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349篇
  免费   2055篇
  国内免费   9700篇
  27104篇
  2024年   229篇
  2023年   595篇
  2022年   979篇
  2021年   925篇
  2020年   954篇
  2019年   1019篇
  2018年   651篇
  2017年   720篇
  2016年   673篇
  2015年   893篇
  2014年   1229篇
  2013年   1083篇
  2012年   1625篇
  2011年   1520篇
  2010年   1281篇
  2009年   1429篇
  2008年   1577篇
  2007年   1512篇
  2006年   1417篇
  2005年   1201篇
  2004年   932篇
  2003年   790篇
  2002年   707篇
  2001年   730篇
  2000年   662篇
  1999年   389篇
  1998年   205篇
  1997年   144篇
  1996年   118篇
  1995年   87篇
  1994年   74篇
  1993年   78篇
  1992年   74篇
  1991年   60篇
  1990年   41篇
  1989年   45篇
  1988年   41篇
  1987年   34篇
  1986年   47篇
  1985年   54篇
  1984年   36篇
  1983年   31篇
  1982年   42篇
  1981年   21篇
  1978年   11篇
  1959年   12篇
  1957年   13篇
  1954年   9篇
  1951年   7篇
  1950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 毫秒
41.
炭疽芽胞杆菌(Bacillus anthracis)检测质粒的构建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炭疽芽胞杆菌(Bacillus anthracis)毒性质粒pX01和pX02上的2个毒力相关基因cya和capA的序列特点,以pIJ2925为出发载体,采用一步重叠延伸PCR技术(One-step Overlap Extension PCR,简称OOE-PCR)构建了包含cya基因和capA基因保守区DNA片段的炭疽检测质粒pBIB2006。采用复合PCR对模拟炭疽危险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pBIB2006可以为炭疽芽胞杆菌的检测提供准确、安全和方便的阳性参照品,从而为检测炭疽芽胞杆菌和炭疽芽胞杆菌灭活疫苗提供了便利。  相似文献   
42.
目的对ICU住院患者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流行状况及耐药情况进行调查,为临床合理选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方法对2012年7月至2013年12月ICU住院患者送检的693份各种临床标本进行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对分离出的鲍曼不动杆菌采用K-B法做体外药敏试验。结果 693份临床标本共分离出110株鲍曼不动杆菌,其中多重耐药菌株有103株(93.6%),感染的标本来源以痰液最为常见(86.4%)。鲍曼不动杆菌对常用抗菌药物耐药广泛,对氨苄西林、头孢唑啉100%耐药,对哌拉西林、头孢曲松、复方新诺明、氨曲南、环丙沙星、头孢吡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及庆大霉素等多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大于80.0%。结论 ICU患者鲍曼不动杆菌感染多由多重耐药菌株引起,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为主,其对抗菌药物耐药情况相当严峻,加强耐药性监测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对减少耐药菌株的产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3.
本研究旨在探讨多巴胺D1受体在延髓离体脑片基本节律性呼吸放电调节中的作用。以改良的Kreb’s液(modified Kreb’s perfusion,MKS)恒温灌流Sprague—Dawley大鼠(0~3d)离体延髓脑片标本,稳定记录到与之相连的舌下神经根的呼吸节律性放电活动(respiratory rhythmical discharge activity,RRDA)后,第一组(n=5)先给予多巴胺D1受体特异性激动剂[cis-(±)-1-(Aminomethyl)-3,4-dihydro-3-phenyl-1H-2-Benzopyran-5,6-Diolhy,drochlo—ride,A68930]灌流10min,用MKS洗脱后,再给予多巴胺D1受体特异性拈抗剂[R(+)-7-Chloro-8-hydroxy-3-methyl—1—pheny1-2,3,4,5-tetrahydro-1H-3-benzazepine hydrochloride,SCH-23390]灌流10min;第二组(n=5)先给予A68930持续灌流10min后再给予A68930+SCH-23390持续灌流10min;观察各时间点舌下神经根RRDA的变化。结果显示,给予A68930灌流后呼吸周期(respiratory cycle,RC)和呼气时程(expiratory time,TE)显著缩短,放电积分幅度(integral amplitude,IA)增加,吸气时程(inspiratory time,TI)无明显变化;给予SCH-23390后RC、TE显著延长、TI显著缩短、IA减小,而且A68930的作用可以被SCH.23390部分逆转。这些观察结果提示多巴胺D1受体参与了哺乳动物基本呼吸频率和幅度的调节。  相似文献   
44.
