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38篇
  免费   135篇
  国内免费   598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27篇
  2022年   64篇
  2021年   70篇
  2020年   60篇
  2019年   71篇
  2018年   41篇
  2017年   44篇
  2016年   33篇
  2015年   74篇
  2014年   77篇
  2013年   72篇
  2012年   106篇
  2011年   146篇
  2010年   75篇
  2009年   84篇
  2008年   100篇
  2007年   90篇
  2006年   91篇
  2005年   75篇
  2004年   49篇
  2003年   53篇
  2002年   48篇
  2001年   43篇
  2000年   43篇
  1999年   32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1篇
  1976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4年   2篇
  195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41.
通过计算机分析SARS病毒N蛋白和S蛋白的氨基酸序列 ,初步确定含强抗原表位的N蛋白片段和S蛋白片段 ,共 5 6 0个氨基酸。选择真核和原核生物均偏爱的密码子 ,化学合成全新的SARS病毒N蛋白片段和S蛋白片段的基因序列 ,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将两个基因片段串联 ,克隆至质粒Pet2 8a(+)内的NcoⅠ/EcoRⅠ位点 ,表达S蛋白片段和N蛋白片段的融合蛋白。将重组质粒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 ,筛选获得了高效表达SARS病毒S蛋白片段和N蛋白片段融合蛋白的工程菌 ,表达的SARS病毒的融合蛋白约占菌体蛋白总量的 30 %左右 ,部分以可溶性形式存在。经离子交换柱和反相高压液相纯化获得了表达的融合蛋白 ,经初步鉴定 ,显示该融合蛋白有较好的抗原性和特异性.  相似文献   
842.
种群趋势指数的方差近似估计式及其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吴惠龙等(1986)发表的稻纵卷叶螟 Cnaphalocrocis medinalis 的生命表及 Watt 种群趋势指数数学模型,在delta-方法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一种种群趋势指数方差的近似估计法,并应用于评价稻螟赤眼蜂Trichogramma japonicum Ashmead 及化学杀虫剂(甲六粉)对稻纵卷叶螟的控制作用。根据中心极限定律,当样本足够大时,种群趋势指数近似于正态分布。根据近似方差估计量以及 Z-检验方法,取得以下结论:放蜂区明显优于对照区,因其种群趋势指数取值较小,相应的 P 值为 0.0111,该区也明显优于化学杀虫剂处理区,相应的 P 值为 0.0036。杀虫剂处理区差于对照区,因其种群趋势指数值较大(0.3035),但这种差异并未达到显著水平,P 值为 0.2236。虽然本文的结论近似于吴惠龙等(1986)单纯依据种群趋势指数所得到的结果,但本文的结论更具统计意义,更加可靠。  相似文献   
843.
研究了成年雄性黑麂(Muntiacus crinifrons)的睾丸和附睾尾精子形态.Gimsa染色后在显微镜下观察了黑麂精子的顶体形态,统计了顶体畸形和原生质滴存在情况,并与成年黄淮山羊(Copra hircus)的睾丸进行了对比.结果发现.黑麂睾丸长轴4.25 cm,短轴2.05 cm,明显低于成年黄淮山羊睾丸.黑麂精子长54.80 μm,顶体呈圆柱形,顶体约覆盖精子头部的2/3,这个比例明显高于黄淮山羊.黑麂精子畸形率为21.50%,附睾尾部的精子活力为0.20,附睾尾精子原生质滴率为30.17%,顶体异常率为30.50%,与黄淮山羊基本接近.本实验为进一步研究黑麂的繁殖性能和保护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844.
