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569篇
  免费   5693篇
  国内免费   21586篇
  2024年   449篇
  2023年   1299篇
  2022年   2159篇
  2021年   2385篇
  2020年   2315篇
  2019年   2723篇
  2018年   1890篇
  2017年   1765篇
  2016年   1943篇
  2015年   2620篇
  2014年   3632篇
  2013年   3221篇
  2012年   4414篇
  2011年   4476篇
  2010年   3534篇
  2009年   3542篇
  2008年   3877篇
  2007年   3635篇
  2006年   3394篇
  2005年   2881篇
  2004年   2282篇
  2003年   1891篇
  2002年   1702篇
  2001年   1592篇
  2000年   1431篇
  1999年   893篇
  1998年   509篇
  1997年   330篇
  1996年   258篇
  1995年   205篇
  1994年   155篇
  1993年   145篇
  1992年   146篇
  1991年   141篇
  1990年   109篇
  1989年   87篇
  1988年   112篇
  1987年   82篇
  1986年   75篇
  1985年   77篇
  1984年   57篇
  1983年   47篇
  1982年   80篇
  1981年   39篇
  1979年   19篇
  1978年   15篇
  1965年   13篇
  1957年   22篇
  1953年   13篇
  1950年   2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在整理由青海省采得蝗虫标本时,发现1新种,记述如下。模式标本保存于山东大学生物系。青海雏蝗Chorthippus qinghaiensis,新种(图1—8) 雄:体小型。头部短于前胸背板。头顶平,侧缘明显隆起,顶锐角形。头侧窝狭长方形,长为宽的3.3倍。颜面向后倾斜,颜面隆起纵沟较浅,具刻点,侧缘在中眼处略狭。触角丝状,中段一节长为宽的1.4倍。复眼较小,卵圆形,纵径为横径的1.3倍,  相似文献   
62.
为了了解外周神经损伤对体感皮层分域组构的影响,在成年大鼠上观察了切断坐骨神经(SC)前、即刻和切断后数周内后爪皮层代表区的改变。在盐酸氯胺酮麻醉下,用微电极记录后爪皮肤轻触刺激在对侧体感皮层工区诱发的多单位反应,得出后爪的皮层代表区图。在16例中,8例大鼠观察了切断SC的即时效应。结果表明,不但SC代表区丧失皮肤反应性,原隐神经(SA)代表区的皮肤反应性也明显下降或消失,同时神经元自发活动也明显减弱。另8例大鼠在切断后数周内做了1~3次重复测定。在最初几天,原SA代表区范围内多数记录点的皮肤反应性仍未恢复,但在原SC代表区内,一些记录点转而对SA皮肤轻触刺激起反应。在随后数周内SA代表区进行性地扩张,占领了大部分原SC代表区。这一结果说明成年大鼠外周神经损伤可导致体感皮层发生显著的重组改变。  相似文献   
63.
滇紫草愈伤组织培养与紫草素产生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浓度为10~(-5)Smol/1和10~(-6)mol/l的2,4-D和NAA分别与10~(-5)mol/l的KT组合,能明显抑制滇紫草(Onosma paniculatum Bur. et Fr.)愈伤组织中紫草素的产生,但几乎不受天然生长素IAA和KT组合的影响。葡萄糖较蔗糖能更有效地促进紫草素的产生,它们的最适浓度均为6%。LH和CH能抑制紫草素的产生,CH浓度大于0.02%时能抑制愈伤组织的生长,LH对生长无明显影响。椰乳浓度为10%时,能明显地促进紫草素的产生,紫草素的含量是对照的24倍。  相似文献   
64.
云南羯布罗香树脂的化学成分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从云南产羯布罗香(Dipterocarpus tubinatus Gaertn. f.)树脂中分离得到6个三萜化合物,鉴定为羟基达玛烯酮—Ⅱ(hydroxydammarenone-Ⅱ,达玛烯二醇—Ⅱ(dammarenediol—Ⅱ),白桦脂酸(betulonk acid),亚细亚酸(asiatic acid),3,23-O-异丙叉亚细亚酸(3,23-O-isopropylidene asiatic acid)和崩大碗酸(madasiatic acid)。其中崩大碗酸系首次从龙脑香科树脂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65.
国产五种菊属植物的核型研究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本文对国产5种菊属植物的核型进行了研究,结果为:D. indicum 2n=2x=18=16m 2st,2n=4x=36=28m 6sm 2st;D. lavandulifolium 2n=2x=18=14m 4sm,2n=4x=36=28m 6sm 2st;D. lavandulifolium var.seticuspe 2n=2x=18=12m 6sm;D. chanetii 2n=4x=36=20m 14sm 2st,2n=6x=54=38m 14sm 2st;D. potentilloides2n=2x=18=14m 2sm 2st;D. vestitum 2n=6x=54=38m 16sm.核型分析的结果表明,本文所研究类群中出现的多倍体多为异源多倍体;根据对核型资料、形态特征及地理分布特点的综合分析,作者认为多倍化是菊属野生种进行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66.
