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5830篇 |
免费 | 1928篇 |
国内免费 | 7497篇 |
专业分类
25255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75篇 |
2023年 | 464篇 |
2022年 | 937篇 |
2021年 | 939篇 |
2020年 | 872篇 |
2019年 | 962篇 |
2018年 | 662篇 |
2017年 | 690篇 |
2016年 | 699篇 |
2015年 | 982篇 |
2014年 | 1252篇 |
2013年 | 1220篇 |
2012年 | 1708篇 |
2011年 | 1502篇 |
2010年 | 1187篇 |
2009年 | 1300篇 |
2008年 | 1385篇 |
2007年 | 1345篇 |
2006年 | 1211篇 |
2005年 | 1065篇 |
2004年 | 811篇 |
2003年 | 701篇 |
2002年 | 617篇 |
2001年 | 571篇 |
2000年 | 501篇 |
1999年 | 328篇 |
1998年 | 207篇 |
1997年 | 135篇 |
1996年 | 95篇 |
1995年 | 80篇 |
1994年 | 71篇 |
1993年 | 57篇 |
1992年 | 63篇 |
1991年 | 46篇 |
1990年 | 35篇 |
1989年 | 31篇 |
1988年 | 35篇 |
1987年 | 29篇 |
1986年 | 38篇 |
1985年 | 36篇 |
1984年 | 25篇 |
1983年 | 16篇 |
1982年 | 31篇 |
1981年 | 16篇 |
1979年 | 7篇 |
1978年 | 10篇 |
1959年 | 11篇 |
1957年 | 9篇 |
1954年 | 9篇 |
1951年 | 7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4 毫秒
991.
992.
Zeng GQ Zhang PF Deng X Yu FL Li C Xu Y Yi H Li MY Hu R Zuo JH Li XH Wan XX Qu JQ He QY Li JH Ye X Chen Y Li JY Xiao ZQ 《Molecular & cellular proteomics : MCP》2012,11(6):M111.013946
To discover novel biomarkers for early detection of human lung squamous cell cancer (LSCC) and explore possible mechanisms of LSCC carcinogenesis, iTRAQ-tagging combined with two dimensional liquid chromatography tandem MS analysis was used to identify 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proteins in human bronchial epithelial carcinogenic process using laser capture microdissection-purified normal bronchial epithelium (NBE), squamous metaplasia (SM), atypical hyperplasia (AH), carcinoma in situ (CIS) and invasive LSCC. As a result, 102 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proteins were identified, and three differential proteins (GSTP1, HSPB1 and CKB) showing progressively expressional changes in the carcinogenic process were selectively validated by Western blotting. Immunohistochemistry was performed to detect the expression of the three proteins in an independent set of paraffin-embedded archival specimens including various stage tissues of bronchial epithelial carcinogenesis, and their ability for early detection of LSCC was evaluated by 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analysi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combination of the three proteins could perfectly discriminate NBE from preneoplastic lesions (SM, AH and CIS) from invasive LSCC, achieving a sensitivity of 96% and a specificity of 92% in discriminating NBE from preneoplatic lesions, a sensitivity of 100% and a specificity of 98% in discriminating NBE from invasive LSCC, and a sensitivity of 92% and a specificity of 91% in discriminating preneoplastic lesions from invasive LSCC, respectively. Furthermore, we knocked down GSTP1 in immortalized human bronchial epithelial cell line 16HBE cells, and then measured their susceptibility to carcinogen benzo(a)pyrene-induced cell transformation.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GSTP1 knockdown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the efficiency of benzo(a)pyrene-induced 16HBE cell transformation. The present data first time show that GSTP1, HSPB1 and CKB are novel potential biomarkers for early detection of LSCC, and GSTP1 down-regulation is involved in human bronchial epithelial carcinogenesis. 相似文献
993.
994.
开垦会导致荒漠化的加剧,并对动物群落产生严重的影响。而功能多样性恰恰能体现环境或干扰胁迫导致的群落结构差异。但有关啮齿动物群落功能多样性的研究并不多见,为此,我们在2018至2020年的4月、7月和10月利用铗日法对开垦区和未开垦区的啮齿动物群落进行调查,选择并量化了与其营养、生活史、生理、形态及活动节律等相关的5个功能性状,以探讨开垦对啮齿动物群落组成的影响,以及性状组成和功能多样性变化。研究结果表明:(1)开垦区群落的丰富度指数、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均低于未开垦区,开垦改变了啮齿动物群落性状组成;(2)阿拉善荒漠啮齿动物群落组成与蛰眠、繁殖周期和食性等功能性状显著相关;(3)开垦区春、秋季群落功能丰富度和功能均匀度高于未开垦区,各季节群落功能离散度显著高于未开垦区;而未开垦区夏季群落功能丰富度高于开垦区,秋季群落功能均匀度高于开垦区;(4)开垦区和未开垦区群落功能丰富度最高值均出现在夏季,二者在不同季节间差异较大;开垦区群落功能均匀度最高值出现在春季、功能离散度最高值出现在秋季,二者在季节间差异均较小;未开垦群落功能均匀度最高值出现在秋季、功能离散度最高值出现在夏季,二者在季节间差异均较大。上述结果说明,阿拉善荒漠区啮齿动物群落功能多样性变化与土地开垦和季节相关联,开垦会从啮齿动物群落的生态空间利用程度、资源利用、种间竞争及生态位等方面影响群落功能多样性。 相似文献
995.
996.
