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531篇
  免费   1305篇
  国内免费   1623篇
  2024年   45篇
  2023年   282篇
  2022年   495篇
  2021年   835篇
  2020年   668篇
  2019年   748篇
  2018年   672篇
  2017年   449篇
  2016年   570篇
  2015年   883篇
  2014年   971篇
  2013年   944篇
  2012年   1126篇
  2011年   967篇
  2010年   616篇
  2009年   495篇
  2008年   627篇
  2007年   482篇
  2006年   415篇
  2005年   304篇
  2004年   272篇
  2003年   254篇
  2002年   204篇
  2001年   160篇
  2000年   123篇
  1999年   127篇
  1998年   66篇
  1997年   64篇
  1996年   48篇
  1995年   41篇
  1994年   38篇
  1993年   31篇
  1992年   49篇
  1991年   40篇
  1990年   24篇
  1989年   33篇
  1988年   22篇
  1987年   29篇
  1986年   18篇
  1985年   22篇
  1984年   11篇
  1983年   18篇
  1982年   11篇
  1978年   11篇
  1977年   10篇
  1976年   10篇
  1974年   11篇
  1973年   13篇
  1971年   12篇
  1969年   9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光系统Ⅱ反应中心D1/D2/Cytb559 在分离纯化过程中失去了电子受体QA 和QB,人工合成的质体醌可以与D1/D2/Cytb559 复合物发生重组。癸基质体醌(DPQ)与D1/D2/Cytb599 复合物的重组导致该复合物的荧光强度下降及发射光谱蓝移,同时两个与光化学活性相关的长寿命(24 ns和73 ns)荧光衰减组分占整个荧光的百分数下降,这些结果表明DPQ作为Pheo- 的电子受体,限制了P680+ ·Pheo- 的电荷重组。DPQ 的加入对D1/D2/Cytb559复合物中Chla 分子的光破坏敏感性影响不大,但β-胡萝卜素在加入DPQ 之后可以被光照破坏,这个过程可能与β-胡萝卜素的生理功能相关。  相似文献   
62.
研究了大蒜(Allium sativum L.)中期染色体的超微结构和RNP物质。常规染色表明,大部分染色体内部有低电子密度区,有的染色体中低电子密度区域较大而似孔洞。银染结果也证明了有大小不等的孔洞存在。Bernhard 染色显示,在染色体周边和染色体内部都有RNP分布。用NaOH 处理证明了Bernhard 染色法所显示的深染区确实含有RNA。RNP量的多少与EDTA 的分化时间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63.
醋酸钙复盐对微生物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四醋酸钙对黑曲霉、黄曲霉、米曲霉、链格孢霉等霉菌和大肠杆菌、枯草杆菌、绿脓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细菌生长影响作了研究,并将四醋酸钙与醋酸钙、苯甲酸钠对上述微生物的生长抑制作用加以比较。0.4%四醋酸钙对上述细菌的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对上述霉菌生长亦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当其与苯甲酸钠协同使用时,能更明显地抑制微生物生长。实验结果表明四醋酸钙很可能是一种安全性高、成本低的新型食品防腐剂。  相似文献   
64.
Individual cardiac Ca2+ channels cycle slowly between a mode of gating in which the channel is available to open, and one in which the channel remains silent. The regulation of this multisecond cycling process by isoproterenol was investigated by single-channel recording and the development of a discrete-time Markov model that describes the slow switching among modes in terms of (de) phosphorylation reactions. The results provide evidence that isoproterenol increases Ca2+ channel activity by a reciprocal regulatory mechanism: not only is the phosphorylation rate of the channel increased, but also the dephosphorylation rate decreased. The discrete-time Markov formalism should prove useful as a general tool for understanding the mode switching demonstrated by a number of ionic channels.  相似文献   
65.
利用6mv的He—Ne激光器,每天对君子兰幼果、胡萝卜根的外植体辐照5分钟,连续辐照20天,对愈伤组织的形成和生长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同样条件下,辐照10分钟,对君子兰幼果,胡萝卜根的愈伤组织形成和生长都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66.