目的:建立钙通道Orai1的体外研究方法。方法:利用脂质体重组技术,将体外纯化的Orai1蛋白重组到脂质体膜上,利用蔗糖密度梯度离心来检测其重组效率及Orai1蛋白在脂质体膜上的结构,并利用钙染料Fura-2检测脂质体内钙离子的释放。结果:成功制备了脂质体及体外纯化了GST-Orai1融合蛋白,蔗糖密度梯度离心结果证明GST-Orai1蛋白成功重组到脂质体上,以及Orai1蛋白以多聚体的形式定位在脂质体膜上。钙离子释放实验证明脂质体内钙离子包装完好,可用于后续Orai1钙通道的功能研究。结论:利用脂质体重组技术建立了一种新的Orai1的研究方法,能够更直接有效地研究其功能及其活化机制。  相似文献   
45.
吴毅  徐辉  郭明炎  韩智晓  纪风涛 《生物磁学》2014,(26):5088-5091
目的:观察气管内全身麻醉下行全髋置换术患者,术中静脉应用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对术后芬太尼静脉自控镇痛效果的影响及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的情况。方法:选择择期在气管内全麻下行全髋置换术的患者60 例,ASA Ⅰ ~Ⅱ级,年龄47~78 岁,体重42~79 kg。患者随机分组法分为3 组(n=20):C 组(盐水对照组)、D1 组(右美托咪定0.5 μg/kg 组)和D2 组(右美托咪定1 μg/kg组),在手术结束前约1 小时按分组分别给予生理盐水和右美托咪啶,术后镇痛使用芬太尼静脉自控镇痛24 h。记录患者术后2h、2~6 h、6~12 h、12~24 h芬太尼的用量;VAS 评分法评估患者术前、术后2 h、6 h、12 h、24 h 时的疼痛程度;记录镇痛期间恶心呕吐、皮肤瘙痒及过度镇静等不良反应发生的情况。结果:术后2h 和术后2~6 h芬太尼用量D1组和D2 组较C 组减少(P<0.05),但D1组和D2 组之间比较无差异(P>0.05);而术后6~12 和12~24 h三组患者芬太尼用量无差异(P>0.05)。术后2 h、2~6 hVAS评分D1 组和D2 组较C组减少(P<0.05),而D1组和D2 组之间比较无差异(P>0.05);术后6~12、12~24 h三组患者VAS 评分无差异(P>0.05)。与C 组比较,D1 组和D2 组镇痛期间恶心呕吐发生率降低(P<0.05),余不良反应各组之间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气管内全身麻醉下行全髋置换术的患者,术中静脉应用右美托咪啶可在术后6 h内增强芬太尼镇痛的效果减少芬太尼的用量,但增大剂量效果并不增加而作用时间也不延长。  相似文献   
46.
基于F—2群体的鸡重要生长性状遗传分析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邓学梅  李俊  李宁  吴常信 《遗传学报》2001,28(9):801-807
采用F-2设计,以丝羽乌骨鸡(C系)为一亲本,分别与农大褐蛋鸡(B系),及法国明星肉鸡(A系)进行正反交,产生了包含A×C,C×A;B×C,C×B4个杂交组合的F2代群体,建立了可用于定位产肉及产蛋等性状QTL的资源群体.基于这一F-2群体,对体重及日增重等性状表型值进行分析,结果显示,亲本间均值差异显著,分离群体变异大,这组性状间有中等或较高的相关,各性状潜在的QTL座位数不超过10,所建资源家系能够满足QTL定位所需的样本数量,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相似文献   
47.
