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61篇
  免费   136篇
  国内免费   627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47篇
  2021年   72篇
  2020年   58篇
  2019年   79篇
  2018年   54篇
  2017年   45篇
  2016年   29篇
  2015年   44篇
  2014年   75篇
  2013年   73篇
  2012年   116篇
  2011年   112篇
  2010年   99篇
  2009年   86篇
  2008年   99篇
  2007年   91篇
  2006年   82篇
  2005年   74篇
  2004年   61篇
  2003年   43篇
  2002年   36篇
  2001年   43篇
  2000年   35篇
  1999年   32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4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3篇
  1971年   2篇
  1957年   2篇
  1952年   1篇
  1951年   2篇
  1950年   2篇
  194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南方红豆杉产紫杉醇内生真菌的分离鉴定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从南方红豆杉(Taxus chinensisvar.mairei)植株分离到内生真菌63株,其中24株经鉴定分属于19个种(属).真子囊菌纲的2个属2株,半知菌纲的14个属22株.真子囊菌纲的无毛毛壳属(Achaetomiumsp.)的1株为新发现种.半知菌纲的葡萄孢属(Botrytissp.)1株和无孢菌群(Mycelia sterlia)2株的培养液,经浓缩萃取,薄层层析检测,Rf值分别为0.404、0.404、0.401,与紫杉醇对照品Rf值一致,为南方红豆杉产紫杉醇内生真菌.  相似文献   
92.
研究了草食动物(牛、山羊)对辽东半岛结缕草种子散布及发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风干牛粪、羊粪中结缕草种子的数量分别为101.7和6.88粒.g-1;牛、羊的采食和消化对结缕草种子的生活力没有影响,但提高了其发芽率(分别为74.12%和67.77%)、发芽势(分别为24.34%和17.72%)及活力指数(分别为41.86和37.38),缩短了其发芽时间(分别为12.53和12.70d);牛粪和羊粪中结缕草种子的发芽率虽有提高但没有达到其生活力水平;牛对结缕草种子散布及发芽力的影响效果均好于山羊。  相似文献   
93.
海豚和蝙蝠等神经系统利用两耳效应来检测声音的方向,这为大家所熟知,海豚和蝙蝠要靠听觉代替视觉来捕食和躲避敌人,用双耳快速测定声源的方向,神经系统如何能达到这一目的?在数字技术中求两个波形相位差有一套复杂的算法。可是经这篇文章的分析,在神经系统中处理相位差却出奇地简单,它只需一个神经元就可完成计算。这为我们进一步认识神经系统信息处理机理提供了一个例证。经计算机仿真证明它具有很多特别的优点。也为信息处理技术提供了一个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94.
为建立香苓胶囊的含量测定方法,采用苯酚硫酸法,以葡萄糖作为标准品,分光光度法于490砌波长处测定吸光度。实验显示多糖的线性范围为2—10μg,/mL,r=0.9997,加样回收率为99.81%(n=5),RSD=1.95%,样品中多糖的质量分数为89.22%,表明该方法可用于本品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95.
To study the contribution of T cell subsets in the pathogenesis of Murine hepatitis virus Type 3(MHV-3) induced chronic viral hepatitis in C3H/Hej mice,ninety C3H/Hej mice were chosen to individually receive 10 plaque forming units(PFU)of MHV-3 intraperitoneally.The changes of virus titer and pathology in liver tissue were examined by standard plaque assay and by the hematoxylin/eosin(HE) staining method from 2 days post MHV-3 infection.The ratios of T cell subsets including CD3 CD4 CD8-,CD3 CD4-CD8 ,CD3 CD4-CD8-,CD3 CD4 CD25 ,CD3 CD4 CD25-and CD3 CD4-CD25 T lymphocyte of total T lymphocytes in blood,spleen and liver were examined at 0,2,4,6,8,10,12,15,20,25,30,40 days post MHV-3 infection by flow cytosorting.We observed that the virus titer raised and showed persistent virus duplications and inflammatory changes in the livers of C3H/Hej mice from 2 days post MHV-3 infection.The double negative T cell(DN Treg cell) and CD4 CD25 T cell ratios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from 2 days post MHV-3 infection in C3H/Hej mice,and CD3 CD4 CD8-,CD3 CD4-CD8 ,CD3 CD4 CD25-and CD3 CD4-CD25 T cell ratios decreased accordingly.In conclusion,the changes of virus titer and pathology in the livers of C3H/Hej mice post MHV-3 suggest their contribution to viral persistence.Further characterizations of DN Treg cells are that infection indicates that MHV-3 could induce the chronic inflammation in livers of C3H/Hej mice.The increase of the DN Treg cell and CD4 CD25 T cell ratios in C3H/Hej mice post MHV-3 infection suggests that DN Treg cells and CD4 CD25 T cells may both have important suppressive immunomodulation functions in the development of chronic viral hepatitis and have important roles in the virus persistent infection.Further characterizations of DNT cell and CD4 CD25 T cell are under investigation.  相似文献   
96.
为克隆小鼠胎肝激酶-1(fetal liver kinase-1,FLK-1)基因上游启动子序列,并观察其不同截短片段在小鼠血管内皮细胞中的启动子活性,以小鼠全基因组为模板,通过PCR扩增方法获得-258~+299 bp、-96~+299 bp、-71~+299 bp、-36~+299 bp大小的FLK-1启动子片段,将其定向克隆入pGL3 Basic,构建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载体,并制备NF -κB结合位点的突变或缺失体.在阳离子脂质体介导下,报告基因载体瞬时转染小鼠血管内皮细胞株SVEC 4-10.结果发现,在小鼠血管内皮细胞中,各FLK-1启动子片段均有活性;-71~-36 bp区存在FLK-1启动子的核心调控元件.针对该区域NF-κB结合位点进行突变或缺失,能导致启动子活性显著降低;凝胶电泳迁移率实验表明该区段能结合转录因子NF-κB.结果提示,成功克隆了在血管内皮细胞中具有活性的FLK-1上游启动子序列,NF-κB是决定其基本活性的重要转录因子,为进一步研究FLK-1基因的转录调控机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7.
