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11篇
  免费   187篇
  国内免费   638篇
  1936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34篇
  2022年   60篇
  2021年   70篇
  2020年   82篇
  2019年   76篇
  2018年   60篇
  2017年   53篇
  2016年   45篇
  2015年   86篇
  2014年   85篇
  2013年   88篇
  2012年   112篇
  2011年   156篇
  2010年   97篇
  2009年   107篇
  2008年   119篇
  2007年   119篇
  2006年   94篇
  2005年   73篇
  2004年   61篇
  2003年   55篇
  2002年   44篇
  2001年   45篇
  2000年   31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1篇
  1974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5年   1篇
  195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表达流感病毒神经氨酸酶基因的重组腺病毒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RT-PCR方法扩增流感病毒神经氨酸酶基因,将其克隆到腺病毒穿梭载体pTrackCMV,此重组质粒与腺病毒DNA共转化大肠杆菌BJ5183,通过细菌内同源重组获得重组腺病毒DNA,将其转染293细胞获得重组腺病毒.经PCR证实目的基因已整合至腺病毒基因组中,western blot检测到神经氨酸酶的表达.重组病毒经滴鼻和灌胃两种途径免疫小鼠,结果表明2次免疫后滴鼻组和灌胃组均产生明显的免疫应答反应,滴鼻组的免疫效果优于灌胃组.  相似文献   
22.
临床常见镰刀菌的鉴别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从分子生物学角度寻找一种快速准确鉴定临床常见镰刀菌的方法。方法将受试镰刀菌接种于PDA培养基,观察其菌落及镜下形态,在此基础上PCR扩增受试镰刀菌的rDNA ITS并测其序列,在GenBank核酸序列数据库进行同源序列搜索及分析。选择限制性内切酶Dra Ⅱ和Cfr13 Ⅰ进行RFLP。设计了茄病镰刀菌的种特异性引物Sol1、Sol2,初步验证其特异性。结果形态学鉴定结果显示,茄病镰刀菌所占比例最高,除2株串珠镰刀菌外,其余镰刀菌ITS序列分析的结果与形态学鉴定结果一致。茄病、层生和串珠镰刀菌的Dra Ⅱ、Cfr13 I酶切带形互不相同。用Sol1、Sol2扩增受试菌的rDNA ITS,只有茄病镰刀菌为阳性。结论rDNA ITS序列测定及其PCR-RFLP可用于初步鉴别几种临床常见镰刀菌,合适的种特异性引物可以初步快速鉴定茄病镰刀菌。  相似文献   
23.
以烟酸(NA)、谷胱甘肽(GSH)和CrCl3·6H2O为原料,制备高纯度GSH-Cr3+-NA2螯合物,分析影响合成螯合物的主要因素,获得最佳合成工艺,并对获得的螯合物进行表征,确定其螯合比例。结果表明,在Cr3+/NA/GSH(mol/mol/mol)=1∶2∶4,pH 5.0、温度60℃下反应3h,制备出Cr3+/NA/GSH(mol/mol/mol)=1∶2∶1的GSH-Cr3+-NA2螯合物;红外分析显示,与GSH相比,螯合物的-NH2、-NH-特征吸收峰发生蓝移,-NHC=O中-C=O的特征吸收峰红移,-SH的伸缩振动峰消失,说明GSH上的-NH-、NHC=O中-C=O、-SH均参与相互作用;与NA相比,螯合物的-C=O的伸缩振动峰发生红移,-OH的特征吸收峰消失了,说明NA上的-C=O和-OH参与相互作用。原子力显微镜形貌分析结果指出,由两分子NA和一分子GSH链围绕一Cr3+形成GSH-Cr3+-NA2螯合物。  相似文献   
24.
低温碱性蛋白酶菌株的筛选及产酶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万琦  陆兆新  高宏 《微生物学杂志》2002,22(5):16-18,24
从 2 0株枯草芽孢杆菌筛选出了 1株产低温碱性蛋白酶菌株 ;并通过单因子实验、正交实验确定该菌株的最佳培养基为 :葡萄糖 8%,豆粕粉 6 %,Tween80 0 .0 3%,KH2 PO4 0 .0 6 %;确定了酶作用的最适条件为 30℃。  相似文献   
25.
用含低浓度Hg2 的水饲养泥鳅(Misgurnus anguillicaudatus),研究Hg2 污染对视网膜中S100免疫反应阳性结构数量及分布的影响。用免疫组织化学ABC法标记S100免疫阳性(S100-IR)细胞,显微镜下观察S100免疫反应阳性细胞并计数。结果显示,处理组S100首先在神经节细胞层(GCL)、神经纤维层(NFL)表达,然后逐渐在其他各层表达。与对照组相比,处理组S100免疫反应阳性细胞数显著增多,且该变化与环境中无机汞处理时间成正相关;阳性细胞胞体明显膨胀,突起稠密粗大,S100阳性反应强。研究提示,Hg2 的神经毒害作用导致泥鳅视网膜中S100-IR细胞数的增多。推测Hg2 污染可能对视网膜有伤害性影响,而神经胶质细胞在视网膜修复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6.
