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38篇
  免费   135篇
  国内免费   598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27篇
  2022年   64篇
  2021年   70篇
  2020年   60篇
  2019年   71篇
  2018年   41篇
  2017年   44篇
  2016年   33篇
  2015年   74篇
  2014年   77篇
  2013年   72篇
  2012年   106篇
  2011年   146篇
  2010年   75篇
  2009年   84篇
  2008年   100篇
  2007年   90篇
  2006年   91篇
  2005年   75篇
  2004年   49篇
  2003年   53篇
  2002年   48篇
  2001年   43篇
  2000年   43篇
  1999年   32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1篇
  1976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4年   2篇
  195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1.
短期旱作促进水稻种子根的伸长。利用cDNA—AFLP技术分析种子根根尖在旱作条件下差异表达的基因,同时比较这些基因在种子根尖、侧根和不定根原基区的表达差异。在1640个片段中,70个在种子根根尖中受旱作诱导,其中24个被克隆并测序。2个基因分别编码丙酮酸脱氢酶激酶(PDK)和腺嘌吟转磷酸核糖基酶(APRT),并用电子拼接技术获得水稻的APRT全长cDNA;另一个经cDNA末端快速扩增法延长后仍无同源序列。Northern杂交验证了这3个基因的cDNA—AFLP表达谱。这是首次报告使用cDNA—AFLP技术研究水稻根组织的差异表达基因。  相似文献   
812.
为了探讨在鼻咽癌细胞(NPC)中是否存在EB病毒潜伏膜蛋白1(LMP1)/JAK3/STAT信号传导途径,首先采用RT-PCR方法对NPC JAK家族4种成员检测,发现在两株鼻咽癌细胞株CNE1和HNE2中该家族4种成员均有表达.选择最有可能与LMP1相互作用的JAK家族成员JAK3作为我们的研究对象.利用已建立的一株受四环素衍生物强力霉素(doxycycline,Dox)调控的LMP1表达的鼻咽癌细胞系(Tet-on-LMP1 HNE2),诱导Tet-on-LMP1 HNE2细胞LMP1动态表达,蛋白质印迹发现JAK3的表达方式呈剂量和时间依赖性.采用瞬间转染方法将STAT报告基因质粒(GRR-Luc)转染入pTet-on-LMP1 HNE2细胞中,不同剂量的Dox促使LMP1的表达可以激活STAT报告基因活性,在0.06mg/L Dox诱导36 h时,STAT活性最高.在该条件下,加入3 μmol/L JAK3特异性抑制剂WHI-P131时,可抑制STAT的活性.结果表明:JAK3的表达在NPC细胞中受LMP1的调控,LMP1可以通过调控JAK3的表达参与STAT的活化.在鼻咽癌细胞中存在LMP1/JAK3/STAT信号途径并可能在其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13.
巨峰葡萄查尔酮异构酶基因克隆及表达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一年生'巨峰'扦插苗中克隆了CHI基因,并采用半定量RT-PCR技术,以actin基因为内参,分析了CHI基因在'巨峰'葡萄果实不同发育阶段及组织的表达.序列分析表明:CHI基因序列中含有3个内含子,4个外显子.信息学分析显示,CHI基因编码的多肽链既没有信号肽,也不存在跨膜结构域,且亚细胞定位于细胞质中.半定量RT-PCR分析结果表明,CHI基因在果皮、果肉、种子及幼叶和幼根中都表达,但不同的组织中表达方式不同.CHI基因在花后30 d和90 d的果皮中强烈表达;但在果肉中,CHI基因在花后90 d表达强烈,而在种子中于花后45 d表达强烈,随果实发育,其表达逐渐下降.在上述实验的同时,高温处理抑制CHI基因在一年生盆栽'巨峰'葡萄幼叶中的表达,随处理时间延长,其表达又有所恢复;高温诱导CHI基因在幼根的表达.  相似文献   
814.
长期施肥条件下菜田土壤微生物特征变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蔬菜地长期施肥土壤的8个主要处理进行了分析,探求不同培肥方式对土壤微生物生态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有机无机肥配施较单施无机肥可显著增加土壤细菌和放线菌的数量,提高土壤真菌的多样性;有机肥和低浓度氮肥配施处理的土壤细菌数量、真菌群落的多样性和均匀性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单施高浓度的氮肥显著降低土壤细菌的数量,真菌群落的多样性和均匀性也明显低于对照。  相似文献   
815.
