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565篇
  免费   1166篇
  国内免费   2548篇
  2024年   65篇
  2023年   268篇
  2022年   489篇
  2021年   789篇
  2020年   624篇
  2019年   717篇
  2018年   579篇
  2017年   476篇
  2016年   600篇
  2015年   846篇
  2014年   1015篇
  2013年   990篇
  2012年   1248篇
  2011年   1092篇
  2010年   708篇
  2009年   640篇
  2008年   760篇
  2007年   592篇
  2006年   573篇
  2005年   496篇
  2004年   443篇
  2003年   346篇
  2002年   309篇
  2001年   259篇
  2000年   241篇
  1999年   194篇
  1998年   144篇
  1997年   115篇
  1996年   77篇
  1995年   96篇
  1994年   65篇
  1993年   60篇
  1992年   56篇
  1991年   47篇
  1990年   41篇
  1989年   49篇
  1988年   31篇
  1987年   26篇
  1986年   19篇
  1985年   24篇
  1984年   14篇
  1983年   17篇
  1982年   10篇
  1981年   7篇
  1965年   3篇
  1962年   3篇
  1961年   2篇
  1955年   1篇
  1954年   1篇
  195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51.
152.
153.
构建了同时带有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基因和大肠杆菌的β-半乳糖苷酶基因的杆状病毒转移载体质粒pVL941lacHBS。应用磷酸钙沉淀技术将pVL941lacHBS DNA转入事先用AcNPV感染过的Sf9细胞,在显色剂X-gal存在下,筛选无多角体的蓝色蚀斑。经过若干次蚀斑纯化,最后获得含乙肝病毒表面抗原基因和β-半乳糖苷酶基因的重组杆状病毒R-AcV941LS。 用R-AcV941LS感染Sf9细胞,在感染后72~96小时,用RPHA和RIA分别检测组织培养上清液和细胞裂解液中的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含量。结果,组织培养上清液为3.83μg/1×10~6~2×10~6细胞;细胞裂解液为4.39μg/1×10~6~2×10~6细胞。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的合成总量为8.22μg/1×10~6~2×10~6细胞。免疫电镜观察显示表达产物呈约22nm的球形颗粒。小鼠免疫接种实验结果表明,以R-AcV941LS感染Sf9细胞表达的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与在哺乳动物细胞系表达的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具有相近似的免疫原性。  相似文献   
154.
焦端贵 《蛇志》1991,3(3):6-7
本文首次报道了五步蛇身体主要部位的数量性状与其排毒量的关系。其中我们发现与排毒量有关的部位是头积、体粗、体重、佛指长。  相似文献   
155.
一株广谱中和抗原性出血热病毒株的发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一株分离自杭州市褐家鼠的出血热病毒Gou_3株的免疫血清对10株I型病毒的中和滴度除二株为160外均为320,而对4株Ⅱ型病毒的滴度为320—640,说明Gou_3株免疫血清对两型毒株中和效价大多数无差异或只差2倍,是一株中和抗原广谱的毒株。用I型和Ⅱ型毒株免疫血清对Gou_3株进行型别检定结果表明Gou_3株是Ⅱ型病毒。  相似文献   
156.
抑菌生的研究总结报告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本文报告一种由枯草杆菌制成的生态制剂,并命名为抑菌生(Subtilobiogen)。该制剂对创、烧伤感染有治疗作用。经过安全试验、急性毒性试验、Ames试验和微核试验证明,该制剂是一种无害、无毒和有致突变作用的活菌制剂。抑菌生有膏剂、乳剂及粉剂3种剂型。抑菌生在试管和体内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和大肠杆菌均具有抑菌作用。临床观察证明,将抑菌生喷洒在创面上,对浅Ⅱ°度、深Ⅱ°度及混合型烧伤感染均具有明显疗效。实验组(181例)与对照组(174例)相比较,在统计学上具有显著性差异。抑菌生的作用机制,经过初步试验证明,与营养争夺和占位性保护有关,因为枯草杆菌的生长速度超过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和大肠杆菌的生长速度。  相似文献   
157.
