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9篇
  免费   52篇
  国内免费   28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31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33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27篇
  2014年   36篇
  2013年   36篇
  2012年   68篇
  2011年   53篇
  2010年   40篇
  2009年   48篇
  2008年   39篇
  2007年   46篇
  2006年   38篇
  2005年   40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3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1965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8年   2篇
  1957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71.
目的:研究心肌造影负荷超声心动图(MCSE)定量心肌血流判断存活心肌的可行性与可靠性。方法:对20例冠心病患者行持续静脉滴注法MCSE,按1:4的比例于收缩末期触发的方式提取图像,采集图像后脱机分析及彩色编码。计算灌注正常区域和灌注缺损区域的A.β值,根据A.β值确定心肌存活与否,将判定结果正电子断层显像(PET)进行对照。结果:17例病人(85%)获得满意图像,灌注正常区和灌注缺损区的A.β值分别为59.32±11.54和5.69±1.78;灌注正常区在Dob 5μg、10μg时的A.β均值分别为69.57±8.13和76.65±13.61,且均高于静息时A.β值,与PET判定坏死的心肌节段一致。结论:MCSE能从血流定量水平判断存活心肌。  相似文献   
72.
73.
目的研究当艾滋病恒河猴模型的血浆病毒载量处于低水平或阴性时,猴免疫缺陷病毒(simi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es,SIV)在宿主组织中的分布情况。方法SIVmac251感染恒河猴10只,定期检测其血浆载量,感染病毒平均高峰时间第14天时,活检取淋巴结。选取感染18个月后病毒载量最低水平和阴性的2只艾滋病猴(SAIDS),经安死术后取淋巴结、脾、肝、肺、肾、脑等组织,用原位杂交和实时荧光定量PCR的方法检测病毒在组织中的分布和组织中的病毒载量。结果感染后14d,10只猴血浆病毒载量达到10^7copies/mL,淋巴结组织病毒载量为10^5-10^8copies/g,原位杂交方法在腹股沟淋巴结中检测到强阳性斑点。感染后第18个月的2只猴,血浆病毒载量下降并维持不高于10^2copies/mL水平或阴性,但组织分布不尽相同,在肠系膜淋巴结、肾上腺、海马回、空肠、脾脏等组织中检测到10^5-10^6copies/g的病毒载量,于一只猴的脑积液中检测到10^3copies/mL的病毒载量。用原位杂交的方法在肠系膜淋巴结和空肠中检测到强阳性斑点,其它组织中未检测到阳性斑点。结论实验证实SAIDS猴在血浆病毒载量低甚至阴性时,病毒在不同组织中仍有分布,有些组织中甚至出现高病毒载量,提示在制备SIV/SAIDS模型中,尤其在药物筛选和疫苗评价时,应考虑组织病毒载量指标的测定和药物、疫苗对组织病毒的治疗清除作用的评价。  相似文献   
74.
蚕豆根尖细胞微核技术监测十涧湖水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蚕豆根尖微核技术对淮南市十涧湖的水质状况进行检测,选取了4个分别在十涧湖的东、南、西、北方位具有代表性的采样点,测定各采样点水样的蚕豆根尖细胞微核千分率(MCN‰)及污染指数(PI),并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十涧湖不同区域的水质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污染,其中湖西区的污染程度最严重,污染指数达到了3.52;而污染程度最轻的是湖南区,其污染指数为1.55。并对造成十涧湖水质污染程度不均衡的原因及水污染的防治对策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75.
AAS法测定陕产不同生长期女贞子中铁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陕西境内不同产地、不同生长期女贞子中Fe含量进行分析测定.方法:采收陕西境内关中3市(渭南、西安、宝鸡)与陕南2市(安康、汉中)10月产女贞子;并采收西安8、9、10、11和12月产女贞子,去杂质阴干,室温密闭贮藏.样品湿法消解以后,采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检测其中的Fe含量,考察了干扰情况、方法的准确度和精密度.结果:本方法的检出限均小于0.3μg·mL-1,RSD≤2.46%,加样回收率在97.6~103.8%范围内.实际检测结果显示女贞子中铁含量较为丰富.结论:女贞子在不同产地、不同生长期铁含量不同,故在实际应用时应根据实际药用需要适时采集.  相似文献   
76.