桉树幼苗对难溶性磷的吸收及其根系对低磷胁迫的响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广林9号’桉树幼苗为试验材料,采用水培和土培试验方法研究了桉树幼苗对难溶性磷酸盐的吸收及其在低磷胁迫下的根构型和根系的生理反应,以揭示桉树高效吸收磷素的机制。结果显示:(1)桉树幼苗在含磷酸铝的缺磷培养液中吸收的磷达4.24mg/株,与供应水溶性磷和磷酸钙处理的相当。(2)土壤缺磷或仅在上土层(0~20cm)施磷肥处理均有利于桉树幼苗浅层根的分布,使根表面积及根数在上土层与下层(20~40cm)比值明显增高。(3)桉树幼苗根尖的H+-ATPase活性在缺磷处理15d后显著提高,其根尖周围的溴甲酚紫指示剂变黄,根基环境明显酸化;根尖分泌的酸性磷酸酶活性在低磷胁迫也显著提升,且随着处理时间(10、15、20d)的延长而进一步提高;铝和低磷胁迫能明显诱导桉树根系分泌草酸,其分泌量显著高于对照和缺磷处理。研究结果表明,桉树幼苗具有较强的难溶性磷吸收能力,而在缺磷及磷铝胁迫下根系的浅层化、根尖酸化及根分泌的酸性磷酸酶及草酸量增加可能是桉树幼苗适应酸性土壤铝毒和缺磷环境的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48.
苔藓植物对环境变化的响应及适应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苔藓植物由于其结构相对简单,对环境变化的反应较为敏感,是一类良好的生物指示植物.本文综述了水分、光照、温度等方面的环境因子变化对苔藓植物的影响以及苔藓植物对环境污染的响应及适应的最近研究进展,以期促进国内深入开展苔藓植物对环境污染和全球变化的响应、适应及其生态指示作用等研究.  相似文献   
49.
报道间斑寇蛛首次在南方大批量人工养殖成功所获得的行为生态学资料:养殖方法、捕食与食谱、活动规律、蜕皮与体色的关系;温度和湿度对间斑寇蛛活动能力、成活率、蜕皮率的影响;温度和食物对其若蛛生长发育的交互影响作用。间斑寇蛛生长发育的适宜温区是20~30℃,RH55%~75%;最适合温度为25℃,RH65%,苍蝇为较理想的食物。结合野外进行了种群密度的调查、初步分析了其种群分布与栖境生物群落的关系。  相似文献   
50.
江西青岚湖圆顶珠蚌的种群结构与繁殖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8年7月至2009年7月研究了江西青岚湖圆顶珠蚌(Unio douglasiae)的种群结构与繁殖特征。从其种群结构的周年变动情况来看,该种群趋于稳定状态,壳长40-65mm的个体占大多数。在采集的标本中,最大个体壳长为83.6mm,最小个体壳长为20.3mm。圆顶珠蚌自然种群性比为1:1.20,性成熟最小雌体壳长为27.6mm,体重为2.62g;最小雄体壳长为27.9mm,体重为2.21g;5至6月间繁殖盛期,检测到最小妊娠个体壳长为29.8mm,体重为2.98g,推断一周年的圆顶珠蚌可能达到性成熟。根据圆顶珠蚌生殖细胞的发育规律和滤泡的变化特点,性腺发育分为生长期和成熟期、排放期、恢复期;属多次产卵类型。育儿囊属外鳃型,胚胎在胶质索中发育,钩介幼虫成熟后,胶质索消失成黏液状,成熟钩介幼虫附在新形成的黏液丝上排出体外。妊娠母蚌在受到刺激后,易发生流产,提前排出胶质索。繁殖期为2至7月,4、5、6月为繁殖高峰期,妊娠率分别为80.43%、84.21%和78.05%。平均繁殖力为(183.72±6.43)千粒/个,最大繁殖力为344.64千粒/个,壳长为54.5mm;最小繁殖力为49.95千粒/个,壳长为29.8mm。繁殖力与壳长和体重显著相关。这些结果不仅可以丰富淡水蚌的生物学内容,也能为淡水蚌保护和湖泊与河流的规范管理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