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70篇
  免费   1101篇
  国内免费   4872篇
  2024年   97篇
  2023年   270篇
  2022年   461篇
  2021年   451篇
  2020年   448篇
  2019年   528篇
  2018年   353篇
  2017年   326篇
  2016年   312篇
  2015年   439篇
  2014年   600篇
  2013年   555篇
  2012年   811篇
  2011年   852篇
  2010年   716篇
  2009年   674篇
  2008年   754篇
  2007年   783篇
  2006年   689篇
  2005年   615篇
  2004年   458篇
  2003年   391篇
  2002年   427篇
  2001年   337篇
  2000年   344篇
  1999年   249篇
  1998年   96篇
  1997年   60篇
  1996年   57篇
  1995年   55篇
  1994年   41篇
  1993年   27篇
  1992年   28篇
  1991年   35篇
  1990年   22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21篇
  1987年   18篇
  1986年   26篇
  1985年   24篇
  1984年   21篇
  1983年   10篇
  1982年   15篇
  1981年   9篇
  1979年   2篇
  1971年   2篇
  1959年   2篇
  1957年   2篇
  1951年   2篇
  1950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用玻璃微电极细胞外记录大鼠中缝大核(NRM)神经元的单位放电。共记录277个细胞,NRM 神经元自发放电频率大都在每秒0.5—20次之间,平均为6.41 Hz。其中221个神经元被电刺激尾所激活,35个被抑制,21个无明显变化。NRM 神经元对躯体刺激的反应类型与自发放电的特征有关,兴奋型神经元的自发放电频率较低((?)=4.96Hz),而抑制性神经元的自发放电频率较高((?)=15.03 Hz)。在24例兴奋型神经元中,刺激尾核头部能够激活大多数 NRM 神经元的自发放电和抑制其伤害感受性反应。导水管周围灰质微量注射纳洛酮(2.5ug/0.5μl,n=15)。能够明显阻断刺激尾核头部激活 NRM 神经元自发放电和抑制伤害感受性反应的效应。  相似文献   
72.
朱检林 《昆虫学报》1984,(1):107-111
本文记载散白蚁两个新种。模式标本保存于广东省昆虫研究所。 1.蟹腿散白蚁Reticulitermes cancrifemuris新种 兵蚁(图1,a—g;表1—2):体中型,头部橙黄色,上颚黄褐色,颚基色较浅,触角、胸部橙黄色,腹部色较淡,体被密毛。 头长方形,长大于宽,两侧平行,中后部微扩张,后侧角圆匀。额峰隆起,高出头水平  相似文献   
73.
中国吻额蛛属一新种(蜘蛛目:皿蛛科:微蛛亚科)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描述了作者1986年采自湖北省神农架林区的吻额蛛属Aprifrontalia一新种:膨大吻额蛛,新种Aprifrontalia afflata sp.nov.。目前,除本新种外,世界仅报道过1种:Aprifrontalia mascula,本新种雄蛛最显著的特征是:其额向前突呈吻状,触肢胫节前端甚膨大。外雌器形成一斜向下方的突起。模式标本保存于白求恩医科大学生物教研室。  相似文献   
74.
本文报道了蜘蛛目球蛛科3属3新种和1个中国新记录属2新记录种。新种为笠腹希蛛Achaearanea galeiforma sp.nov.,三斑丽蛛Chryssa trimaculata sp.nov.,奇异球蛛Theridion mirabilis sp.nov.。模式标本保存在河北教育学院生物系。  相似文献   
75.
1.勐仓蛮白蚁Microtermes menglunensis Zhu et Huang 新种 兵蚁(图Ⅰ:1—8)  相似文献   
76.
基于对稻瘟病菌(Pyricularia oryzae)基因文库的分析,我们找到了一套含重复顺序的克隆。其中POR6和POR7被证实具有高度的多态性并随机散布于稻瘟病菌生理小种的致病性时,可以获得可分辨的基因组特异的杂交带型。我们还分析了致病性与8个稻瘟病菌株DNA指纹图谱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各个小种组合间的百分相似率Sxy,值与该小种组合间共同侵染的鉴别品种数目有正相关性。  相似文献   
77.