巨噬细胞(M)是动脉粥样硬化(AS)斑块中泡沫细胞的主要来源之一,它可通过其表面的多种脂蛋白受体介导摄取合APOB或APOE的脂蛋白,导致M的脂质增加.此外,M有较强的分泌ApOE的能力[1],这一现象虽已发现多年,但意义尚不清楚VLDL是一种含APOE的脂蛋白,它能通过M膜上识别APOE的受体进入M,从而促进Mg内脂质堆积,并与AS密切相关[2,3].流行病学调查发现在我国的高脂血症中2/3为VLDL升高为主的高甘油三酯(HTG)血症.另外,Evans等报道HTG血症患者的血浆中以ApoE-poorVLDL升高为主,它们在血浆中清除的速率较Apo… 相似文献
997.
茂兰喀斯特区68种典型植物叶片化学计量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茂兰喀斯特区不同功能(类)群植物叶片的养分含量及化学计量特征,揭示其在时间和空间尺度上的变化规律,阐明碳(C)、氮(N)、磷(P)、钾(K)等养分含量与C∶N∶P间的相互关系,探讨N∶P对该区域植物生长的指示作用,以期能够更深入的了解其养分利用状况及适生性,为喀斯特森林的稳定性及维持机制提供理论依据。以茂兰喀斯特区68种典型植物为研究对象,分别测定不同生长阶段植物叶片的C、N、P和K含量,并计算其化学计量比。结果表明:研究区68种植物分属40科62属;其叶片C、N、P和K含量的几何平均值分别为445.87 g/kg、17.32 g/kg、1.35 g/kg和9.86 g/kg,C∶N的算术平均值为26.93,C∶P、C∶K、N∶P、N∶K和P∶K的几何平均值分别为330.93、45.22、12.85、1.76和0.137;C与N呈极显著负相关,N与P、K以及P与K均呈极显著正相关,N与C∶P和C∶K、P与C∶N、C∶K和N∶K以及K与C∶N、C∶P和N∶P均呈极显著负相关,且它们之间均具有二次函数、指数函数或幂函数的非线性耦合关系;从变异程度来看,C含量为弱变异,N、P、K含量及各元素的化学计量比则均属中等变异或强变异。从植物不同生活型来比较,各生长阶段的C含量均表现为灌木乔木草本,N、P和K含量均为草本灌木乔木,各元素的化学计量比则均为乔木灌木草本。从植物不同系统发育来分析,各生长阶段蕨类植物的N、P、K含量均要高于种子植物,而各元素的化学计量比则正好相反。从不同生长阶段来看,各功能(类)群植物生长期(或生长盛期)的养分含量均要高于落叶期(或生长末期);乔木、灌木和草本等不同生活型植物落叶期的C∶P、C∶K、N∶P和N∶K均要高于生长期;蕨类植物各元素的化学计量比不同生长阶段间差异都不显著;而种子植物的C∶P、C∶K、N∶P和N∶K则均表现为落叶期生长期。对比我国其他地区及全国和全球尺度上的研究结果,该区域植物的生长发育易受N和P素的双重限制,但又因功能(类)群及生长阶段的不同其受限的养分元素也存在一定差异,体现了对高度异质的喀斯特生境不同的适应策略;而植物体内较高的K含量则可能是提高其自身抗性、适应恶劣环境的重要因素。减少人为干扰、加之适当的保护,在植物生长期配以适量的N素添加,有利于其更好的生长发育,有助于提高喀斯特森林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抗干扰性。研究结果揭示了喀斯特森林植物的适生机制,对喀斯特森林的保护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98.
999.
该研究采用甲基化敏感扩增多态性技术,分析了机械伤害处理橡胶树萌条树皮的DNA甲基化的变化。结果显示:(1)与对照相比,伤害后0.5和2 h,DNA甲基化水平略有上升;伤害后48 h的DNA甲基化水平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下降。(2)甲基化变化类型分析表明,在伤害2 h主要发生了DNA的甲基化;伤害后48 h,主要发生了DNA的去甲基化。(3)差异甲基化位点的回收、测序及注释表明,ATP合酶F1亚基1、磷酸核糖胺 甘氨酸类连接酶、冷激结构域蛋白3、光系统II 47 kD 蛋白、E3泛素蛋白连接酶RING1、NADH泛醌氧化还原酶和一些假定蛋白参与了伤害的响应。(4)经重亚硫酸盐测序验证,ATP合酶F1亚基1和NADH泛醌氧化还原酶的CCGG位点发生了去甲基化。研究推断DNA的甲基化可能参与了橡胶树萌条对机械伤害的响应。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观察海人酸(kainic acid,KA)所致癫痫(epilepsy,EP)小鼠海马Ste20蛋白激酵素(MST3)表达水平的变化,探讨MST3在癫痫发病过程中的可能作用。方法选用成年雄性小鼠,并随机分成模型组和对照组。模型组小鼠侧脑室注射2μL(100 ng/μL)KA,分别于术后3、8、24 h收集动物标本以进行检测。使用RT-PCR和Western Blot测定MST3 mRNA含量和MST3蛋白动态表达变化,应用免疫组化观察MST3在海马的表达分布与特点。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组海马组织内MST3mRNA的表达随时间持续升高,24 h达到高峰;MST3的蛋白表达也表现出同样的动态升高趋势;术后3~24 h的模型组海马免疫组化检测显示,模型组MST3主要以海马齿状回、门回区、CA3区域表达增加为主,并且这些区域表达逐渐递增。结论随着时间的推移,MST3表达水平呈现逐渐增加趋势,可能与神经元损伤造成的凋亡之间有密切的关系,提示MST3可能在癫痫发病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