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29篇
  免费   168篇
  国内免费   673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26篇
  2022年   77篇
  2021年   83篇
  2020年   74篇
  2019年   99篇
  2018年   54篇
  2017年   52篇
  2016年   51篇
  2015年   91篇
  2014年   104篇
  2013年   94篇
  2012年   137篇
  2011年   166篇
  2010年   105篇
  2009年   99篇
  2008年   116篇
  2007年   110篇
  2006年   99篇
  2005年   74篇
  2004年   46篇
  2003年   55篇
  2002年   48篇
  2001年   43篇
  2000年   39篇
  1999年   31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76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4年   2篇
  195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31.
分离纯化黄绿蜜环菌菌丝体粗多糖,提高多糖含量,以进一步应用于工业化生产。采用DEAE-52纤维素层析柱分离纯化黄绿蜜环菌菌丝体多糖,依次用水、0.1 mol/L Na Cl、0.2 mol/L Na Cl、0.4 mol/L Na Cl、0.8 mol/L Na Cl进行洗脱;苯酚-硫酸法测定纯化后多糖含量,测定波长490nm,葡萄糖浓度与吸光度的回归方程为A=6.3137X+0.2156R2=0.9909。黄绿蜜环菌菌丝体水体粗多糖经DEAE-52纤维素层析柱分离纯化后,多糖含量达到99%以上。经过中试试验验证提取及分离纯化工艺适用于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132.
在荒漠极端环境下,对2种短命植物(角茴香和土大戟)和2种类短命植物(簇花芹和弯花黄芪)叶片与土壤化学计量特征及其相互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每个物种所有样地的各土壤因子之间均无显著差异;土壤氮(N)含量(0.18~0.22 mg·g-1)远低于土壤磷(P)含量(1.58~1.62 mg·g-1),N/P仅为0.12~0.15,表现出严重的土壤N缺乏.4种植物叶片N、P含量及N/P之间均有显著差异,其中,弯花黄芪最大,分别为57.36 mg·g-1、2.46 mg·g-1及23.43,角茴香其次,分别为34.05 mg·g-1、1.98 mg·g-1及17.56,土大戟分别为27.07 mg·g-1、1.87 mg·g-1及14.51,簇花芹分别为28.63 mg·g-1、2.20 mg·g-1及13.10.各物种N、P含量之间均具有显著的相关性,但绝大部分土壤因子与叶片化学计量值之间没有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133.
刘艳丽  陶新智  孙世玲 《蛇志》2015,(2):126-127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左室肥厚合并持续性心房颤动与血浆B型脑钠肽(BNP)水平的关系。方法选择2011年1月~2012年12月我院住院及门诊的老年高血压患者106例,对其中48例有持续性心房颤动的老年高血压左室肥厚患者(A组)的血浆BNP水平、左室间隔厚度(IVS)、左房内径(LAD)和左室射血分数(LVEF)进行检测,并与其中30例无房颤病史的高血压心室肥厚(B组)患者及28例单纯高血压(C组)患者进行比较。结果在3组患者左房内径无差异的情况下,合并房颤老年高血压患者血浆BNP水平显著高于无房颤病史者,且随左室肥厚程度加重而升高。结论高血压左室肥厚合并持续性房颤患者的BNP水平明显升高。BNP水平可作为预测高血压左室肥厚患者房颤发生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34.
综合利用硅胶、凝胶、MCI等柱层析方法从毛萼香茶菜中进行分离、纯化到10个二萜化合物,结合MS、1H NMR、13C NMR和相关文献资料分别鉴定为6-乙酰基-毛萼晶B(1)、毛萼晶O(2)、12-hydroxydehydro-abietic acid(3)、Neorabdosin(4)、毛萼晶D(5)、毛萼晶E(6)、毛萼晶B(7)、毛萼晶N(8)、Coetsoidin A(9)、毛萼晶L(10)。其中化合物1为新天然产物,3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  相似文献   
135.