草地生态系统是陆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调节气候、水土保持、防风固沙、保护生物多样性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青藏高原是全球海拔最高的独特地域单元,平均海拔超过4000 m,素有“世界第三极”之称,亦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其对气候变化敏感且易受人类活动的影响,属于气候变化敏感区和生态脆弱带。近年来,由于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不断加剧,青藏高原区域气候和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气候变暖、水污染、草地退化和沙化等问题已严重阻碍了当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高寒草地是青藏高原主要的植被类型,在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加剧的背景下,青藏高原高寒草地植被的动态变化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归一化植被指数(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 NDVI)因能有效地反映植被覆盖程度和生长状况而被广泛应用于植被动态的研究中。气温与降水被认为是影响青藏高原植被动态的主要气候因子,放牧强度与人口数量则是主要人为因子。因此,研究高寒草地植被对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响应机制对预测未来草地变化有着重要的意义。基于青藏高原生长季草地的NDVI、气温、降水、放牧强度及人口数量等数据,在县区尺度上,采用趋势分析法探究了1982—2013年青藏高原143个县区生长季草地NDVI动态变化、气候变化及人类活动的变化,同时采用面板数据模型分析了32年来青藏高原143个县区气候、人为因子变化对草地NDVI变化的相对贡献。研究结果显示:(1)青藏高原高寒草地生长季NDVI总体呈增长趋势,草地植被生长状态呈现“整体改善、局部退化”趋势;(2)青藏高原生长季平均气温与降水量整体增加,气候呈现“暖湿化”趋势;(3)在长时间尺度上,气候因子主导了青藏高原高寒草地NDVI的变化,降雨和气温的增加促进草地NDVI的增加,放牧强度的持续增加则导致草地NDVI的减少。  相似文献   
78.
高寒草甸是青藏高原的主体植被类型,但退化态势较为严峻,严重威胁青藏高原生态屏障的战略地位。退化高寒草甸的复健是世界性难题,治理效果也因退化状态、恢复措施及气候环境而异。以春季休牧、秋季休牧、畜群结构优化、减畜轮牧、围栏封育及翻耕改建等典型多途径恢复措施下的退化高寒草甸为对象,系统探讨主要生态要素和生态功能的响应特征及潜在过程。结果表明,典型恢复措施下退化高寒草甸的植被生产力、土壤有机碳密度及土壤饱和持水量等生态要素都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而恢复效果与实施年限及恢复措施密切相关。围栏封育和翻耕改建下土壤有机碳密度及饱和持水量随恢复年限均表现为对数饱和型的响应特征,退化高寒草甸固碳持水功能的基本恢复年限约为6—10年。春季休牧、秋季休牧、畜群结构优化、减畜轮牧、围栏封育等放牧管理恢复措施应适用于轻度退化至重度退化的高寒草甸,而翻耕改建则是极度退化高寒草甸的适宜治理措施。由于多途径恢复措施的关注目标不同,今后研究应集中在恢复措施的组合优化和综合评价等方面。  相似文献   
79.
【目的】【方法】采用Box-Behnken法设计三因素三水平响应面实验,对比分析了高温蛋白酶高产菌株枯草芽孢杆菌BY25发酵过程中细菌生长与产酶之间的关系。【结果】实验表明,细菌生长与产酶的关系在各因素交互影响下变化显著。在中低水平的有机氮源添加条件下,细菌的大量繁殖显著抑制了蛋白酶产量,而在高水平的有机氮源添加条件下,细菌量的增长对产酶的作用由抑制转为促进。【结论】该结果表明,产酶诱导物有机氮源豆制品废渣的添加很可能显著提高了枯草芽孢杆菌群体中产酶菌的比率,而在没有合适诱导物的情况下通过增加细菌量并不能有效提高蛋白酶产量。  相似文献   
80.
【目的】通过分离一株猪圆环病毒2型(PCV2)流行毒株,并构建其感染性克隆,为研究PCV2基因功能提供操作平台。【方法】通过PCR方法,从疑似患断奶仔猪多系统衰竭综合症(PMWS)的仔猪淋巴结中鉴定为猪圆环病毒(Porcine circovirus,PCV)2型阳性。把阳性病料接种PK-15细胞传代培养,在培养物中扩增出PCV2的全基因序列。对扩增出的全序列进行序列测定,并与GenBank中公布的5株广东PCV2分离株(GD-pz、GD-gj、GD-jm、GD-ss和GD-sz)进行同源性分析。通过EcoRⅠ和SalⅠ将PCV2全基因组序列克隆进pUC18载体中,获得含PCV2 GD-zq株全基因组单拷贝的重组质粒pPCV2-GD-zq,再通过SalⅠ和HindⅢ把另一个全长拷贝克隆进pPCV2-GD-zq质粒中,使PCV2 GD-zq株基因组DNA以头尾相接的双重复方式克隆进pUC18载体中,获得重组质粒pPCV2-2GD-zq。将pPCV2-2GD-zq DNA纯化和定量后转染PK-15细胞,拯救PCV2 GD-zq病毒。【结果】从PMWS感染的猪淋巴结中分离到了一株PCV2,命名为GD-zq株;序列分析结果显示,GD-zq株全基因组为1 767 bp,与GenBank中公布的5株广东PCV2分离株ORF1核苷酸一致性为97.1%-99.7%,编码氨基酸一致性为98.7%-100%;ORF2核苷酸一致性为93.2%-99.6%,编码氨基酸一致性为92.3%-99.1%;全基因一致性为96.0%-99.6%。pPCV2-2GD-zq质粒转染PK-15细胞后,其通过间接免疫荧光实验(IFA)能从转染细胞及其传代细胞中,检测到拯救出的病毒。【结论】分离了一株PCV2广东株GD-zq,成功构建了PCV2 GD-zq株的感染性克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