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65篇
  免费   545篇
  国内免费   2278篇
  2024年   63篇
  2023年   159篇
  2022年   261篇
  2021年   276篇
  2020年   241篇
  2019年   236篇
  2018年   170篇
  2017年   180篇
  2016年   183篇
  2015年   230篇
  2014年   328篇
  2013年   286篇
  2012年   427篇
  2011年   458篇
  2010年   382篇
  2009年   382篇
  2008年   404篇
  2007年   367篇
  2006年   312篇
  2005年   298篇
  2004年   211篇
  2003年   156篇
  2002年   168篇
  2001年   167篇
  2000年   153篇
  1999年   101篇
  1998年   48篇
  1997年   42篇
  1996年   30篇
  1995年   29篇
  1994年   31篇
  1993年   25篇
  1992年   22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19篇
  1988年   18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10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4篇
  1957年   3篇
  1956年   3篇
  1954年   2篇
  1950年   8篇
  194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阿特拉津降解菌ATR3的分离鉴定与土壤修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阿特拉津因效率高、价格低廉,是我国玉米田施用最广泛的除草剂之一,但其结构稳定,残留时间长,因此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了一定的危害。从长期受阿特拉津污染的玉米田土壤中筛选并鉴定阿特拉津降解菌,明确其在不同类型土壤中的去除能力。对分离出的阿特拉津降解菌ATR3进行生理生化分析和16S rRNA序列鉴定,确定菌株ATR3为节杆菌属(Arthrobacter sp.)。该菌株以阿特拉津为唯一氮源,培养48 h后对1 000 mg/L阿特拉津的去除率达到97%以上。敏感作物盆栽试验结果表明,阿特拉津在棕壤上去除最快,褐土次之,黑土最慢,说明阿特拉津在土壤中的去除过程与土壤本身的理化性质呈相关关系。同时,该菌株处理14 d后,能明显恢复玉米的各项生物学指标,说明该菌株对阿特拉津污染土壤具有良好的修复能力。为阿特拉津降解菌剂的推广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2.
为从地衣中筛选耐寒基因,采用CTAB法提取岛衣北极变种的共生菌藻中基因组DNA,经Sau3AⅠ酶切,获得2~6 kb的DNA片段。再与经BamHⅠ酶切消化并经去磷酸化处理的质粒载体pUC19体外连接,转化至DH5α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的感受态细胞中,成功构建了岛衣北极变种的宏基因组文库。  相似文献   
93.
马传染性贫血病毒基因非编码区LTR嵌合克隆的构建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在已有全长感染性克隆pLGFD3-8和pD70344的基础上,根据马传贫弱毒疫苗致弱过程中不同代次毒株LTR序列的分析,在LTR U3区选取特定的酶切位点对EIAV非编码区LTR基因进行了部分替换.将替换的全基因克隆转染驴胎皮肤细胞(FDD)并以驴白细胞(DL)传代,用逆转录酶活性检测、RT-PCR方法及Real-time RT-PCR验证其感染性.结果发现,其衍生病毒感染上述两种细胞均出现明显的细胞病变;细胞培养上清可检测到RT酶活性和RT-PCR阳性.电镜下可见大量典型的EIAV颗粒.pLGFD9-12嵌合克隆衍生病毒与其父本克隆衍生病毒pLGFD3-8具有相似的复制水平,pLGFD9-12嵌合克隆衍生病毒在DL细胞上复制水平略高于FDD细胞.此结果为进一步深入研究LTR对马传染性贫血病毒复制水平和毒力的影响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4.
该文报道了广西三种新记录归化植物,即长芒苋(Amaranthus palmeri)、橙红茑萝(Ipomoea hederifolia)和宽叶雀稗(Paspalum wettsteinii)。其中,长芒苋是人为无意引进的外来种,该植物成为2016年我国环境保护部与中国科学院联合发布的第四批外来入侵种之一;橙红茑萝和宽叶雀稗属于人为有意引进栽培,已在自然生境中定居,它们是具有潜在入侵性的外来种。同时还简要介绍了此三种新记录植物的分布、生长特征和繁殖特性,对其扩散性和入侵性进行了分析和讨论。这三种植物在广西首次发现归化,为广西外来入侵物种的预防和控制提供了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95.
