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9篇
  免费   52篇
  国内免费   28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31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33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27篇
  2014年   36篇
  2013年   36篇
  2012年   68篇
  2011年   53篇
  2010年   40篇
  2009年   48篇
  2008年   39篇
  2007年   46篇
  2006年   38篇
  2005年   40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3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1965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8年   2篇
  1957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51.
水稻抗稻瘟病基因Pi25是一个遗传传递能力强的广谱抗性基因。本研究以携带抗稻瘟病基因Pi25的BL27为抗源供体,与优质、配合力强、感稻瘟病的水稻保持系臻达B为受体亲本进行杂交、回交创制水稻抗病保持系新种质,再与臻达A测交和回交进行不育系转育,结合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和农艺性状筛选,获得3个抗性基因纯合、农艺性状和开花习性均与臻达A相似的改良不育系株系。利用福建省近年来致病性代表的22个稻瘟病菌株对3个改良不育系及其15个杂交种进行抗性鉴定,3个改良不育系的抗性频率为95.45%~100%,15个杂交种的抗性频率均达75%以上,而原始对照臻达A及其杂交种的抗性频率仅为54.55%和40.91%~63.64%。自然病圃诱发鉴定表明,3个改良不育系的叶瘟和穗颈瘟均为0级,表现高抗,而对照臻达A的叶瘟为5级,穗颈瘟为7级,表现感病;15个杂交种均表现良好的稻瘟病抗性。进一步分析比较15个杂交种的产量、农艺性状和稻米品质表现,结果表明臻达A-Pi25-3改良不育系的综合性状表现最优,继续回交转育,于2015年育成了稻瘟病抗性强、配合力好、群体整齐和性状稳定的不育系,命名为157A。研究表明,抗稻瘟病基因Pi25不仅在水稻不育系臻达A的遗传背景下的抗性表达完全,且在不同水稻恢复系测交种的背景下同样表现出较高水平的抗性,说明抗性基因Pi25对不育系稻瘟病改良的效果明显。创制的新不育系157A的稻瘟病抗性显著提高,还基本保留了原来不育系高配合力等优良特性,为选育高产、优质、抗病杂交稻新品种提供了不育系新种质。  相似文献   
752.
报告1例由卡氏枝孢瓶霉引起的着色芽生菌病。患者男性,43岁,因右上臂局限性红色斑块性皮损5 a就诊。皮损组织病理为慢性炎性肉芽肿改变,可见硬壳细胞。真菌培养鉴定为卡氏枝孢瓶霉。给予伊曲康唑(200 mg/d)和特比萘芬(250 mg/d)联合治疗12周痊愈。  相似文献   
753.
目的:了解本地区医院信息化中医疗数据平台的现实应用情况,为推动信息化建设提供参考。方法:以30家我市卫生系统二级以上公立医院(三级医院6家,二级医院24家)为调查对象,调查表内容包括四个部分,包括医院基本情况、信息化部门设置规划情况、资金投入情况和医院数据平台应用情况。结果:有18家医院有信息化发展规划,4家医院信息化发展无规划。医院信息建设资金主要投入方向在硬件,其中二级医院的硬件投入大大超过软件投入,差异有显著性(P<0.05)。同时医疗数据使用平台的效率也不一样,住院病人出入管理系统,门急诊划价收费系统,门急诊药房管理系统使用率排在前三位,使用率最低的为门急诊导医系统。结论:本市医院医疗数据平台的建设大多数还停留在第一个阶段,也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要加强信息化工作的组织领导和制定相应的信息化标准规范,建立信息主管制,加大信息化建设的资金投入,真正做到为患者服务。  相似文献   
754.
采用水提回流离心的方法,提取分离人工培殖冬虫夏草中D-甘露醇,用高碘酸钠与甘露醇反应产生黄色的3,5-二乙酰-1,4-脱氢二甲基吡啶,在波长412 nm处测定其最大吸收.甘露醇浓度在10~50 mg/L之间时,与吸光值(OD412)有良好线性关系,线性方程为C=79.172x-0.0713,相关系数r=0.9999.人工培殖冬虫夏草中D-甘露醇的含量分别为89.64 mg/g(2005年)、91.86 mg/g(2006年)、94.71 mg/g(2007年)、98.98 mg/g(2008年)、97.50 mg/g(2009年)、94.71 mg/g(野生)和96.84 mg/g(野生).人工培殖冬虫夏草与野生冬虫夏草D-甘露醇的含量基本相同.  相似文献   
755.
利用石蜡切片及电子显微镜扫描技术,对伯乐树(Bretschneidera sinensis)不同发育阶段的叶表面表皮毛、角质层、乳突和气孔器4种附属结构进行了观察。结果显示:伯乐树叶的上、下表面和叶脉处分布着单细胞或多细胞的单列表皮毛,表皮毛的密度随着叶片的生长发育逐渐稀疏;叶片上表面覆盖着条纹状的角质层;叶片的下表面有鲜花状乳突,密度随叶片的生长逐渐稀疏;气孔仅见于下表面,气孔器类型为无规则型。伯乐树和叠珠树叶片具有相似的乳突结构,结合形态学、解剖学及分子证据,在一定程度上显示了伯乐树与叠珠树科可能存在较密切的关系;叶表面附属结构的特点反映了伯乐树对环境的长期适应。  相似文献   
756.
