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54篇
  免费   127篇
  国内免费   26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66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26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300篇
  2015年   1069篇
  2014年   1369篇
  2013年   146篇
  2012年   224篇
  2011年   166篇
  2010年   100篇
  2009年   66篇
  2008年   87篇
  2007年   64篇
  2006年   50篇
  2005年   84篇
  2004年   89篇
  2003年   53篇
  2002年   52篇
  2001年   49篇
  2000年   28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21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16篇
  1988年   7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3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4篇
  1974年   3篇
  1973年   4篇
  1967年   3篇
  1966年   3篇
  1957年   6篇
  195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46 毫秒
51.
52.
本文对11例肺癌患者胸水13种游离氨基酸作了分析,并与28例正常人血浆游离氨基酸水平作了对照,结果表明:肺癌患者胸水的必需及非必需氨基酸普遍高于正常人血浆游离氨基酸,但其胸水谷氨酰胺水平则明显低于正常人血浆水平。  相似文献   
53.
本研究在改进后短程序基础上,对氨基酸分离柱进行了改进。改进后的分离柱长为10cm。比原来20cm长柱分离3—MH的时间缩短了近1/2。实验所得的(回收率为97.59%,分离度0.89±0.02。变异系数1.17)这些指标较国外用其它方法所得的结果有良好的相关性。多次测定结果说明长柱与短柱比较无明显差异。证明了短柱对3—MH含量无影响。这一改进所建立的方法大大地缩短了样品的分析时间,节约了大量进口试剂,开展这方面的工作将有利益提高严重烧伤、创伤后蛋白质代谢和营养学等方面的研究水平。  相似文献   
54.
本文综述了小RNA病毒和小DNA病毒的主要结构特征,绘制出了它们的三维结构模型,从中找出了两者间的共同点和差异,为进一步研究两种病毒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55.
缺氧与复氧对不同血管α_1肾上腺素受体收缩效应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实验观察离体大鼠肾动脉(含α_(1V)亚型)、主动脉(含α_(1B)亚型)和肺动脉(含α_(1V)和α_(1B)亚型)在缺氧与复氧时由α_1肾上腺素受体激动所致收缩效应的改变。结果显示肾动脉在缺氧时pD值增大,最大收缩效应降低,复氧时pD值恢复;主动脉在缺氧时pD值减小,最大收缩效应不变,复氧时pD值不恢复:而肺动脉的改变为上述两者的综合。提示σ_1受体不同亚型在缺氧与复氧时发生的变化不同,这可能是不同血管对缺氧、复氧反应不同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56.
张义声  陈宜张 《生理学报》1993,45(4):330-337
用锋电位触发叠加(STA)技术对大鼠前庭内侧核(NVM)、下段脑干网状结构(RF)和前庭小脑进行了探查,观察了这些结构中对摆动旋转起反应的单位(PPU)与内脏大神经(SN)记录的交感反应之间的关系。发现用NVM的PPU进行STA,在SN可得一阳性反应,其潜伏期为33.28±3.1ms;用下段脑干RF的PPU进行STA,SN的峰反应潜伏期为11.3±0.91ms;用前庭小脑的PPU进行STA,SN的峰反应潜伏期为21.86±1.73ms。本结果提示前庭交感反应的最近的脊髓上中继站是下段脑干RF旁正中区核团,其下行冲动可能是由网状脊髓束中慢速传导的纤维传导的。根据三个脑区PPU引起的SN-STA潜伏期的不同,在前庭交感反应中前庭小脑所处的地位可能在NVM和下段脑干RF核团之间。  相似文献   
57.
