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6篇
  免费   192篇
  国内免费   234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30篇
  2021年   31篇
  2020年   47篇
  2019年   58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30篇
  2015年   50篇
  2014年   107篇
  2013年   65篇
  2012年   146篇
  2011年   161篇
  2010年   108篇
  2009年   101篇
  2008年   93篇
  2007年   59篇
  2006年   40篇
  2005年   30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8年   2篇
  1974年   1篇
  195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61.
D-半乳糖诱导大鼠脑损伤的糖基化机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D-半乳糖(D-galactose)诱导大鼠体内不同糖基化水平,研究其脑损伤发生的机理。方法采用不同剂量D-半乳糖[150、75、37.5mg/(kg·d)]分别腹腔注射(ip)处理大鼠8周,诱导糖基化状态和脑损伤。采用硫代巴比妥酸(TBA)比色法测定糖化血红蛋白,硝基四氮唑蓝(NBT)比色法测定血清果糖胺;按文献方法分别测定血红细胞醛糖还原酶活性和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AGEs)含量及脑组织中AGEs含量,羟胺法和比色法分别测定SOD和GSH-Px活性,硫代巴比妥酸法测定MDA含量;以Fura-2/AM作为钙荧光指示剂,双波长荧光分光光度法检测脑海马神经细胞胞质[Ca^2+]i的变化;透射电镜观察脑海马神经细胞线粒体的变化。结果D-半乳糖处理8周后,大鼠血红细胞醛糖还原酶活性升高,糖化产物形成增多;脑组织中AGEs及脑细胞胞质[Ca^2+]i含量明显升高,SOD及GSH-Px活性下降,MDA含量升高(P〈0.01,P〈0.05),海马神经细胞线粒体出现病理性改变。结论D-半乳糖通过诱导体内蛋白糖基化和脑组织AGEs大量生成,降低抗氧化能力及胞质[Ca^2+]i超负荷等,导致脑细胞损伤。  相似文献   
162.
蛋氨酸脑啡肽对免疫系统恢复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固相合成法合成蛋氨酸脑啡肽,制备成注射液。对经放化疗后免疫系统受到伤害的晚期肿瘤志愿者进行治疗,经静脉滴注15 d。患者免疫系统指标全面迅速恢复,淋巴细胞亚群间比例趋于合理,证明蛋氨酸脑啡肽可以用于癌症患者的免疫系统的恢复治疗。  相似文献   
163.
随着超声技术的发展和对心脏疾病治疗研究的深入,超声技术在心脏疾病治疗领域中的应用逐步成为研究热点。其中,体外超声作为一种无创物理疗法,尤为受到研究者们的关注。本文介绍了近年来体外超声在心脏疾病治疗中的应用进展,并对其存在的问题和发展前景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64.
陈嵘  吕国忠  刘志恒 《菌物学报》2008,27(3):335-342
从我国42个地区的自然发酵酱醅和酱醪样品中分离得到曲霉Aspergillus及其有性型真菌20种,其中优势曲霉菌种类为A.tubingensis、A.flavus、A.niger、A.ochraceus、A.candidus和A.fumigatus.调查研究发现,从酱醅和酱醪样品中分离出黄曲霉的频率较高,表明自然发酵豆酱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研究中分离获得的曲霉菌株有望用于纯种制曲或特殊风味豆酱的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165.
目的:探讨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胆红素(TBIL)水平与左心室功能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钒酸氧化法测定128例心力衰竭患者和63例对照组血清胆红素水平;用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测定并比较各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左室舒张末期横径(LVEDD);同时进行6分钟步行实验(6MWT).结果:心力衰竭患者血清胆红素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而LVEF与6分钟步行距离(6MWD)对照组明显减少(P<0.01),且心力衰竭患者随着心功能NYHA分级程度的加重血清胆红素水平及LVEDD逐步递增,LVEF与6MWD也相应减少,各亚组问比较仍有统计学差异(P<0.05).血清胆红素水平与LVEDD呈正相关(r=0.78,P<0.01),而与LVEF呈负相关(r=-0.42,P<0.01).结论:血清胆红素水平随着心力衰竭严重程度的增加而升高,并与左心室功能存在相关性,对慢性充血性心衰患者的诊断、病情及预后判断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66.