档案馆库房中微生物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安徽省不同地区档案馆库房中微生物的研究,结果表明:被污染的档案馆库房中的微生物主要优势菌为霉菌,细菌为其次,同时也有一定数量放线菌。不同管理层次档案馆库房中的微生物数量相差较大。  相似文献   
96.
97.
香蕉园害虫和捕食性节肢动物群落结构及动态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报道了南宁市香蕉园害虫,捕食性节肢动物和中性昆虫亚群落结构,由18目74科181种组成,害虫和蜘蛛是构成香蕉园节肢动物群落组成及功能作用的主要群落,香蕉冠网蝽(Stephanitis typica),袋蛾类(Psychidae),广西抚蛛(Uloborus guangxiensis),草间钻头蛛(Hylyphantes graminicola),幼豹蛛(Pardosa pusiola),布立毛蚁(Paratrechina bourbonica)是群落的主体,且分析了香蕉园4个亚群落的时,空结构,数量波动及其与蕉园生态环境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98.
水稻矮缩病毒昆明分离物抗血清制备及免疫捕捉PCR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水稻矮缩病毒(Rice dwarf viru S,RDV)引起的水稻矮缩病害,最早由日本报道,随后在东南亚等国以及我国的福建、云南等南方稻区普遍发生,云南主要发生于中部及南部地区[1].水稻在苗期至分蘖期感病后,植株矮缩,分蘖增多,叶片浓绿,僵直,出现白斑,生长后期病稻不能抽穗结实,在暴发流行年份可以引起水稻的严重减产.  相似文献   
99.
凉水保护区松鼠冬季重取食物的贮藏点与越冬生存策略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为了解松鼠贮食行为中的重取食物行为特征,以及在冬季不同生存环境条件下,重取贮藏的红松种子的状况,于2004年初冬(11月中旬),仲冬(2005年1月下旬)和晚冬(3月下旬)采用随机抽样法对凉水自然保护区内雪地上的松鼠重取食物后遗留的贮藏点(称为重取贮点)进行了调查和分析。结果表明:1)冬季不同时期松鼠的重取贮点强度存在明显差异,初冬最大,晚冬次之,仲冬最小,3 个时期的样本数据频率分布检验表明其总体皆服从指数分布;2)当场取食的贮藏点占到83%,17% 的贮藏点未发现籽壳遗留。受松籽低产量及人为过量收获的影响,单个贮藏点贮藏1 粒和2 粒种子的占92.9% ;3)受气温和雪被厚度因素的影响,3 个时期重取贮藏点的口径与深度存在显著差异,一定深度的雪被可能有助于松鼠的重取,但过深的雪被也许会使松鼠无法重取。本研究表明,本地区松鼠在冬季不同时期重取红松种子的强度分配符合将饥饿风险降至最小的觅食经济学原则;松鼠重取行为的优化在贮藏点的被取食状况、口径与深度等特征上得到体现。  相似文献   
100.
在不同生物体,如病毒、植物、真菌和哺乳动物中,几百种含Kelch构象的蛋白质已经被鉴定出来了,但大部分此类蛋白质的功能未知.而在哺乳动物中,已经有接近41种Kelch蛋白被报道.这些蛋白质在体内参与了很多重要的生理过程.根据Kelch蛋白的域结构不同,把这些哺乳动物中的Kelch蛋白分成了三类(BTB/Kelch蛋白,只含有Kelch结构域的蛋白质,及含其他结构域的Kelch蛋白),并把其已知的功能大致划分为5类:介导蛋白质-蛋白质的相互作用、参与蛋白质降解、信号传导、胞外功能及其他等.另外还认为Keap 1的Kelch结构域其晶体结构应该是研究哺乳动物Kelch蛋白的一个很好的参考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