从钟花报春花Primula sikkmensis Hook.中分离得到5个化合物,通过波谱分析其结构分别鉴定为5-羟基黄酮(1),2-苯基色原酮(2),5,8-二羟基黄酮(3),2’-羟基黄酮(4),3’-羟基-黄酮-4’-O-β-D-吡喃葡萄糖苷(5)。其中化合物1~4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5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并首次对3的NMR数据进行了归属。  相似文献   
757.
涂玲  卢光琇 《生命科学》2012,(11):1283-1288
辅助生殖技术(assisted reproduction technique,ART)的飞速发展给社会带来了复杂伦理难题。因此,在ART全过程中加强伦理管理并对其后果进行评价,具有深刻的内涵价值和深远的社会意义。只有发挥生殖医学伦理委员会作为一个工作机构的职能,在医患人群中加强ART技术基本原理及相关伦理原则的宣传教育,强化医学伦理的监督机制,落实充分的知情同意等措施,才能促使医患人群都能够自觉遵守优良的医学伦理道德规范,保证人类辅助生殖技术的健康发展,使ART发挥积极的、革命性的意义。  相似文献   
758.
目的观察中国被毛孢和蝙蝠蛾拟青霉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分别给予中国被毛孢和蝙蝠蛾拟青霉后,测定观察对小鼠碳粒廓清功能、迟发性变态反应、溶血素抗体、淋巴细胞增殖和NK细胞活性等的影响。结果3.0g/kg中国被毛孢和蝙蝠蛾拟青霉可显著提高小鼠吞噬指数和半数溶血值(P〈0.01)、显著提高T、B淋巴细胞增殖能力(P〈0.01,P〈0.05)、显著提高NK细胞活性(P〈0.05),0.5~1.5g/kg中国被毛孢都能显著抑制小鼠耳廓肿胀(P〈0.01,P〈0.05),同时还能抑制脾脏和胸腺增大(P〈0.01,P〈0.05)。结论中国被毛孢和蝙蝠蛾拟青霉均具有免疫调节作用,而中国被毛孢免疫抑制及增强天然免疫系统作用要优于蝙蝠蛾拟青霉,而对适应性免疫系统增强作用蝙蝠蛾拟青霉优于中国被毛孢。  相似文献   
759.
通过3次野外实地考察采得藓类植物标本2198份,经室内鉴定,戴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藓类植物共计47科、130属、302种(含种下单位),其中福建省新纪录3科、11属、74种.经区系成分分析,戴云山以东亚成分为主,占总种数的33.33%;其次是热带亚洲成分和北温带成分,分别占总种数的22.22%和16.67%,具亚热带性质.将戴云山与台湾玉山、江西阳际峰、浙江大盘山、广西猫儿山、广西九万山、福建鹫峰山东麓、云南大围山和四川峨眉山的藓类植物区系成分比较发现,戴云山的藓类植物区系成分更具岭南区特色.聚类分析结果也表明,戴云山与岭南区的猫儿山、九万山、大围山和毗邻区——云贵区的峨眉山聚在一起,因此,建议将岭南区与华东区在福建省内的界限略向北移.  相似文献   
760.
涂玉  尤业明  孙建新 《生态学杂志》2012,23(9):2325-2331
2010年9月-2011年10月,在山西省灵空山油松和辽东栎混交林样地采取随机区组设计,研究了地表凋落物和氮添加处理对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和微生物活性的影响.凋落物处理包括: 剔除凋落物(N)、叶凋落物加倍(L)、枝果凋落物加倍(B)和混合凋落物加倍(LB);氮添加量分别为0(N0)、5 g·m-2·a-1(N1)和10 g·m-2·a-1(N2).结果表明: 剔除地表凋落物且无氮添加时,油松和辽东栎混交林地的土壤有机碳(SOC)含量显著降低,其他试验处理间对SOC的影响无显著差异.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MBC)、氮(MBN)及其活性(MR)的变化范围依次为: 262.42~873.16 mg·kg-1、73.55~173.85 mg·kg-1和2.38~3.68mg·kg-1·d-1.MBC、MBN和MR两两间呈极显著正相关.氮添加对MBC、MBN和MR均无显著影响;凋落物处理对MR影响显著,表现为混合凋落物加倍处理的MR最高,叶凋落物加倍处理次之,剔除凋落物处理最低,而对MBC和MBN无显著影响.凋落物和氮添加处理在整个试验过程中未表现出交互作用.短期的氮添加处理和森林地表凋落物变化对土壤微生物过程的影响有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