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474篇
  免费   1246篇
  国内免费   1815篇
  2024年   27篇
  2023年   207篇
  2022年   415篇
  2021年   800篇
  2020年   622篇
  2019年   674篇
  2018年   658篇
  2017年   513篇
  2016年   639篇
  2015年   980篇
  2014年   1064篇
  2013年   1143篇
  2012年   1371篇
  2011年   1224篇
  2010年   685篇
  2009年   698篇
  2008年   701篇
  2007年   649篇
  2006年   621篇
  2005年   491篇
  2004年   369篇
  2003年   304篇
  2002年   265篇
  2001年   163篇
  2000年   160篇
  1999年   153篇
  1998年   103篇
  1997年   92篇
  1996年   85篇
  1995年   75篇
  1994年   76篇
  1993年   49篇
  1992年   79篇
  1991年   62篇
  1990年   47篇
  1989年   36篇
  1988年   35篇
  1987年   34篇
  1986年   26篇
  1985年   28篇
  1984年   13篇
  1983年   13篇
  1982年   14篇
  1981年   6篇
  1979年   5篇
  1978年   8篇
  1977年   5篇
  1973年   5篇
  1971年   6篇
  1970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利用单克隆抗体(McAb)进行病毒病的治疗是人们所关心的一个重大课题。 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是一种严重威胁人民健康的急性传染病,病死率高,后遗症严重。国内外目前尚无特效疗法。陈伯权等用乙脑病毒皮下或腹腔感染3周龄小白鼠24、48小时及5天后,分别用乙脑病毒51-8McAb进行治疗,平均治愈率分别为78%、73%及22%。  相似文献   
32.
中水技术开发既可缓解水资源的紧缺,又能改善城市环境。本文报道用石英粉吸附/洗脱和浓缩棒脱水的二步浓集水病毒技术(回收率为25.4~37.3%),研究中水技术不同处理工艺去除病毒的效果。结果,二级处理可去除掺入病毒的98.9%,结合三级处理的混凝沉淀和过滤,可去除99.976%,再加活性炭吸附或加氯消毒,所得中水分别去除掺入病毒的99.986%和99.991%。经首都机场中水道试验厂水样检测表明,中水中未检测到病毒(<0.23PFU/L)。  相似文献   
33.
马铃薯Y病毒外壳蛋白基因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道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技术,在体外扩增马铃薯 Y 病毒外壳蛋白基因及其克隆和序列分析的结果。病毒 RNA 从马铃薯 Y 病毒感染的烟草叶片中提取,用合成的PCR 3引物及 AMV 逆转录酶合成了单链的 cDNA。利用 PCR 技术,经30个循玎的扩增。得到了一特异的0.8kb 片段。克隆后对此片段进行了限制性内切酶物理图谱分析,并测定了其全序列。实验结果证明,我们克隆到的是完整的马铃薯 Y 病毒的外壳蛋白基因。与国外报道的马铃薯 Y 病毒 N 株相比,其核苷酸序列及推测的氨基酸序列的同源率分别为97.8%和97%。将该基因导入马铃薯以期获得抗 Y 病毒马铃薯的工作正在进行。本文还对 PCR 技术用于扩增植物 RNA 病毒的方法以及用基因工程方法培育抗病毒作物新品种的可行性等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34.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PCR) technology has revolutionized the process of isolating and amplifying segments of DNA. One powerful application of PCR is its use in precise site-directed mutagenesis (SDM). SDM provides an elegant tool for scientists and engineers to explore biocatalytic mechanisms and processes to understand the structural-functional relationships of enzymes and other proteins. This article reviews techniques and methodology used in site-directed mutagenesis of genes by PCR.  相似文献   
35.