大鼠血小板中的神经肽Y及其对血管收缩的影响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杨耀芳  杨丽华 《生理学报》1993,45(4):400-404
特异性放射免疫分析显示大鼠血小板与富血小板血浆(PRP)分别含NPY免疫活性物质90±16ng/10~7血小板与93±19ng/ml,大大高于普通血浆(1.2±0.1ng/ml)与贫血小板血浆(PPP)(1.7±0.3 ng/ml)中的含量(P<0.001)。血小板样品HPLC各馏分的NPY放免活性峰位与标准NPY的峰位相符。PRP经胶原最大程度聚集后,血小板内的NPY浓度降为34±5 ng/10~7血小板,而PPP中的NPY浓度则升高到26±4 ng/ml。1.6 ml PRP经胶原作用产生最大程度聚集,由此分离所得的PPP引起离体灌流大鼠尾动脉收缩,张力上升380±80 mg;上述PPP经NPY抗血清处理后引起尾动脉收缩的幅度显著减小(190±40 mg,P<0.001)。而1 nmol/L人工合成NPY并不引起血管收缩。结果表明大鼠血小板中含有大量NPY,在不可逆聚集时可以释放,释放的NPY可能参与血小板聚集时释放物质的缩血管效应。  相似文献   
58.
The current report describes the chemical investigation and biological activity of extracts produced by three fungal strains Fusarium oxysporum, Penicillium simplicissimum, and Fusarium proliferatum isolated from the roots of Piper nigrum L. growing in Vietnam. These fungi were namely determined by morphological and DNA analyses. GC/MS identification revealed that the EtOAc extracts of these fungi were associated with the presence of saturated and unsaturated fatty acids. These EtOAc extracts showed cytotoxicity towards cancer cell lines HepG2, inhibited various microbacterial organisms, especially fungus Aspergillus niger and yeast Candida albicans (the MIC values of 50–100 μg/mL). In α-glucosidase inhibitory assay, they induced the IC50 values of 1.00-2.53 μg/mL were better than positive control acarbose (169.80 μg/mL). The EtOAc extract of F. oxysporum also showed strong anti-inflammatory activity against NO production and PGE-2 level. Four major compounds linoleic acid (37.346 %), oleic acid (27.520 %), palmitic acid (25.547 %), and stearic acid (7.030 %) from the EtOAc extract of F. oxysporum were selective in molecular docking study, by which linoleic and oleic acids showed higher binding affinity towards α-glucosidase than palmitic and stearic acids. In subsequent docking assay with inducible nitric oxide synthase (iNOS), palmitic acid, oleic acid and linoleic acid could be moderate inhibitors.  相似文献   
59.
滇金丝猴(Rhinopithecusbieti)现状及其保护对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滇金丝猴(Rhinopithecusbieti)是我国特有的珍稀濒危动物,生活在海拔3800~4300m的原始冷杉林中,但有时也会在4300~4700m的低矮灌丛、草甸和流石滩上活动达数小时之久,甚至能跨越近千米的无林高海拔地带,因而它们是海拔分布最高的非人灵长类。松萝是它们的主要食物,取食松萝的时间占总取食时间的91%。猴群活动范围可达近百平方公里。笔者在历时8年的野外考察中,已查明这一物种的全部现存自然种群只有13个,分布在云南的德钦、兰坪、潍西、丽江和西藏的芒康这五县境内,其现存种群数量为1000~1500只;所有现存自然种群几乎均处在相互隔离的状态,群间已不可能进行基因交流,充分表明它们已到达灭绝边缘。然而其栖息地内的商业伐木规模仍在继续扩大,周围的人口压力正在不断增加,各猴群均面临不同程度的偷猎压力。这一现状委实令人担忧。如何拯救这一“国宝”应引起我国保护学家和各级政府有关职能部门的重视  相似文献   
60.
Summary The appearance of perinucleolar electron-dense spots in the nuclei of macroconidia ofNeurospora crassa incubated at 46C and their disaggregation after shift-down to 25 C have been investigated by high-resolution autoradiography after (5-3H) uridine pulses with or without chase periods. The RNA of these ribonucleoprotein-rich dense spots has been found to originate mainly from the heatsensitive nucleolus; after return to 25 C, the nucleolar activity was recovered and the RNA material stored either in an unprocessed or a mature rRNA form in the dense spots was found to be progressively extruded into the cytoplas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