相似文献   
70.
通过人工培养,采用半薄切片和超薄切片法,对中华水韭(Isoetes sinensis Palmer)有性生殖全过程进行了连续观察。结果显示:(1)雌雄配子体均为壁内发育,雌配子着生有假根,发育出多个颈卵器;雄配子体无假根,每个雄配子可产生4个具有8~12条鞭毛的精细胞。(2)颈卵器只有2个颈沟细胞和1个卵细胞,腹壁细胞由配子体营养细胞转化而来。(3)合子初次分裂面与颈卵器长轴之间的夹角约为20°,2~4细胞胚胎易于停止分裂而老化,自数十个细胞后胚胎即出现明显的组织分化。(4)在球形胚时期第一叶还没分化的时候,在胚胎中出现第一叶的叶舌原始细胞,但直到第一叶顶端变绿具有光合能力时,第一叶的叶舌才开始发育。研究结果支持根叶优先发育的观点,认为雄配子体发生率极低、雌配子体存在较多的败育性结构等,是中华水韭生殖濒危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