The 26 kilodalton, isoelectric point 6.3 and 6.5 (Gs1 and Gs2) polypeptides that increase in barley (Hordeum vulgare L.) roots during salt stress were isolated and identified. Both Gs1 and Gs2 had high sequence similarity to germin, a protein that increases significantly in germinating wheat seeds. Like germin, Gs1 and Gs2 were resistant to proteases and were glycosylated. Immunoblots were probed with antibodies to Gs1 and Gs2 to determine the distribution of these polypeptides among organs and cell-free fractions. Gs1 and Gs2 were present in roots and coleoptiles, but absent from leaves. In roots, Gs1 and Gs2 were present in the mature region, but not the tip. Gs1 and Gs2 increased in roots, but decreased in coleoptiles in response to salt stress. Gs1 and Gs2 were distributed among the soluble, microsomal, and cell wall fractions of roots, but the majority of Gs1 and Gs2 was present in the soluble fraction. Although Gs1 and Gs2 were heat stable, their synthesis was not affected by abscisic acid treatment. Gs2 accumulated during abscisic acid treatment, whereas Gs1 did not. However, a 25.5 kilodalton, isoelectric point 6.1 polypeptide that was immunologically related to Gs1 did accumulate with abscisic acid treatment.  相似文献   
36.
对山西省朔县省虹鳟试验场1987年8月在亲鱼中爆发的一次流行病进行了病原菌分离、培养、毒力试验和详细的生理生化测定,确定点状气单胞菌为其病原菌。并对该菌胞外产物的致病性进行了研究,通过测定其溶血活性、酪蛋白酶活性、对鱼致死性以及对其引起的组织病理学变化的观察,初步确定了胞外产物与该菌侵袭力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37.
刺激Schaffer侧支,记录大鼠海马脑片CA_1区的突触前排放(presynaptic volley,PV)和突触后群锋电位(population spikes,PS),观察缺氧后PS和PV的变化及复氧30min后脑片PS的恢复,缺氧持续到PV消失1,2,3或4min,复氧后脑片恢复率分别为100%,11.5%,0%,0%。可见,缺氧后 PV 消失2min为损伤的关键时刻。提前1min终止缺氧,全部脑片的PS可以恢复,延迟1min终止缺氧,则全部脑片的PS不能恢复。这种方法是根据每个脑片的电反应确定其总的缺氧时间,故每个脑片的缺氧时间略有变动。与每次采用相同缺氧时间的传统方法相比,此方法脑片恢复率的稳定性与重复性均较好。用此方法发现美西律10和100μmol/L能增加复氧后PS恢复率,对突触功能的缺氧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38.
中国人丙型肝炎病毒结构基因cDNA分子克隆及序列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宇  陶其敏 《病毒学报》1992,8(4):315-320
  相似文献   
39.
西双版纳傣族“龙山”的生态学意义   总被引:25,自引:3,他引:22  
傣族“龙山”是西双版纳地区傣族的民族植物文化中的一例。其概念是“神居住的地方”,在这个地方的动植物都是神的家园里的生灵,是神的伴侣,是不能砍伐、狩猎和破坏的。人  相似文献   
40.
用马传染性贫血病毒—驴胚肺二倍体细胞(EIAV-DELDC)为实验体系,以细胞中病毒逆转录酶活性及病毒相关抗原的表达为观察指标,检测了叠氮胸苷(AZT)、三氮唑核苷(Ribavirin,病毒唑)、磷羧基甲酸钠(PFA)和苏拉明等4种已知抗人免疫缺陷病毒(HIV-1)药物对马传染性贫血病毒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PFA、AZTTP(三磷酸AZT)和苏拉明均能抑制病毒相关抗原的表达,AZT虽无此作用,但能抑制细胞内逆转录酶活性。用~3H-TMP掺入法比较了PFA、AZTTP、苏拉明对体外无细胞系EIAV逆转录酶粗提物和HIV-1基因工程产物逆转录酶活性的抑制作用表明,两种逆转录酶对苏拉明的敏感性相近,而HIV-1逆转录酶对PFA和AZTTP的敏感性较EIAV者高约100倍。又以无细胞系中逆转录酶活性测定法,检测了12种中药提取物的抑制作用,其中小柴胡汤对EIAV和HIV-1逆转录酶活性都有抑制作用,IC_(50)为717μg/ml和700μg/ml(生药浓度)。小柴胡汤对两种病毒感染细胞中抗原的表达和HIV引起细胞病变都有抑制作用,对HIV-1的抑制比EIAV强。这些结果表明,EIAV-DELDC体系可考虑作为抗HIV-1药物筛选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