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98篇
  免费   470篇
  国内免费   2350篇
  6718篇
  2024年   38篇
  2023年   144篇
  2022年   261篇
  2021年   243篇
  2020年   232篇
  2019年   276篇
  2018年   195篇
  2017年   189篇
  2016年   193篇
  2015年   229篇
  2014年   325篇
  2013年   270篇
  2012年   425篇
  2011年   415篇
  2010年   347篇
  2009年   362篇
  2008年   378篇
  2007年   368篇
  2006年   329篇
  2005年   261篇
  2004年   207篇
  2003年   221篇
  2002年   153篇
  2001年   141篇
  2000年   135篇
  1999年   99篇
  1998年   33篇
  1997年   45篇
  1996年   34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18篇
  1985年   14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12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4篇
  1975年   1篇
  195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荒漠区植物光合器官解剖结构对水分利用效率的指示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植物生理功能的发挥以结构为基础,因此,植物光合器官(叶片或同化枝)解剖结构会对水分利用效率(WUE)有一定的指示作用。通过对黑河流域优势种灌木光合器官的解剖特征和表征WUE的稳定碳同位素比率(δ13C)进行分析,试图从解剖结构的角度为荒漠植物WUE寻求一个有效的指示指标。结果显示:(1)除花棒外,轴状光合器官植物的δ13C值均高于叶状。(2)不同荒漠植物光合器官及不同组织厚度变化范围较广,叶厚度(Tl)或轴直径(Da)、角质层厚度(Tc)、表皮厚度(Te)、栅栏组织厚度(Tp)、海绵组织厚度(Ts)、贮水组织厚度(Ta)的最大值分别约为最小值的6.9、5.8、11、4、3.5和3.5倍。荒漠区多数轴状光合器官植物的Da以及Te高于叶状。(3)所研究优势种灌木的δ13C值与Tl或Da之间存在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r=0.719,P<0.01),与不同组织厚度(Tc、Te、Tp、Ts和Ta)之间相关性不显著。由此可知,从植物光合器官的解剖结构来看,荒漠区植物的WUE可以用Tl或Da来表征,叶片越厚,越有利于植物高效利用水分,且轴状光合器官植物的WUE高于叶状。  相似文献   
72.
一百余年前,人类就开始了相对系统的野生动物调查。目前已经建立了成熟的方法体系,并制定了相应的调查规范。最近几十年来,我国科研人员进行了大量的野生动物调查。但是,当前我国的野外调查规范还不够细致,调查者在调查时缺乏必要的约束,导致调查数据不规范、不可靠,很多重要信息缺失。突出问题有:样线信息不全,只有起点和终点的经纬度,没有自动记录的详细样线信息(如每秒记录一次的连续点位信息,含经纬度和时间);动物位点信息缺乏可信度指标(如距观测者的距离);调查时间不合理;调查地点的空间取样不均衡;记录的标准化不够(如每个观测点的观测时长不确定)等等。对此,我们参考国际通用的调查规范,提出了一些简单易行的调查要点,以便提高野外调查数据的质量。另外,我们提倡野外记录的无纸化,充分利用现有的手机应用软件(APP)和模型工具提高野外记录以及后期数据处理的效率。最后,我们提议建立固定的中国生物多样性监测样线体系,以便消除每年调查时空间取样的不确定性,更好地量化野生动物的时间动态,为野生动物的保护和管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3.
研究通过检测卵母细胞直径、谷胱甘肽含量和皮质颗粒分布来评估其胞浆成熟度。培养小鼠窦前卵泡13 d,得到258个体外发育MⅡ期卵母细胞;控制性超排得到205个体内发育的MⅡ期卵母细胞。测量卵母细胞直径,用免疫荧光染色、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卵母细胞皮质颗粒分布,化学法测定卵母细胞谷胱甘肽含量。结果发现,体外发育的卵母细胞直径(69.6±5.7)μm,体内发育卵母细胞直径(84.2±3.0)μm,两组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体外发育成熟卵母细胞谷胱甘肽含量(4.3±0.7)pmol,体内发育的卵母细胞谷胱甘肽含量(6.1±1.0)pmol,两组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体外发育卵母细胞皮质颗粒环状分布率36%,体内发育卵母细胞皮质颗粒环状分布率90%,两组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本实验认为,体外发育成熟的卵母细胞胞浆成熟度与体内发育成熟的卵母细胞存在差异,可能是其发育潜能降低的原因之一。体外培养的卵泡内分泌结构改变可能影响卵母细胞胞浆成熟。  相似文献   
74.
以黑麦草和苜蓿为对象,分别叶面喷施和根施100 μmol·L-1的褪黑素溶液,在干旱胁迫下测定了生物量、丙二醛(MDA)含量、相对电导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养分含量(有机碳C、全氮N、全磷P)等指标,研究外源褪黑素对干旱胁迫下植物抗氧化能力及养分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 干旱胁迫下,黑麦草和苜蓿的地上、地下生物量显著降低,外施褪黑素能够有效缓解干旱胁迫对黑麦草和苜蓿生长的抑制作用,叶面喷施和根施褪黑素使干旱胁迫下黑麦草的生物量分别增加14.5%和29.6%,苜蓿的生物量分别增加36.6%和49.1%。干旱胁迫下,黑麦草的SOD、POD活性和苜蓿的SOD活性显著降低,外施褪黑素显著提高黑麦草和苜蓿的SOD、POD、CAT活性,减少叶片中MDA的积累,使叶片相对电导率显著下降,抗氧化能力显著提高。干旱和外施褪黑素对黑麦草和苜蓿有机碳含量无显著影响。干旱胁迫下,黑麦草叶片和根中的N、P含量以及苜蓿根中的N含量降低,外施褪黑素提高黑麦草和苜蓿根和叶片中的N、P含量,这表明褪黑素对干旱胁迫下黑麦草和苜蓿的养分吸收有一定的调节作用。施用褪黑素不仅能改善植物的抗氧化能力,还能调节养分吸收以增强植物对干旱胁迫的适应性,而且叶面喷施褪黑素效果好于根施。  相似文献   
75.
