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371篇
  免费   1462篇
  国内免费   6727篇
  2024年   144篇
  2023年   378篇
  2022年   705篇
  2021年   649篇
  2020年   658篇
  2019年   733篇
  2018年   468篇
  2017年   520篇
  2016年   485篇
  2015年   649篇
  2014年   854篇
  2013年   771篇
  2012年   1181篇
  2011年   1044篇
  2010年   872篇
  2009年   980篇
  2008年   1047篇
  2007年   1043篇
  2006年   971篇
  2005年   813篇
  2004年   598篇
  2003年   504篇
  2002年   455篇
  2001年   477篇
  2000年   425篇
  1999年   257篇
  1998年   122篇
  1997年   89篇
  1996年   67篇
  1995年   57篇
  1994年   48篇
  1993年   44篇
  1992年   45篇
  1991年   32篇
  1990年   28篇
  1989年   28篇
  1988年   30篇
  1987年   27篇
  1986年   34篇
  1985年   28篇
  1984年   21篇
  1983年   14篇
  1982年   29篇
  1981年   15篇
  1979年   7篇
  1978年   10篇
  1959年   11篇
  1957年   9篇
  1954年   9篇
  1951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01.
潘娇  李志国  吴俪楠  苏松坤 《昆虫知识》2012,49(5):1360-1365
狄斯瓦螨Varroa destructor已蔓延至世界各地,给养蜂生产带来巨大挑战,被认为是世界养蜂业的主要威胁。因此,抗螨机制的研究和抗螨蜂种的培育显得尤为重要,而掌握蜜蜂的抗螨机制则是成功培育抗螨蜂种的前提条件。本文从行为、生理及分子机制等多个不同角度对国内外蜜蜂抗狄斯瓦螨机制研究的最新进展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尤其是从分子水平研究蜜蜂的抗螨机制对选育抗螨蜂种具有重要意义,将为利用分子遗传辅助标记筛选方法和先进的生物工程技术并结合传统的育种手段成功培育出具有抗螨性能的优良蜜蜂品系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902.
不同食料植物对美国白蛾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0年6月至7月,在室内研究了美国白蛾Hyphantria cunea(Drury)第1代幼虫对洋白蜡、欧美107号杨、法桐和白榆的取食量及不同的食料种类对美国白蛾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影响。结果表明,美国白蛾对受试的各树种的取食量以洋白蜡为最多,完成一代平均每头可以取食2.21 g,其次为欧美107号杨1.95 g,再次为法桐和白榆,分别为1.85 g/头和1.68 g/头。3龄后幼虫对不同的寄主呈现出一定的偏好性,特别是5龄和6龄幼虫对不同的寄主的取食量表现出显著差异。不同的食料植物对美国白蛾幼虫和蛹的发育历期、存活率、蛹重、成虫寿命、产卵量等有显著影响。取食法桐对其生长发育和繁殖表现出明显的不利性,主要表现为幼虫期延长、蛹重减轻、单雌产卵量降低。  相似文献   
903.
为了解NAC类转录因子与桃果实内果皮发育木质化的关系,本文以桃内果皮为试材,采用同源基因克隆法获得了两个NAC类转录因子的全长编码区,分别命名为PpNST1和PpSND1。序列分析表明2个基因编码区全长均为1188bp,可编码396个氨基酸,其预测蛋白均包含1个NAC结构域和2个特征结构域(LP—box和WQ-box)。氨基酸序列系统进化分析显示PpNST1和PpSND1与苹果、葡萄、毛果杨和拟南芥等参与调控次生细胞壁形成和木质化的NST/SND1类转录因子具有较高同源性。荧光实时定量PCR分析表明,PpNST1和PpSND1的表达水平随内果皮的木质化程度加强而不断升高,分别于盛花期后59和52d达到最高表达量,且它们在内果皮中的表达水平远高于中果皮。对PpNST1和PpSND1下游可能的作用靶标进行进一步的表达分析表明,PpNST1和PpSND1可能在内果皮发育木质化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  相似文献   
904.
探讨疣粒野生稻应答黄单胞杆菌水稻致病变种(Xoo)的基因芯片制作,通过芯片杂交筛选抗病相关基因。芯片含有2436个片段,来自于应答撖)O的疣粒野生稻差减文库和cDNA文库,通过芯片杂交及微阵列分析基因表达,选其中800个样品点测序比对。其中,35个无同源序列,大部分有同源序列的功能未知,已知功能的序列中明显上调表达的基因有:富含脯氨酸蛋白、泛素连接酶、伸展蛋白、谷胱甘肽S-转移酶II、脂类转移酶等,明显下调表达的基因有:细胞色素P450单加氧酶、醛缩酶、金属硫蛋白、硫氧还蛋白、热激蛋白等,表达无明显变化的基因有: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转铜伴侣、脂酶、花丝温敏H2A蛋白等。高通量基因芯片的利用及微阵列分析是筛选抗病相关基因、获取大量抗病相关信息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905.