美丽镰刀(Fusarium mairei)是一分离自南方红豆杉(Taxus chinensis var.mairei)的产紫杉醇内生真菌,用B5培养基培养6 d,去菌尘幺后制得美丽镰刀菌培养液,并从中提取其胞外多糖.研究了4%(V/V)美丽镰刀菌培养液及4%(W/V)胞外多糖两种处理,对东北红豆杉(T.cuspidata)悬浮细胞防御反应及紫杉醇合成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种处理均能诱导东北红豆杉细胞的防御反应.但美丽镰刀菌培养液的影响明显大于胞外多特(P<0.05).另外,两种处理均可促进东北红豆杉细胞紫杉醇的合成与释放.美丽镰刀菌培养液处理得到的紫杉醇与其释放率分别是对照的2.5倍8.8倍,而胞外多糖处理得到的紫杉醇与其释放率则分别是对照的1.5倍与3倍.  相似文献   
845.
苍术挥发油的提取及其抑菌活性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微波萃取法和索氏提取法3种方法提取苍术挥发油。平板法涂布研究了3种苍术挥发油对3种细菌和4种真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滤纸片固相扩散法研究了苍术挥发油对供试菌体的抑菌活性。结果表明,3种方法提取的苍术挥发油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枯草芽孢杆菌、酵母、青霉、黑曲霉、黄曲霉的MIC分别为:水蒸气蒸馏法为5.00、150.00、150.00、5.00、5.00、5.00、20.00 mL/L;索氏提取法的为10.00、150.00、200.00、20.00、5.00、60.00、40.00 mL/L;微波萃取法的为10.00、150.00、150.00、20.00、20.00、20.00、20.00 mL/L。3种苍术挥发油对供试细菌和真菌都具有相当强的抑菌活性,且浓度越高效果越好。抑菌实验表明3种方法提取的苍术挥发油对金黄色葡萄球菌、酵母、青霉、黑曲霉、黄曲霉的抑菌圈直径都比对大肠杆菌、枯草芽孢杆菌的抑菌圈直径大。不同提取方法得到的苍术挥发油对同一种菌的最低抑制浓度和抑菌效果不相同,同一种方法提取的苍术挥发油对不同菌的最低抑制浓度和抑菌效果也不相同。  相似文献   
846.
镉胁迫下红树植物木榄幼苗的生理生化特性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用含CdCl2的Hoagland营养液处理了沙培中的木榄(Bruguiera gymnorrhiza)幼苗.2个月后对幼苗丙二醛(MDA)、叶绿素含量、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及其同工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镉引起幼苗膜质过氧化,导致总叶绿素含量显著下降.镉主要影响迁移率大的阴离子型POD同工酶的活性.1 mmol·L-1镉显著抑制根中2条CAT同工酶RC-1和RC-2的活性.木榄根CAT和叶POD同工酶分析可作为红树林镉污染的监测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847.
青杞的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研究青杞地上部分(Solanum septemlobum Bunge)的化学成分.利用硅胶色谱柱层析进行分离纯化,通过波谱数据结合理化性质,鉴定为东莨菪内酯(scopoletin,1),N-反式阿魏酸酪酰胺(N-trans-feruloyl tyramine,2),14-methoxy-10,13-dimethyl-17-(5-oxo-2,5-dihydrofuran-3-y1)hexadecahydro-1H-cyclopenta[a]phenanthren-3-yl ace-rate(3),9,11-环氧麦角甾醇(9α,11α-epidioxyergosta-6,22-dien-3β-ol,4),豆甾醇-3-O-β-D-(6-软酯酰)葡萄糖苷(β-stigmasteryl-3-O-β-D-(6-palmityl)glucopyranoside,5),二十二烷基-反式-阿魏酸酯((E)-docosyl 3-(4-hydroxy-3-methoxyphenyl)acrylate,6),豆甾醇(stigmagtero,7),棕榈酸(hexadecanoic acid,8),正三十烷(triacontane,9),β-胡萝卜苷(daucosterol,10),β-谷甾醇(β-sitosterol,11).化合物1~11均为首次从本植物中得到,其中化合物1、2为首次在本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848.
