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19篇
  免费   152篇
  国内免费   566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47篇
  2022年   53篇
  2021年   58篇
  2020年   59篇
  2019年   66篇
  2018年   46篇
  2017年   41篇
  2016年   60篇
  2015年   55篇
  2014年   80篇
  2013年   58篇
  2012年   80篇
  2011年   72篇
  2010年   93篇
  2009年   98篇
  2008年   90篇
  2007年   84篇
  2006年   83篇
  2005年   91篇
  2004年   62篇
  2003年   45篇
  2002年   58篇
  2001年   44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31.
海拔变化会引起气压、温度、降水、土壤湿度和风速等环境因子发生急剧变化, 植物功能性状-海拔的相互关系对于预测全球变化背景下山地植物的适应方式具有重要意义。该研究在青海湖流域海拔3 400-4 200 m范围内布设了5个样地(海拔间隔约200 m), 通过植物群落调查, 测定植物功能性状和土壤理化性质, 结合气象数据, 探讨了海拔对青海湖流域群落水平植物功能性状的影响。结果如下: (1)群落加权平均植株高度(H)、叶片干物质含量(LDMC)、叶片碳氮比(C:N)和叶片氮磷比(N:P)随海拔升高显著降低, 比根表面积(SRA)随海拔升高波动下降, 比叶面积(SLA)、叶片氮含量(LNC)和叶片磷含量(LPC)随海拔升高显著升高, 叶片碳含量(LCC)比根长(SRL)和根组织密度(RTD)随海拔未发生显著变化。(2)所有性状的变异来源以物种组成变化为主, N:P和LPC的种内性状变异与物种组成变化呈现正的协变效应, 其余性状为负的协变效应。(3)降水和0- 10 cm土层土壤养分含量对SLA变化的解释率较高, 温度和10-20 cm土层土壤养分含量对其余性状随海拔变化的解释率较高。以上结果表明青海湖流域植物群落主要通过物种更替来适应随海拔升高而剧烈变化的环境, 且各群落中的非优势种倾向于占据与优势种相反的性状空间来提高资源利用率, 随海拔变化的热量和深层土壤养分含量是群落水平植物功能性状变化的主要影响因子。  相似文献   
32.
诱集植物在农业中的应用研究进展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世界每年因病虫害导致严重的农业经济损失, 为了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实际生产中通常使用大量化学农药, 然而农药的大量施用, 不仅造成环境污染和农产品安全问题, 还会使病虫害产生抗药性, 天敌种群受损, 从而导致病虫害爆发日益严重。种植诱集植物是一种环境友好型病虫害防控方法, 该方法主要是通过诱集植物吸引虫害和降低病害, 从而减少病虫害对主栽作物的危害, 达到保护主栽作物的目的, 最终减少农业上化学农药的使用。根据诱集植物自身特性, 将其分为五种主导作用类型: 传统诱集植物、致死型诱集植物、基因工程型诱集植物、生物辅助控制型诱集植物、化学信息素辅助作用型诱集植物等, 根据种植和利用方式, 将其分为: 围种诱集、间种诱集、连作诱集、与其它方式结合等。尽管关于诱集植物的研究已有近160年历史, 但有关高效诱集植物的筛选、诱集植物与主栽作物的优化配置模式与配套种植技术、诱集植物对靶标病虫害的作用机理、诱集植物在农业生产中的生态风险评估等仍不清楚, 且诱集植物仍具有较大开发潜力和应用价值, 如(1)开发应用诱集植物的环境污染修复功能及相关技术; (2)开发应用诱集植物的景观生态与休闲旅游功能及相关技术; (3)开发利用诱集植物对土壤的养分转化与固持提升功能(如固氮、固碳、固土功能等)、生物质能源功能、节能减排功能及相关技术; (4)开发应用诱集植物及其废弃物的经济产品功能及其可持续生产技术。论文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有关诱集植物的相关研究与实践应用, 旨在为诱集植物在农业生产中进行病虫害防治研究和应用提供相关参考。  相似文献   
33.