花椒叶浸提液对土壤微生物数量和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9  
通过用花椒叶浸提液浇灌盆栽花椒幼苗,研究浸提液对土壤酶和土壤微生物的影响.结果表明, 花椒叶浸提液使根际土中细菌、真菌和放线菌数量以及微生物总数均有不同程度的减少,根际土中真菌和放线菌的数量变化呈降-升-降-升的趋势.20、60和80 g·L-1浓度的叶浸提液使非根际土中细菌的数量显著增加21.59%、107.55%和8.62%,而40 g·L-1浓度的叶浸提液则使非根际土中细菌数量显著降低22.56%.叶浸提液使根际土蛋白酶、蔗糖酶和酸性磷酸酶活性明显低于非根际土相应的酶活性,而过氧化氢酶和多酚氧化酶活性则显著升高.土壤的蛋白酶活性与蔗糖酶活性呈显著正相关,与土壤放线菌数量呈显著负相关;多酚氧化酶活性与蔗糖酶活性呈显著负相关,与细菌、真菌、放线菌以及微生物总数呈显著正相关;放线菌只与蛋白酶、多酚氧化酶、蔗糖酶3种酶活性及真菌呈显著相关,与过氧化氢酶、酸性磷酸酶以及细菌和微生物总数的相关性均不显著.  相似文献   
27.
双歧杆菌作为表达外源基因的宿主备受关注,成为近年来研究的热点。本文从双歧杆菌表达系统的组成、外源蛋白的表达等角度综述了近期的研究成果,对该系统在口服疫苗和抗肿瘤方面的研究及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8.
良种白沙枇杷"冠玉"的组织培养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1 植物名称 枇杷(Eriobotryajaponica)品种"冠玉"。 2 材料类别 顶芽。外植体的最佳采取时期是2~3月顶芽萌动季节。 3 培养条件 诱导休眠芽萌动及生长培养基(展芽培养基):MS+6-BA 1.2 mg·L-1(单位下同)+NAA 0.4+GA 30.5;增殖培养基:MS+6-BA 1.75+NAA 0.3;生根培养基:1/2MS+NAA 0.5。以上培养基均含蔗糖3%、琼脂0.8%,pH 5.8;培养温度(25±1)℃,光照12 h·d-1,光照度1 500~2 000 lx。 4 生长与分化情况 4.1 诱导展芽 取长1.5 cm左右的顶芽,用刀片刮去表皮毛及外层芽鳞后,放入1%洗衣粉溶液中,用玻棒搅拌5 min后流水冲洗2 h,再用刀片切成1 cm左右长,在无菌条件下用75%酒精灭菌1.5 min,再用升汞灭菌11min,无菌水漂洗5次,剥取0.3~0.5 cm的顶端,接人展芽培养基,进行暗培养。在1~2 d内,有部分外植体会发生褐变,并使芽体周围的培养基染成浅褐色,必须及时把这部分芽转移到新鲜培养基上,否则将引起外植体的死亡。  相似文献   
29.
基于TM的渤海海岸带1988~2000年生态环境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海岸带作为海陆之间的过渡地带,是全球生态环境最为复杂和特殊之处。研究海岸带土地利用变化对于了解该区域生态环境演变具有重要意义。利用1988和2000年的Landsat-TM数据,在GIS技术支持下,通过一系列空间分析,得到渤海海岸带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结合社会经济统计资料分析该区域生态环境的动态变化情况及其驱动因素。结果表明,1988~2000年,由于渤海海岸带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海岸带土地利用格局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耕地大面积减少,城乡工矿用地、养殖池塘、盐田急剧扩张;林地、湿地等具有重要生态价值的土地类型面积显著下降。表明强烈的人类活动已经使自然生态系统受到破坏,渤海海岸带生态环境质量总体上呈现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30.
分别用Nissl法及免疫组织化学ABC法标记青、老年猫嗅球中嗅觉二级神经元和外丛层胶质细胞,显微镜下观察其分布并计数,对嗅觉二级神经元胞体直径和外丛层厚度进行测量,比较其年龄相关性变化,研究神经元与胶质细胞之间的关系,探讨老年性嗅觉功能衰退的相关神经机理。结果显示,老年猫嗅觉二级神经元胞体直径和分布密度均有不同程度的显著性下降(P<0.05);外丛层厚度变化不明显(P>0.05);外丛层胶质细胞特别是星形胶质细胞显著性增生(P<0.05)。表明在衰老过程中嗅觉二级神经元有丢失,并呈现功能下降,可能是老年性嗅觉功能衰退的原因之一。同时外丛层胶质细胞增生以进一步保护神经元,延缓其衰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