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647篇
  免费   6080篇
  国内免费   22090篇
  2024年   254篇
  2023年   1379篇
  2022年   2296篇
  2021年   2667篇
  2020年   2504篇
  2019年   3009篇
  2018年   2103篇
  2017年   1951篇
  2016年   2191篇
  2015年   2918篇
  2014年   3963篇
  2013年   3586篇
  2012年   4839篇
  2011年   4814篇
  2010年   3775篇
  2009年   3793篇
  2008年   4077篇
  2007年   3787篇
  2006年   3561篇
  2005年   2964篇
  2004年   2337篇
  2003年   1975篇
  2002年   1767篇
  2001年   1624篇
  2000年   1469篇
  1999年   938篇
  1998年   551篇
  1997年   362篇
  1996年   288篇
  1995年   214篇
  1994年   174篇
  1993年   159篇
  1992年   170篇
  1991年   161篇
  1990年   143篇
  1989年   102篇
  1988年   114篇
  1987年   90篇
  1986年   98篇
  1985年   87篇
  1984年   70篇
  1983年   59篇
  1982年   87篇
  1981年   48篇
  1979年   31篇
  1978年   16篇
  1977年   15篇
  1957年   22篇
  1953年   13篇
  1950年   2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黑质升压和弓状核降压效应及二者间的机能联系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本工作用神经元胞体兴奋剂L-谷氨酸钠(Glu)注入箭毒化、人工呼吸大鼠的下丘脑弓状核(AR),引起血压下降,心率减慢;多巴胺(DA)受体激动剂去水吗啡注入AR和Glu注入黑质(SN)均产生升压和加速心率的效应,Glu(i.SN)效应可被DA受体阻断剂氟哌啶醇注入双侧AR阻断;从而证明:(1)AR具有降压、降心率功能;(2)黑质可通过AR内的DA受体对AR降压、降心率效应起抑制作用,而实现其加压、加速心率效应。  相似文献   
62.
急性心肌缺血对血液流变学和心脏收缩功能改变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麻醉开胸狗观察了急性心肌缺血对血液流变学和心脏收缩功能改变的影响。在阻断狗前降支冠脉1h内,血液流变学各参数发生异常变化,表现为高、低切变率下全血粘度(ηbh、ηb1)、血浆粘度、血细胞压积和纤维蛋白原升高,红细胞电泳时间缩短。同步描记心电、心音和颈动脉搏动图而记录的心脏收缩时间间期,表现为射血前期(PEP)延长、左室射血时间(LVET)缩短和PEP/LVET比值增大。此外,动脉舒张压(DAP)升高,心输出量(CO)减少。上述各参数均与对照值有明显差异,P<0.05。缺血40min时,对ηb1和PEP/LVET或DAP进行相关分析,呈明显正相关,P<0.05;ηb1和CO呈明显负相关,P<0.01。结果提示,心肌缺血后发生的血液流变学异常变化,具有增加射血阻力和减少心输出量的作用。  相似文献   
63.
K K Hui  J L Yu 《Life sciences》1988,42(20):2037-2045
We have investigated the effects of clinically available calcium channel blockers (nifedipine, verapamil and diltiazem) on isoproterenol stimulated cyclic adenosine 3',5'-monophosphate (cyclic AMP) generation in intact human lymphocytes. After preincubation of various calcium antagonists with intact lymphocytes at 37 degrees C for 15 minutes, 10 microM nifedipine or verapamil partially inhibited isoproterenol induced cyclic AMP generation in the presence of cyclic AMP phosphodiesterase inhibitor (3-isobutyl-1-methylxanthine) while they alone had no effect on cyclic AMP level at a concentration of up to 100 microM. In contrast, 10 nM-1.0 microM nifedipine, verapamil or diltiazem potentiated cyclic AMP generation induced by isoproterenol in a dose dependent manner. Similar results were observed in the time course studies of cyclic AMP generation. These effects are somewhat similar to the effect of phenothiazine, a calmodulin inhibitor, which, at 10 microM (close to IC50), also potentiated the effects of isoproterenol. In contrast, lanthanum chloride (LaCl3), an extracellular inorganic calcium antagonist, at 1.0 mM, inhibited isoproterenol induced cyclic AMP generation. The biochemical mechanisms underlying these potentiating effects are unknown. It may be partly related to the effect of calcium channel blockers (at least for nifedipine) on preventing beta 2 adrenergic receptor desensitization. This may provide a potential mechanism for the synergistic effect between calcium channel blockers and beta 2 adrenoceptor agonists on bronchial dilatation.  相似文献   
64.
中国钩蛾亚科黄钩蛾属(鳞翅目:钩蛾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钩蛾属Tridrepana全世界已有32种(Watson,1957),其中包括中国的10种(Watson,1968)。我们手中标本已鉴定10种,其中新增4新种及1新亚种。本文作一全般记录。  相似文献   
65.
汪兴鉴 《昆虫学报》1988,(2):219-220
本文记述川实蝇属Ortalotrypeta Hendel一新种,模式标本存于中国科学院动物研  相似文献   
66.