天山北部拟南芥生存群落物种多样性的空间格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对新疆天山北部浅山地带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生存分布调查的基础上,研究了13个拟南芥样地(生存群落)的综合物种多样性格局特征及环境因子对其空间格局的影响。结果表明,各样地物种多样性指数差异明显。天山西支婆罗科努山的伊犁地区多样性最大,塔尔巴哈台山额敏地区其次,天山中部8个样地多样性较低且变幅较大,阿尔泰山阿勒泰地区多样性指数处于中等水平,总体上,13个拟南芥样地物种多样性空间格局异质性明显;各样地拟南芥及其邻近种种类及数量不一,以天山中部最多;物种多样性空间格局与降水量变化关系拟合较好,随降水量增加而增大;物种多样性指数的DCCA排序表明,除降水量外,坡向、有效钾及电导率等微环境因子也是影响物种多样性空间格局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816.
金枪鱼肉中组胺菌的分离及其理化性质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对金枪鱼肉中的组胺生成菌进行生化实验和功能酶检测,进而对鱼肉中组胺菌的存在提供可参考数据。方法:利用组氨酸肉汤培养液,对金枪鱼肉中的组胺生成菌进行筛选,然后通过生物化学实验和形态学实验,进而对组胺生成菌进行分析。结果:分离得到2株组胺菌,菌种Ⅰ在5℃~30℃的培养温度范围内,随温度升高,组胺生成量逐渐增加,在30℃有最高组胺生成量,约2 700ppm。菌种Ⅱ在25℃有组胺最高生成量约为2 400ppm。结论:依据两种组胺菌的特征和生理生化特征,分离菌可能分别属于弧菌属、埃希氏菌属。  相似文献   
817.
海水中组胺菌的分离及其理化性质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对海水中的组胺牛成菌进行生化实验和功能酶检测,进而对海水中组胺菌的存在提供可参考数据.方法:利用组氨酸肉汤培养液,对海水中的组胺生成菌进行筛选.然后通过生物化学实验和形态学实验,进而对组胺生成菌进行分析.结果:分离得到2株细菌.结论:依据两种组胺菌的特征和生理生化特征,分离菌可能分别属于奈瑟氏菌属、黄杆菌属.  相似文献   
818.
目的:以高粱丝黑穗病2381(抗病)、矮四(感病)为材料,以优化SSR反应体系为 目的.方法:采用CTAB法提取高粱基因组总DNA,用SSR分子标记技术对其进行多态性扩增, 通过对体系中不同的Taq酶浓度、模板浓度、dNTP浓度和引物浓度的梯度分析. 结果:建立 并优化了的SSR-PCR反应体系为20ìl反应体系:dNTP浓度为200ìmol/L、Taq酶浓度为1.5U 、 DNA浓度为100ng和引物浓度为0.4ìmol/L.达到了较理想的扩增效果.用该体系对94对SSR 引 物进行了筛选,其中47对引物扩增出了多态性谱带,其中Xtxp3和Xtxp13在抗感的品种间扩 增出了差异谱带.结论:应用优化的SSR反应体系可以对高粱丝黑穗病基因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819.
通过稀释划线的方法,从土壤中分离到一株能降解刚果红的菌株(T1),从菌落和孢子形态来判断该菌为放线菌的链霉菌属。T1菌在含刚果红(100 mg.L-1)高氏液体培养基中培养6 d后,脱色率高达90%。对培养液进行200~800 nm波长扫描的结果表明,培养基中部分刚果红被T1菌降解,其余部分被菌体吸附。活菌体对染料的吸附效率比死菌体高。T1菌对刚果红的脱色主要是通过生物降解和菌体吸附作用来完成。  相似文献   
820.
双峰驼卵泡发育过程中卵泡液差异蛋白质组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比较双峰驼卵泡发育过程中卵泡液中差异表达的蛋白质,将卵泡按照直径分为6 类,运用双向电泳技术构建双峰驼卵泡液蛋白质二维凝胶电泳图谱,凝胶经考马斯亮蓝染色后用PDQuest 8. 0 检测差异蛋白,结果表明在6 类大小不同的卵泡中共检测到13 个差异蛋白点,这些蛋白点经LC -MS/ MS 鉴定出7 种不同的蛋白质,它们分别是:血红蛋白、toll-like 受体9、抗凝血酶、聚泛素、γ 纤维蛋白原、重组活化蛋白1 和跨膜与卷曲螺旋域3。基于这些蛋白的功能和表达模式,结合实验结果讨论了这些蛋白质在生殖中的功能,发现toll-like 受体9、聚泛素、γ 纤维蛋白原和重组活化蛋白1 可能与卵泡发育或卵母细胞的成熟有关。这些蛋白质的发现为了解双峰驼卵泡发育和卵母细胞成熟的生理机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