 陆地生态系统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及其脆弱性评价研究是当前全球变化领域的重要内容之一。该研究在生态系统过程模型的基础上,耦合了潜在 植被对气候变化的动态响应,模拟气候变化对潜在植被分布格局和生态系统主要功能的影响,以潜在植被的变化次数和变化方 向定义植被分布 对气候变化的敏感性和适应性,以生态系统功能特征量的年际变率及其变化趋势定义生态系统功能对气候变化的敏感性和适应性,进而对生态 系统的脆弱性进行定量评价,分析不同气候条件下我国陆地生态系统的脆弱性分布格局及其区域特点。结果表明,我国自然生态系统气候脆弱 性的总体特点为南低北高、东低西高,气候变化将会增加系统的脆弱性。采用政府间气候变化委员会排放情景特别报告国内和区域资源情景, 即IPCC-SRES-A2气候情景进行的预测模拟表明,到21世纪末我国不脆弱的生态系统比例将减少22%左右,高度脆弱和极度脆弱的生态系统所占的 比例较当前气候条件下分别减少1.3%和0.4%。气候变化对我国陆地生态系统的脆弱性分布格局影响不大。不同气候条件下,高度脆弱和极度脆 弱的自然生态系统主要分布在我国内蒙古、东北和西北等地区的生态过渡带上及荒漠-草地生态系统中。总体而言,华南及西南大部分地区的生 态系统脆弱性将随气候变化而有所增加,而华北及东北地区则有所减小。  相似文献   
849.
Dmc1 (disrupted meiotic cDNA) is a functionally specific gene, which was firstly discovered in yeast and then found to encode a protein required for homologous chromosome synapsis during the process of meiosis. In this investigation, we cloned the partial cDNAs of Dmc1 of diploid red crucian carp, Japanese crucian carp, common carp, triploid crucian carp and allotetraploid hybrids by using a pair of degenerate primers based on the conservative sequence of amino acids of the DMC1 protein in yeast, mouse and human. The full length cDNAs were then obtained by rapid amplification of cDNA ends (RACE). Our data showed that the full length cDNAs of Dmc1 in the three diploid fishes are all 1375 bp long, while it is 1383 bp long in triploids and 1379 bp long in allotetraploids. And despite of the variation in length, all the cDNAs encode a protein of 342 amino acids. A high homology of 97.3% of the DMC1 protein can be drawn by comparing the amino acid sequences in the three diploids, which is also of 86%, 86% and 95% similarity to human, mouse and zebrafish, respectively. A comparative study of the expression pattern of Dmc1 was carried out by RT-PCR using specific primers against the same sequences of coding regions in different ploidy cyprinid fishes, from which it was showed that Dmc1 was expressed only in gonads of these five kinds of fishes. The expression pattern of Dmc1 in both ovaries and testes from different ploidy fishes within breeding season was also studied by Real-time PCR, an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expression of this gene was greatly different among the three different ploidy fishes, which was the highest of triploid and lowest of allotetraploids. The histological sections data showed matured gonads of both diploid red crucian carp and allotetraploids in breeding season, although the latter demonstrated a higher maturation, and no gonadal maturation could be observed in triploids. In conclusion, we suggest that Dmc1 is specifically expressed in the period of meiosis in all the ploidy cyprinid fishes and directly related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gonad in a manner of ploidy-independent way. And further, the high expression of Dmc1 in female triploids might be associated with abnormal meiosis and sterility.  相似文献   
850.
 为探讨结肠癌细胞诱导分化的机制 ,采用抑制性消减杂交 (suppression subtractivehybridization,SSH)研究联合使用全反式维甲酸和 1 ,2 5-二羟维生素 D3诱导分化结肠癌 Lo Vo细胞前、后差异表达的基因 .经比较消减 c DNA文库的序列与基因库的序列 ,发现 :有 1个基因的序列与正常鳞状上皮细胞中的 1个表达序列标签 (expressed sequence tag,EST)高度同源 ,同时发现6个新 EST (基因库登录号为 AW2 66492、AW2 66493、AW2 66494、AW58751 8、AW58751 9和AW58752 0 ) .说明诱导分化涉及到多个基因的表达 ,结肠癌的发生是多基因综合作用的结果 .进一步研究这些基因和 EST的功能对于结肠癌的防治将有重要意义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