张沄  熊郁良 《动物学研究》1991,12(2):199-207
通过DEAE-SephadexA-50,DEAE-SepharoseCL-6B,MonoQ (FPLC)三步离子交换柱层析,纯化得到一新的纤维蛋白原溶酶,在碱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和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上均呈单一的蛋白带。分子量为2600,等电点pl4.7;它是一个糖蛋白,含糖量6.4%,其中中性糖0.3%,已糖胺4.9%,唾液酸1.2%。烙铁头蛇毒纤维蛋白原溶酶TMVFg由187个氨基酸组成,含有较高的酸性氨基酸,此外甘氨酸含量也较高。TMVFg热稳定性强,而酸不稳定,在280 nm处具有典型的蛋白吸收峰,在无离子水中紫外消光系数E0.1%/280 nm=1.558。纯化的TMVFg具有较强的精氨酸酯酶活力,对苯甲酰-L-精氨酸乙酯(BAEE)的Km值为1.4×10[-3]M。TMVFg的活性受苯甲基丹磺酰氟(PMSF)抑制;乙二胺四乙酸(EDTA)对活性无影响。TMVFg不能使纤维蛋白原凝固,但能水解纤维蛋白原α、β链。纤溶实验表明TMVFg具有激活纤溶作用。纯化的烙铁头蛇毒纤维蛋白原溶酶对酪蛋白无作用,无出血活性,因而与凝血酶样酶、出血毒素及β-纤维蛋白原溶酶(OUYANG et al.,1977)明显不同。  相似文献   
67.
本工作用二种离子通道阻断剂四乙胺(TEA)和河豚毒素(TTX)来研究 Na~+、K~+通道的改变对大鼠黄体细胞孕酮生成的影响。10~(-3)mol/L 的 TEA 或 TTX 均使孕酮分泌量显著增加,而这种促进效应可被酪氨酸(Tyr)完全阻断。Tyr 对 TEA 或 TTX 与 hCG 联合所引起的孕酮分泌也有抑制作用。上述实验说明跨黄体细胞内外的 K~+和 Na~+浓度差与孕酮分泌有关。  相似文献   
68.
本文在麻醉并制动的大鼠上观察了中缝背核(DR)条件刺激对由苔状和爬行纤维传入引起的小脑浦肯野细胞(PC)诱发反应的影响。主要结果有:(1)刺激大脑皮层感觉运动区可以引起苔状和爬行纤维向对侧小脑皮层第Ⅵ和Ⅶ小叶的传入,因而在该小叶上记录到 PC 的诱发简单锋电位(SS)和复杂锋电位(CS)反应,潜伏期分别是8—25和12—30ms。(2)以不影响PC 自发 SS 和 CS 活动的阈下强度刺激 DR,可显著地压抑 PC 对于刺激感觉运动皮层引起的苔状和爬行纤维兴奋所产生的诱发 SS 和 CS 反应,这种压抑作用可持续数百毫秒。(3)DR条件刺激对 PC 的诱发 SS 和 CS 反应的压抑作用可以被静脉注射5-HT 受体阻断剂羟甲丙基甲基麦角酰胺所减弱或阻断。上述结果表明 DR 的5-HT 能纤维传入可以降低苔状和爬行纤维对 PC 的突触作用效力,抑或降低 PC 对突触传入的反应敏感性,提示中缝-小脑5-HT,能纤维传入系统参与了小脑某些重要的神经活动过程。  相似文献   
69.
本文对中华大蟾蜍Bufo bufo gargarizans血液淋巴细胞在植物血球凝集素(PHA)刺激条件下的细胞周期动力学及丝裂霉素C(MMC)诱发姐妹染色单体互换(SCE)的敏感性进行了研究。用姐妹染色单体差别染色方法确定细胞的分裂次数。实验结果表明,中华大蟾蜍血液淋巴细胞在体外培养2天后出现第二次分裂细胞,3天后达峰值(占分裂细胞中期相的38.9%),此后,其百分比逐日下降,培养后4天出现第三次分裂细胞,第5天出现第四次分裂细胞。Brdu浓度在8—24μg/ml范围内对SCE本底无影响。6ng/ml MMC所诱发的SCEs比对照组高3倍以上,说明中华大蟾蜍对MMC的诱变作用相当敏感。  相似文献   
70.
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方法分析了流行性感冒病毒重组株京生75-29R2 T1(H3N2)及冷适应株31-广(H3N2)的RNA及多肽。重组株京生75-29R2 T1的HA及M基因系来自流行病毒亲本株/甲/北京/29/75(H3N2),而P_2、NA、NP及NS基因则来自温度敏感母株福R3(H2N2)。流行病毒株甲/穗/03/68(H3N2)在低温条件下经鸡胚尿囊腔传递24代而获得的冷适应疫苗毒株31-广(H3N2)其基因型与野毒株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