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08篇
  免费   1006篇
  国内免费   2681篇
  12195篇
  2024年   39篇
  2023年   166篇
  2022年   332篇
  2021年   374篇
  2020年   358篇
  2019年   430篇
  2018年   361篇
  2017年   329篇
  2016年   362篇
  2015年   498篇
  2014年   601篇
  2013年   565篇
  2012年   834篇
  2011年   784篇
  2010年   607篇
  2009年   603篇
  2008年   667篇
  2007年   616篇
  2006年   539篇
  2005年   496篇
  2004年   440篇
  2003年   457篇
  2002年   377篇
  2001年   318篇
  2000年   252篇
  1999年   206篇
  1998年   83篇
  1997年   84篇
  1996年   61篇
  1995年   26篇
  1994年   41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29篇
  1991年   27篇
  1990年   24篇
  1989年   20篇
  1988年   17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19篇
  1985年   18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17篇
  1982年   10篇
  1981年   8篇
  1979年   8篇
  1978年   6篇
  1975年   5篇
  1973年   6篇
  1969年   5篇
  1967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01.
电离辐射诱导的DNA双链断裂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γ射线和不同LET的碳离子幅照小鼠B16黑色素瘤细胞、Hela细胞、V79中国仓鼠肺细胞和人肝癌SMMC-7721细胞的DNA,采用脉冲场凝电泳结合荧光扫描技术研究了DNA双链断裂(DSB)片段的分布。结果发现DSB片段是非随机分布的,而且这种分布与DNA序列有关。原因可能在于沉积的能量直接或间接沿DNA链迁移,链上相对较弱的化学键优先产生反应,并最终导致链的断裂,从而引起断裂的不均匀分布。  相似文献   
102.
该研究以龙眼胚性愈伤组织的转录组数据为基础,对龙眼胚性愈伤组织DlDRM1基因进行克隆和生物学信息分析,并检测其在体胚发生过程中不同发育阶段、不同浓度的外源激素(2,4-D、IAA、KT)处理下及不同组织部位的表达,以揭示DlDRM1基因在龙眼体胚发生过程中的功能。结果表明:(1)从龙眼转录组unigene序列筛选获得龙眼结构域重排甲基化酶1基因(命名为DlDRM1)全长序列,并利用RT-PCR法从‘红核子’龙眼胚性愈伤组织中克隆获得DlDRM1基因的cDNA全长序列(GenBank登录号为KY990493);DlDRM1基因cDNA全长2 574bp,包括494bp的5′UTR,184bp的3′UTR,可编码包含631个氨基酸的蛋白质。(2)生物信息学分析显示,DlDRM1是一个不稳定的亲水蛋白,不含信号肽,不存在跨膜结构域,其分子式为C_(3104)H_(4839)N_(851)O_(984)S_(28);序列比对和系统进化分析表明,龙眼DlDRM1与脐橙DRM相似度最高(76.85%),二者亲缘关系也最为接近。(3)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发现,DlDRM1在龙眼各组织器官中均有表达,且在果肉中表达量最高,其次是花蕾,在叶中的表达量最低;DlDRM1基因在非胚性愈伤组织中表达量最高,而且在非胚性愈伤向胚性愈伤转变过程中DlDRM1基因的表达量呈逐步下降趋势,说明DlDRM1基因与体胚胚性呈负相关关系,在龙眼体胚发生过程中可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一定浓度的IAA和2,4-D能够促进DlDRM1基因的表达,而KT则抑制DlDRM1的表达。(4)亚细胞定位结果表明,DlDRM1定位于细胞核和细胞膜上。  相似文献   
103.
罗甲螨科分类研究进展(蜱螨亚纲:甲螨目:罗甲螨总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面回顾了世界罗甲螨科120多年的研究历史,介绍了分类研究的代表人物及其所取得的成就.对中国罗甲螨科的分类研究也进行了回顾,同时介绍了世界及中国罗甲螨科各属种的地理分布.指出了目前该科分类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今后的研究工作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04.
为了探索干预措施对噪声污染大鼠脑组织基因表达水平的影响, 将50只SPF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噪声污染组(分为30、60、80 dB三个组)、干预组(利血平+80 dB), 每组10只动物。每天刺激1次, 每次刺激30 min, 连续刺激15 d。第16天解剖出脑组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基因表达水平。结果发现, 噪声污染组大脑前额叶皮质(PFC)和海马(Hipp)组织中去甲肾上腺素(noradrenaline,NA)水平比对照组分别升高了22.87%、50.35%、94.65%和 12.00%、31.76%、61.83%; 干预组NA水平比对照组分别降低了33.66%和52.06%; 去甲肾上腺素转运蛋白(noradrenaline transporter, NAt)水平比对照组分别升高了22.87%、50.35%、94.65%和12.00%、31.76%、61.83%, 干预组NAt水平比对照组分别降低了33.66%和52.06%;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 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 BDNF)水平比对照组分别升高了24.87%、39.27%、67.41%和44.97%、80.81%、95.84%, 干预组BDNF水平比对照组分别升高了16.36%和14.34%, 升高程度明显低于噪声污染组; 酪氨酸激酶受体B(Tyrosine kinase B, TrkB)水平比对照组分别升高了32.64%、59.95%、82.64%和31.02%、57.31%、80.23%, 干预组TrkB水平比对照组分别升高了4.75%和10.52%, 升高程度明显低于噪声污染组。结果显示, 噪声污染使动物体内去甲肾上腺素等水平升高, 去甲肾上腺素是噪声污染引起组织器官损伤的主要因素,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和酪氨酸激酶受体B防止神经元受损死亡, 改善神经元的病理状态, 利血平使去甲肾上腺素耗竭, 保护组织器官免受噪声污染的损伤。  相似文献   
105.
