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695篇
  免费   2365篇
  国内免费   4351篇
  31411篇
  2024年   114篇
  2023年   345篇
  2022年   741篇
  2021年   1053篇
  2020年   903篇
  2019年   1077篇
  2018年   979篇
  2017年   854篇
  2016年   956篇
  2015年   1444篇
  2014年   1863篇
  2013年   1946篇
  2012年   2393篇
  2011年   2266篇
  2010年   1536篇
  2009年   1391篇
  2008年   1813篇
  2007年   1531篇
  2006年   1433篇
  2005年   1223篇
  2004年   1141篇
  2003年   1021篇
  2002年   938篇
  2001年   476篇
  2000年   369篇
  1999年   258篇
  1998年   250篇
  1997年   155篇
  1996年   151篇
  1995年   138篇
  1994年   105篇
  1993年   86篇
  1992年   71篇
  1991年   52篇
  1990年   38篇
  1989年   51篇
  1988年   34篇
  1987年   33篇
  1986年   31篇
  1985年   28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14篇
  1982年   22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4篇
  1977年   5篇
  1969年   4篇
  1967年   4篇
  1965年   4篇
  1962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Na+/H+逆向转运蛋白在维持细胞内pH稳态、Na+离子动态平衡和调控细胞体积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目前,细菌中许多参与高盐或高碱性环境压力应答的Na+/H+逆向转运蛋白得到了鉴定和功能阐释。继续挖掘高效的Na+/H+逆向转运蛋白,深入探究Na+/H+逆向转运蛋白的分子机理,将为工业菌株或农作物的改良提供新的研究思路。本文以4种模式菌株为例,简要概述细菌Na+/H+逆向转运蛋白的种类和特征,同时对其结构和功能等方面也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32.
133.
水陆交错带是典型的过渡性地理空间,是地理学研究的关键样带,承载着特殊且复杂的人地关系。根据鄱阳湖过水性、吞吐型、季节性特点,考虑行政区划完整性与尺度效应,基于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和长时间序列水位变化数据,利用非监督分类、目视解译、调查验证等方法,从自然和行政区划两个维度划分了鄱阳湖水陆交错带的地域范围,阐述了其自然、经济和社会等基本特征,分析了其理论基础、现实意义及科学内涵。研究表明:(1)鄱阳湖水陆交错带最大自然范围约为2508.08 km~2,行政范围涉及11个县(市、区)78个乡镇单元,包含行政村974个;(2)其景观要素变化多样,经济发展主要以生态农业、生态旅游业为主,人口分布呈现带状特征,与交错带范围高度吻合;(3)自然基础、尺度效应和内涵特征是其范围划分的理论基础,探究其人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机理与规律是重要现实意义;(4)未来可以从景观格局变化、人地关系分解、社会生活变迁等方面开展进一步研究,以揭示该区域特殊人地关系变化。  相似文献   
134.
杉木人工林单叶至冠层光合作用的扩展与模拟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肖文发 《生态学报》1998,18(6):621-628
根据野外条件下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Lamb.)Hook.)针叶光合作用的测定结果。考虑到光合作用对光的非线性响应特性,及其与叶所处的实际冠层环境变量和冠层的空气动力学特性的相关,以筒化的林冠辐射传输模型为基础,结合不同部位和年龄针叶的光响应曲线,实现了叶室测量结果向冠层环境的调整,并进行了冠层光合作用模拟的初步研究。经过调整后的冠层光合作用平均比未经过调整的值高1  相似文献   
135.
异质景观中非点源污染动态变化比较研究   总被引:36,自引:6,他引:30  
通过在河北省遵化地区于水库的上游选取景观特征差异明显的4个典型流域,对地表水体采样分析,研究了非点源污染N(水溶性N)含量的季节动态变化特征以及与流域形状、景观空间分布格局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1)平水(偏干,下同)年份不同季节地表水中非点源污染N含量高于干旱年份,反映出平水年份地表和地下径流对非点源污染的形成起到了较大作用。(2)干旱年份地表水中非点源污染N含量季节变化比较平稳,且空间变异较小,而平水年份地表水体中非点源污染N含量季节变化较大,表现出两种不同变化形式。(3)流域形状和景观类型的相对重要性与非点源污染N之间没有明显的相关关系,而“源”“汇”景观类型的空间分布格局在非点源污染的形成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6.
