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2篇
  免费   73篇
  国内免费   378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36篇
  2021年   31篇
  2020年   32篇
  2019年   43篇
  2018年   27篇
  2017年   28篇
  2016年   30篇
  2015年   29篇
  2014年   41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42篇
  2011年   77篇
  2010年   53篇
  2009年   49篇
  2008年   50篇
  2007年   47篇
  2006年   47篇
  2005年   41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29篇
  2002年   34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33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3篇
  1982年   3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65 毫秒
31.
朱()(Nipponia nippon)是世界极危物种(CR),现只有一个野生种群,数量60只左右,生活在我国陕西省洋县境内,分布范围极其狭小.  相似文献   
32.
33.
脂肪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具有较强的体外增殖能力,因具有生物学特性稳定、来源充足、体外培养条件低等优势已引起各国学者的关注。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凭借其多向分化潜能,是人体干细胞库潜在的重要来源之一。目前,研究人员已成功地在体外将其诱导为内皮细胞,成骨细胞、成软骨细胞、脂肪前体细胞、平滑肌细胞,心肌细胞、神经样细胞等。就脂肪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体外定向诱导分化血管细胞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34.
细菌的乳糖操纵子可以在哺乳动物中调控基因的表达,修饰阻抑物基因和操纵基因可调控阻抑物诱导能力及其对操纵基因的亲和力,更好的适应高等动物的内环境。半乳糖苷酶对乳糖操纵子系统有正向调控作用,利用乳糖操纵子在转基因动物中可诱导性调控半乳糖苷酶基因的表达,能有效的提高转基因动物利用半乳糖苷、吸收营养物质的能力。以下从乳糖操纵子的结构功能、乳糖阻抑物功能活性的基因调控、操纵基因的功能以及其在哺乳动物的应用现状四个方面,结合半乳糖苷酶的生理功能和其在转基因动物中应用两个方面进行综述,对乳糖操纵子介导的半乳糖苷酶在转基因动物中的应用效果和前景进行了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35.
加强旱稻种质资源的抗旱性评价,发掘抗旱基因资源,加快传统旱稻品种的遗传改良,发展旱稻生产,对于缓解水资源短缺、充分利用土地资源、改善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和保障全球粮食安全具有特殊的意义.本文综述了旱稻的抗旱性和遗传改良的研究现状,并对今后旱稻的研究趋势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36.
目的:研究不同治疗时间正弦电磁场(50 Hz,1.8mT)对体外培养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性分化的影响,筛选出最佳临床治疗时间.方法:采用贴壁筛选法培养原代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每天在频率为50 Hz,强度为1.8 mT的磁场环境中处理0.5 h、1.0h、1.5 h、2.0h和2.5h;同时设立未经电磁场处理的细胞作为对照组.于处理后的第3 d、6d、9d和12 d分别测定细胞碱性磷酸酶活性、骨钙素分泌量、钙化结节数以及Ⅰ型胶原表达量,并比较各组间差异;于处理后12 h提取细胞总RNA,用RT Real-Time PCR法检测成骨性分化基因Osterix表达情况.结果:正弦电磁场干预1.0h能明显促进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成骨性分化,表现在该组的碱性磷酸酶活性、骨钙素分泌量、钙化结节数、Ⅰ型胶原表达量以及成骨性分化基因的表达量最高,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50Hz、1.8mT强度的正弦电磁场能促进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成骨性分化,以作用1.0h成骨效果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37.