近10年来,盲蝽在我国由次要害虫上升为了主要害虫,在棉花、枣、葡萄等多种作物生产上造成了严重危害.自2008年以来,在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经费项目的支持下,对盲蝽人工饲养技术、个体发育与繁殖、食性、寄主选择行为、取食行为、性信息素通讯行为、交配与产卵行为、飞行与扩散能力、滞育与越冬习性、年生活史等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系统研究,为研发盲蝽预测预报和综合防治技术提供了必要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06.
本文比较研究了棉田绿盲蝽Apolygus lucorum(Meyer-Dür)种群的调查方法.全株调查法中,目测法调查到的绿盲蝽种群密度最高,显著高于扫网法和盆拍法.局部调查法发现,蕾上的绿盲蝽种群数量显著高于叶片和花上;蕾上种群数量与整株密度之间呈显著正相关关系(y=1.18x+3.69).间接调查法表明:在苗期和蕾期,叶片受害等级和绿盲蝽种群密度之间呈显著正相关关系(苗期:y=25.28x+8.20;蕾期:y=43.99x+27.58).  相似文献   
907.
针对绿盲蝽Apolygus lucorum(Meyer-Dür)6种主要寄主,分别于5~10叶期和花蕾期,采用室内“Y”型嗅觉仪和田间罩笼接虫方法,研究了绿盲蝽成虫对不同寄主及其挥发物的选择趋势.田间罩笼接虫试验结果表明:5~10叶期的茼蒿、国抗22及泗棉3号上绿盲蝽虫量居多,绿豆次之,大豆和豇豆上的较少;花蕾期的茼蒿、绿豆、国抗22及泗棉3号上绿盲蝽较多,而豇豆、大豆上较少.以5~10叶期和花蕾期的上述6种寄主为实验材料,以无寄主花盆为空白对照,每期各成对设置17个气源组合,采用室内“Y”型嗅觉仪测定绿盲蝽成虫对这6种寄主气源的选择趋性.不同气源组合测定结果表明,绿盲蝽对5~10叶期植物性气源的选择趋势为:国抗22>茼蒿>绿豆>泗棉3号>大豆>豇豆;绿盲蝽对花蕾期植物性气源的选择趋势为:绿豆>茼蒿>国抗22>泗棉3号>豇豆>大豆.上述不同选择性试验结果综合表明,绿盲蝽成虫对5~10叶期和花蕾期不同寄主的选择趋势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908.
909.
Lei W  Liang Q  Jing L  Wang C  Wu X  He H 《Molecular biology reports》2012,39(9):9203-9209
For the further characterization of foot-and-mouth disease virus (FMDV)-induced foot-and-mouth disease, we investigated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polymorphism of BoLA-DRB3 gene and FMD resistance/susceptibility of Wanbei cattle challenged with FMDV. One hundred cattle were challenged with FMDV and exon 2 of BoLA-DRB3 genes was amplified by hemi-nested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from asymptomatic animals and from animals with FMD. PCR products were characterized by the RFLP technique using restriction enzymes Hae III. The results revealed extensive polymorphisms, 6 RFLP patterns were identified. By analyzing alleles and genotypic frequencies between healthy and infection with FMD cattle, we found that allele Hae III A was associated with susceptibility to FMD in Wanbei cattle (P < 0.05), whereas Hae III C was associated with resistance to FMD (P < 0.01) and may have a strong protective effect against FMD. Hae IIICC and Hae III BC genotype were associated with resistance to FMD (P < 0.01). By contrast, Hae III AA genotype was associated with susceptibility to FMD (P < 0.01). Sequence analysis show that 89 amino acids were translated in exon 2 of BoLA-DRB3 and 13.70 % of nucleotide mutated, which resulted in 14.61 % of amino acid change. One PKC, one Tyr and one CAMP phosphorylation were increased; the hydrophobicity and secondary structure of proteins produced change after amino acid substitution. These results revealed that Wanbei cattle had the ability of resistance to disease by mutation which result changes of the protein structure to perform the regulation of the cell using different signaling pathways in the long process of choice evolution.  相似文献   
910.
H2O2作为根源信号介导盐胁迫诱导的蚕豆气孔关闭反应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H2O2作为信号分子可被多种胁迫诱导产生并在细胞内积累,进而参与调节植物的抗逆反应。文章通过远红外热成像观察等实验发现,根部NaCl胁迫可诱导蚕豆气孔关闭,叶片温度上升,叶片内Na+和H2O2含量增加,蒸腾流汁液中H2O2浓度升高。另外,NaCl可直接诱导离体蚕豆根产生H2O2,却不能影响表皮条内H2O2含量。NaCl胁迫条件下产生的蒸腾流汁液可直接诱导表皮条气孔关闭,该过程可被抗氧化剂抗坏血酸(AsA)所逆转。这些结果表明,H2O2作为盐胁迫的根源信号,可能通过维管系统运输参与调节蚕豆气孔的关闭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