张敏  谢运球 《生态科学》2007,26(4):367-373
硼和镉两种元素是影响油菜产量和品质的两个重要因素.硼是植物生长所必需的微量元素,施硼是油菜种植的必需环节;镉是植物生长的非必要元素,易在油菜体内富集,可能通过食物链危害人体健康.本文主要从镉含量与油菜食品安全品质角度考虑,阐述了油菜对镉的积累和耐受机制;同时,概括了前人总结的硼对油菜的产量和品质的影响.最后,结合本人研究区广西地区土壤有效硼含量低,全镉含量高的现状,提出运用硼镉交互作用机理,通过施加适量硼肥,提高油菜的产量和品质,消除土壤镉的潜在危害,从本质上改善该地区土壤存在的低硼高镉现状.  相似文献   
106.
Previously we found that the organic components in scallop shell promote lipolysis in differentiated 3T3-L1 and C3H10T1/2 adipocyte cells, and that incorporating scallop shell powder into the diet of rats reduced the amount of white adipose tissue. In this study, we used RT-PCR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ingesting scallop shell powder on the gene expression profile of uncoupling proteins (UCPs) regulating energy metabolism in rats.Feeding of scallop shell powder increased mRNA levels of UCP1 and UCP2 in white adipose tissue. By contrast, scallop shell powder had no effect on the expression of UCP1 in brown adipose tissue, although the expression level of UCP2 mRNA decreased significantly. These results suggest that feeding scallop shell powder increases gene expression of UCP1 that may regulate energy metabolism in white adipose tissue, resulting in the observed reduction in weight of white adipose tissue.  相似文献   
107.
本文通过研究微型裸腹溞的生活史,探讨了当东湖养殖的鲢鳙密度进一步增大时,它们释放的化学信息素对微型裸腹溞的间接作用,同时也讨论了微型裸腹溞在高密度鱼类捕食下种群能够延续的可能机制。在淡水生态系统中,无视力的生物能通过化学物质的交流来感知环境中的捕食压力,从而作出相应的调整策略。本研究结果显示高浓度的鱼类化学信息素对微型裸腹溞的生活史并没有显著影响,意味着微型裸腹溞有可能通过与该鱼类的长期共存而适应了这类物质。但是我们的结果与前人的相比还是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尤其是明显提高的总的后代数、平均怀卵量和内禀增长力;另外短的世代时间、小的初次繁殖时的体长和年龄有可能也是微型裸腹溞在高密度鱼类捕食压力下占优势的良好证据。  相似文献   
108.
转化生长因子β1在肾小管上皮细胞的信号介导分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在人肾小管上皮细胞系(HK-2)上探讨了介导转化生长因子β_1(TGFβ_1)生物学效应的信号介导分子。结果表明SMADs信号蛋白及ERK激酶均参与TGFβ_1的信号转导;通路特异性Smad2于TGFβ_1作用4小时后开始增加,持续至48小时;而抑制性Smad6于TGFβ_1作用1小时开始减少,4小时达到最低值,以后逐渐恢复;ERK只参与TGFβ抑制增殖效应,对TGFβ促进FN分泌无影响。  相似文献   
109.
为探讨柘叶Cudrania tricuspidata饲养家蚕Bombyx mori易感染核多角体病毒(BmNPV)的机制, 本实验比较研究了分别以柘叶和桑叶Morus alba饲养家蚕后其消化液中抗病毒蛋白活性的差异。结果表明: 家蚕经柘叶饲养后消化液中红色荧光蛋白(red fluorescent protein, RFP)的强度无明显变化, 但柘叶饲养蚕消化液中脂肪酶、 胰蛋白酶的活性显著低于桑叶饲养蚕, 柘叶饲养蚕消化液中脂肪酶和胰蛋白酶的活性分别为1 421.71±202.60 U/L和19.67±8.17 U/mL, 桑叶饲养蚕脂肪酶和胰蛋白酶的活性分别为1 976.03±139.92 U/L和199.18±181.71 U/mL。这些结果说明, 消化液中脂肪酶和胰蛋白酶的活性水平低与柘叶饲养蚕易感染核型多角体病毒(BmNPV)可能相关。  相似文献   
110.
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引起的结核病疫情依然严峻。感染的结核菌可分泌一系列效应分子调控、干扰和逃逸宿主免疫。本文综述蛋白酪氨酸磷酸酶PtpA在结核菌感染中发挥的重要作用:经多条途径抑制宿主天然免疫、细胞凋亡及吞噬体-溶酶体融合、调控宿主能量代谢等逃逸免疫杀伤。作为候选药物靶标,靶向PtpA的抑制剂设计、筛选及药物研发较为迟缓,因为PtpA与宿主蛋白酪氨酸磷酸酶hLMW-PTP具有较高一致性。为了进一步探索靶向该分子的更佳途径,分析了ptpA基因转录及PtpA蛋白分泌方面的研究进展及存在问题,为靶向PtpA的其他途径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