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0篇
  免费   35篇
  国内免费   18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42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37篇
  2006年   34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31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5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6年   4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5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461.
目的:对高脂血症性与胆源性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特点进行对比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07年1月至2012年1月收治的急性胰腺炎患者81例,按照胰腺炎的发病原因分为高脂血症性胰腺炎(观察组)和胆源性胰腺炎(对照组)。比较两组血清淀粉酶(AMY)、甘油三酯(TG)、脂肪酶(LPS)、尿酸(UA)、丙氨酸转氨酶(ALT)、碱性磷酸酶(AKP)、总胆红素(TBIL)和直接胆红素(DBIL)水平、APACHEII评分、CT严重指数、重症比例、手术比例和6个月复发和死亡率情况的差异。结果:观察组LPS、TG、UA、APACHEII、CT严重指数、重症比例和6月内的复发比例较对照明显升高(P〈0.05或〈0.01),而ALT、AKP、TBIL、DBIL、AMY水平和手术比例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1)。结论:与胆源性急性胰腺炎相比,高脂血症性胰腺炎病情更重,复发率和死亡率更高,而血清淀粉酶升高水平低。  相似文献   
462.
翁伯琦  姜照伟  王义祥  黄元仿 《生态学报》2011,31(14):3973-3979
利用稀土镧肥种植牧草南非马唐,采用含镧牧草栽培杏鲍菇和以菇渣作为有机肥种植牧草进行连续性试验,研究镧在草-菇-土系统中的分配与生物富集情况。结果表明:施镧处理的南非马唐和杏鲍菇各器官的镧元素含量均高于不施镧处理,其中镧在牧草南非马唐中的分布为根>叶>茎,镧在杏鲍菇中的分布为菌盖>菌柄;外源镧进入土壤以后,南非马唐不同器官的镧元素生物富集系数均随着镧施入量的增加而增大,其中以根的镧生物富集系数最大,介于0.443—0.580之间。除高剂量(M4)处理外,叶和茎的镧生物富集系数不同处理间无显著差异,但根出现明显变化;含镧牧草栽培杏鲍菇和菇渣种植南非马唐后,不同器官的镧含量无显著增加,说明镧残留在草-菇-土系统中迁移转化效率降低。  相似文献   
463.
首次揭示了调制点光源在均匀散射介质中的传输规律.只要调制光信号的中心角频率大大于其带宽且小小于光速与介质吸收系数的乘积,那么调制点光源在均匀散射介质中的峰值能流率分布与稳定的点光源分布相同.  相似文献   
464.
脱落酸对甜椒幼苗抗寒性的诱导效应及其机理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以砂培甜椒幼苗为材料,先用不同浓度脱落酸(ABA)进行灌根处理,再分两组分别于常温(25℃~30℃)生长7 d(常温苗)或低温驯化(10℃~15℃)30 d(驯化苗)之后进行低温胁迫(5℃)处理,分析幼苗的生长状况及其细胞质膜伤害、渗透调节物质、活性氧清除系统、内源激素的变化特征,以探讨脱落酸对甜椒抗寒性的诱导效应及机理.结果显示,(1)各浓度ABA对甜椒常温苗和驯化苗的株高、茎重均无显著影响,但显著促进驯化苗的侧根生长,在低温胁迫下,显著降低驯化苗叶片的呼吸速率;(2)常温苗的相对电导率仅在10 mg/L ABA处理中比对照显著降低,而驯化苗在各处理浓度下均显著降低,MDA含量表现出与此类似的变化;(3)叶片脯氨酸、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钾离子等渗透调节物质含量在各浓度ABA处理常温苗和驯化苗中均有所增加,但仅脯氨酸含量的增加达到显著水平.(4)各浓度ABA处理都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常温苗的SOD活性,显著降低了常温苗的CAT和POD活性,H2O2积累量均显著降低,但对于驯化苗,1.0 mg/L和10 mg/L ABA处理却显著降低其SOD活性,POD和CAT活性无显著差异,H2O2积累量也无显著变化.(5)茎尖的ZR、JA-Me含量及IAA/ZR、均与对照无显著差异,但IAA、ABA含量、ABA/ZR比值明显提高,其中1.0和10 mg/L处理的内源ABA含量以及10 mg/L处理的ABA/ZR比值显著高于对照.研究表明,脱落酸能通过降低甜椒幼苗呼吸速率,提高叶片脯氨酸、可溶性糖、钾离子等渗透调节物质以及ABA的积累来诱导增强甜椒幼苗的抗寒性,减少活性氧自由基的产生和累积量,从而减轻低温胁迫造成的伤害,且低温驯化条件下比常温下效果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465.