结合基因功能分类体系Gene Ontology筛选聚类特征基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使用两套基因表达谱数据,按各基因的表达值方差,选择表达变异基因对样本聚类,发现一般使用方差较大的前10%的基因作为特征基因,就可以较好地对疾病样本聚类。对不同的疾病,包含聚类信息的特征基因有不同的分布特点。在此基础上,结合基因功能分类体系(Gene Ontology,GO),进一步筛选聚类的特征基因。通过检验在Gene Ontology中的每个功能类中的表达变异基因是否非随机地聚集,寻找疾病相关功能类,再根据相关功能类中的表达变异基因进行聚类分析。实验结果显示:结合基因功能体系进一步筛选表达变异基因作为聚类特征基因,可以保持或提高聚类准确性,并使得聚类结果具有明确的生物学意义。另外,发现了一些可能和淋巴瘤和白血病相关的基因。  相似文献   
77.
本研究对我国首次分离获得的牛源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VDV)毒株Changchun 184(CC-184)和猪源牛病毒 性腹泻病毒ZM-95进行了遗传衍化关系研究。选择主要抗原E2基因为研究对象,首先应用RT-PCR及套式PCR 克隆得到CC-184和ZM-95的E2片段,通过序列测定发现CC-184和ZM-95 E2基因长度分别为1,122bp和1, 125bp,各自编码374和375个氨基酸残基。核酸序列同源性比较和系统发生分析表明2株病毒均属于BVDV-1, CC-184与Osloss亲缘关系最近,都属于已有的b基因亚型,其E2基因同源性达91.8%。而ZM-95的E2基因有 一个特征性的变异区,包含一个密码子序列插入,这一变异区编码了一段有别于其他瘟病毒的五肽氨基酸序列 HYKKK。结果还表明ZM-95与BVDV-1现有的5个基因亚型的亲缘关系均较远,E2基因同源性最高(与Oregon c24v)只有72.4%。而BVDV-1亚型内毒株间的同源性大于85%,亚型间的同源性在69%~75%之间,充分说明 ZM-95是BVDV-1中一个新发现的基因亚型。通常认为猪源BVDV来源于牛,应该与牛源BVDV有十分近的遗 传关系,但是本研究发现ZM-95与其他已知牛源BVDV较低的基因同源性说明猪源BVDV还具有独立的遗传衍 化与传播来源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78.
响应面法优化弗氏链霉菌S-221变种发酵培养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响应面法对弗氏链霉菌S-221变种液体发酵生产氨基酸的培养基进行了优化。首先,用全因子试验方法对相关影响因素的效应进行评价,并筛选出有显著效应的羽毛胨和蛋白胨两个因素,第2步用最陡爬坡实验逼近以上两因素最优水平。最后由中心组合设计法及响应面分析确定主要影响因素的最佳条件。在优化培养条件下,发酵液中氨基酸浓度从4.1g/100mL提高到6.412g/100mL。  相似文献   
79.
土贝母的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反复柱色谱方法进行分离,通过理化性质和波谱分析鉴定结构。从土贝母(Bolbostemma paniculatum)分离并鉴定了8个化合物,分别为:麦芽酚(Ⅰ)、大黄素(Ⅱ)、△^7,22,25-豆甾三烯-3-醇(Ⅲ)、△^7,22,25-豆甾三烯醇-3-O-β-D-吡喃葡萄糖苷(Ⅳ)、α-羟基丙酬葡萄糖苷(V)、β-D-葡萄糖2→1 β-D-葡萄糖苷(Ⅵ)、胡萝卜苷(Ⅶ)、正三十一烷(Ⅷ)。化合物V~Ⅷ为首次从该属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80.
SHIV病毒在猴体内的复制与传代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为建立SHIV艾滋病动物模型提供毒力较强的病毒株,将新合成的SHIV XJ02170病毒适应猴体,并增强其毒力。方法实验前采集猴血清并进行血清学检查和PCR检测。选出13只无SIV,STLV1,SRV D和B病毒感染的猴。第一批实验,将SHIV前病毒DNA质粒经肌肉注射到猴体内,每只500μg;SHIV病毒液,经静脉注射到猴体内,每只2ml。病毒质粒和病毒液各接种2只猴。当第一批猴体检出病毒后,10ml感染猴的全血,抗凝后静脉注射到第二批猴体内,当第二批猴检出病毒后再将10ml感染猴的全血静脉注射到第三批猴体内,连续传代4次。每批实验均定期采集血液标本,分别用肝素和EDTA抗凝,进行病毒分离;病毒基因PCR检测;CD4,CD8测定;病毒抗体检测。结果SHIV XJ02170病毒和SHIV XJ02170前病毒DNA质粒在猴体内的传代中均能分离出病毒;从传代猴的血浆和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中检出了病毒DNA和RNA基因;CD4,CD8测定结果显示有暂时性倒置现象,后变为正常倒置与正常交替出现;在传代的猴血清中检测出特异性HIV病毒抗体。结论SHIV XJ02170病毒与SHIV XJ02170前病毒DNA质粒,均能在恒河猴体内复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