目的构建蜡螟的念珠菌属真菌动物模型并探究真菌对蜡螟的细胞、组织、器官的影响以及念珠菌属真菌蜡螟模型的应用价值。方法用注射器吸取一定量的菌液注入蜡螟体内,在30℃培养箱中培养一定时间后,取出其中的一小部分蜡螟进行解剖,观察真菌菌丝对蜡螟肠道组织的损伤情况,取另一小部分蜡螟做病理切片,同时记录不同时间段蜡螟的生存死亡情况;将空白蜡螟断头取血,分离淋巴细胞后用DMEM培养,用热灭活真菌处理蜡螟淋巴血细胞,37℃培养3 h后,分别用ROS(氧化应激水平)探针和溶酶体探针标记ROS、溶酶体,观察真菌刺激细胞时的自噬水平的变化。结果真菌菌丝对蜡螟的肠道组织产生损伤,病理切片显示大量菌丝生长,细胞吞噬真菌后,ROS升高,溶酶体与菌共定位。结论念珠菌属真菌的蜡螟模型中,真菌对蜡螟的细胞、组织、器官均有损伤,蜡螟的细胞自噬水平升高,并且此模型具有易操作,价格低廉,便于进行统计学分析等优势。  相似文献   
136.
目的观察宝乐安(酪酸梭菌活菌散)预防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入选标准的101例肺炎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预防组,其中对照组53例患儿给予抗菌药以及对症治疗;预防组48例患儿在此基础上加服宝乐安,500 mg/次,3次/d,停用抗菌药后继续服用至少7 d的宝乐安;两组患儿在出现继发腹泻后均给予宝乐安治疗至腹泻痊愈;观察两组患儿出现腹泻情况、大便性状恢复正常时间及伴随症状发生情况。结果预防组患儿腹泻发生率(12.5%)明显低于对照组(39.6%),腹泻发生时间明显晚于对照组,且伴随症状发生率也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宝乐安预防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37.
环脂肽类物质具有抗菌、抗肿瘤、抗病毒等多种生物活性,其潜在的应用价值已逐渐引起了人们的注意。主要针对芽胞杆菌产生的环脂肽,综述了环脂肽类物质的结构及分类、生理活性、生物合成机制。由于环脂肽结构的不同,分离纯化及鉴定方法也会有所差异,因此对环脂肽的分离纯化及鉴定方法方面也做了简单的综述。最后展望了我国对于环脂肽研究的不足及未来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38.
微生物学是生命科学专业重要的基础课程,该课程应用性强。培养具有科学创新能力的科研人才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应用型人才,是地方综合性大学的核心任务。为了更好地实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育理念,对微生物学实践教学的教学内容和方法及师资培养等环节进行了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形成了多样化的教学策略,为实践教学改革提供了新的思路。实践证明,学生能很好地掌握实验技能,促进了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了他们的科研素质。  相似文献   
139.
病毒侵染对西伯利亚百合DNA甲基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基于AFLP的甲基化敏感扩增多态性(MSAP)技术,用10对引物对侵染百合花叶病毒和丛簇病毒的西伯利亚百合植株和无毒植株进行DNA甲基化水平和模式分析.结果发现,西伯利亚百合无毒植株和病毒侵染植株的平均甲基化水平分别为40.1%和31.5%;平均全甲基化率分别为13.0%和9.7%;半甲基化率分别为27.1%和21.8%.研究表明,百合DNA甲基化多以半甲基化的形式存在;病毒侵染导致百合植株DNA甲基化水平降低,且对整体甲基化水平、全甲基化水平和半甲基化水平均产生了影响;说明病毒侵染百合后植株出现的症状在一定程度上与DNA甲基化存在关联.  相似文献   
140.
为研究圆果黄麻(Corchorus capsularis L.)粤圆6号不育突变体的类型及不育机理,以粤圆6号及其不育突变体为实验材料,对其花器官及花粉粒进行了形态观察、碘染实验、体外萌发实验及田间授粉实验,结果表明,粤圆6号突变体为雌性不育。对两个材料发育不同时期功能叶和花蕾中的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在不同时期均表现出动态变化。雌性不育突变体功能叶中的可溶性糖在现蕾前期的含量略低于正常可育材料,进入现蕾期和结果期,其可溶性糖却比可育材料分别高出16.0%、33.3%,而花蕾组织中的可溶性糖比可育材料降低了15.5%;可育材料3个时期的功能叶及花蕾组织中可溶性蛋白的表达量分别比不育突变体高出3.9%、29.2%、79.1%、11.9%。上述代谢表达差异可能与雌性不育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