In dividing embryos, a localized elevation in intracellular Ca2+ ([Ca2+]i) at the cleavage furrow has been shown to be essential for cytokinesis. However, the underlying mechanisms for generating and maintaining these [Ca2+]i gradients throughout cytokinesis are not fully understood. In the present study, we analyzed the role of inositol 1,4,5-trisphosphate receptors (IP3Rs) and endoplasmic reticulum (ER) distribution in determining the intracellular Ca2+ gradients in early zebrafish blastomeres. Application of the injected Ca2+ indicator, Indo-1, showed that during the first cell division a standing Ca2+ gradient was formed ∼35 min after fertilization, with the [Ca2+]i spatially decaying from 500–600 nmol/L at the cleavage furrow to 100–200 nmol/L around the nucleus. While the IP3R immunohistochemical fluorescence was relatively concentrated in the peri-furrow region, ER labeling was relatively enriched in both peri-furrow and peri-nuclear regions. Numeric simulation suggested that a divergence in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IP3R and the locations of Ca2+ uptake within the ER was essential for the formation of a standing Ca2+ gradient, and the Ca2+ gradient could only be well-established under an optimal stoichiometry of Ca2+ uptake and release. Indeed, while inhibition of IP3R Ca2+ release blocked the generation of the Ca2+ gradient at a lower [Ca2+]i level, both Ca2+ release stimulation by inositol 1,4,5-trisphosphate (IP3) injection and ER Ca2+ pump inhibition by cyclopiazonic acid also eliminated the Ca2+ gradients at higher [Ca2+]i levels. Our results suggest a dynamic relationship between ER-mediated Ca2+ release and uptake that underlies the maintenance of the perifurrow Ca2+ gradient and is essential for cytokinesis of zebrafish embryos.  相似文献   
38.
3种木醋液化学成分与抑菌活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用GC-MS联用技术分析玉米芯木醋液(Y)、松塔木醋液(S)和核桃枝木醋液(Z)的化学成分,并对木醋液的体外抑菌活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3种木醋液主要由酸类、酚类、酮类和醛类物质组成,醇类和酯类等含量较少.其共有化合物有38种,占各木醋液总化合物种类60%左右,且共有化合物的相对含量之和占各木醋液总含量的80%左右.3种木醋液对20种供试植物病原菌都有不同程度的抑菌作用.除柿子炭疽病原菌、棉花枯萎病原菌、葡萄炭疽病原菌和白菜黑斑病原菌外,对其他植物病原菌的抑菌活性依次为:Y>S>Z.Y和S对黄瓜炭疽病原菌和柿子炭疽病原菌抑制作用最强,抑制率分别为77.04%和71.61%.  相似文献   
39.
线粒体的呼吸耗氧偶联着ATP的合成,而位于线粒体内膜上的跨膜蛋白解偶联蛋白(uncoupling protein,UCP)能够破坏这种偶联关系.在大肠杆菌中表达了有生物活性的鼠源解偶联蛋白1(rUCP1).重组rUCP1的表达导致大肠杆菌宿主细胞生长变慢;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免疫标记的结果显示,重组rUCP1主要表达在细菌膜上;同时将rUCP1重构到脂质体中也能够测到质子转运活性.这些结果说明,真核生物UCP1能够在原核生物中表达出有生物活性的形式,且能纯化得到足量的rUCP1蛋白用于进一步的结构生物学研究.  相似文献   
40.
为掌握贺兰山两栖爬行动物物种多样性及区系特征,于2007-2008年,采用样带调查法对贺兰山两栖爬行动物进行了系统调查。结果表明:贺兰山两栖爬行动物共计2目8科12属19种,其中王锦蛇(Elaphe carinata)和玉斑锦蛇(E.mandarina)为宁夏爬行动物新纪录种;贺兰山两栖爬行动物Shannon多样性指数为2.250,均匀性指数为0.563,其两栖爬行动物科数和种数分别占宁夏两栖爬行动物总科数和种数的72.7%和67.9%,分别占内蒙古两栖爬行动物总科数和种数的66.7%和50.0%;花背蟾蜍(Bufo raddei)、中国林蛙(Rana chensinensis)、荒漠沙蜥(Phrynocephalus przewalskii)、草原沙蜥(P.frontalis)、丽斑麻蜥(Eremias argus)和密点麻蜥(E.multiocellata)是贺兰山优势种,花条蛇(Psammophis lineo-latus)、黄脊游蛇(Coluber spinalis)和虎斑颈槽蛇(Rhabdophis tigrinus)为常见种,其余种类为偶见种;贺兰山两栖爬行动物物种中,14种为古北界物种,5种为广布种,且蒙新区物种成分优势明显,占42.6%,反映了贺兰山两栖爬行动物具有典型的蒙新区西部荒漠亚区的物种组成和区系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