以单核细胞趋化激活因子(MCAF)作为导向效应细胞(单核细胞)到靶部位的因子,与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FS)融合构建成细胞因子融合蛋白rhGM-CSF/MCAF.它分别保留各自较高的生物学活性及具有协同与增强功能.体外抗肿瘤试验表明,它激活单核细胞后能抑制多种肿瘤细胞的生长.裸鼠抗肿瘤试验同样显示明显的抑瘤效应,且优于rhGM-CSF.病理组织学检查提示这种抗肿瘤作用是通过将大量的单核细胞募集到肿瘤部位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76.
贵州省山地-坝地系统土地利用与景观格局时空演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阳兵  姚原温  谢静  王发艳  白晓永 《生态学报》2014,34(12):3257-3265
探讨贵州省山地-坝地系统的景观变迁与优化调控具有重要的意义。以贵州省典型的蒲场、洋川山地-坝地系统为例,从一个地貌单元对以万亩大坝为中心的山地-坝地土地系统1960年代到2010年的土地利用变化与格局演变进行系统的研究。把研究区划分成中央坝地、坝中丘陵和坝周山地3个部分,结合遥感技术与实地调查,获得研究区4个时期土地利用的空间分布,基于移动窗口法计算了景观格局指标。坝中丘陵和坝周山地景观多样性高于坝地,土地利用综合程度以坝地最高;平坝耕地从1963年所占比例90.81%下降到2010年的79.94%,坝中丘陵和坝周山地林地减少,灌木林增加,坡耕地仍保持在较高水平;耕地有向经济效益更高的土地利用方式转变的趋势。坝子在土地利用变化和景观格局演变过程中,原有的土地利用格局逐渐被改变,形成新的斑块-廊道-基质格局。研究区中部坝地、坝中丘陵和坝周山地的土地利用变化表明,坝地的土地利用变化和土地集约利用可对坝中丘陵及坝周山地产生影响,坝子与坝中丘陵和坝周山地土地利用存在耦合变化。进一步应加强研究区土地利用优化调控,使坝地、坝周山地和坝中丘陵的土地利用协同演化。研究结果对贵州省山地-坝地系统土地优化利用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7.
应用差值Fourier技术,立体化学最小二乘技术和XPLOR程序并辅以电子密度图的人工拟合,以三方二锌猪胰岛素模型为起点,解析了0.21nm分辨率BO-(L-精氨酸)牛胰岛素的晶体结构,最终R因子为18.2%,与标准键长与键角的均方根偏差分别为0.0022nm和 4.3°.从电子密度图与模型的拟合来看,独立区两个分子中B链N端加长的L-精氨酸清晰可见.相对于三方二锌猪胰岛素分子,B链N端晶体学微环境发生了变化.  相似文献   
78.
湘江鳡仔稚鱼个体和耳石生长发育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8 年6 月至7 月间于鳡(Elopichthys bambusa Richardson)的主要繁殖季节在湘江采集鳡仔稚鱼共370尾, 耳石分析表明这些仔稚鱼日龄在4-25d 间, 推算孵化日期为5 月27 日至6 月22 日。仔鱼前弯曲期向弯曲期转化时间为第6 日龄, 弯曲期向后弯曲期转化为第10 日龄, 后弯曲期向稚鱼期转化为15.5 日龄。体长生长和耳石生长均在进入后弯曲期后(12-13 日龄)出现1 个节点: 节点后体长生长速度是节点前的5 倍,节点后耳石生长速度是节点前的2 倍。早期生活史不同阶段鳡微耳石形态显著改变: 前弯曲期耳石为圆形;弯曲期耳石前后轴的生长速度明显超过背腹轴生长, 耳石也变为椭圆形; 后弯曲期耳石进一步延长, 耳石后端形成略尖的突起, 耳石呈梨形; 进入稚鱼期后, 耳石后突起变得较为平滑, 耳石形状呈贝形。耳石半径和体长的关系在后弯曲期阶段出现节点, 节点前后呈不同的直线关系。    相似文献   
79.
记述了采自陕西秦巴山区竹子上的瘿螨科3新种:纹股新波羽瘿螨Neocymoptus ornapodus sp.nov.,寄主慈竹Neosinocalamus affinis (Rendle) Keng;刚竹背槽瘿螨Aculochetus phyllostacher sp.nov.,寄主刚竹属Phyllostachys sp.;尖嘴四瘿螨Tetra spicrostrae sp.nov.,寄主刚竹属Phyllostachys sp..  相似文献   
80.
RT—PCR法检测大鼠脑组织及C6细胞中β—APP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β-淀粉样蛋白(β-AP)是阿尔茨海默氏病(Alzheimer’s disease)病人老年斑的主要成分,它是β-淀粉样前体蛋白(β-APP)剪切后的产物。β-APP基因在体内存在β-APP_(695),β-APP_(751)β-APP_(770)。等几种主要的转录物,它们的区别在于Kunize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区(KDI)编码序列的存在和缺失。通过RT-PCR技术,用针对KPI编码区两侧序列的一种特异性引物可由总RNA样品中扩增出反映以上三种转录物的cDNA片段。实验表明,胎鼠脑组织中未检测到β-APPmRNA;6月龄大鼠海马组织,大脑皮层中只检测到β-APP_(695);在神经胶质瘤细胞系C6中存在β-APP_(695),β-APP_(751),β-APP_(770),其中β-APP_(770)占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