The mechanisms responsible for cold-induced precipitation of mixed cryoglobulins are not well understood. A mixed cryoglobulin IgM kappa/IgG (type II) of a patient with Sj?gren's syndrome was studied because of its unique properties. This cryoglobulin precipitated in serum but not in serum containing 10 mM EDTA. The cryoprecipitation was shown to require calcium (Ca) and was optimal at 1 mM of free Ca. Cryoprecipitation was also induced by Ba, Mn, and Sr, but not by Mg and Co. Purified IgM kappa/IgG complexes precipitated in the presence of Ca, but not IgM kappa alone.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binding of 45Ca to the purified IgM kappa, IgM kappa/IgG complexes formed with purified components, and the cryoprecipitate. The relative affinity of the radiolabeled [125I]IgM kappa for IgG was 3.6 x 10(3) liters/mol at 37 degrees C as assessed by sucrose density gradient ultracentrifugation, and increased to 1.7 x 10(4) liters/mol at 4 degrees C. The addition of Ca produced no change in the affinity at 37 degrees C and 4 degrees C. The absence of a direct effect of Ca on the Ag/antibody reaction was confirmed in experiments using polyethylene glycol as precipitating agent. In conclusion, two independent steps were responsible for the precipitation of this cryoglobulin. The first step was an efficient formation of soluble immune complexes as produced by a drop in temperature. The second step was caused by a change in the physicochemical conditions--the presence of Ca--which induced polymerization of the IgM kappa/IgG complexes.  相似文献   
158.
拟除虫菊酯类农药对茶树害虫的生物活性与残留降解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报道了溴氰菊酯、联苯菊酯、氯氰菊酯、顺式氯氰菊酯、杀灭菊酯、功夫菊酯和二氯苯醚菊酯等七种拟除虫菊酯类农药对茶树主要害虫的杀虫效果和在茶树叶片上的降解动态试验结果.上述七种拟除虫菊酯类农药对鳞翅目茶树害虫的幼虫都具有极高的毒力,但对其他害虫的活性谱则表现有差异.它们在茶树芽梢上的降解速率常数为0.20—0.28天-1,在茶树上的半衰期为2.5—3.5天,明显较有机磷农药稳定.在影响降解的因素中,挥发、热分解、雨水淋洗的作用不大,由茶梢生长稀释所起的作用较为明显.鲜叶中的农药残留在加工过程中的降解率为15—45%,平均20%,远低于有机磷农药.成茶中的残留农药在泡茶过程中由于他们的低水溶性,因此浸出率很低,一般仅有1—4.5%.  相似文献   
159.
160.
多效唑连用其它植物激素对水稻试管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赵成章  戚秀芳 《遗传学报》1992,19(5):453-458
本实验采用继代多年的花培体细胞无性系Hu18再生绿芽(0.5mm)为起始材料,研究多效唑(MET)与其它激素配合使用对试管苗的调控作用,结果指出:(1)单独使用MET对绿芽生长有毒害作用,除2,4-D、GA,外,MET与适宜浓度的其它激素配合使用才能发挥增苗、壮苗作用,其中以MET与BA配合使用的培养效果最好,MET与NAA,C_2H_4配合使用的效果次之;(2)MET与其他激素配合使用不但能降低植株高度,促进根系发育,而且可以延长试管苗的保存时间;(3)MET与乙烯利配合使用能加速绿芽成苗速度,而与其他激素配合使则延缓绿芽成苗速度,如与2,4-D配合使用则延缓2,4-D对绿芽的脱分化进程;(4)在本实验条件下,以MET 2.5mg/L+BA 2mg/L+NAA 0.2mg/L配合使用有利根芽的协调生长。本文还从植株干物质累积,叶细胞结构,细胞活力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