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618篇 |
免费 | 451篇 |
国内免费 | 2319篇 |
专业分类
6388篇 |
出版年
2024年 | 37篇 |
2023年 | 135篇 |
2022年 | 242篇 |
2021年 | 215篇 |
2020年 | 212篇 |
2019年 | 252篇 |
2018年 | 180篇 |
2017年 | 173篇 |
2016年 | 170篇 |
2015年 | 210篇 |
2014年 | 311篇 |
2013年 | 255篇 |
2012年 | 398篇 |
2011年 | 392篇 |
2010年 | 340篇 |
2009年 | 352篇 |
2008年 | 368篇 |
2007年 | 363篇 |
2006年 | 323篇 |
2005年 | 259篇 |
2004年 | 207篇 |
2003年 | 219篇 |
2002年 | 148篇 |
2001年 | 140篇 |
2000年 | 137篇 |
1999年 | 99篇 |
1998年 | 32篇 |
1997年 | 42篇 |
1996年 | 34篇 |
1995年 | 6篇 |
1994年 | 12篇 |
1993年 | 6篇 |
1992年 | 8篇 |
1991年 | 12篇 |
1990年 | 13篇 |
1989年 | 14篇 |
1988年 | 5篇 |
1987年 | 7篇 |
1986年 | 14篇 |
1985年 | 11篇 |
1984年 | 4篇 |
1983年 | 12篇 |
1982年 | 7篇 |
1981年 | 6篇 |
1980年 | 1篇 |
1979年 | 3篇 |
1975年 | 1篇 |
1950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63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喀斯特槽谷区土地石漠化与综合治理技术研发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深入揭示流域尺度水-土-生资源格局和研发因地制宜的水-土-生治理技术是"十三五"石漠化治理工程的主要瓶颈。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喀斯特槽谷区土地石漠化过程及综合治理技术研发与示范"项目(2016YFC0502300)针对槽谷区特点,锁定两个关键科学问题和五个关键技术,从过程机理研究-技术研发-应用示范3个层面解剖区域水/土/生物资源分布格局与地质地貌之间的关系,阐明石漠化过程中的相关生态变化机理,因地制宜地研发水土资源高效利用、土壤地上/下流/漏失阻控与生态恢复技术;研发野生砧木及经济树种互作效应与优化配套技术,构建槽谷区可持续的生态系统和生态产业模式并示范推广,为区域生态改善和贫困问题解决提供科技支撑。 相似文献
32.
多肽融合标签的移除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肽融合标签能够赋予目标蛋白新的特性,便于目标蛋白的定位、追踪、纯化以及结构和相互作用研究.但在很多情况下,尤其是研究蛋白质结构或分离纯化药用蛋白时,需要将多肽融合标签从融合蛋白上切除,以降低和消除多肽融合标签对目标蛋白结构和功能的影响.可用来切除多肽融合标签的方法主要有4种,即化学法、内切蛋白酶法、外切蛋白酶法以及自我剪切法.介绍和比较了每种方法的基本原理、应用以及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33.
动物为适应外界环境的改变会在其形态和生理上发生相应的变化,内脏器官重量变化是其在器官水平上的主要表现之一.为探讨生境变化对小型哺乳动物内脏器官的影响,本文选取了原始林、次生林、薪材林、华山松Pinus armandis人工林和日本落叶松Larix leptolepis人工林5种林型,调查生境变化下社鼠Niviventer confucianus内脏器官重量的变化.结果显示,5种林型社鼠间心、肺和肝重量差异显著,心和肺值均以人工林中最高,肝值以次生林中最高,而肾和脾重量在不同林型间无显著差异.社鼠内脏器官的变化,是其对环境变化作出的积极响应,对其生存繁衍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4.
35.
资源型城市前期发展导致了生境丧失或退化,实现高质量转型需要深入理解城市转型与生态环境质量之间的关系,土地利用转型特征及其对生境质量的影响规律研究为此提供依据与支撑。以资源型城市--乌海市为研究区,通过地学信息图谱和InVEST模型探究2005-2018年乌海市土地利用转型特征、生境质量时空变化及土地利用转型对生境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2005-2018年乌海市土地利用变化趋势发生改变,土地利用转型明显,土地利用变化图谱单元数量逐渐增加78.14%,分布范围逐渐广泛。主要表现为草地与建设用地、采矿用地之间的相互转化,第一阶段(2005-2015年)草地大面积减少,建设用地和采矿用地大面积增加,第二阶段(2015-2018年)趋势相反。(2)乌海市生境质量变化呈现先强退化后弱提升趋势。2005-2015年乌海市18.75%的区域生境质量退化,提升面积较小;2015-2018年生境质量提升面积略大于退化面积。(3)2005-2015年草地向采矿用地、建设用地转化是区域生境质量降低的主要原因,2015-2018年区域生境质量提升的主导因素是采矿用地和建设用地向草地转化。研究结果揭示了资源型城市土地利用转型过程中生境质量的响应规律,可为资源型城市土地利用转型决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6.