五种恙螨染色体核型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恙螨染色体的研究迄今仅Shirai等(1984)简要地报道了三种纤恙螨的染色体核型。本实验采用压片法和改良空气干燥法,研究观察五种恙螨有丝分裂染色体核型。初静止化蛹1—3天的成蛹阶段是制作恙螨有丝分裂染色体标本的最佳虫期。微红纤恙螨,地里纤恙螨和巨螫齿恙螨染色体数目为2n=14;苍白纤恙螨和小板纤恙螨为2n=16。染色体呈大小不等的小棒状,单着丝粒,但多不清晰,仅可见着丝点区浅染。部分核型出现染色体异型现象。核型性别未明,性别决定机制不清。  相似文献   
67.
蚤类幼虫分类的尝试   总被引:10,自引:6,他引:4  
王敦清 《昆虫学报》1988,(3):326-331
自1872年Laboulbene,A.描述了猫栉首蚤(Ctenocephalides felis felis)的幼虫形态以来,至今已过百余年。在此期间。各国先后有些学者虽描述了不同种类蚤幼虫形态,但总数不超过30种。与世界上已知蚤类数比,不到百分之一。在吸血医学昆虫幼虫的分类研究方面,蚤类则远远落后于蚊虫。究其原因,主要是蚤类幼虫多孳生在宿主洞穴巢窝内的浮土中。比如啮齿动物的窝巢,除了在平原地区或草原地带的洞穴容易发现之外,在山区或森林地带,鼠洞就难以找寻。即使找到洞口的位置,要挖到洞内的窝巢就更加困难。因此在采集上蚤类幼虫较蚊虫困难得多。  相似文献   
68.
小地老虎变态期脂肪体变化及保幼激素类似物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小地老虎Agrotis ypsilon(Rottemberg)从四龄幼虫开始经预蛹和蛹的变态期及羽化为成虫后的脂肪体出现的超微结构变化,蛋白质含量的变动,以及蛋白质颗粒的形成和消失过程,进行了系统观察和组织化学分析。结果表明:(1)在幼虫期的后期,脂肪体扩大成宽带状,细胞体积增大的同时出现双核和多核。进入预蛹期,细胞内开始出现嗜碱性“蛋白质颗粒”,血细胞吞噬部分脂肪体细胞。蛹龄一天时,脂肪体转变成块状,细胞内充满大型蛋白质颗粒。在蛹龄5—10天内,“幼虫脂肪体”逐步崩解,围膜及细胞膜消失。至蛹龄12天时转变为预成虫,脂肪体细胞重新出现,并以气管分支为中心聚合成花朵状圆球体,再组成串状“成虫脂肪体”,仍充满蛋白质颗粒。幼虫期发达的粗面内质网和线粒体,至预蛹期则衰变成几种类型的蛋白质颗粒。(2)六龄幼虫在1—5日龄期间,每克脂肪体的蛋白质含量稳定在7.1—8.4毫克之间,随后逐步升高,至预蛹期达16.3毫克的峰值。蛹初期,雄蛹和雌蛹的含量分别增高到预蛹期的1.63和2.4倍。但在蛹龄2—8天内迅速下降到六龄幼虫期的水平。至蛹龄9—13天时间(包括预成虫),含量又突然猛增,雌蛹尤为显著。蛹期脂肪体细胞充满着的几种蛋白质颗粒,在羽化为成虫后的24小时内全部消失。在六龄幼虫期用保幼激素类似物ZR-515(20微克)作体壁处理,可使幼虫期延长4天,并使九日龄幼虫的脂肪体仍保持幼虫型状态。  相似文献   
69.
不同季节银木叶精油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毛细管气相色谱-质谱-计算机联用技术、毛细管气相色谱双柱保留指数法和双柱标准品叠加法分析了不同季节银木叶精油化学成分。从分离出来的207—250个色谱峰中,初步鉴定出59个成分,被鉴定成分的总量占精油总组成的94.45—98.92%,其主要成分随采油季节不同而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70.
作者合成了阴离子型和阳离子型葡聚糖,以此为载体,用CNBr活化其剩余羟基,固定化了葡萄糖淀粉酶和葡萄糖异构酶。就离子型载体对固定化酶的蛋白载量、最适pH和热稳定性等的影响做了考察。发现固定化酶的蛋白载量不仅与载体的电性质有关,也与酶分子自身的电性质有关。当载体电性质与酶蛋白电性质相反时,固定化酶的蛋白载量增加,热稳定性提高、载体电性质与酶蛋白电性质相同时,固定化酶的蛋白载量不变或下降,其热稳定性不变。作者还发现当离子型载体孔度和体系缓冲液浓度一定时,酶分子能否进入多孔性载体内部,对其最适pH是否变化影响极大。若酶分子仅被连接在载体的外表层,其最适pH不发生变化,反之亦然。作者还观察到当多糖类载体引入氨基或羧基后,大大增强了其抵抗微生物侵蚀的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