目的:调查分析人体测量学参数包括体重指数(BMI)、腰围(WC)、臀围(HC)、腰围/臀围比(WHR)及腰围/身高比(WHtR)对南昌地区青少年空腹血糖的影响。方法:在南昌地区进行随机抽样检查731例12-18岁之间的青少年,测量身高、体重、BMI、WC、HC、WHR、WHtR和空腹血糖,用SA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男女性的五项人体测量学指标和空腹血糖间均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14-0.38;通过主成分分析得到四个主成分,多重回归分析结果表明联合四个主成分比单独使用其中任何一个更能解释空腹血糖的变异。结论:BMI、WC、HC、WHR、WHtR与男性和女性空腹血糖都有一定相关性,并且联合这五项测量学指标比单独使用其中任何一个能更精确预测空腹血糖。  相似文献   
34.
以拟南芥为材料,统计PRRs (pseudo-response regulators)突变体 prr5及其野生型经ABA处理后的萌发率、根长和NaCl处理后的萌发率,并采用实时定量PCR方法,对不同浓度ABA处理的拟南芥幼苗中的PRR5基因表达进行分析.结果表明:prr5突变体对ABA弱敏感,其种子萌发率比野生型显著或极显著增高,主根比野生型长,且PRR5基因表达受ABA抑制.同时,NaCl处理后,prr5的萌发率比野生型极显著增高.因此,推测prr5可能为ABA信号通路相关基因.  相似文献   
35.
《植物学》是生物学科中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该课程与实践教学联系紧密。从课堂教学、实验教学、野外实习、科研实践等4个方面阐述了实践教学在植物学课程教学中的几点体会,试图为植物学的教学提出一些建议,以期达到提高教学质量,培养综合性人才的目的。  相似文献   
36.
采用快速PCR扩增,探索其法医学应用价值.将AmpFLSTRIdentifiler试剂盒分别与4种不同的快速PCR检测试剂联合构建快速PCR体系,以9947A为模板,采用各自优化的循环参数进行扩增,并将各分型结果与常规方法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联合构建的4种快速PCR体系均可获得与常规方法一致的DNA分型结果,扩增用时最短可减少至22 min.可见应用快速PCR方法进行扩增,可获得与常规方法一致的STR分型,并且显著缩短扩增时间,提高DNA分型速率.  相似文献   
37.
项钊  谭颖徽  张纲  唐休发  华成舸  刘亚雄 《生物磁学》2013,(35):6886-6889,6965
目的:研究以CAD/CAM快速成型模型预成钛支架行颌骨缺损功能和外形重建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院收治的5例颌骨良性肿瘤患者,术前螺旋CT及快速成型技术预成实体模型,并通过反求工程技术将健侧颌骨外形复制,制备钛修复体行患侧缺损修复,观察术后效果。结果:术后3个月、6个月复查患者对自身颌骨功能及外形较满意,均未出现因修复体导致的严重不良反应,张口度都接近恢复至正常,张口运动未出现明显异常,咬合关系良好。结论:运用快速成型技术设计并利用反求工程技术制造的个性化修复体进行颌骨缺损修复的方法能较好地恢复患者颌面部的功能和外形,副反应小,可以达到比较满意的修复效果。  相似文献   
38.
为充分利用营养没有得到充分吸收的栽培过食用菌的废弃菌糠、明确在牡丹江地区再利用食用菌菌糠生产黑木耳的适宜比例,以灵芝和鲍鱼菇的废弃菌糠为试验材料,进行不同配方的对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黑木耳培养料中灵芝菌糠体积分数为30%时栽培效果最佳,显著优于参入鲍鱼菇菌糠的各种培养料配方(P〈0.01)。因此,可以利用灵芝菌糠废料作为替代料栽培黑木耳使用。  相似文献   
39.
目的:评价中西药结合治疗对母儿ABO血型不合的疗效以及新生儿溶血发生与孕次关系的探讨。方法:对314例抗体滴度≥l:64的ABO母儿血型不合孕妇(20-45岁)进行研究,其中246例孕期给予以中西药结合治疗(茵陈蒿汤联合25%葡萄糖液、维生素C、维生素E、苯巴比妥),68例作为对照,观察孕妇IgG抗A/B抗体效价变化及新生儿溶血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抗体效价降低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新生儿溶血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孕次越大,新生儿溶血的发生率越高。结论:中西药结合治疗对降低孕妇IgG抗A/B效价及防治新生儿溶血疗效满意,新生儿溶血发生可能与孕次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40.
针对高职招生文理兼收和学生学习基础实际,在细胞生物学与医学遗传学课程教学中,通过案例引导丰富感性认识,创设问题情境培养主动学习能力,运用网络优势培养获取信息和解读问题能力,设计趣味性开放实验提高实践能力,促进知识理解和技能提高,提高教学实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