本文报道了棉铃虫单粒包埋型核型多角体病毒(Heliothis armigera single nucleocapsid nuclear polyhedrosis virus, HaSNPV)在棉铃虫及棉铃虫蛹卵巢细胞系SFE-HA-8212中的复制。HaSNPV的复制和其他的核型多角体病毒大体相符,复制过程也可分为形成出芽型病毒与形成包埋型病毒这两个时相。研究了影响病毒在细胞中复制的诸因素,包括病毒感染复数、细胞接种密度和细胞生长阶段等。在适宜的条件下平均每细胞可生产出芽型病毒14PFU,多角体24个。生成的病毒具有感染力。这些表明SFE-HA-8212细胞可供HaSNPV有效复制。同时,作为细胞群体该细胞系对HaSNPV感染的反应并非均一,其中有89.65±21.4%的感染细胞释放病毒,但仅有37.85±6.7%的细胞形成多角体。表明HaSNPV的感染并不一定导致形成多角体,在大部分感染细胞中病毒复制进行到产生病毒粒子就停止了。初步讨论了这种不均一性的原因。  相似文献   
67.
为挖掘微杆菌(Microbacterium sp.)XT11在黄原胶降解过程中起关键作用的功能基因,预测黄原胶降解通路,利用转录组测序技术对该菌株在不同碳源培养条件下的转录本进行测序,对差异基因进行功能富集分析。结果表明,菌株XT11以葡萄糖为对照组,以黄原胶为碳源时可获得上调差异基因213个。显著上调的基因主要富集在聚糖降解、淀粉和蔗糖代谢途径、ABC转运、苯丙氨酸代谢、丙酮酸代谢五个KEGG途径。碳水化合物活性酶(Carbohydrate-active enzymes, CAZymes)功能注释表明,位于同一基因簇上的4个CAZymes基因和黄原胶降解直接相关,其余的CAZymes基因具有潜在的黄原胶降解活性。此外,预测到磷酸转移酶系统(phosphotransferase system, PTS)和ABC转运途径(ABC transporters)参与了胞外黄原胶降解中间产物的跨膜转运。挖掘了菌株XT11中黄原胶降解过程中的功能基因,并阐述了菌株XT11的黄原胶降解通路。  相似文献   
68.
69.
【目的】解析土壤微生物在植物根际的组配机制对于认识和维护农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至关重要。【方法】通过Illumina高通量测序和生物信息学分析方法明确了我国主要种植烟草生态区烤烟根际土壤细菌群落与土壤理化性质的互作关系。【结果】烤烟根际细菌类群主要为放线菌纲(Actinobacteria)、α-变形菌纲(Alphaproteobacteria)、γ-变形菌纲(Gammaproteobacteria)和嗜热油菌纲(Thermoleophilia)。细菌群落组成按生态区聚类,且样本空间距离和细菌群落相似度显著负相关。共现性网络分析表明,烤烟根际细菌群落间协同作用大于拮抗作用,武陵秦巴生态区、黄淮平原生态区、南岭丘陵生态区和沂蒙丘陵生态区细菌群落高度模块化,小单胞菌属(Micromonospora)为南岭丘陵生态区和黄淮生态区细菌共现性网络的网络中心,Bryobacter和气单胞菌属(Arenimonas)为南岭丘陵生态区细菌网络的模块核心,其菌群特性而非相对丰度决定了其在稳定细菌网络中的重要作用。冗余分析结果证实pH、有效铁、交换性镁和有效锰能显著影响烤烟根际细菌群落结构。【结论】烤烟根际细...  相似文献   
70.
Acute liver failure (ALF) is an inflammation-mediated hepatocyte death process associated with ferroptosis. Avicularin (AL), a Chinese herbal medicine, exerts anti-inflammatory and antioxidative effects. However, the protective effect of AL and the mechanism on ALF have not been reported. Our in vivo results suggest that AL significantly alleviated lipopolysaccharide (LPS)/D-galactosamine (D-GalN)-induced hepatic pathological injury, liver enzymes, inflammatory cytokines, reactive oxygen species and iron levels and increased the antioxidant enzyme activities (malondialdehyde and glutathione). Our further in vitro experiments demonstrated that AL suppressed inflammatory response in LPS-stimulated RAW 264.7 cells via blocking the toll-like receptor 4 (TLR4)/myeloid differentiation protein-88 (MyD88)/nuclear factor kappa B (NF-κB) pathway. Moreover, AL attenuated ferroptosis in D-GalN-induced HepG2 cells by activating the nuclear factor erythroid 2-related factor 2 (Nrf2)/heme oxygenase 1 (HO-1)/glutathione peroxidase 4 (GPX4) pathway. Therefore, AL can alleviate inflammatory response and ferroptosis in LPS/D-GalN-induced ALF, and its protective effects are associated with blocking TLR4/MyD88/NF-κB pathway and activating Nrf2/HO-1/GPX4 pathway. Moreover, AL is a promising therapeutic option for ALF and should be clinically explor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