降解畜禽废物光合细菌的筛选及其代谢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从自然界中分离光合细菌,对其代谢氮磷硫的特性进行初步研究,为其在畜禽废物净化等应用奠定基础.方法:采用厌氧培养法富集、半固体试管法和双层平板法选择性筛选光合细菌,得到了3株光合细菌分别记为psb -L、psb -H和psb -S.在富集培养基中分别添加KH2 PO4、Na2S和以KNO3作唯一无机氮源进行培养,研究试验菌株对氮、磷、硫化合物的代谢能力.结果:在设计的培养基中,3株光合细菌psb -L、psb -H和psb -S都能生长;经培养4d后对磷酸盐的代谢率分别为15.80%、13.49%和13.01%;经培养6d后对硫化物的代谢率分别为46.58%、32.88%和39.18%;培养17d后对硝酸盐的代谢率分别达到96.38%、89.31%和90.04%;为进一步应用于畜禽废物发酵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66.
谷物中蛋白类木聚糖酶抑制剂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研究发现谷物中存在能抑制木聚糖酶活性的蛋白质,降低了木聚糖酶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效果。自第一种木聚糖酶抑制剂蛋白首先在小麦中被发现以来,随后发现的木聚糖酶抑制剂分别属于三种不同的类型,即TAXI型、XIP型和TLXI型。综述了三种不同类型木聚糖酶抑制剂的研究概况,为研究木聚糖酶抑制剂的作用机理,及进一步开发具有良好抗逆性的木聚糖酶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467.
p38蛋白激酶参与BMP9诱导的C3H10T1/2细胞成骨分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初步分析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在BMP9诱导间充质干细胞C3H10T1/2成骨分化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利用BMP9重组腺病毒感染C3H10T1/2细胞,Western blot检测p38激酶总蛋白表达水平和磷酸化水平.p38的特异性抑制剂SB203580抑制p38活性或RNA干扰抑制p38表达后,分析ALP活性...  相似文献   
468.
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s,GISTs)是消化道常见的间叶肿瘤,不同于消化道真正的平滑肌瘤、神经源性肿瘤,其发生主要与Kit基因和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受体α(platelet-derived growth factor receptor alpha,PDGFRα)基因突变有关。KIT靶点的发现使得胃肠道间质瘤治疗进入新治疗模式。伊马替尼与舒尼替尼,均为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分别被批准为进展期GISTs治疗的第一线及第二线靶向治疗药物。本文就GISTs的分子生物学分型以及分子靶向药物治疗进展作一概述。  相似文献   
469.
翁幼竹  方永强  张玉生 《生态学杂志》2013,24(11):3318-3324
溶酶体(lysosome)是真核细胞内重要的细胞器.近年来随着对溶酶体结构和功能研究的深入,溶酶体被认为是亚细胞水平上的有毒物质的靶点,在国外已广泛应用于海洋污染监测.本文概述了溶酶体标志酶、溶酶体 自噬系统和溶酶体膜的生物学特性,在此基础上介绍了利用溶酶体检测技术进行海洋污染监测的原理和方法.双壳贝类消化腺和鱼类肝脏最适于作为溶酶体检测的敏感器官;采用溶酶体膜稳定性测定(LMS)、溶酶体中性红保留时间测定(NRRT)、溶酶体形态测量(MM)、溶酶体标志酶免疫组化测定(Ih)和电镜(EM)观察等技术,能够指示海洋污染状况,因此溶酶体可作为生物标志物监测海洋环境污染.文中还分析了溶酶体检测的优缺点以及应注意问题,对其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470.
为了解决目前甘蔗健康种苗生产成本高、生产周期过长、繁育速度慢等问题,该文以桂糖08-120脱毒健康种苗原苗为材料,在甘蔗健康种苗原苗发生分蘖后,剪下原苗主茎进行2次重复扦插移栽技术研究。结果表明:甘蔗健康种苗原苗主茎全埋种植成活率48.20%,主茎斜插种植成活率95.10%;健康种苗原苗、主茎第一次扦插移栽和主茎第二次扦插移栽的移栽成活率分别为97.67%、96.33%和96.00%,分蘖数分别为15条、14条和13条,株高分别为157.67、127.00和123.84 cm,茎径分别为25.52、25.31和25.23 mm,有效茎数分别为87 245、97 465和93 960条·hm~(-2),产量分别为49 294.5、52 126.00和49 948.50 kg·hm~(-2);主茎第一次扦插移栽和主茎第二次扦插移栽的株高低于原苗种植,但分蘖数、茎径、有效茎数和产量与原苗种植差异不显著,健康种苗原苗主茎扦插移栽与健康种苗原苗移栽的甘蔗产量效应相差不大;原苗主茎重复扦插快繁成本约为一株0.47元,显著低于原苗常规繁种成本。该研究结果为甘蔗健康种苗降低成本和加快繁育速度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