土壤水分条件对克隆植物互花米草表型可塑性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何军  赵聪蛟  清华  甘琳  安树青 《生态学报》2009,29(7):3518-3524
在互花米草草滩挖掘沙蚕是海岸带常见的行为,会造成土壤结构松散,蓄水能力下降,局部土壤水分含量低.能否利用这些条件,降低互花米草种群的入侵性,并进而对互花米草的控制提供对策是一个重要的生态学命题.为此,实验模拟3种不同土壤蓄水条件,并测定互花米草在该条件下的形态与存活指标、克隆特征参数及生物量积累与分配格局.结果表明:土壤水分条件对互花米草的叶长和根状茎生物量均没有显著影响(p> 0.05);而其株高、分枝强度、克隆存活数、克隆存活率及地上生物量在各土壤水分条件间差异显著(p< 0.05);在低水分条件下,互花米草的芽数、基茎粗、地上生物量比和叶生物量比均显著低于其他两组处理(p< 0.05),地下生物量比则显著高于其他两组处理(p< 0.05);在中等水分条件下,互花米草的根状茎长、根状茎节数、地下生物量和茎生物量比与其他两组处理差异不显著(p> 0.05),而在其他两组处理间差异显著(p< 0.05);在高水分条件下,总生物量、茎生物量和根生物量显著高于其他两组处理(p< 0.05),根状茎生物量比则显著低于其他两组处理(p< 0.05),而这些指标在其他两组处理间均差异不显著(p> 0.05).由此推断,土壤水分条件适中有利于互花米草的生长扩张以占领有利的资源环境,而土壤水分条件低则抑制互花米草的生长繁殖,影响其种群延续.  相似文献   
137.
Heterochromatin is widespread in eukaryotic genomes and has diverse impacts depending on its genomic context. Previous studies have shown that a protein complex, the ASI1‐AIPP1‐EDM2 (AAE) complex, participates in polyadenylation regulation of several intronic heterochromatin‐containing genes. However, the genome‐wide functions of AAE are still unknown. Here, we show that the ASI1 and EDM2 mostly target the common genomic regions on a genome‐wide level and preferentially interacts with genetic heterochromatin. Polyadenylation (poly(A) sequencing reveals that AAE complex has a substantial influence on poly(A) site usage of heterochromatin‐containing genes, including not only intronic heterochromatin‐containing genes but also the genes showing overlap with heterochromatin. Intriguingly, AAE is also involved in the alternative splicing regulation of a number of heterochromatin‐overlapping genes, such as the disease resistance gene RPP4. We provided evidence that genic heterochromatin is indispensable for the recruitment of AAE in polyadenylation and splicing regulation. In addition to conferring RNA processing regulation at genic heterochromatin‐containing genes, AAE also targets some transposable elements (TEs) outside of genes (including TEs sandwiched by genes and island TEs) for epigenetic silencing. Our results reveal new functions of AAE in RNA processing and epigenetic silencing, and thus represent important advances in epigenetic regulation.  相似文献   
138.
Callus induction,which results in fate transition in plant cells,is considered as the first and key step for plant regeneration.This process can be stimulated in different tissues by a callus-inducing medium(CIM),which contains a high concentration of phytohormone auxin.Although a few key regulators for callus induction have been identified,the multiple aspects of the regulatory mechanism driven by high levels of auxin still need further investigation.Here,we find that high auxin induces callus ...  相似文献   
139.
对一例自然感染住肉孢子虫的塔里木马鹿进行病理组织学观察。采集濒死期的塔里木马鹿心、肝、脾、肺、肾、骨骼肌、淋巴结、胃、肠等脏器,10% 福尔马林固定,石蜡包埋,切片、H.E 染色,作病理组织学观察。结果表明:各组织瘀血、出血,均有炎性细胞浸润,尤以嗜酸性粒细胞多见。在骨骼肌组织中观察到了住肉孢子虫包囊,在肾小球入球小动脉内皮细胞中有裂殖子存在,其余各组织未见不同发育阶段的虫体。  相似文献   
140.
天然林生态系统稳定性与病虫害干扰——调控与被调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梁军  孙志强  乔杰  张星耀 《生态学报》2010,30(9):2454-2464
如何评价天然林中原生的昆虫、病原的生态功能是制定病虫害防治措施首先要明确的问题之一。依据天然林生态系统稳定性与病虫害干扰之间关系的最新研究进展,系统阐述了当前有关天然林调控病虫害爆发的多样性-稳定性假说和联合抗性假说,指出联合抗性假说的不确定性以及多样性-稳定性假说的局限性。昆虫、病原在天然林演替过程对系统整体结构、健康、稳定以及可持续性上不但发挥着重要的生态调控功能作用,在有些情况下甚至加速或改变系统的演替途径。这种生物干扰目前在林业发达国家的天然林管理策略中被视为有益的干扰元素,由此提出将模拟自然干扰作为今后天然林管理策略一项指导方针。同时指出我国对此的认识不仅较国外林业发达国家晚,而且在实践中也未能有效地整合在森林生态系统健康管理的实践中,因此这种对天然林生物干扰的新认识有助于未来我国天然林病虫害生态控制治理决策的制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