B型钠尿肽作为诊断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一种生化指标,受到临床工作者的高度关注.本文详细综述了B型钠尿肽的生物特性、体内代谢、生理功能、实验室检测和在心力衰竭诊断、鉴别诊断、治疗、预后评价的应用.以及B型钠尿肽在实验室检测和临床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7.
目的:研究普伐他汀在大鼠小肠的吸收情况。方法:采用大鼠在体小肠回流实验装置,利用HPLC紫外检测的方法测定肠循环液中酚红和普伐他汀的含量。采用XTerra@MS C-18色谱柱(5μm,150mm×2.1 mm.ID),流动相为3.5 mmol/L磷酸二氢钠溶液—乙腈(70:30,用磷酸调至pH 3.0),流速为0.2ml/min;结果:普伐他汀在大鼠小肠全肠段的吸收速率常数和吸收百分率分别为0.110±0.023(h~(-1))和18.21±2.50%。普伐他汀在小肠中吸收量与时间呈线性关系,但吸收速率较低。结论:普伐他汀可以通过增加药物的脂溶性,进而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  相似文献   
168.
金丹  吕凤林 《病毒学报》2005,21(2):155-159
1984年,果蝇的Toll样蛋白被发现。13年后,人们发现了第一个与果蝇Toll蛋白同源的人Toll样受体(toll like receptor,TLR)蛋白(hTLR4)。迄今,已有10种TLR蛋白(即hTLR1~10)被发现,它们代表了一类保守的受体家族,分别识别不同的抗原。其中TLR3能专一性地识别双链RNA(double stranded RNA,dsRNA),通过依赖MyD88的信号通路及不依赖MyD88的信号通路,  相似文献   
169.
分析了人乳头瘤病毒11型(HPV11)L1主要衣壳蛋白的B细胞优势表位,并以此为基础研制表位多肽疫苗。研究中采用Goldkey和.PC/Gene软件系统,分析HPV11的L1主要衣壳蛋白的二级结构、抗原性、B细胞表位,并引人氨基酸抗原性指数,综合评估其B细胞优势表位。Fmoc固相合成表位多肽,高效液相层析方法纯化,毛细管电泳分析其纯度。与0.2ml佐剂完全乳化后,按50μg/只的剂量免疫小鼠,进行动物水平的免疫效果评价。取免疫小鼠血清,与HPV11 DNA阳性的尖锐湿疣患者的疣体上清液结合,鉴定免疫后小鼠所产生抗体的特异性。发现HPV11的L1主要衣壳蛋白的第426~439位和第487~501位具有较高的免疫原性,可明显诱导小鼠血清抗体滴度升高,且该抗体与人尖锐湿疣的疣体组织上清液呈阳性反应。说明所选这两个肽段为HPV11的L1主要衣壳蛋白的B细胞优势表位,但是否具有功能特异性,尚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70.
通过五指山猪内源性反转录病毒5′端非编码区(5′UTR)cDNA的克隆,分析其一级结构和调控元件,为进一步研究其在PERV复制、转录中的调控机制奠定基础。本研究采用cDNA末端快速扩增技术(RACE)获得全长约1035bp的PERV 5′UTR。通过NCBI公共数据库BLASTn序列进行同源性分析,并应用KEGG数据库对该转录调控区进行顺式作用元件定位分析,结果发现PERV 5′UTR与GenBank公布的部分PERV 5′UTR相比较,同源性在82.6~94.8%之间。一级结构分析发现PERV 5′UTR由U3、R、U5区、引物结合区(PBS)及前导序列组成,可能的核心启动子序列与具有增强子作用的39bp重复序列分别位于U3区的-67~ 1与-97~-59区段。在5′UTR转录调控区(-428~ 507)鉴定出31个有效的顺式作用元件位点,其中NF-Y、TBP、Oct-1、HSF、GATA-1和GATA-2等与PERV的转录、调控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