两种树叶在华南地区贫营养型池塘中的分解速率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若思  彭芳  童晓立 《生态科学》2007,26(1):27-29,35
在热带亚热带地区,凋落物在湖泊、湿地中的分解过程知之甚少。为了解亚热带地区树叶凋落物在静水环境中的分解状况,利用分解网袋法对2种树叶(大叶相思和人心果)在广州长岗山自然保护小区一贫营养型池塘中进行了为期130d的树叶分解研究。结果显示,两种树叶在池塘中的分解速度非常缓慢,130d后大叶相思和人心果树叶的干重剩余率分别为74.3%和77.5%,经指数衰减模型拟合,两者的分解速率系数(k)分别为0.00145d^-1和0.00105d^-1。定殖在两种树叶上的大型底栖动物仅5种,其中优势类群为摇蚊幼虫和钩虾。结果表明寡营养型池塘中大型底栖动物功能摄食群中撕食者种类与数量的稀少是引起这两种树叶分解缓慢的主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98.
亚热带天然阔叶林转换为杉木人工林对土壤呼吸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静态箱-气相色谱法对浙江省临安市玲珑山风景区天然阔叶林和由天然阔叶林改造的杉木人工林的土壤呼吸进行1年的定位监测.结果表明:天然阔叶林和杉木人工林土壤CO2排放速率均呈现一致的季节性变化规律即夏秋季高、冬春季低;天然阔叶林和杉木人工林土壤CO2排放速率分别为20.0~111.3和4.1~118.6 mg C·m-2·h-1;天然阔叶林土壤CO2年累积排放通量(16.46 t CO2·hm-2·a-1)显著高于杉木人工林(11.99 t CO2·hm-2·a-1).天然阔叶林和杉木人工林土壤CO2排放速率与土壤含水量均没有显著相关性,而与5 cm处土壤温度呈显著指数相关,Q10值分别为1.44和2.97;天然阔叶林土壤CO2排放速率与土壤水溶性碳(WSOC)含量无显著相关性,杉木人工林土壤CO2排放速率与WSOC含量呈显著相关.天然阔叶林转换为杉木人工林显著降低了土壤CO2排放,提高了土壤呼吸对环境因子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99.
初小静  韩广轩 《生态学杂志》2015,26(10):2978-2990
湿地由于具有较高的初级生产力以及较低的有机质降解速率而成为缓解全球变暖的潜在有效碳汇.虽然近年来中国湿地生态系统CO2交换过程及其影响机制研究取得了一系列进展,但尚缺乏对数据进行系统性整合分析.基于29篇文献的数据,对中国21个典型湿地植被净生态系统CO2交换(NEE)、生态系统呼吸(Reco)、总初级生产力(GPP)、NEE的光响应参数以及Reco的温度响应参数进行整合分析,并探讨了这些指标对温度与降雨的响应.结果表明: 年尺度上,气温和降雨量对NEE(R2=50%,R2=57% )、GPP(R2=60%,R2=50%)和Reco(R2=44%,R2=50%)均有显著影响(P<0.05).生长季尺度上,NEE (R2=50%)、GPP (R2=36%)和Reco(R2=19%)与气温呈显著相关(P<0.05);同时NEE(R2=33%)和GPP(R2=25%)也与降雨量呈显著相关(P<0.05),但Reco与降雨量的相关关系不显著(P>0.05).生长季降雨量与最大光合速率(Amax)之间呈显著相关 (P<0.01),但与表观量子产率(α)、白天生态系统呼吸速率(Reco,day)无显著相关(P>0.05).生长季气温对α、Amax和Reco, day均无显著影响(P>0.05).生态系统基础呼吸速率(Rref)与降雨量无显著相关(P>0.05),但是生态系统呼吸的温度敏感系数(Q10)与降雨量呈显著的线性负相关(P<0.05),同时气温对Q10(R2=0.35)、Rref(R2=0.46)均产生显著影响(P<0.05).  相似文献   
100.
采用实验生态学的方法研究了不同温度和流速对两个年龄组洛氏鱥呼吸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1龄和2龄洛氏鱥在4℃水体中基本不摄食生长十分缓慢,随着水体温度升高,鱼类摄食和生长情况出现好转。在温度4℃增高至28℃的过程中,除流速16cm/s和18cm/s条件下水温由24℃升28℃时耗氧率出现降低外,其余流速下洛氏鱥耗氧率均随着温度升高而增加,呈典型的指数增长趋势Y=aebx,R2值均高于0.90;在流速由8cm/s增至18cm/s的过程中,虽然1龄组在低于20℃和2龄组低于24℃水体中耗氧率随流速增加而增加,但1龄组在温度24、28℃和2龄组在28℃的水体中当流速增至16cm/s时耗氧率达到最大值,1龄组持续30min和2龄组持续1h后出现鱼体紧贴栏鱼网的现象。通过分析得出,洛氏鱥的呼吸代谢受到温度、水流和个体大小等因素的相互影响,个体较大的2龄洛氏鱥对水环境的适应范围明显强大于1龄鱼,流速为12—14cm/s温度为16—24℃和流速为16cm/s温度为16—20℃是1龄洛氏鱥理想养殖条件,流速12—16cm/s温度8—24℃是2龄洛氏鱥理想养殖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