黄河三角洲石油化工区农田土壤-玉米体系PAHs的分布特征及风险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明确黄河三角洲石油开采区表层土壤和玉米中多环芳烃(PAHs)的含量及其污染水平,采集农田土壤和玉米各71个样品,检测农田土壤和玉米各部位中16种PAHs含量,并采用内梅罗指数法和健康风险评价模型评估了农田土壤中多环芳烃的生态健康风险。结果表明,农田土壤、玉米根、茎和叶中多环芳烃的含量分别为256.6-1936、291.4-680.9、324.9-527.9、289.5-2400 μg/kg。农田土壤中多环芳烃以4-6环为主。多环芳烃在玉米根茎叶富集系数大小排序为:叶 > 茎 > 根。玉米不同组织中PAHs浓度与相应农田土壤中PAHs浓度的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农田土壤中PAHs含量与玉米根、茎中PAHs含量均存在极显著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分别为0.98(P<0.01)、0.98(P<0.01),表明玉米根和茎的多环芳烃主要来源于农田土壤中,农田土壤中PAHs的含量影响着PAHs在玉米根茎中的积累和分布。玉米叶中PAHs含量与农田土壤中PAHs含量与玉米根、茎中PAHs含量不存在相关关系,表明玉米叶中多环芳烃并非来自土壤中PAHs的迁移,可能来源于大气。内梅罗指数结果表明,农田土壤PAHs达到了中度污染,其中BaA、Pyr和BbF达到了偏重污染;健康风险评价结果表明,农田土壤PAHs对儿童和成人的平均非致癌风险分别为0.44和0.12(均小于1),表明农田土壤多环芳烃对成人和儿童的非致癌风险是可接受;农田土壤PAHs对儿童和成人的平均致癌风险分别为3.6×10-5、9.0×10-6,没有超过致癌风险水平上限(10-4),致癌风险尚在可接受范围内。3种暴露途径中,皮肤接触是土壤PAHs的最主要暴露方式,其次是经口摄食,吸入暴露途径甚微,可忽略不计。PAHs对儿童健康的威胁风险要大于成人,所以应尽可能避免儿童直接接触或误食土壤等其他介质的污染物。 相似文献
37.
有机污染物芘胁迫下白菜生理特性变化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究多环芳烃芘对白菜生理特性的影响,通过盆栽实验对华北地区常见的11种白菜进行不同浓度芘胁迫下的培养,研究白菜生理指标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白菜的种类和芘的浓度对白菜生理指标(生物量、丙二醛、叶绿素)均有显著影响,且随芘浓度变化,不同种类白菜的生理指标呈现不同的变化规律。白菜的生物量随芘的添加呈现两种变化:一是随芘添加浓度增加白菜生物量逐渐下降;二是在中低浓度芘(5、15、45 mg/kg)处理白菜生物量升高,高浓度(135、405 mg/kg)胁迫下生物量下降。白菜的丙二醛(MDA)含量随芘浓度的增加,表现出3种不同规律:各浓度之间均无显著性差异,MDA含量逐渐升高,以及显著低于对照组。叶绿素含量随芘浓度的增加,主要呈现出先下降后上升和逐渐上升2种变化趋势。京春白(JCB)和中白50(ZB-50)对芘的胁迫具有良好的耐受性,生理指标变化较小;中浓度芘胁迫下京翠60(JC-60)和京春绿(JCL)较为敏感,高浓度下京秋65(JQ-65)和吉红308(JH-308)生理指标变化显著,可以作为中低浓度和高浓度芘污染土壤指示作物。 相似文献
38.
分析黑龙江省气象因素与猩红热发病的关系,建立时间序列模型,为今后制定更科学有效的猩红热防控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收集黑龙江省2010~2020年猩红热月发病数据以及同期气温、气压等气象资料,应用广义相加模型分析气象因素与猩红热发病之间的关联程度和形式。结果发现: 猩红热全年均有发病而且呈现出较为典型的双峰型特征,在春季的4~5月份和冬季的11~12月份发病数达到高峰;月平均气压、月平均相对湿度、月日照时数和月平均风速的P值均小于0.05,表明具有统计学意义。同时,RR(相对危险度Risk Ratio)值均小于1,即猩红热发病与四个气象因素呈负相关。黑龙江省猩红热发病每年存在两个流行高峰,主要以冬季为主,发病数随着月平均相对湿度、月日照时数、月平均风速与月平均气压的升高而降低。 相似文献
39.
自1982年以来,作者在长江中下游进行类寄生虫区系调查时,收集了一定数量的粘孢子虫标本。在鉴定这些标本时发现,寄生在赤眼鳟Squaliobarbus curriculus(Richardson)和黄Hypseleotris swinhonis(Gnther)的两种粘孢子虫,均系科学上的新物种。现报道如下。所有度量大小均以μm为单位。模式标本保存在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鱼病学研究室。1宜都足孢虫新种 Podospora yiduensis sp.nov.(图) 寄生:赤眼蹲Squaliobarbus … 相似文献
40.
为了探究植物在盐渍化胁迫下对原油污染的适应性及改良措施,本研究以油葵作为研究对象,进行了原油-氯化钠-脱硫石膏盆栽正交试验和煤渣-沸石-脱硫石膏-锯沫盆栽正交试验.结果表明: 在盐渍化条件下,随着原油浓度的增大,油葵幼苗株高相对生长率(RGR)、地上生物量RGR、根氮磷比均显著减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呈先增加后显著降低的趋势;随着锯沫体积分数的加大,油葵株高RGR和地上生物量RGR均显著增加,SOD活性逐渐降低,说明锯沫在改良盐渍化原油污染土壤方面比煤渣、沸石和脱硫石膏效果显著.在盐渍化条件下,原油污染能够降低油葵幼苗的生长率,锯沫对改良原油污染有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